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钢绞线专用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31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张拉钢绞线专用锚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用钢绞线实行张拉时的专用锚具。
用于混凝土制品中的单根钢丝,必须在浇注混凝土之间,事先就要将钢丝两端锚固后实行张拉,让钢丝产生一定值的预应力。而两端进行锚固的锚具,目前只能一次性使用,其锚套与锚夹片各个分开,操作烦锁,自锁力较差,锚夹片与钢绞线线头之间容易产生滑移,造成材料浪费和耗时,且已有的锚具已不适应对目前已有钢绞线的两端进行锚固并实施张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张拉钢绞线专用锚具,将各零部件连成一体,与钢绞线线头之间的自锁力较强,保证钢绞线在张拉时不滑移,且专用锚具可以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锚套制作成55~65毫米长的园柱体,园柱体中央有一个下口小,上口大的锥形孔,锥形孔内有三片能互相合抱的锚夹片,合抱时锚夹片外侧的锥度与锚套中心锥形孔的锥度一致,锚夹片里侧设有螺纹。在锚夹片的上方有一活动预紧塞。现通过紧定螺钉、对肖弹簧将锚套、锚夹片、活动预紧塞三个部件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因为通过紧定螺钉及对肖弹簧将锚套、锚夹片、活动预紧塞等三个部件连为一体,且锚套的长度在55~65毫米之间,锚套中心孔的锥度和锚夹片外侧的锥度同为6.0~6.5°,所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锚具装卸特别简单,零部件不会丢失,节材省时,降低成本。锚具可反复使用300~400次。
2、增强了自锁力。钢绞线线头插入后,锚夹片与钢绞线之间不产生相对滑移,张拉力可达6~15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使用状态剖面图,(1)为园柱形锚套,锚套中央有一个下口小,上口大的锥形孔,孔内均布三片锚夹片(2),锚夹片外侧的锥度与锥形孔的锥度相匹配,都为6.0~6.5°,锚夹片里侧设有螺纹,以便能可靠地咬紧钢绞线线头(6),在进行张拉时不会产生相对滑移。在锚夹片(2)的上方有一活动预紧塞(4),此时,只要把钢绞线线头(6)插入锚具内,用锤轻敲一下活动预紧塞(4),锚夹片(2)就能轻巧地咬紧钢绞线线头(6)。为使活动预紧塞、锚套、锚夹片连成一体,不至于在装卸时丢失其中的一个部个,特在锚套上端部与活动预紧塞之间设置紧定螺钉(5),在活动预紧塞(4)和锚夹片(2)之间设有对肖弹簧(3),这样,就将锚套、锚夹片、活动预紧塞连成了一体。在活动预紧塞(4)的两侧有供紧定螺钉(5)用的定位槽(7),在其下端有一限位台阶(8)。
权利要求1.在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用钢绞线实行张拉时使用的张拉钢绞线专用锚具、该锚具包括一个锚套(1),锚套内的锚夹片(2),其特征在于在锚夹片上方有一活动顶紧塞(4),在锚套上端部与活动预紧塞之间设有紧定螺钉(5),在活动预紧塞(4)和锚夹片(2)之间设有对肖弹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具,其特征在于锚套的长度在55~65毫米之间,锚套中心孔的锥度和锚夹片外侧的锥度为6°~6.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张拉钢铰线的专用锚具。已有的锚具只能一次性使用。操作繁琐,自锁力差,锚夹片与钢铰线线头之间易产生滑移,且不适应对目前已有钢绞线的两端进行锚固并实施张拉。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定螺钉,对销弹簧将锚套、锚夹片、活动预紧塞等三个部件连为一个整体,且锚套的长度在55~65毫米之间,锚套中心孔的锥度和锚夹片外侧的锥度同为6°—6.5°,所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档编号E04C5/12GK2331718SQ9822755
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1日
发明者虞德顺, 祝启鸿 申请人:江苏神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