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建筑用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523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钢构建筑用横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构建筑用横梁。
【背景技术】
[0002]钢结构建筑以其施工简便快捷而得到迅速推广,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建筑中所用的横梁大多采用全钢构件,这就使得钢材耗费较多,使得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成本较低且强度较高的钢构建筑用横M
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构建筑用横梁,它包括两个匚形钢板,两个匚形钢板对合设置并相互焊接,两个匚形钢板的相对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沿匚形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梯形凸棱,两个匚形钢板的内表面的转角处均斜向设置有一斜钢板,两块匚形钢板所围合而成的空腔中的位于四块斜钢板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橡胶层。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匚形钢板I的相对方向设置两个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梯形凸棱。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匚形钢板的外表面上均涂覆有一防腐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防腐层为镀锌层。
[0008]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的横梁采用两块匚形钢板对合设置并焊接而成,并在两块匚形钢板所围合而成的空腔内填充橡胶层,使得本实用新型钢材耗费较少,使得成本较低,而且橡胶层可以起到吸收冲击和振动的作用,同时梯形凸棱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并且在匚形钢板的内表面的转角处设置有斜钢板,斜钢板起到加强固定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强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构建筑用横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1]其中,1、[形钢板;101、侧板;102、梯形凸棱;2、斜钢板;3、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3]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钢构建筑用横梁,包括两个匚形钢板I,两个匚形钢板I对合设置并相互焊接1,两个匚形钢板I的相对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板10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沿匚形钢板I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梯形凸棱102,两个匚形钢板I的内表面的转角处均斜向设置有一斜钢板2,两块匚形钢板I所围合而成的空腔中的位于四块斜钢板2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橡胶层3,本实用新型的横梁采用两块匚形钢板I对合设置并焊接而成,并在两块匚形钢板I所围合而成的空腔内填充橡胶层3,使得本实用新型钢材耗费较少,使得成本较低,而且橡胶层3可以起到吸收冲击和振动的作用,同时梯形凸棱102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并且在匚形钢板I的内表面的转角处设置有斜钢板2,斜钢板2起到加强固定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强度较高。
[0014]所述的两个C形钢板I的相对方向设置两个侧板10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梯形凸棱102,这样,每个侧板101上均设置有两个梯形凸棱102,相当于设置了两条加强筋,使得本实用新型强度进一步提高。
[0015]所述的两个匚形钢板I的外表面上均涂覆有一防腐层,所述的防腐层为镀锌层,这样,使得匚形钢板I的耐腐蚀性较好,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较长。
[0016]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钢构建筑用横梁,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两个匚形钢板(I ),两个匚形钢板(I)对合设置并相互焊接(I ),两个匚形钢板(I)的相对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板(10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沿匚形钢板(I)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梯形凸棱(102),两个匚形钢板(I)的内表面的转角处均斜向设置有一斜钢板(2),两块匚形钢板(I)所围合而成的空腔中的位于四块斜钢板(2)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橡胶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建筑用横梁,其特征杂在于: 所述的两个C形钢板(I)的相对方向设置两个侧板(ι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梯形凸棱(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构建筑用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个匚形钢板(I)的外表面上均涂覆有一防腐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构建筑用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腐层为镀锌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构建筑用横梁,它包括两个匚形钢板,两个匚形钢板对合设置并相互焊接,两个匚形钢板的相对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沿匚形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梯形凸棱,两个匚形钢板的内表面的转角处均斜向设置有一斜钢板,两块匚形钢板所围合而成的空腔中的位于四块斜钢板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橡胶层。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且强度较高。
【IPC分类】E04C3-29, E04B1-98
【公开号】CN204282644
【申请号】CN201420588123
【发明人】沈惠芳
【申请人】沈惠芳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