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多重防盗及紧急连动开启的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70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多重防盗及紧急连动开启的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其涉及一种具多重防盗及紧急连动开启的门锁。
因此,现有的门锁设计,除具备基本锁组及辅助锁组等二锁组外,且让使用者可自室内一经旋转把手,即令该二锁组同时连动开启,而构成一俗称“连动锁”。而目前已知的连动门锁设计如公告第263997号「联动锁追加一」、公告第288513号「改良型连动锁」、公告第328313号「具补强功效的连动锁」、公告394317号「改良型残障连动锁」等新型专利所示的结构。
由前述各连动门锁的专利中可以了解,各连动锁均设有一基本锁组及一辅助锁组,可以达到双重锁定的功效,但其基本锁组及辅助锁组除自室内同时开启外,自室外亦可以钥匙开启该二锁组,因此,歹徒仍可自室外逐一破坏基本锁组及辅助锁组后侵入室内,无法向位于室内的人们提供一更安全的保障,该连动门锁的防盗效果仍然有限,于是,有人在门板上加装一仅能由室内上锁、开启的锁栓,以期增加防盗功能。然而,该锁栓与前述门锁的基本锁组、辅助锁组是分离的结构,彼此间不连动,因此,当室内的人外出时,需除逐一开启门锁及该锁栓,操作上不甚方便,尤其在紧急避难状况下,更会因此而延误逃生的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多重防盗及紧急连动开启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本锁组,具有一设于门板中的第一锁体,该第一锁体侧边具有一可锁扣门板的第一锁栓,门板室内、外侧设内盖板、外盖板,第一锁体以其两端的第一旋转轴于外盖板、内盖板外连接外把手及内把手;一辅助锁组,具有一与第一锁体同设于门板中的第二锁体,该第二锁体侧边具有一可锁扣门板的第二锁栓,该第二锁体的锁心钥匙孔位于外盖板处,另以其方形第二旋转轴伸至内盖板处接设一控制第二锁体的第一旋钮;一暗锁组,具有一与第一、第二锁体同设于门板中的第三锁体,该第三锁体侧边具有一可锁扣门板的第三锁栓,该第三锁体以其方形第三旋转轴伸向于内盖板处接设一控制第三锁体的第二旋钮;一连动组件,是设于内盖板内侧面处,连接于基本锁组的第一旋转轴、辅助锁组的第二旋转轴及暗锁组的第三旋转轴间,该连动组件包括一固定板,其固设于内盖板内侧面,并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穿过其中,其上设有二组分别夹抵方形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两侧的平行弹性条;一连动板,是活动组设内盖板内侧面,其上设有分别供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穿过其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长孔,该连动板相对于第一长孔两侧壁设有第一带动齿,相对于第二长孔两侧壁设有第二带动齿,相对于第三长孔两侧壁设有第三带动齿,又连动板与固定板连接有弹性构件;一第一带动板,是装设于基本锁组的第一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三个可被连动板第一带动齿推动的第一推抵部;一第二带动板,是装设于辅助锁组的第二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二个可被连动板第二带动齿推动的第二推抵部;一第一限位板,是与第二带动板同设于辅助锁组的第二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一个可旋转抵止于连动板第二带动齿处的第一限位凸部;一第三带动板,是装设于所述暗锁组的第三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二个可被连动板第三带动齿推动的第三推抵部;一第二限位板,是与第三带动板同设于暗锁组的第三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一个可旋转抵止于连动板第三带动齿处的第二限位凸部;一定位板,是装设第一旋转轴上,位于带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侧面,用以限制带动板与固定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利用三道锁组的配合,且暗锁组仅能由室内控制,具有多重防盗功能,利用连接于三锁组间的连动组件,让使用者在室内旋转内把手,令基本锁组、辅助锁组及暗锁组连动同时开启,操作简便。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于门板上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锁组相对关系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三锁组连动操作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三锁组连动操作示意图(二)。
