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隔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9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隔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间,尤其是一种拆装方便的组合隔间。
众所周知,隔间为一般住家或办公地点所必须具备的,除了传统的砖墙及木板隔间方式外,亦有较方便的组合隔间,当然,就砖墙隔间而言,其最大优点是在于坚固、隔间效果佳,但此法的运用过于呆板僵硬,对于求新与求变的今日社会格格不入,而且由于迁徙之日增及临时性的空间区隔要求,使得砖墙隔间难以满足需要,此尤对非新建的既有空间而言更属困扰,因此,乃有所谓的组合隔间方式应运而生。
虽然现有组合隔间是用连接元件将隔板组合在一起,具有组装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一般连接元件与隔板间的隔音、气密性较差,故仍有待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合隔间,从而满足隔间的隔音、气密性及组装方便等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隔间,包含有与壁面或天花板嵌合的固位架杆,其一边为U型嵌合槽,另一边为爪型延接槽,并于爪型延接槽中设一能卡插塑变压条的卡槽;用于延伸隔间高度的隔板衔接的纵向连接架杆,其两边皆设有相同于固位架杆的爪型延接槽及卡插塑变压条的卡槽;用于延伸隔间宽度的隔板衔接的横向连接架杆,其两边皆设有相同于固位架杆或纵向连接架杆的爪型延接槽及卡插塑变压条的卡槽,且该二爪型延接槽的接合处形成一中空通道;位于隔间最底层用以与地板接合的踢脚板,其内部形成一中空独立管道;用于固位架杆、纵向连接架杆及横向连接架杆的爪型延接槽端面与隔板的接合面的塑变压条,其由较高塑性的材料制成,一边形成半圆弧型的弹性面,另一面为较扎实的卡固面,以衔插于卡槽内。
所述的组合隔间除去上述用纵向或横向连接架杆与隔板连接的方式外,还可采用垂直转折或其他任何角度的转折连接方式连接。
兹配合下列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成之构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塑变压条立体外观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间的接合形态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A-A’剖视图。
图3C为图3A中B-B’剖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九十度(十字型)延伸与门框连接之实施例剖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九十度(丁字型)延伸与门框连接之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他角度转折之隔间实施例剖视图之一。
请配合参阅
图1、图2及图3A、图3B、图3C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固位架杆10、纵向连接架杆20、横向连接架杆30、踢脚板40、塑变压条50及隔板60等构成元件,各架杆皆为铝挤型制品,其中固位架杆10以U型嵌合槽101先行嵌卡于预先固设在墙壁及天花板上的木梁70上,再配合纵向连接架杆20及塑变压条50与隔板60做直立面之高度延伸,而隔间宽度之延伸则利用横向连接架杆30及塑变压条50与隔板60嵌合;与嵌固于墙木梁70的固位架杆10平行的连接杆皆称为横向连接架杆30,而与嵌固于天花板木梁70上的固位架杆10平行的连接杆皆称为纵向连接架杆20;另外踢脚板40卡接于最底层的纵向连接杆20底侧,其作为与地板接合的板体;至于塑变压条50则应用于各架杆(固位架杆10、纵向连接架杆20、横向连接架杆30)的爪型延接槽(102、202、302)与隔板60之间,因爪型延接槽102、202、302内设有一条状卡槽103、203、303,使塑变压条50以其卡固面502插卡于各架杆的爪型延接槽内的卡槽103、203、303上,藉此,当隔板60与架杆组接时(如图3B,图3C所示),该塑变压条50受隔板60挤压变形,而塑变压条50的弹性面501因变形而产生抗力弹性,将隔板60端侧完全密贴,令隔板60与架杆的接合面形成完全无隙状态,使组装完成的隔间的气密性提高,进而增加隔间的防尘及隔音效果,同时由于框架四边内之塑变压条50所产生的弹性抗力作用,使组装完成后的隔板60形成一最稳固状态,进而亦增加隔间的坚固性,藉由该塑变压条50(图2为其立体外观图)亦可使隔板60因裁切而导致的缝隙得以密合。
