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2826发布日期:2023-11-30 11:3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铁车站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大都通常先施工车站主体部分,主体回填完成后,施工车站出入口以及风亭附属。车站主体底板结构处防水卷材通常需要预留出500mm-1000mm的甩茬,待附属开挖见底后将主体预留的防水卷材甩茬与附属底板结构进行连接,但在开挖过程中通常需要凿除主体与附属结构之间的围护桩,凿除过程中,往往就会将防水接茬部分破坏,导致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处防水失效,进而变成后续地铁车站渗漏水薄弱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壳体内设有用于放置防水卷材的空腔,保护壳体一端设有用于将防水卷材插入到空腔内的开口,保护壳体侧壁设有用于使防水卷材的固定端从空腔内穿出的过渡孔。

3、进一步,保护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4、进一步,保护壳体两端均设有用于将防水卷材插入到空腔内的开口。

5、进一步,还包括收卷装置,收卷装置包括用于对防水卷材进行收卷的收卷架以及安装在收卷架一端的安装板,安装板可拆卸安装在保护壳体的开口处,

6、进一步,收卷架包括若干根收卷杆,每根收卷杆一端均安装在安装板上。

7、进一步,收卷杆至少为两根,每根收卷杆一端均安装在安装板上。

8、进一步,安装板上安装有固定杆,保护壳体的开口处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固定孔。

9、进一步,固定杆至少为两根,每根固定杆一端均安装在安装板上,保护壳体的开口处设有与固定杆数量相等的固定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1、1、防水卷材预留甩茬卷起后可从通过开口插入到空腔内,同时防水卷材的固定端可通过过渡孔从空腔内穿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在防水卷材接茬预留部分在未与附属底板结构连接期间,对防水卷材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使用防水卷材时可将卷起的防水卷材通过开口从空腔内抽出,操作方便。

12、2、通过收卷杆可方便将防水卷材卷起,卷起后的防水卷材可通过保护壳体一端的开口插入到空腔内,当防水卷材插入到空腔内后,固定杆可插入到固定孔内,即可将安装板安装在保护壳体一端的开口处,即可将防水卷材固定在空腔,防止防水卷材从空腔内出来。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防水卷材的空腔(11),所述保护壳体(1)一端设有用于将防水卷材插入到空腔(11)内的开口(12),所述保护壳体(1)侧壁设有用于使防水卷材的固定端从空腔(11)内穿出的过渡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两端均设有用于将防水卷材插入到空腔(11)内的开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装置(2),所述收卷装置(2)包括用于对防水卷材进行收卷的收卷架以及安装在收卷架一端的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可拆卸安装在保护壳体(1)的开口(12)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架包括若干根收卷杆(22),每根所述收卷杆(22)一端均安装在安装板(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杆(22)至少为两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1)上安装有固定杆(23),所述保护壳体(1)的开口(12)处设有与固定杆(23)相配合的固定孔(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3)至少为两根,每根所述固定杆(23)一端均安装在安装板(21)上,所述保护壳体(1)的开口(12)处设有与固定杆(23)数量相等的固定孔(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预留甩茬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壳体内设有用于放置防水卷材的空腔,保护壳体一端设有用于将防水卷材插入到空腔内的开口,保护壳体侧壁设有用于使防水卷材的固定端从空腔内穿出的过渡孔,防水卷材预留甩茬卷起后可从通过开口插入到空腔内,同时防水卷材的固定端可通过过渡孔从空腔内穿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在防水卷材接茬预留部分在未与附属底板结构连接期间,对防水卷材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使用防水卷材时可将卷起的防水卷材通过开口从空腔内抽出,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马长江,石明宾,王克鹏,曹彦华,任绪生,李华文,杨旺只,张青雨,甄泽华,周绍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