一辅助锁组(20),其具有与基本锁组(10)相同的第一锁体(11)设于门板(60)中的第二锁体(21),该第二锁体(21)侧边具有一可伸出门板侧边锁扣于门框上的第二锁栓(22)。该第二锁体(21)的锁心钥匙孔位于外盖板(14)处,另以其方形第二旋转轴(23)伸至内盖板(13)处接设一第一旋钮(24),用以控制第二锁体(21)的锁定与否。
一暗锁组(30),其具有一与前述基本锁组(10)的第一锁体(11)、辅助锁组(20)的第二锁体(21)同设于门板(60)中的第三锁体(31),该第三锁体(31)侧边具有一可伸出门板侧边锁扣于门框上的第三锁栓(32)。该第三锁体(31)以其方形第三旋转轴(33)伸向于内盖板(13)处接设一第二旋钮(34)。
一连动组件(40),是设于内盖板(13)内侧面处,连接于基本锁组(10)的第一旋转轴(15)、辅助锁组(20)的第二旋转轴(23)及暗锁组(30)的第三旋转轴(33)间,让使用者旋转内把手(18)时,可令基本锁组(10)的第一锁体(11)、辅助锁组(20)的第二锁体(21)及暗锁组(30)的第三锁体(31)连动同时开启。
前述连动组件(40)包括
一固定板(41),是固设于内盖板(13)内侧面,并使第一旋转轴(15)、第二旋转轴(23)及第三旋转轴(33)穿过其中,其上设有勾部(411)及二组分别夹抵方形第二旋转轴(23)、第三旋转轴(33)两侧的平行弹性条(412),用以辅助推动方形第二旋转轴(23)、第三旋转轴(33)旋转。
一连动板(42),是活动组设内盖板(13)内侧面,其上设有分别供第一旋转轴(15)、第二旋转轴(23)及第三旋转轴(33)穿过其中的第一长孔(421)、第二长孔(422)及第三长孔(423)。该连动板(42)相对于第一长孔(421)两侧壁设有两段式第一带动齿(424),相对于第二长孔(422)两侧壁设有两段式第二带动齿(425),相对于第三长孔(423)两侧壁形成两段式第三带动齿(426)。又,连动板(42)上亦设有勾部(427),该勾部(427)与前述固定板(41)的勾部(411)间连接有弹性构件(427)。
一第一带动板(50),是装设于基本锁组(10)的第一旋转轴(15)上,位于相对的固定板(41)与连动板(42)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三个可被连动板(42)第一带动齿(424)推动的第一推抵部(501);一第二带动板(51),是装设于辅助锁组(20)的第二旋转轴(23)上,位于相对的固定板(41)与连动板(42)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二个可被连动板(42)第二带动齿(425)推动的第二推抵部(511)。
一第一限位板(52),是与第二带动板(51)同设于辅助锁组(20)的第二旋转轴(23)上,位于相对的固定板(41)与连动板(42)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一个可旋转抵止于连动板(42)第二带动齿(425)处的第一限位凸部(521)。
一第三带动板(53),是装设于暗锁组(30)的第三旋转轴(33)上,位于相对于固定板(41)与连动板(42)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二个可被连动板(42)第三带动齿(426)推动的第三推抵部(531)。
一第二限位板(54),是与第三带动板(53)同设于暗锁组(30)的第三旋转轴(33)上,位于相对的固定板(41)与连动板(42)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一个可旋转抵止于连动板(42)第三带动齿(426)处的第二限位凸部(541)。
一定位板(55),是装设第一旋转轴(15)上,位于连动板(42)远离固定板(41)的侧面,用以限制连动板(42)与固定板(41)的距离。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请参阅图2、3所示,使用者于室内除可将基本锁组(10)及辅助锁组(20)分别上锁外,另可将暗锁组(30)上锁,其中因暗锁组(30)并无显露室外的钥匙孔,纵使歹徒破坏基本锁组(10)及辅助锁组(20),亦无法自室外进入,而形成极佳的多重防盗功能,前述辅助锁组(20)上锁时,利用其第二旋转轴(23)上第一限位板(52)的第一限位凸部(521)旋抵至连动板(42)第二带动齿(425)处,限制第一旋钮(24)作90度旋转;暗锁组(30)上锁时,利用其第三旋转轴(33)上第二限位板(54)的第二限位凸部(541)旋抵至连动板(42)第三带动齿(426)处,限制第二旋钮(34)作90度旋转。