请参阅图3B,图3C所示,固位架杆10以U型嵌合槽101直接嵌卡于予先固设在墙壁及天花板的木梁70上,并于另一面爪型延接槽102的卡槽103处插列一塑变压条50,使与隔板60组接时塑变压条50的弹性面501充塞于爪型延接槽102内,以达无隙及令框架结构更稳固。接着配合纵向连接杆20将隔板插卡于架杆的爪型延接槽202内,底层则卡接踢脚板40,而隔板60可再配合一纵向连接架杆20而向上延伸至与天花板上之固位架杆10卡接,其中凡各纵向连结架杆的爪型延接槽202的卡槽203处与隔板60之间皆施以一塑变压条50(如图3B所示),而隔板60配合横向延接架杆30的组接,得以延伸隔间的宽度并可组接于门框80上(如图3A所示),其组合技术概如上所述,故不赘言。
为适应带有转折面的隔间需求,请参阅图4A,图4B所示;至于其他转折角度的隔间实施例请参阅图5所示;以上皆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组合隔间实施例之一种,不论任何组合隔间型态,凡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隔间框架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隔间框架结构其各架杆与塑变压条皆互为配合并将组合隔间的气密性、稳定性发挥至最佳状况以增加隔间、防震功能,同时再利用率得以达成100%之要求,其在施工拆装,保养维护,成本效益,自动化功能上具有如下优点一、施工拆装1、施工工期短,拆装迅速且容易掌握。
2、噪音及尘埃污染小,可确保办公室内环境质量。
3、废料极少,现场干净。
二、保养维护1、框架系铝合金经阳极处理、静电涂装、烤漆不生锈,保养容易永保如新。
2、隔板材质防虫蛀,塑变压条的设计使隔板与架杆组接无隙而达美观兼具防水功能且无滋生细菌、蟑螂之虞。
三、成本效益1、规格化机械生产,品质高且稳定,不受湿度、贮存、搬运等因素影响而变形、变质。
2、100%完全可再利用,拆装迅速费用低。
3、拆装次数不受限制,可单板、单柱更新,扩充性、相容性强,长期经济效益极高。
四、自动化功能1、组合、续接功能佳,寿命长,符合自动化观念。
2、机动性高、变化多,可做整体设计、搭色的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隔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隔间包含有与壁面或天花板嵌合的固位架杆,其一边为U型嵌合槽,另一边为爪型延接槽,并于爪型延接槽中设一能卡插塑变压条的卡槽;用于延伸隔间高度的隔板衔接的纵向连接架杆,其两边皆设有相同于固位架杆的爪型延接槽及卡插塑变压条的卡槽;用于延伸隔间宽度的隔板衔接的横向连接架杆,其两边皆设有相同于固位架杆或纵向连接架杆的爪型延接槽及卡插塑变压条的卡槽,且该二爪型延接槽的接合处形成一中空通道;位于隔间最底层用以与地板接合的踢脚板,其内部形成一中空独立管道;用于固位架杆、纵向连接架杆及横向连接架杆的爪型延接槽端面与隔板的接合面的塑变压条,其由较高塑性的材料所制,一边形成半圆弧型的弹性面,另一面为较扎实的卡固面,以衔插于卡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隔间,其特征在于隔间的连接除以纵向或横向连接架杆与隔板施行外,亦可以垂直转折或其他任何角度的转折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隔间,用以提高隔间的机动及多变性运用,并达提高组接气密性及隔板稳定性的目的。其主要包含有固位架杆、纵向连接架杆、横向连接架杆、踢脚板及塑变压条等构件。藉此,不仅缩短隔间施工工期、拆装迅速、噪音及尘埃污染小,并且再利用率可达100%,扩充性与相容性强。
文档编号E04B2/74GK2171643SQ9321848
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5日
发明者邱贤忠 申请人:邱贤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