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8300发布日期:2023-01-17 19:4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3.在对各类建筑进行施工时,工人需要对各种建筑零件进行安装固定,而有的建筑零件需要安装的高度较高,工人在安装时需要先用支撑装置将建筑零件撑起来再进行固定以节约体力,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对圆形零件的稳定较差,在移动过程中圆形零件容易产生晃动,同时,在安装时对零件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角度调节不便,零件的两端容易与建筑主体之间出现夹角,不利于将零件更好的贴合到建筑主体上,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调节方便,对建筑零件的固定和支撑方便,便于工人对建筑零件进行安装固定的支撑机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上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齿条和夹板,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支撑壳的侧面,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下侧安装有与之相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延伸至支撑壳内与夹板相连。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杠、滑块、升降板、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底座的下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相连,每个所述丝杠的下端均安装有一个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每个所述丝杠上均安装有一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升降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支撑杆,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升降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支撑壳相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与支撑壳滑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移动电源。
11.有益效果:该支撑机构,使用时,先把建筑管材放置到支撑壳内,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通过第三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条带动夹板移动,通过夹板将建筑管材夹住,防止建筑管材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然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通过丝杠带动滑块移动,通过滑块带动升降板移动,通过升降板带动角度调节机构和支撑壳移动,进而调节建筑管材的高度,使得建筑管材到达所需安装的高度,便于工人进行安装,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带动支撑杆转动,通过支撑杆带动支撑壳和建筑管材转动,便于对建筑管材两端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建筑管材与建筑主体更加贴合,方便工人对建筑管材的两端进行固定。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调节方便,对建筑零件的固定和支撑方便,便于工人对建筑零件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16.图中:1、底座;2、脚轮;3、高度调节机构;301、第一电机;302、丝杠;303、滑块;304、升降板;305、同步轮;306、同步带;4、角度调节机构;401、第二电机;402、第一齿轮;403、第二齿轮;404、支撑杆;5、支撑壳;6、固定机构;601、第三电机;602、第三齿轮;603、齿条;604、夹板;7、移动电源;8、建筑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2,脚轮2带有脚刹,通过脚轮2方便对底座1进行推动,当锁住脚轮2的脚刹后脚轮2便不能滚动,方便对底座1进行稳定,底座1上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3,高度调节机构3上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4,角度调节机构4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壳5,支撑壳5上安装有固定机构6,支撑壳5内放置有建筑管材8,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01、丝杠302、滑块303、升降板304、同步轮305和同步带306,第一电机301固定于底座1的下侧,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两
个丝杠302,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与丝杠302相连,每个丝杠302的下端均安装有一个同步轮305,两个同步轮305之间通过同步带306传动连接,每个丝杠302上均安装有一个滑块303,两个滑块303之间连接有升降板304,通过第一电机301带动丝杠302转动,通过丝杠302带动滑块303移动,通过滑块303带动升降板304移动,通过升降板304带动角度调节机构4和支撑壳5移动,进而调节建筑管材8的高度,使得建筑管材8到达所需安装的高度,便于工人进行安装,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01、第一齿轮402、第二齿轮403和支撑杆404,第二电机401固定于升降板304上,第二电机4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402,第一齿轮402的一侧安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403,第二齿轮403安装于支撑杆404上,支撑杆404的底部与升降板304转动连接,支撑杆404的顶部与支撑壳5相固定,通过第二电机401带动第一齿轮402和第二齿轮403转动,通过第二齿轮403带动支撑杆404转动,通过支撑杆404带动支撑壳5和建筑管材8转动,便于对建筑管材8两端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建筑管材8与建筑主体更加贴合,方便工人对建筑管材8的两端进行固定,固定机构6包括:第三电机601、第三齿轮602、齿条603和夹板604,第三电机601固定于支撑壳5的侧面,第三电机6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602,第三齿轮602的下侧安装有与之相配合的齿条603,齿条603延伸至支撑壳5内与夹板604相连,齿条603与支撑壳5滑动连接,通过第三电机601带动第三齿轮602转动,通过第三齿轮602带动齿条603移动,通过齿条603带动夹板604移动,通过夹板604将建筑管材8夹住,防止建筑管材8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底座1上安装有移动电源7,通过移动电源7为各个电器供电。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支撑机构,使用时,先把建筑管材8放置到支撑壳5内,通过第三电机601带动第三齿轮602转动,通过第三齿轮602带动齿条603移动,通过齿条603带动夹板604移动,通过夹板604将建筑管材8夹住,防止建筑管材8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然后,通过第一电机301带动丝杠302转动,通过丝杠302带动滑块303移动,通过滑块303带动升降板304移动,通过升降板304带动角度调节机构4和支撑壳5移动,进而调节建筑管材8的高度,使得建筑管材8到达所需安装的高度,便于工人进行安装,通过第二电机401带动第一齿轮402和第二齿轮403转动,通过第二齿轮403带动支撑杆404转动,通过支撑杆404带动支撑壳5和建筑管材8转动,便于对建筑管材8两端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建筑管材8与建筑主体更加贴合,方便工人对建筑管材8的两端进行固定。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