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块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9089发布日期:2024-04-18 20:32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块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预制混凝土浇筑,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块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2、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个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形成的建筑,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制作时,将混凝土倒入构件模具中,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脱模,即可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混凝土浇筑在模具的过程中,就要用到建筑模块浇筑装置。

3、现有装置主要是通过混凝土罐体等结构将混凝土浇筑在模具中,现有技术多类似于一种pc装配式建筑用建筑模块浇筑装置,专利号为cn110385778a的结构包括罐体、进料斗、下料斗和混料机构,进料斗设置于罐体的顶端,下料斗设置于罐体的底端,所述下料斗底端设置有控料浇筑机构;所述罐体底端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一号立柱的侧壁通过车轴固定有车轮;所述支撑板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一号液压缸,且一号液压缸的底端设置有电控滑轨。该发明能够通过一号液压缸调节电控滑轨的高度,并且能够通过电控滑轨带动下滚动平整建筑模块上方的浇筑料,避免建筑模块浇筑时上端材料凹凸不平的现象发生,多组下料管同时下料,可批量浇筑建筑模块,同时可通过阀门控制下料速度,提高了浇灌的可控效果。

4、现有装置主要是通过移动车架带动混凝土罐体和下料斗等结构进行移动,使得部分装置难以依据模具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导致部分装置难以对模具进行浇筑,其次,部分装置主要主要是将进料斗固定在罐体外壁上,使得部分装置难以带动下料斗沿着模具顶部进行滑动,从而导致部分装置难以将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模具的内部,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块浇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块浇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现有装置主要是通过移动车架带动混凝土罐体和下料斗等结构进行移动,使得部分装置难以依据模具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导致部分装置难以对模具进行浇筑,其次,部分装置主要主要是将进料斗固定在罐体外壁上,使得部分装置难以带动下料斗沿着模具顶部进行滑动,从而导致部分混凝土难以均匀浇筑在模具的内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块浇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插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顶部设有调节箱,所述升降架的内部上方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下方设有浇筑模具,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底座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前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泵体的后侧;

3、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后侧固定连接在调节箱的前侧中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侧固定连接在传动箱的右侧中部,所述泵体的内部设有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设在泵体的内部中间。

4、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后端穿过调节箱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蜗杆,所述调节蜗杆的两端活动连接在调节箱的内壁上。

5、优选的,所述调节蜗杆外壁的后方两侧啮合连接有调节蜗轮,所述调节蜗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在调节箱的内壁顶部。

6、优选的,所述转动螺杆的底端穿过升降架,所述转动螺杆的下方外壁套设有固定螺筒,所述固定螺筒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内壁底部两侧。

7、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端穿过传动箱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

8、优选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的后端活动连接在传动箱的内壁后侧。

9、优选的,所述传动蜗杆外壁的上方后侧啮合连接有传动蜗轮,所述传动蜗轮的内壁插设有固定螺杆,所述传动蜗轮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螺杆对应的螺纹孔,所述传动箱的侧壁开设有与固定螺杆对应的活动孔。

10、优选的,所述传动箱的前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架的内壁上方前侧。

11、优选的,所述传动蜗杆的前端穿过传动箱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联动皮带,所述联动皮带的内壁下方啮合连接有从动轮。

12、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穿过泵体并固定连接在从动轮的后侧中部,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位于泵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离心叶片,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中的第一电机、活动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调节蜗杆、调节蜗轮、转动螺杆和固定螺筒等结构,通过控制台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活动轴和第一锥形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调节蜗杆限位转动,调节蜗杆啮合带动调节蜗轮同步转动,调节蜗轮带动转动螺杆限位转动,转动螺杆受到固定螺筒的限制,使得转动螺杆带动调节箱和升降架上下滑动,实现了升降架的升降调节,使得部分装置可以依据模具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模具进行浇筑,提升了装置的调节性和实用性。

15、2.本发明通过滑动机构中的第二电机、传动轴、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蜗轮、固定螺杆、螺纹孔、活动孔、滑套和限位杆等结构,通过控制台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传动轴和第三锥形齿轮同步转动,第三锥形齿轮啮合带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第四锥形齿轮带动传动蜗杆限位转动,传动蜗杆啮合带动传动蜗轮转动,传动蜗轮受到螺纹孔的限制,使得传动蜗轮带动传动箱左右滑动,传动箱带动滑套在限位杆的外壁上滑动,实现了泵体的滑动推送,使得部分装置可以带动进料斗沿着模具顶部进行滑动,便于将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模具的内部,提升了装置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16、3.本发明通过供料机构中的主动轮、联动皮带、从动轮、转动轴、离心叶片和下料管等结构,通过传动蜗杆带动带动主动轮同步转动,主动轮啮合带动联动皮带转动,联动皮带带动从动轮同步转动,从动轮带动转动轴限位转动,转动轴带动离心叶片同步转动,使得混凝土可以通过进料斗、输料管、泵体和下料管排至浇筑模具内部,实现了浇筑模具的均匀供料,使得部分装置可以随着下料斗的移动进行供料浇筑,提升了装置的均匀性和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