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6146发布日期:2023-02-10 23:0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属于检查井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2.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
3.本模具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在同等条件下,成品率增加了1.5倍,降低了混凝土的投料量,节省能源,经济效益显著,然而装置不具有支撑装置,通常将装置摆放平整直接倒入水泥,水泥倒入时容易将外壳或装置主体冲倒。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包括装置主体和外壳,装置主体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外壳,外壳对称两侧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顶部水平方向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侧壁设有凹槽用于安装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侧壁设有矩形槽用于嵌入滑槽杆,滑槽杆右侧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右侧设有第一弹簧;装置主体的底部连接固定柱,固定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左侧连接底座,底座的左侧中间部位连接有交叉支撑杆;装置主体的外壁对称安装有通过电机控制的缓冲结构,对装置主体实现减震保护;装置主体的前面固定连接有绳孔板。
7.优选的,缓冲结构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侧壁上,第二弹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旋转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杆,梯形杆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转。
8.优选的,外壳的前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板,螺纹板活动连接螺纹柱,且螺纹板为矩形。
9.优选的,支撑杆和滑槽杆均为矩形,且支撑杆内部设有矩形状中空腔,同时矩形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滑槽杆的底面直径,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杆共设有两个,同时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杆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10.优选的,远程控制器和电机截面形状均圆形,且电机的截面尺寸大于远程控制器截面尺寸,第二弹簧、第二螺纹杆和旋转机均为圆形,且第二弹簧、第二螺纹杆和旋转机截面形状呈“o”形。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利用右手抓紧底座将其放平,随后利用固定柱插入底座柱孔内,利用第二固定杆形成固定,利用右手抓紧支撑杆向右移动,支撑杆的底部装有滑槽杆,随后利用右手抓紧滑槽杆向右拉出,滑槽杆的右侧顶部装有杆孔,滑槽杆的右
侧装有第一固定杆,随后利用第一固定杆的头部卡入杆孔形成固定,利用两端滑槽杆将外壳进行支撑。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利用遥控器将信号传入远程控制器当中,远程控制器将电机打开,利用电机匀速旋转带动着旋转机匀速旋转,利用旋转机匀速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向左移动,第二螺纹杆的左侧装有第二弹簧,起到缓冲效果,且第二螺纹杆共设有四根,以此类推,利用旋转机带动第二螺纹杆分别向右、前和后移动,利用第二螺纹杆将装置主体形成支撑。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外壳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矩形槽内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底座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第二螺纹杆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的装置主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21.1、装置主体;2、外壳;3、矩形槽;4、活动杆;5、支撑杆;6、滑槽杆;7、第一固定杆;8、第一弹簧;9、固定柱;10、第二固定杆;11、第二弹簧;12、底座;13、交叉支撑杆;14、电机;15、远程控制器;16、旋转机;17、第二螺纹杆;18、梯形杆;19、螺纹板;20、螺纹柱;21、绳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
24.参见图1至图3,一种预制检查井模具,包括装置主体1和外壳2,装置主体1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外壳2,外壳2对称两侧设有矩形槽3,矩形槽3的顶部水平方向设有活动杆4,活动杆4的侧壁设有凹槽用于安装支撑杆5,支撑杆5的底端侧壁设有矩形槽用于嵌入滑槽杆6,滑槽杆6右侧设有第一固定杆7,第一固定杆7的右侧设有第一弹簧8;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接固定柱9,固定柱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0的左侧连接底座12,底座12的左侧中间部位连接有交叉支撑杆13;装置主体1的外壁对称安装有通过电机14控制的缓冲结构,对装置主体1实现减震保护;装置主体1的前面固定连接有绳孔板21。
