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块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2839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墙体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砌墙用的墙体块及其制造方法,特别用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水等材料加工而成的墙体块。
建筑行业砌墙常用的人工建材是红砖,它是用粘土制成砖坯,再经煅烧制成的,其缺点是浪费土地资源与能耗。还有一种用煤灰粉、煤渣、水泥制成的压块,因其强度低,仅能作非承重墙的砌垒,用量较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用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等材料加工成重量轻、强度大,能够适合各类建筑砌墙用的墙体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首先用水泥、砂子或煤渣加水制浆,用模具加工成一面敞口的盒子形内胎,再用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混匀加水制浆,将砂石浆少量加入模具摊平,达到墙体块壁的厚度,再把盒子形内胎扣在模具中部,加满砂石浆振实,等待凝固后即成墙体块。
盒形内胎的内腔和外壁的形状对墙体块的质量没有影响,以方形模具易于加工,常用方形内胎。
盒形内胎放置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墙体块的大小而定,小的墙体块只用1个内胎,放于中部,大的墙体块可放置2至若干内胎,可间隔一定距离排放在墙体块的内部,盒形内胎的体积可占墙体块总体积的60-80%,以65-75%为好。墙体块的长宽尚可根据建筑墙的不同调整,一般为长方体。
本发明的墙体块的优点是墙体块承重强度大,质量轻,加工方便,隔音隔热,能够满足各种墙的砌垒。


图1是本发明墙体块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墙体块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墙体块上的凹槽的视图。
图4是本发明墙体块内胎的正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由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组成的墙体块是长方形,长和高的比是2∶1,宽为建筑墙的厚度,内胎和墙体块的厚度比是3∶4-7∶8,内胎和墙体块的体积比为3∶4。其生产方法是首先制作内胎,用水泥、砂子,水泥、砂子的比例约1∶2-1∶3,加水制浆,把砂浆注入模具加工成一面敞口的盒子形的内胎1,让其自然凝固,内胎壁的厚度0.2-0.5cm,再制作墙体块,将水泥、石子、砂或煤渣粉按约1∶4∶1.6混匀,加水制浆,然后将砂石浆一部分加入到方形模具中摊平,厚度为墙体块壁2的厚度,把两个凝固盒形内胎隔一定距离扣在模具内的砂石浆上,再将砂石浆加满模具,振实凝固后即成墙体块,这种墙体块由内胎1和墙体块壁2组成两个空腔。墙体块窄面四周还可通过模具加工上凹槽4,便于砌墙用灰浆粘合,又加强粘合强度,凹槽的形状不限。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水等材料制成的墙体块,其特征在于墙块内部有1至若干个由内胎1和墙体块壁2组成的空腔3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墙体块其特征再于内胎的体积占墙体块体积的60-80%。
3.根据权力要求1、2所述的墙体块、其特征在于内胎2壁的厚度为0.2-0.5厘米。
4.根据权力要求1所求的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窄面四周有凹槽。
5.一种用于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水等材料制成的墙体块,其特征于首先用水泥、砂子、水制浆,用模具加工一面敞口的盒子形内胎,再用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粉混匀加水制浆,加入到方形模具中少部分,摊平达到墙体块壁厚度,再把凝固的内胎1扣在模具内的砂石浆料上,把模具加满砂石浆,振实凝固制成墙体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等材料加工的内部有空腔的墙体块及其加工方法,该墙体块内部有1至若干个盒形内胎与墙体块壁组的空腔,墙体块的外壁是密封的, 这种墙体块既节约了原料,又能保证有较大的强度。其加工方法是:先用水泥、砂子制浆,用模具加工一面敞口的盒子形内胎,然后再用水泥、石子、砂子或煤渣制浆,放入模具少部分,摊平达到墙体块壁的厚度,将凝固的内胎扣在模具的中部,把模具加满砂石浆,振实,凝固而成,这种墙体块的内胎部分占60-80%,适合各类墙的垒砌。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又有高度的隔音、隔热功能。
文档编号B28B13/02GK1289879SQ9911245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7日
发明者阴绪昌 申请人:阴绪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