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横移无固定行车通道停车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停车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33540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水平横移无固定行车通道停车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停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横移无固定行车通道停车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停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社会的停车是通过普通自然停车场或停车设备来实施的。普通自然停车场既可以是地上也可以地下的,基本组织方式是:中间为6米左右行车通道,两边为与行车通道垂直的泊车位,因为车辆从行车道需要转弯90度进入泊位,中间行车通道必须6米左右,否则转弯90度进入泊位就比较难。普通自然停车场的缺点主要有两点:第一、运行效率低,因为停车场运行受到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车辆停放的时间、空间都是无序的,状况很复杂,有的出、有的入、有的找不见泊位,这种无序的交叉停车就是不可控因素的根源。人为因素对停车效率的影响也很大,有些非要停在心仪的泊位,有些技术不行停不进,还有的几十分钟找不到自己的车,这就是人为因素造成停车效率低下。第二、单位面积停车率低,大量的停车场面积被行车通道占据,这里将普通自然停车场内的所有行车通道统一称为固定行车通道。自然停车场大到一定的程度因为受到不可控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效率会大大降低,非常容易发生拥堵,就必须在纵向行车通道的基础上加横向行车通道,大型自然停车场甚至在横道、纵道基础上还要有环道,或者采用树状组织,就是像树一样一条主通道两边在安排小型停车场,因为要留出足够的行车通道,普通的大型地上自然停车场平均一辆车泊位要占据约33平方米以上的面积,而地下停车场要占据约40平方米的面积,而一个泊位实际面积只有13平方米左右。
[0003]停车设备主要是指立体停车设备,常见的立体停车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提升式、垂直循环式、箱型水平循环式、圆形水平循环式、倾斜横移式及简易式等。立体停车设备有安装在停车场内的,也有自身是个独立车库的,不管是哪种情况,立体停车设备实现相同面积增加泊位的方式是通过使车辆分层停放实现。现有的安装在停车场内的立体停车设备还是按原有的自然停车场的组织办法,并不能解决自然停车场的人为因素影响和固定行车通道占用过大面积的问题,泊位的增加主要靠设备特点或增加层数,如倾斜横移式或升降横移式。除此之外也有通过水平移动增加泊位的停车方式,其中有:水平移位循环式停车设备和平面密集停车设备。这两种水平移动的停车方式思路大致相同,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布满载车板只留一个空位(水平移位循环式的存取车道相当这一空位),车停在载车板上,因为空位的关系就能以“推箱子”或者循环的方式移动载车板,通过这种移动使载车板达到出入口实施存取车辆。这种方式在平面上增加了泊车数量,也排除了人为因素对泊车的影响节约了停车时间,但这种方法只适合组织微型停车场,原因是设备自身的运行比较慢,当设备内侧的车辆要驶出就必须逐一移动挡在前面载车板,驶入也是一样的,因为每次停取车操作都要大量移动,设备磨损也就高。此方式不适合组织大、中型停车场,若为了一辆车的存取要移动100到200辆车,效率和能耗率非常低下。所以这种方式要组织大、中型停车场只能采用树状组织,也就是若干个微型或小型的这种停车场连接成一个大型停车场,但是这样就必须要有连接微型或小型停车场固定行车通道,那么整个停车场的固定行车通道又增加了,停车面积又减小了,而且因为需要车辆驶入人为因素又变的不可避免。另外,由于载车板需要二维移动(上下左右移动)结构相对复杂性,小型停车场使用单位造价相对较高。现有的一些机械停车设备过分注重泊位的增加,致使设备复杂、效率低,衡量停车设备优劣的标准应该是运行效率和泊位数量拥有同样的重要性,停车场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应该更侧重运行效率还是泊位数量。举例来说住宅区的停车泊位数量是最重要的指标,这里往往早出晚归,车辆流动量不大,对效率要求不高,能停就行。而对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而言运行效率就非常重要了,高峰时这里车辆非常多,再多泊位也不够,这时停车更重要的意义是周转,不能成为“死机”状态,车辆在这里停一段时间就走,车辆来往密度非常大,每分钟都有大量的车来车往,在这种车辆足够的情况下,I座100个泊位I分钟出入I辆车的停车场和I座300个泊位3分钟出入I辆车的停车场作用几乎相当,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它们停车数量基本相同,而且300个泊位的停车场表现可能更差,因为周转时间长可能拥堵,但300个泊位的停车场经济成本却要高出100个泊位的停车场。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横移无固定行车通道停车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停车控制方法,该停车系统设计合理,泊车位大幅度增加,设备简单易实现,安全性高,故障率低;该停车控制方法运行效率高,能够实现平面大面积高密度停车,从而有效提高停车全过程的时间效率。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水平横移无固定行车通道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场结构及停车引导系统;