25.进一步的,缓冲结构包括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侧壁上,第二弹簧1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7,第二螺纹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机16,旋转机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杆18,梯形杆18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远程控制器15,远程控制器13用于控制电机14开启和关闭的运转情况。
26.进一步的,外壳2的前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板19,所述螺纹板19活动连接螺纹柱20,且螺纹板19为矩形,现有的装置不具螺纹板19,需要工作人员自行搬动,且费时费力,通过
设置螺纹板19,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外壳2固定时,螺纹板19顶部装有螺纹孔,随后利用右手抓紧螺纹柱20对准螺纹孔,随后手动向右旋转将螺纹柱20拧入螺纹板19内形成固定,且螺纹孔共设有四个,防止外壳2散落,通过设置螺纹板19,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27.进一步的,支撑杆5和滑槽杆6均为矩形,且支撑杆5内部设有矩形状中空腔,同时矩形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滑槽杆6的底面直径,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杆10共设有两个,同时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杆10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由外壳2、矩形槽3、活动杆4、支撑杆5、滑槽杆6、第一固定杆7、第一弹簧8、固定柱9、第二固定杆10、底座12和交叉支撑杆13共同组成支撑机构,现有的装置不具右支撑装置,通常将装置摆放平整直接倒入水泥,水泥倒入时容易将外壳2或装置主体1冲倒,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右手抓紧底座12将其放平,装置主体1底部装有固定柱9,随后利用固定柱9插入底座12柱孔内,随后利用第二固定杆10形成固定,随后利用右手抓紧支撑杆5向右移动,支撑杆5的底部装有滑槽杆6,随后利用右手抓紧滑槽杆6向右拉出,滑槽杆6的右侧顶部装有杆孔,滑槽杆6的右侧装有第一固定杆7,随后利用第一固定杆7的头部卡入杆孔形成固定,利用两端滑槽杆6将外壳2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利用固定柱9和滑槽杆6将装置主体1和外壳2形成固定,防止倒入水泥将其冲倒。
28.进一步的,远程控制器15和电机14截面形状均圆形,且电机14的截面尺寸大于远程控制器15截面尺寸,第二弹簧11、第二螺纹杆17和旋转机16均为圆形,且第二弹簧11、第二螺纹杆17和旋转机16截面形状呈“o”形,由第二弹簧11、电机14、远程控制器15、旋转机16、第二螺纹杆17和梯形杆18共同组成调节机构,现有的装置不具有调节机构,无法将装置主体1形成支撑,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装置主体1进行支撑时,随后利用遥控器将信号传入远程控制器15当中,随后远程控制器15将电机14打开,随后利用电机14匀速旋转带动着旋转机16匀速旋转,旋转机16底部装有第二螺纹杆17,随后利用旋转机16匀速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17向左移动,第二螺纹杆17的左侧装有第二弹簧11,起到缓冲效果,且第二螺纹杆17共设有四根,以此类推,利用旋转机16带动第二螺纹杆17分别向右、前和后移动,利用第二螺纹杆17将装置主体1形成支撑,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利用第二螺纹杆17将装置主体1达到第二次支撑效果。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0.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外壳2固定时,螺纹板19顶部装有螺纹孔,随后利用右手抓紧螺纹柱20对准螺纹孔,随后手动向右旋转将螺纹柱20拧入螺纹板19内形成固定,且螺纹孔共设有四个,防止外壳2散落,通过设置螺纹板19,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右手抓紧底座12将其放平,装置主体1底部装有固定柱9,随后利用固定柱9插入底座12柱孔内,随后利用第二固定杆10形成固定,随后利用右手抓紧支撑杆5向右移动,支撑杆5的底部装有滑槽杆6,随后利用右手抓紧滑槽杆6向右拉出,滑槽杆6的右侧顶部装有杆孔,滑槽杆6的右侧装有第一固定杆7,随后利用第一固定杆7的头部卡入杆孔形成固定,利用两端滑槽杆6将外壳2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利用固定柱9和滑槽杆6将装置主体1和外壳2形成固定,防止倒入水泥将其冲倒,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装置主体1进行支撑时,随后利用遥控器将信号传入远程控制器15当中,随后远程控制器15将电机14打开,随后利用电机14匀速旋转带动着旋转机16匀速旋转,旋转机16底部装有第二螺纹杆17,随后利用旋转机16匀速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17向左移动,第二螺纹杆17的左侧
装有第二弹簧11,起到缓冲效果,且第二螺纹杆17共设有四根,以此类推,利用旋转机16带动第二螺纹杆17分别向右、前和后移动,利用第二螺纹杆17将装置主体1形成支撑,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利用第二螺纹杆17将装置主体1达到第二次支撑效果。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