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心结构预制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1390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夹心结构预制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建筑用预制件的制造方法。
建筑工程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各种各样多功能的建筑用预制件(如既能防水又能隔热或者既能装饰又能保温以灰沙、水泥、陶粒、石粉、煤渣、以及膨胀后的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等两种以上松散材料作原材料的建筑用预制件)应运而生。但是,因制造工艺的限制,这些预制件只能做成夹层的而不能做成夹心式的,这样,在某些场合下,它们就很难满足某些特殊方面的需要。例如要制造一种既能防水又能隔热的屋面隔热层使用的预制件,为了能够防水其上层可采用水泥、沙,为了能隔热其下层可采用膨胀珍珠岩等隔热材料,但是,由于这种预制件的下层所用的材料其强度比较低,因此,其承重效果特别差。如果人们把这种预制件做成夹心结构的,那么,该预制件侧面的水泥、沙的强度足可以提高这种预制件的承重效果。又如要制造一种既能装饰又保温的建筑物的墙体使用的预制件,用于隔热的一层可采用陶粒,用于装饰的一层可采用参有颜料的石粉,但是,为了保证保温效果,粘接陶粒的粘接料不可能用得太多,因此,用来砌墙它的强度不够,如果把它做成夹心结构的,上述问题也可得到解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地制造夹心结构预制件的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以上述所说的制造一种既能防水又能隔热其内层为膨胀珍珠岩材料其外层为水泥、沙材料的夹心结构的预制件为例,对本发明所说的方法、步骤予以说明。
该方法主要是一种分次填料一次成型的加工方法,是在压力机上应用的,另外,它还要使用到外模框1和内模框2(如

图1所示),其步骤如下a.用外层料(如水泥、沙)3在底模板5上垫底(如图2所示),b.放上内模框2,把内层料4倒入内模框2内,然后再用外层料3把内层料4盖上以及把外模框1和内模框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填满(如图3所示),c.取出内模框2并修平表面(如图4所示),d.挤压成型(如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十分简单,既可以人工的方式实现也可以机械的方式实现,它使夹心结构预制件的制造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
1.一种以灰沙、水泥、陶粒、石粉、煤渣、以及膨胀后的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等散料为原材料的制造夹心式结构预制件的方法,是在压力机上应用的,它还要利用外模框1和内模框2,其特征是方法步骤如下a.用外层料3在底模板5上垫底,b.放上内模框2,把内层料4倒入内模框2内,然后再用外层料3把内层料4盖上以及把外模框1和内模框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填满,c.取出内模框2并修平表面,d.挤压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建筑用的以灰、沙、陶粒、煤渣、膨胀后的珍珠岩等散料为原材料的夹心结构预制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利用内模框和外模框以分次填料、一次成型的方式使夹心结构预制件的制造成为可能。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夹心结构预制件的制造方法简单、方便,不但可以人工的方式完成,也可以机械的方式完成。
文档编号B28B3/26GK1042862SQ8810823
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6日
发明者陈贯虹 申请人:广州市黄埔区茅岗建材化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