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中空顶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752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板模板二 52和横梁模板(53、54)均由木质夹板材料制成,木质夹板具有变形小、幅面大、施工方便、不翘曲、横纹抗拉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曲面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模板,本实施例优选九夹板作为模板,即厚度为9mm的木质夹板。由于木质夹板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为保证顶板模板一 51的平整度及稳定性,第一横撑41与顶板模板一 51之间还设有铺设有若干木格栅45,上述木格栅45为若干平行且等间距排列的木方,且其与第一横撑41垂直,相邻两根木方的水平间距小于等于230mm,木方横截面尺寸为50mmX 100mm,可见,相邻两根木方水平间距小于第一横撑41之间的水平间距,使得木格栅45上方的顶板模板一 51更为平整,以保证曲面中空顶板的施工质量。
[0028]实施例二:结合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曲面中空顶板,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框架组包括紧贴并用于支撑顶板模板一 51的第三横撑81,支撑于第三横撑81和顶板模板二 52之间的若干立杆82,以及一对交叉设置的斜撑一 83,斜撑一 83的两端均抵在或固定在两侧的横梁模板(53、54),斜撑一 83与立杆82相交的位置均销钉连接或螺栓连接,第三横撑81的两端也抵在两侧的横梁模板(53、54)上。根据空腔60的实际长度,成对的斜撑一 83可设为一组以上,本实施中斜撑一 83为两组,此时,斜撑一 83的一端固定在立杆82上,其另一端与两侧的横梁模板(53、54)相抵或固接,框架组的这种结构较实施例一更为简易。
[0029]下面仍以某交响乐团排演厅的施工设计为例,结合图1至图5说明曲面中空顶板的施工过程:
[0030]如图2所示,对曲面中空顶板进行整体放样,将曲面中空顶板的空间结构放线转化到平面上,完成曲面中空顶板的定位,将曲面中空顶板沿梁的纵向轴线ax划分为若干个曲面单元100,每个曲面单元100均为平行六面体,即曲面单元100的弧形纵截面均由平行四边形代替,使得曲面单元100各节点的标高得以确定;接着,搭设排架体系至设计标高;如图4所示,以排架体系为依托搭设顶板模板二 52、横梁模板(53、54),及木龙骨支撑架,并浇筑混凝土制得下顶板10及横梁20 ;最后,如图5所示,在木龙骨支撑架上铺设顶板模板一 51,并浇筑混凝土制得上顶板,完成曲面中空顶板的施工。
[0031]具体而言,排架体系包括由横杆和竖杆搭设而成的排架,以及钢构架70,首先,搭设排架至曲面中空顶板标高处,搭设时严格控制竖杆的垂直度,配合塔吊将钢构架70按顺序依次吊装到待施工曲面中空顶板横梁20的对应位置,钢构架70是由50mmX50mmX5mm的钢筋条焊接而成的桁架结构,其上弦杆和下弦杆的弧度与相对应的横梁20的弧度一致,结合设计图纸计算出钢构架70各个节点的标高,并通过横梁20的标高值进行校核,待钢构架70与对应的横梁对齐校准后,将横杆搭设在钢构架70上,并固定在竖杆上,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它竖杆的标高,在相邻两个固定好的钢构架70中间搁置木方,木方间距与竖杆间距相同,在竖杆达到设计标高后,拆除木方,随后,塔吊配合将钢构架70吊至曲面中空顶板其他对称区域进行重复操作,确定对称区域其他竖杆的标高,在竖杆已达到设计标高的区域,在排架顶端架设横杆,并用扣件固定牢靠,完成排架体系的安装。
[0032]此外,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从下而上浇筑,并优先在横梁20的部位浇筑一部分混凝土,使整个曲面中空顶板被横梁20分割成若若干曲面单元100,由低到高呈阶梯形状,横梁20浇捣完成后,再对每一曲面单元100混凝土时,可以先浇捣2/3层,初凝前再浇捣剩余的1/3层,且边浇筑边进行收光,混凝土终凝前至少收3次。最后,利用塑料薄膜对坡度较小的区域进行覆盖以抵挡混凝土的下滑压力;对于坡度较大的区域则用钢丝网片绑扎在钢筋上,综上,选择适当塌落度的混凝土,并结合覆盖塑料薄膜或钢丝网片的方式,能够避免混凝土因其流动性而造成曲面中空顶板厚度不均匀的现象,以保证施工质量。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曲面中空顶板,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微元思想(即极限思想,设微小的单元,讨论它趋向于零时的极限情况)将空间弧形结构放线转化到平面上来完成曲面中空顶板的定位,曲面中空顶板分两次进行混凝土浇捣,并采用木模板体系支撑及不拆模方案,首先,对下顶板10及横梁20支模并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捣,然后,在空腔60区域内搭设木模板和木龙骨支撑架支模,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捣,最终浇筑完成曲面中空顶板,按照上述施工工序,模板定位精度高,且施工方便,保证了曲面中空顶板隔音降噪的设计要求;而且,施工过程中,通过降低混凝土流动性,以及覆盖薄膜或钢丝网片的方式解决混凝土在坡面上的流动问题,避免因混凝土流动性而造成板厚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保证了施工质量。
