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拼竹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27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拼竹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具体是活动拼竹地板。
作为装饰材料的竹地板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其美观、豪华、经久耐用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现有的竹地板均是以胶粘贴在地面上,一旦铺好,即为永久性,这给人们的搬迁带来了后顾之忧。现有的竹地板是以拼接或榫接在一起的,榫接的竹地板是在一块地板上加工有槽,另一块地板上加工有榫,加工有榫的地板块浪费较大,原本较宽的地板块,榫接后变得较窄。同时,现的竹地板直接粘贴在地面上造成硬度大,无弹性,不够舒适和豪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活动拼竹地板,不仅拆装方便,具有可移动性,而且充分利用竹材,减少浪费,同时地板豪华,富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竹拼板的拼接周边开有榫槽,活动榫块插在两块竹拼板的榫槽内将竹拼板拼接在一起。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描述。
首先对附图进行说明


图1表示竹拼板的结构图;图2表示榫块的结构图;图3表示拼竹地板的侧面图。
由附图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竹拼板(1)的拼接周边开有榫槽(11),如
图1所示,活动榫块(2)如图2所示插在两块竹拼板(1)的榫槽(11)内,从而将竹拼板(1)拼接在一起,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构成拼竹地板的所有竹拼板(1)上开榫槽(11),用活动榫块(2)插接的结构,从而避免了竹拼板本身带榫所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充分利用了竹材;同时加工简单便,便于比量生产,而且每一竹拼板(1)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方便人们拼装成所喜爱的各种图案,并且拼接平整、紧密,装拆方便,用户自己就可以进行。使竹地板从永久性变成了可移动性,消除了人们搬迁的后顾之忧,使竹地板无论是从结构、性能和外观质量均上了一个台阶,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竹拼板(1)表面的周边开有倒角(12),因为直角的竹拼板(1)拼在一起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平整,周边开有倒角(12)即消除了这种视觉差异,使竹地板更加平整。同时由倒角(12)构成的图案增加了竹地板的美观,一举两得。
本实用新型在竹拼板(1)的底而粘有弹性材料(3),因为欲铺地板的地而不可能绝对平整,弹性材料(3)对地面的不平整起到补偿作用,从而消除地面的不平缺陷,同时还可产生少量的弹性,使人有走在地毯上一样的感觉。经试验,采用聚乙烯化学交联高发泡体,除具有弹性外,还具有隔潮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拼竹地板一改传统竹地板胶粘的固定结构,采用活动榫块与榫槽插接结构,使竹地板具有可移动性,免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装拆简单、方便、表面美观、平整、质量好,并具有弹性,使竹地板更加豪华,档次也进一步提高。同时也简化了加工工艺和安装过程,可以充分利用竹材,减少了浪费,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实施例采用三年以上生长期的新伐圆竹加工成竹条,竹条经蒸煮、烘烤、防虫和防霉处理,粘结成竹拼板(1),并进行表面机加工成300×100×16规格,拼接周边开7.5×7.5×5的榫槽(11)和表面周边加工1×45°倒角,竹青面为竹拼板(1)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并上漆,竹拼板(1)的底面胶粘有3个厚的聚乙烯化学交联高发泡体弹性材料(3)。利用竹材的边角料加工成50×14×5规格的活动榫块(2)。安装时将竹拼板(1)直接铺在地面1,两块竹拼板(1)之间通过活动榫块(2)插在榫槽(11)内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拼竹地板,其特征是在竹拼板(1)的拼接周边开有榫槽(11),榫块(2)插在两块竹拼板(1)的榫槽(11)内将竹拼板(1)拼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拼竹地板,其特征是在竹拼板(1)表面的周边开有倒角(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动拼竹地板,其特征是在竹拼板(1)的底面粘有弹性材料(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拼竹地板,其特征是弹性材料(3)为聚乙烯化学交联高发泡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具体是活动拼竹地板,其构造是在竹拼板的拼接周边开有榫槽,榫块插在两块竹拼板的榫槽内从而将竹拼板拼接在一起,使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竹拼板本身带榫所造成的竹材浪费,充分利用了竹材,并且加工简便,装拆方便,拼接平整,并具有弹性,使竹地板从固定的永久性变成了可移动性,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使竹地板的结构、性能和质量均上了一个台阶,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文档编号E04F15/10GK2216556SQ9423104
公开日1996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0日
发明者方汉文 申请人:方汉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