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7696发布日期:2022-09-24 01:0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


背景技术:

2.建筑墙体是用于建筑房屋的一种简易建筑结构,同时能够作为房屋中的隔断,建筑墙体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能够承受屋顶的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墙体的使用效果获得了大幅的提高。
3.简易的建筑墙体由多块建筑板沿水平方向依次连接搭建,在相邻的两块建筑板中,传统的安装连接方式多为焊接,即将相邻两块建筑板相贴合的一面焊接固定在一起,以保证建筑墙体的稳定性。但是,通过这种安装连接方式,将使得建筑板之间难以拆卸,不便于建筑板的多次利用,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方便建筑板之间的拆装,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包括若干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的建筑板,建筑板的左侧设有弹性卡接件,弹性卡接件中部的厚度大于弹性卡接件右侧的厚度;建筑板的右侧设有供弹性卡接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卡接的卡接腔,卡接腔的腔口大小自卡接腔的左侧向卡接腔的右侧逐渐减小;建筑板沿自身厚度方向滑动穿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可滑动穿设于卡接在卡接腔内的弹性卡接件。
6.可选的,所述建筑板的左侧设有嵌设槽,弹性卡接件包括滑动插接在嵌设槽内的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若干第一螺钉安装在嵌设槽内,且安装板的左侧安装有用于卡接在卡接腔内的弹性壳。
7.可选的,所述弹性壳在安装板上对称设有两个,两个弹性壳呈间隔设置,限位件可滑动穿设于两个弹性壳。
8.可选的,所述弹性壳的左侧设有供相邻的建筑板右侧挤压的弧形面,相邻的建筑板的右侧可通过弧形面挤压两个弹性壳相互靠近。
9.可选的,所述建筑板的右侧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的内侧围成了卡接腔。
10.可选的,所述建筑板的右侧设有连通于容纳槽的沉槽,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沉槽的深度,安装框插接在容纳槽内,安装框的右端向外翻折并插接在沉槽内,安装框通过若干第二螺钉安装在沉槽内。
11.可选的,所述建筑板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通孔,限位件包括插接在通孔内并可穿设于弹性卡接件的限位柱,限位柱的两端均可沉入到通孔内,且限位柱的一端安装有位于建筑板外侧的拉绳。
1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1.当弹性壳在嵌入卡接腔内时,弹性壳的中部将被卡接腔的右侧腔口挤压形变,两个弹性壳将相互转动靠近,以便两个弹性壳共同卡接在卡接腔内,实现了相邻两块建筑板的连接;
14.2.在弹性壳嵌入卡接腔内时,相邻的建筑板的右侧可挤压弧形面,并通过弧形面挤压两个弹性壳相互靠近,使得弹性壳自动发生形变,以便弹性卡接件卡入到卡接腔内,方便了建筑板之间的连接;
15.3.限位柱可滑动穿设于嵌设在卡接腔内的两个弹性壳,使得弹性壳被锁紧固定在卡接腔内,提高了相邻两块建筑板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框和弹性卡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建筑板;11、嵌设槽;12、容纳槽;13、沉槽;14、安装框;15、卡接腔;16、第二螺钉;17、通孔;2、弹性卡接件;21、安装板;22、第一螺钉;23、弹性壳;24、弧形面;3、限位件;31、限位柱;32、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包括若干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的建筑板1,建筑板1的左侧设有弹性卡接件2,建筑板1的右侧设有卡接腔15,弹性卡接件2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卡接在卡接腔15内,实现了相邻两块建筑板1的连接。
22.建筑板1的左侧设有嵌设槽11,弹性卡接件2包括滑动插接在嵌设槽11内的安装板21,安装板21通过若干第一螺钉22安装在嵌设槽11内,从而方便了弹性卡接件2在建筑板1上的拆装。
23.安装板21的左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弹性壳23,两个弹性壳23呈间隔设置,两个弹性壳23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卡接在同一卡接腔15内;弹性壳23中部的厚度大于弹性卡接件2右侧的厚度,卡接腔15的腔口大小自卡接腔15的左侧向卡接腔15的右侧逐渐减小,故当弹性壳23在嵌入卡接腔15内时,弹性壳23的中部将被卡接腔15的右侧腔口挤压形变,两个弹性壳23将相互转动靠近,以便两个弹性壳23共同卡接在卡接腔15内。
24.弹性壳23的左侧设有弧形面24,在弹性壳23嵌入卡接腔15内时,相邻的建筑板1的右侧可挤压弧形面24,并通过弧形面24挤压两个弹性壳23相互靠近,使得弹性壳23自动发生形变,以便弹性卡接件2卡入到卡接腔15内,方便了建筑板1之间的连接。
25.建筑板1的右侧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槽12和沉槽13,容纳槽12的深度大于沉槽13的深度,容纳槽12内插接有安装框14,安装框14的内侧围成了卡接腔15;容纳槽12为直槽,相比于在建筑板1的右侧加工出呈缩口形设置的卡接腔15,容纳槽12更易加工,方便了建筑板1的成型。
26.安装框14的右端向外翻折并插接在沉槽13内,安装框14通过若干第二螺钉16安装在沉槽13内,从而方便了安装框14在建筑板1上的拆装,便于两块建筑板1的连接。
27.建筑板1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通孔17,通孔17处设有限位件3,限位件3包括插接在通孔17内的限位柱31,限位柱31可滑动穿设于嵌设在卡接腔15内的两个弹性壳23,使得弹性壳23被锁紧固定在卡接腔15内,提高了相邻两块建筑板1连接的稳定性。
28.限位柱31的两端均可沉入到通孔17内,使得限位柱31的端部不易外露,以免工人在建筑板1周边走动时意外被限位柱31擦伤;限位柱31的一端安装有位于建筑板1外侧的拉绳32,工人先通过拉绳32将限位柱31拉动脱离于弹性壳23和通孔17,再拉动建筑板1,使得弹性壳23的外壁抵紧于卡接腔15的腔壁,此时两个弹性壳23将相互转动靠近,以便弹性壳23从卡接腔15内脱离,方便了两块建筑板1之间的拆卸。
2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的拼装施工结构模块的实施原理为:在建筑板1的连接过程中,工人先使得两块建筑板1的侧部相互贴合,相邻的建筑板1的右侧可挤压弧形面24,并通过弧形面24挤压两个弹性壳23相互靠近,使得弹性壳23自动发生形变,两个弹性壳23将相互转动靠近,以便两个弹性壳23共同卡接在卡接腔15内;随后工人将把限位柱31插入到通孔17内并穿设于两个弹性壳23,使得弹性壳23被锁紧固定在卡接腔15内,提高了相邻两块建筑板1连接的稳定性。
30.在建筑板1的拆卸过程中,工人先拉动拉绳32,使得限位柱31拉动脱离于弹性壳23和通孔17,再拉动建筑板1,使得弹性壳23的外壁抵紧于卡接腔15的腔壁,此时两个弹性壳23将相互转动靠近,以便弹性壳23从卡接腔15内脱离,方便了两块建筑板1之间的拆卸。
3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