当室内的人欲外出时,请参阅图2、4、5所示,可直接旋转内把手(18)开启基本锁组(10)外,且以其第一旋转轴(15)上的第一带动板(50)推动连动板(42)的第一带动齿(424)使连动板(42)上移,进而以连动板(42)第二带动齿(425)带动辅助锁组(20)第二旋转轴(23)上的第二带动板(51)旋转开启辅助锁组(20),同时,使其第二带动齿(425)带动暗锁组(30)第三旋转轴(33)上的第三带动板(53)旋转开启暗锁组(30),让使用者可简便地旋转内把手(18),即令多道锁组同时连动开启。其中当旋转内把手(18)小于30度的θ1角时,如图4所示,即可让辅助锁组(20)、暗锁组(30)的第二、第三旋转轴(23)(33)旋转45度。当旋转内把手(18)约50度的θ2角时,如图5所示,即可让辅助锁组(20)、暗锁组(30)的第二、第三旋转轴(23)(33)旋转90度呈开锁状态,且内把手(18)释放后,借弹性构件(427)带动连动板(42)复位,且以连动第一带动齿(424)反向带动第一旋转轴(15)的第一带动板(50),进而带动内把手(18)复位。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至少包括有1、本实用新型除既有基本锁组及辅助锁组外,更设有一自室外无法开启的暗锁组,使歹徒无法侵入室内,具备有多重防盗功能。
2、本实用新型基本锁组、辅助锁组及暗锁组可借连动组件同步连动开启,使人们自室内可轻易开启三道锁具,在紧急避难时,不会延误逃生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在开锁时,仅需旋转手把约50度的角度,即可让辅助锁组、暗锁组作旋转90度呈开锁状态,使其在操作上极具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其创新的结构设计,使其提高该门锁的防盗功能,且具有自室内可连动开启多道锁组的功用,而提供一更具好用、实用功效的门锁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具多重防盗及紧急连动开启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本锁组,具有一设于门板中的第一锁体,该第一锁体侧边具有一可锁扣门板的第一锁栓,门板室内、外侧设内盖板、外盖板,第一锁体以其两端的第一旋转轴于外盖板、内盖板外连接外把手及内把手;一辅助锁组,具有一与第一锁体同设于门板中的第二锁体,该第二锁体侧边具有一可锁扣门板的第二锁栓,该第二锁体的锁心钥匙孔位于外盖板处,另以其方形第二旋转轴伸至内盖板处接设一控制第二锁体的第一旋钮;一暗锁组,具有一与第一、第二锁体同设于门板中的第三锁体,该第三锁体侧边具有一可锁扣门板的第三锁栓,该第三锁体以其方形第三旋转轴伸向于内盖板处接设一控制第三锁体的第二旋钮;一连动组件,是设于内盖板内侧面处,连接于基本锁组的第一旋转轴、辅助锁组的第二旋转轴及暗锁组的第三旋转轴间,该连动组件包括一固定板,其固设于内盖板内侧面,并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穿过其中,其上设有二组分别夹抵方形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两侧的平行弹性条;一连动板,是活动组设内盖板内侧面,其上设有分别供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穿过其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长孔,该连动板相对于第一长孔两侧壁设有第一带动齿,相对于第二长孔两侧壁设有第二带动齿,相对于第三长孔两侧壁设有第三带动齿,又连动板与固定板连接有弹性构件;一第一带动板,是装设于基本锁组的第一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三个可被连动板第一带动齿推动的第一推抵部;一第二带动板,是装设于辅助锁组的第二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二个可被连动板第二带动齿推动的第二推抵部;一第一限位板,是与第二带动板同设于辅助锁组的第二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一个可旋转抵止于连动板第二带动齿处的第一限位凸部;一第三带动板,是装设于所述暗锁组的第三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二个可被连动板第三带动齿推动的第三推抵部;一第二限位板,是与第三带动板同设于暗锁组的第三旋转轴上,位于固定板与连动板间,其外周缘朝外延伸有一个可旋转抵止于连动板第三带动齿处的第二限位凸部;一定位板,是装设第一旋转轴上,位于带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侧面,用以限制带动板与固定板的距离。
专利摘要一种具多重防盗及紧急连动开启的门锁,其包括可自室内外开启锁定的基本锁组、辅助锁组以及一由室内控制锁定与否的暗锁组,且于门锁的内盖板内侧相对于基本锁组、辅助锁组及暗锁组的各传动轴间装设一组连动组件,借此,利用三道锁组的配合,且暗锁组仅能由室内控制,以提高其防盗功能,且利用连接于三锁组间之连动组件,让使用者于室内旋转内把手,今基本锁组、辅助锁组及暗锁组连动同时开启,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E05B63/14GK2507961SQ01266250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0日
发明者黄昭铭 申请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