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17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墙板或砌块式预制件的改进设计。
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是国家提倡的一项基本政策,炉渣在建筑材料领域中应用日益增多。但目前大多用户采用将煤渣粉碎成粉状物再与其它材料混合使用,用炉渣粉成型的预制件强度较低,而若想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就必须采用高标号水泥和加大水泥成份的比例数,因此用炉渣粉直接制成的砌块或墙板等预制件具有重量较重、强度相对较低、保温性差、含水量高、冷冻性差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件,以克服粉状炉渣直接制作砌块、墙板等预制件所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件,包括墙板或砌块式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在制成的预制件中还具有与水泥材质有界面的球形炉渣陶粒。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采用先将炉渣粉制成球形炉渣陶粒,再与水泥、粉煤灰等混合制成砌块、墙板预制件的技术手段,与直接用炉渣粉作为骨料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增加预制件强度的优点,提高了砌块的抗冷冻性能,降低了砌块含水率。从而使炉渣这种废料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为本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件——砌块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件——墙板的构造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参见
图1所示砌块,由其成型后的剖面图可见在制成砌块(1)的材料中具有球形炉渣陶粒(2),该球形炉渣陶粒(2)是由百分之七十的粉状(直径为1~3mm)炉渣,百分之十的粉煤灰、百分之零点五的甲基硅酸钠、百分之八的甲强剂、余下组分为水泥等几种物料混合后,用造粒机造粒,形成粒径为φ5~φ10毫米的球形炉渣陶粒(2),自然干燥即可。利用球形炉渣陶粒(2)制成如
图1所示砌块(1)的过程是用百分之六十的球形炉渣陶粒(2)、百分之十五的粉煤灰、百分之二十五的水泥充分混合后用模具制成砌块(1)即可。形成砌块(1)后,在砌块(1)上的任何剖切平面(假想)均可割切出如
图1所示状——即球形炉渣陶粒(2)与水泥、粉煤灰等材质具有明显的界面。
如图3所示具有炉渣陶粒的墙板(3)构造与
图1相类同,即在制成的墙板(3)内具有与水泥、粉煤灰混合物有明显界面的球形炉渣陶粒(2)。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件,包括墙板或砌块式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在制成的预制件中还具有与水泥材质有界面的球形炉渣陶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炉渣陶粒的墙体预制体,它包括墙板或砌块式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在制成的预制件中还具有与水泥材质有界面的球形炉渣陶粒(2)。本预制件具有强度高、低含水率、抗冷冻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E04B2/02GK2316359SQ9724945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8日
发明者怀方林, 冯伟利, 夏茂军, 张迎春 申请人:怀方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