[0007]所述停车场结构包括一个入口通道和一个出口通道,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相互平行,在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的停车区内密铺若干能够水平横移的载车板,每个载车板为一个停车位,密铺的载车板形成纵向的停车列及横向的停车排;停车区内还预留有若干个未设置载车板的变动车道,载车板能够水平横移至变动车道所在位置;停车区内还设有若干人行通道,人行通道与变动车道垂直;
[0008]所述停车引导系统,包括驶入引导单元、驶出引导单元、监控单元、储存单元、执行机构及控制终端;
[0009]驶入引导单元,用于显示待停车辆的车牌信息,以及向控制终端发送驶入请求信息;
[0010]驶出引导单元,用于向控制终端发送驶出请求,以及显示车辆停放的具体载车板的位置信息;
[0011]监控单元,用于监测车辆在载车板的位置信息、载车板的状态信息以及载车板在停车场的位置信息,并将上述信息传送至控制终端;
[0012]储存单元,用于储存引导程序、停车场历史停车数据信息;
[0013]控制终端,用于处理车辆的驶入请求、驶出请求及车辆在停车场的实时状态信息,发出驶入指令、驶出指令及载车板横移指令;
[0014]执行机构,用于根据控制终端发出的驶入指令、驶出指令及载车板横移指令控制车辆驶入停车场、驶出停车场及通过载车板的水平横移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
[0015]所述的驶入引导单元、驶出引导单元、监控单元、储存单元及执行机构均与控制终端相通讯。
[0016]在入口通道处设有用于识别车辆车牌信息的识别分流处;在每列停车列前设有用于显示车牌信息的引导电子屏;在每列停车列的第一个载车板前设有停车杆;识别分流处、引导电子屏及停车杆均与驶入引导单元相通讯。
[0017]在所述人行通道沿途布置广播设备,在停车场出入口均设有预约取车处;所述广播设备、预约取车处与驶出引导单元相通讯。
[0018]所述载车板为水平横移停车载台,包括载车托盘及用于驱动载车托盘水平横移的横移机构,横移机构包括电机、电缆、电缆槽、横移轨道、横移滚轮及轨道电缆槽;横移滚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在横移轨道上滚动;电缆槽设置在轨道电缆槽内部,且在电缆槽底部设有用于收放电缆的自动卷线器;载车托盘上设有槽道卡,且槽道卡插入轨道电缆槽内;槽道卡的中间设有电源插座,从自动卷线器伸出电缆的插头与槽道卡中的电源插座连接;所述载车托盘上设有用于提醒驾驶员准确停车的阻车杠;载车托盘的两端还设有坡道;在横移滚轮的承重部位还设有重力传感器。
[0019]所述载车板为倾斜横移停车载台,包括转动停车平台、横移机构及升降机构;
[0020]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底座、转动轴、横移滚轮、电缆、电机、轨道电缆槽及电缆槽,转动停车平台与横移底座通过转动轴连接,横移滚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在轨道电缆槽上横移;电缆槽设置在轨道电缆槽内部,横移底座下部设有T型槽道卡,T型槽道卡卡在轨道电缆槽中,在电缆槽底部设有用于收放电缆的自动卷线器;T型槽道卡内还设有电源插座,从自动卷线器中伸出的电缆的插头与T型槽道卡中的电源插座连接;
[0021]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千斤、液压杆、液压连轴、液压杆运动槽及顶杆,液压杆与顶杆通过液压联轴连接,顶杆与转动停车平台通过联轴连接,在转动停车平台前端设有前坡道,后端设有加强梁,加强梁与顶杆通过联轴连接;
[0022]在横移滚轮的承重部位还设有重力传感器;在转动停车平台上还设有防滑卡槽,防滑卡槽上设有阻车杠。
[0023]水平横移无固定行车通道停车系统的停车控制方法,包括:
[0024]车辆驶入或驶出停车场时,经驶入引导单元或驶出引导单元向控制终端发送驶入或驶出请求信息;
[0025]控制终端接收到车辆驶入或驶出请求信息后,通过监控单元获取停车场当前车辆停放数量、位置及状态信息;然后根据当前车辆停放数量、位置及状态信息控调用储存单元中与该停车场当前数量、位置及状态信息匹配的停车引导程序;
[0026]控制终端根据调用的停车引导程序下达停车控制指令;
[0027]执行机构根据控制终端下达的停车控制指令,操纵载车板水平横移至指定的变动车道,完成车辆的驶入、驶出操作。
[0028]所述的停车引导程序包括五种:
[0029]第一停车引导程序,引导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停车列纵列进行停放,驶入引导单元引导车辆将第一停车列停满后,再引导车辆停入第二停车列,直至车辆停满所有停车列,对已经按列的顺序停满车辆的停车列只做驶出操作,即便存在有空泊位,也不做驶入操作;
[0030]第二停车引导程序,引导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停车排横排逐次停放,驶入引导单元引导最早驶入的车辆停在最靠近出口通道的第一排第一列,随后的车辆在旁边列停靠,直到第一排停满后再继续从第二排开始停放,直至车辆停满所有停车排,对已经按排的顺序停满车辆的停车排只做驶出操作,即便存在有空泊位,也不做驶入操作;
[0031]第三停车引导程序,将当前停车场划分为长时间停车区和短时间停车区,长时间停车区采用第一引导程序将车辆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停车列纵列进行停放,短时间停车区采用第二引导程序车辆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停车排横排逐次停放;
[0032]所述短时间为:储存单元记录的停车场历史停车数据信息中在一个月出现18天以上,在2小时内超过50%的车辆停泊时间低于1.5小时;其余时间均为长时间;
[0033]第四停车引导程序,当停车场I?2列停车列在I?5分钟内有超过30%的泊车位集中出现驶入、驶出请求信号时,驶入、驶出引导单元根据该请求信号,将停车场的变动车道集中到该局部区域,达到若干个变动车道配合一列或两列停车列,完成车辆集中驶入或集中驶出;
[0034]第五停车引导程序,当停车率超过95%,驶出引导单元和驶入引导单元配合,在同一时间内,每驶出一辆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