[0034]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若干个曲面单元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每个所述曲面单元均为平行六面体; 所述曲面单元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顶板和下顶板,两块所述顶板之间间隔设置纵横交错的横梁,两块所述顶板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的封闭的空腔内设有木模板体系; 所述木模板体系包括紧贴所述上顶板的顶板模板一、紧贴所述下顶板的顶板模板二、贴合于所述空腔侧壁的四块横梁模板,以及支撑于所述顶板模板一、顶板模板二和所述横梁模板之间的木龙骨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龙骨支撑架包括若干平行且等间距排列的框架组,每个所述框架组包括紧贴并用于支撑所述顶板模板一的第一横撑,紧贴并用于限位所述顶板模板二的第二横撑,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撑和所述第二横撑之间的若干立杆,所述第一横撑和所述第二横撑的两端均抵在两侧的所述横梁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横撑或第二横撑的水平间距为400mm?800mmo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呈方形矩阵排列,且相邻两根所述立杆的水平间距为400mm?8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两侧还设有对称的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立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底端与所述第二横撑连接的转角部还设有由木方制成的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立杆和所述第二横撑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龙骨支撑架包括若干平行且等间距排列的框架组,所述框架组包括紧贴并用于支撑所述顶板模板一的第三横撑,支撑于所述第三横撑和所述顶板模板二之间的若干立杆,以及至少一组交叉设置的斜撑一,且所述斜撑一与所述立杆相交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撑的两端抵在两侧的横梁模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模板一、顶板模板二和所述横梁模板均由木质夹板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撑或所述第三横撑与所述顶板模板一之间还铺设有木格栅,所述木格栅为若干平行且等间距排列的木方,且其与所述第一横撑或所述第三横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面中空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格栅的相邻两根木方的水平间距小于等于2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面中空顶板,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曲面中空顶板,施工过程中模板定位难度大,影响曲面中空顶板工程质量的问题。它是由若干个曲面单元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每个曲面单元均为平行六面体;曲面单元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顶板和下顶板,两块顶板之间间隔设置纵横交错的横梁,两块顶板与横梁之间形成的封闭的空腔内设有木模板体系;木模板体系包括紧贴上顶板的顶板模板一、紧贴下顶板的顶板模板二、贴合于空腔侧壁的四块横梁模板,以及支撑于顶板模板一、顶板模板二和横梁模板之间的木龙骨支撑架。
【IPC分类】E04G11-04, E04B7-10
【公开号】CN204282613
【申请号】CN201420585596
【发明人】郑凯华, 姚华伟, 薛红飞, 朱利君, 周晓莉, 黄轶, 曹文根
【申请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