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319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是勾出所述嵌入部,使得所述洞口底座20的一端(所述底座框体210)连接于所述屋面檩条10,而所述洞口底座20的另一端(所述裙边220)已经连接于所述屋面板30,即保证了所述屋面檩条10与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板30在屋面的垂直方向上的连接,使其相对固定,当然所述固定仅限于所述屋面的垂直方向上,因为所述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弯钩的两端并没有封口,换而言之,所述洞口底座20可以在所述屋面所在的平面内滑动,即所述洞口底座20的嵌入部可以在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弯钩内沿所述图1的图纸的垂直方向上往复滑动,其往复滑动主要是因为屋面板30以及洞口底座20可能会有较大的热胀冷缩现象,通过这种并非锁死的连接结构来消除因热胀冷缩而带来的温度应力,避免屋面板30或者是洞口底座20被温度应力所破坏。另外,所述滑动连接片40的弯钩勾住所述洞口底座20的嵌入部,而所述洞口底座20的裙边220连接所述屋面板30,即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板20为一整体结构,进而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弯钩勾住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板30的结合体,防止大面积屋面板30在风吸力较大的情况下而破坏屋面与屋面檩条10的连接甚至是掀翻屋顶,保证了建筑物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0044]请参考图5,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是实例中,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立缝堵头80,所述立缝堵头80扣设于两块所述屋面板30连接处靠近所述底座框体210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的端部。具体地,请参考图6为所述立缝堵头80的立体图,所述立缝堵头80包括凸起部810以及堵头裙边820,所述凸起部810匹配于两块所述屋面板30的肋部相互连接的形状,且所述凸起部810的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是敞开的,所述敞开的一端扣设于所述屋面板30的肋部相互连接的端部,使其堵住两块所述屋面板30连接处靠近所述底座框体210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的端部,防止雨水从所述屋面板30的端部灌入,所述堵头裙边820连接于所述凸起部810的底部,且向其外围进行延展,所述延展的部分覆盖于所述屋面板30的贴合部310,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30的贴合部310以及肋部320、和所述堵头裙边820及凸起部810之间设置有密封胶50,所述密封胶50可以保证所述屋面板30的贴合部310和所述堵头裙边820之间有较好的密实度,防止两者之间出现开裂而影响防水性能。另外,在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立缝堵头80上还开设有多个预留孔830,所述多个预留孔830用于穿设自攻钉60,其中所述多个预留孔830的孔径匹配于自攻钉60的直径,所述多个预留孔830的位置可以根据所述立缝堵头80的形状进行设置,其可以设置于所述堵头裙边820上,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所述凸起部810的侧面,这些预留孔830可以保证所述立缝堵头80与所述屋面板30之间通过自攻钉60进行彼此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只是给出了两物体机械连接的其中一种,可以想到的是,除此之外应该有其他连接方式,此连接方式不应看做对其他连接方式的排除,即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是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畴,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5]在极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缝堵头80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所述双面镀锌量应该不小于275g/m2,经过所述镀锌处理后可以提高所述立缝堵头80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使其可以在大气环境中可以长期使用,进而提高了所述立缝堵头80的使用寿命。
[0046]请参考图3,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多个保温板90,所述多个保温板90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20的“C”形腔内,且贴设于远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即所述多个保温板9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104内,贴设于所述框壁2103,所述多个保温板90在所述底座框体210内行程保温带,进而与所述洞口底座20外面的屋面保温结构相互连接,避免了所述洞口底座20与所述屋面板30连接处的保温断层,即避免了连接处冷桥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体验以及使用寿命。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并不对所述多个保温板90的具体材质做出过多的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起到保温效果的保温材料都可以,如挤塑板等。
[0047]另外,如上所述的立缝堵头80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所述洞口底座20、所述滑动连接片40以及本发明节点结构中的其他构件都可以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具体处理的细节在此不予重复描述,其可以提升抗腐蚀性和耐久性,使其可以在大气环境中可以长期使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发明的节点结构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寿命O
[004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檩条,具有与所述屋面洞口相匹配的孔洞; 洞口底座,设置于所述屋面檩条上,包括: 底座框体,所述底座框体的截面呈“C”形,所述“C”形开口平齐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以及 裙边,所述裙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框体的底部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底座框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 屋面板,铺设于所述裙边上,且与所述底座框体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相隔一距离;以及 滑动连接片,包括: 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顶端伸出于位于所述“C”形开口底部的嵌入部,以及 弯钩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并向靠近所述裙边的一侧弯折一距离后贴设于所述嵌入部靠所述裙边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立缝堵头,扣设于两块所述屋面板连接处靠近所述底座框体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的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缝堵头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之间打设有密封胶且所述立缝堵头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之间通过自攻钉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缝堵头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保温板,所述多个保温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的“C”形腔内,且贴设于远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屋面保温棉,所述屋面保温棉设置于所述洞口底座和所述屋面檩条之间以及所述屋面板下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预打孔,用于穿设自攻钉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与所述屋面板间铺设有丁基胶带,且所述屋面板靠近所述底座框体的一端打设有密封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体的底部与所述裙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屋面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与所述裙边之间通过自攻钉连接。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底座还包括: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靠近屋脊的一侧底部与所述裙边连接处,用于分流雨水。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底座以及所述滑动连接片分别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
【专利摘要】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包括屋面檩条、洞口底座、屋面板以及滑动连接片,洞口底座设置于屋面檩条上,其底座框体的截面呈“C”形,“C”形开口平齐于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其裙边的一端连接于底座框体的底部背离“C”形开口的一侧,另一端向远离底座框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屋面板铺设于裙边上;滑动连接片的固定板连接于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顶端伸出于位于“C”形开口底部的嵌入部,弯钩部连接固定板的顶端,并向靠近裙边的一侧弯折一距离后贴设于嵌入部靠裙边的一侧。上述结构解决了常规的洞口底座与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易出现漏水现象、易出现冷桥现象以及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性较差的问题。
【IPC分类】E04D13/14, E04D13/16
【公开号】CN104947863
【申请号】CN201510359146
【发明人】唐潮
【申请人】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