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827863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组合楼板是指压型钢板作为混凝土楼板的永久性模板或者作为楼板的下部受力钢筋参与楼板的受力计算,与混凝土一起共同工作形成的组合楼盖结构,在钢结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虽然组合楼板有着众多优点,但在混凝土结构改建和加层工程中,组合楼板与原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往往成为工程的难点,国内尚没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常规采用设置预埋件或者角钢支托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需要大量的焊接和后锚固作业,安装效率低,施工措施费用高,失去组合楼板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因此有必要对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地施工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以解决常规采用设置预埋件或者角钢支托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需要大量的焊接和后锚固作业,安装效率低,施工措施费用高等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压型钢板:采用射钉将压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梁中;2)、安装化学植筋技术在混凝土梁顶面设置抗剪弯筋;3)、绑扎楼板钢筋;4)、浇筑楼板混凝土。
[0006]进一步,步骤I)中所述组合楼板设置在混凝土梁顶或者混凝土梁侧面的牛腿上。
[0007]进一步,所述步骤I)中的射钉距混凝土边缘的距离大于40mm。
[0008]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抗剪弯筋弯折方向与混凝土梁方向相同。
[0009]进一步,所述抗剪弯筋锚固长度为300mm,弯折角度为45°。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采用射钉紧固技术将压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基体中,在施工阶段形成可靠连接,同时通过设置弯筋抗剪连接件将后增组合楼板与原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此技术方案即保留了组合楼板施工方便快捷地优点,又解决了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问题,施工效率高,安装便捷,大大减少施工措施费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混凝土结构改建和加层工程有推广的意义,是一种新颖的施工方法。
[0011]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结构不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结构不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抗剪弯筋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接下来本申请人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0014]如图1-4所示,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安装压型钢板5:采用射钉3将压型钢板5固定在混凝土梁中,所述组合楼板设置在混凝土梁2顶或者混凝土梁2侧面的牛腿6上,射钉3距混凝土边缘的距离大于40mm ;2)、安装化学植筋技术在混凝土梁2顶面设置抗剪弯筋4,抗剪弯筋4弯折方向与混凝土梁2方向相同,抗剪弯筋4锚固长度为300mm,弯折角度为45° ;3)、绑扎楼板钢筋;4)、浇筑楼板混凝土。
[0015]其中以上提到的化学植筋,(简称植筋,也叫种筋),是我国工程界广泛应用的一种后锚固连接技术,是运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通过粘结与锁键(interlock)作用,以实现对被连接件产生握裹力,从而达到预埋效果。施工后产生高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可用于各种钢筋、螺杆需要生根之处。其密封性能良好,无需做任何防水处理。由于是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但对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更适合边距,间距小的部位。而且对结构有补强作用,能增加混凝土之间的抗弯、抗折、抗剪应力的性能,施工简便迅速,安全符合环保要求,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变更、追加、加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0016]运用上述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总建筑面积约为180000m2,塔楼地上41层,地下3层,结构总高度为210.8米;结构类型为外框架+剪力墙核芯筒结构。
[0017]本工程新增的楼板采用组合楼板,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O混凝土梁2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应清理干净,表面松动及开裂部位应修补好;
(2)(2)如图1和图2所示将压型钢板5安装在混凝土梁2上,采用射钉3连接固定,射钉3规格为Φ4.5x320200 ;
(3)安装抗剪弯筋4:钢筋表面的油污、锈蚀、杂土等应清理干净,钻孔直径和深度应满足化学植筋厂家要求,采用毛刷或电吹风机将孔内粉尘清理干净;待结构胶固化期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抗剪弯筋4规格为Φ 120500 ;
(4)绑扎楼板钢筋,浇筑楼板混凝土,固化养护;
如图1所示,压型钢板5支承长度为100mm,射钉3距混凝土边缘的距离为50mm ; 如图4所示,抗剪弯筋锚固长度为25d,d为弯筋直径,弯折角度为45°。
[0018]本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凡对上述实施例做任何非实质性改动,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压型钢板:采用射钉将压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梁中;2)、安装化学植筋技术在混凝土梁顶面设置抗剪弯筋;3)、绑扎楼板钢筋;4)、浇筑楼板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组合楼板设置在混凝土梁顶或者混凝土梁侧面的牛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射钉距混凝土边缘的距离大于4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抗剪弯筋弯折方向与混凝土梁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弯筋锚固长度为300mm,弯折角度为45°。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压型钢板:采用射钉将压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梁中;2)、安装化学植筋技术在混凝土梁顶面设置抗剪弯筋;3)、绑扎楼板钢筋;4)、浇筑楼板混凝土。本发明保留了组合楼板施工方便快捷地优点,又解决了组合楼板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问题,施工效率高,安装便捷,大大减少施工措施费用。
【IPC分类】E04B5-40
【公开号】CN104594537
【申请号】CN201410714320
【发明人】郦宏伟, 俞奇效, 丁毅, 马洁烽, 王强强, 王柏森, 杨武, 余波
【申请人】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