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1244发布日期:2022-11-18 19:5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压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


背景技术:

2.混凝土预制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水泥和石灰等原料放在一起,加入蒸汽并加压,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的装置来完成这一工序。
3.现有技术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通常包括釜体、搅拌机构和加压机构,在使用时,将将水泥和石灰等原料放入釜体内,通过搅拌机构和加压机构对其进行搅拌加压处理。
4.但是,现有技术中搅拌机构的搅拌均匀度较低,不能对釜体内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均匀搅拌,导致装置的整体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其优点在于能够通过搅拌扇叶的特殊形状设置,提高釜体内的搅拌混匀度,进而提高装置的搅拌效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包括釜体、投料口和排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釜体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釜体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处,所述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压阀,所述加压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加压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釜体内部的加压喷头,所述加压喷头的圆周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喷口,所述转动杆的圆周上下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呈直角矩形状设置,位于所述转动杆的圆周上下位置处的搅拌扇叶相互对称设置。
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将原料通过投料口放入釜体内部,进而启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搅拌扇叶对混凝土混匀物进行搅拌作业,同时可通过连接管向釜体内部通入水汽,并由加压阀的设置对其进行加压处理,进一步的由搅拌扇叶的形状设置,使得搅拌扇叶在转动时将釜体内上下位置处的混匀物进行交互作业,进而提高装置的混匀效率。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搅拌扇叶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环。
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加固环的设置,能够将多个搅拌扇叶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搅拌扇叶的坚固程度,避免搅拌扇叶断裂,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底部位于轴承顶部位置处固定套接
有与轴承顶部紧密贴合设置的密封环。
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密封环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渗入轴承内部导致轴承难以转动,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的圆周内壁上高度安装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导向条。
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导向条的设置,可将釜体周边位置处的混凝土向釜体中心位置处输出,进而提高装置对混凝土的混匀效率。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喷头的圆周上位于喷口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环。
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防护环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碎料渗入喷口位置处,导致喷口堵塞,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整体呈圆桶状设置。
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釜体的形状设置,可避免混凝土在釜体的圆周内壁处发生粘黏情况,提高装置对混凝土的混匀效率和清洁便捷度。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釜体固定安装于固定台的顶部。
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收集池的设置,可便于对釜体内加工完毕的混凝土进行收集,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能。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包括位于釜体内壁位置处的导热层以及位于釜体外壁位置处的防护层,所述导热层和防护层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2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导热层的设置,能够更快速的将釜体内的热量均匀的传递至混凝土混匀物中,提高混匀效率,保温隔热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的流失,提高装置的节能环保性,防护层的设置,可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4.1、该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在使用时,可将原料通过投料口放入釜体内部,进而启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搅拌扇叶对混凝土混匀物进行搅拌作业,同时可通过连接管向釜体内部通入水汽,并由加压阀的设置对其进行加压处理,进一步的由搅拌扇叶的形状设置,使得搅拌扇叶在转动时将釜体内上下位置处的混匀物进行交互作业,进而提高装置的混匀效率。
25.2、该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通过防护环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碎料渗入喷口位置处,导致喷口堵塞,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
26.3、该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通过导热层的设置,能够更快速的将釜体内的热量均匀的传递至混凝土混匀物中,提高混匀效率,保温隔热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的流失,提高装置的节能环保性,防护层的设置,可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中加压喷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中釜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釜体;2、投料口;3、排料口;4、转动电机;5、转动杆;6、连接管;7、加压阀;8、加压喷头;9、搅拌扇叶;10、加固环;11、导向条;12、密封环;13、防护环;14、喷口;15、收集池;16、固定台;101、导热层;102、保温隔热层;103、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6.参照图1-图4,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包括釜体1、投料口2和排料口3,釜体1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釜体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釜体1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处,釜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压阀7,加压阀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加压阀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釜体1内部的加压喷头8,加压喷头8的圆周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喷口14,转动杆5的圆周上下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搅拌扇叶9,搅拌扇叶9呈直角矩形状设置,位于转动杆5的圆周上下位置处的搅拌扇叶9相互对称设置。
37.具体的,相邻的搅拌扇叶9靠近转动杆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环10,加固环10的设置,能够将多个搅拌扇叶9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搅拌扇叶9的坚固程度,避免搅拌扇叶9断裂,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
38.转动杆5的圆周底部位于轴承顶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与轴承顶部紧密贴合设置的密封环12,密封环12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渗入轴承内部导致轴承难以转动,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
39.釜体1的圆周内壁上高度安装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导向条11,导向条11的设置,可将釜体1周边位置处的混凝土向釜体1中心位置处输出,进而提高装置对混凝土的混
匀效率。
40.加压喷头8的圆周上位于喷口14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环13,防护环13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碎料渗入喷口14位置处,导致喷口14堵塞,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
41.釜体1整体呈圆桶状设置,釜体1的形状设置,可避免混凝土在釜体1的圆周内壁处发生粘黏情况,提高装置对混凝土的混匀效率和清洁便捷度。
42.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池15,收集池15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台16,釜体1固定安装于固定台16的顶部,收集池15的设置,可便于对釜体1内加工完毕的混凝土进行收集,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能。
43.釜体1包括位于釜体1内壁位置处的导热层101以及位于釜体1外壁位置处的防护层103,导热层101和防护层103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102,导热层101的设置,能够更快速的将釜体1内的热量均匀的传递至混凝土混匀物中,提高混匀效率,保温隔热层10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的流失,提高装置的节能环保性,防护层103的设置,可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4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将原料通过投料口2放入釜体1内部,进而启动转动电机4带动转动杆5转动,使得搅拌扇叶9对混凝土混匀物进行搅拌作业,同时可通过连接管6向釜体1内部通入水汽,并由加压阀7的设置对其进行加压处理,进一步的由搅拌扇叶9的形状设置,使得搅拌扇叶9在转动时将釜体1内上下位置处的混匀物进行交互作业,进而提高装置的混匀效率。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