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砌块模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2071发布日期:2023-01-25 01: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箱(1):所述模箱(1)内放置有多组对称设置的隔板(2),多个所述隔板(2)前后两侧分别与模箱(1)的内壁相抵,所述模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3),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模箱(1)的上表面,所述调节组件位于两个隔板(2)之间;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的放置在模箱(1)的内部,所述联动组件位于调节组件的正前方;脱离组件,所述脱离组件放置在模箱(1)的内部,所述脱离组件位于调节组件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位于两个隔板(2)之间,所述第一螺纹杆(4)套设在固定板(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5),两个所述隔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螺纹管(6),两个所述螺纹管(6)分别与第一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下方设置有齿条(10),所述齿条(10)与齿轮(5)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开设在模箱(1)的内部,所述滑动槽(7)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连通槽(20),所述滑动槽(7)内放置有滑动板(8),所述滑动槽(7)的内部上壁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孔(11),所述滑动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9),多个所述连接杆(9)的一侧通过连通槽(20)延伸至齿条(10)的下方,所述连接杆(9)的上表面与齿条(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1)的上方放置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底端通过通孔(11)并螺纹贯穿滑动板(8)的上表面与滑动槽(7)的内壁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组件包括多个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开设在模箱(1)内,多个所述活动槽(13)为等间距设置,所述活动槽(13)为矩形设置,所述模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矩形槽(14),所述矩形槽(14)位于两个隔板(2)之间,所述活动槽(13)内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与活动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翘板(16),所述翘板(16)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矩形块(17)与第二矩形块(19),所述第一矩形块(17)与第二矩形块(19)的上表面贯穿活动槽(13)的内壁延伸至外部,所述矩形槽(14)内放置有矩形板(18),所述矩形板(18)的下表面与第一矩形块(17)的上表面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上半部分端部为摇把型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上半部分端部设有防滑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矩形块(19)的上表面与多个连接杆(9)的下表面相对称。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通槽(20)为条形设置,所述连通槽(20)的内壁与连接杆(9)的两侧相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粒砌块模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粒砌块模箱,包括模箱,模箱内放置有多组对称设置的隔板,多个隔板前后两侧分别与模箱的内壁相抵,模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位于模箱的上表面,调节组件位于两个隔板之间;联动组件,联动组件的放置在模箱的内部,通过设置齿条、齿轮、第一螺纹杆配合螺纹管,能够在齿条上下移动时带动齿轮和第一螺纹杆转动,使螺纹管在第一螺纹杆上左右移动时带动隔板移动,而若干隔板移动位置后能够改变每组隔板形成浇注槽的大小,从而实现一种模箱就能够注浇出大小不同的陶粒砌块,节约了陶粒砌块模箱的制作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红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缙云县沃德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3/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