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瓦坯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08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砖、瓦坯雨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瓦坯雨盖。
长期以来,许多砖、瓦厂用于砖、瓦坯防风防雨的雨盖,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油毡、农用塑料薄膜,或是麦杆、芦苇之类,但使用不方便,而且防风防雨性能差;另一种是用毛竹加工的竹棚雨盖,其特点是使用方便,防雨性能好,但因其防风性能较差,易被风吹落,若碰到大风大雨,砖、瓦坯经常被吹倒塌损失很大,且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即防风又防雨,掀盖方便操作迅速的砖、坯雨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措施完成的采用两根固定杆固定防雨帘,两根防风杆固定防风帘,从而达到防风防雨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
图1所示,雨盖由防雨帘(1)、防风帘(2)、(2′)、固定杆(3)、(3′)、防风杆(4)、(4′)组成,当砖、瓦坯(5)制成以单行或双行排放在坯垫(6)上时,在砖(瓦)坯(5)顶部盖上雨盖,如图2所示,防雨帘(1)的两边有两条固定杆(3)(3′)其长度相同,一般为2-3米,防雨帘(1)的宽度略长于所排放的砖、瓦坯(5)的宽度,防风帘(2)、(2′)上部与固定杆(3)、(3′)相连,下部与防风杆(4)、(4′)相连,防风帘(2)、(2′)防风杆(4)、(4′)的长度一样,防风帘(2)、(2′)的宽度略长于砖、瓦坯(5)的高度,雨盖盖上后,防风帘(2)、(2′)正好垂到砖、瓦坯垫(6)的中部即可,当大风雨来临,由于两固定杆(3)、(3′)卡在砖、瓦坯(5)顶部的两边,有效地阻止了防雨帘(1)左右移动,同时由于两根防风杆(4)、(4′)的垂力作用,使得防风帘(2)、(2′)只能作小幅度的摆动,从而将斜风雨挡住,并能使防雨帘(1)上的雨水迅速地沿着防风帘(2)、(2′)流至地面。
当天晴,不须使用雨盖时,只要将防风帘(2)、(2′)卷起放在砖、瓦坯(5)顶部的防雨帘(1)上即可。
防雨帘(1)的材料可选用涂复塑料编织袋布,人造革或塑料薄膜等防雨材料。防风帘(2)(2′)可采用一般的塑料编织袋布或旧的编织袋缝制而成,防风杆(4)、(4′)、固定杆(3)、(3′)可采用一般的细毛竹或木条制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低,与现有竹棚相比,成本减少30%以上;2.防风性能好,既使碰到大风大雨也不要增加任何防风设施;3.使用方便,工人操作容易,劳动强度低;4.制做方便,各砖、瓦厂均可自己加工;5.能有效地避免砖、瓦坯在风雨中倒塌,在晴天可不掀盖而使砖瓦坯干燥。
权利要求1.一种砖瓦坯雨盖,由防风帘(2)、(2′)、防雨帘(1)、固定杆(3)、(3′)、防风杆(4)、(4′)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杆(3)、(3′)、防风杆(4)、(4′)将防雨帘(1)、防风帘(2)、(2′)联在一起。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瓦坯雨盖,其特征在于固定杆(3)、(3′)紧固在防雨帘(1)上的间距,略宽于所遮盖的砖瓦坯(5)的宽度,其长度与防雨帘(1)相同,大约为2-3米,材料可用细毛竹或木条。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瓦坯雨盖,其特征在于防风帘(2)、(2′)的一端连接固定杆(3)、(3′),另一端连接防风杆(4)、(4′),其长度与防雨帘(1)相同,其宽度略小于砖瓦坯(5)与坯垫(6)之和,材料可选用一般的塑料编织袋布或旧的编织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瓦坯雨盖,该雨盖由防雨帘、防风帘、防风杆、固定杆四部份组成,成本低,防风性能好,操作方便,适用地区广。
文档编号E04H15/00GK2103608SQ9121866
公开日1992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19日
发明者潘世强 申请人:潘世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