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93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报警挂锁还存在着各种缺点,如公告号为“2545311”的“摩托车报警挂锁”。无防水装置,雨天锁体内电子元件及电池容易浸水,使电子系统损坏短路,导致报警失效;其采用杆双插,使用不便,造型方面也嫌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在技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性能可靠,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的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锁体的罩壳中,设有振动报警器、蜂鸣器喇叭、电池、防水橡胶垫、锁心、锁心横梢、电源启闭塑料支架及固定螺丝、挡板固定支柱、报警器电源连接锁杆挡板及电池连接的接触弹簧、活动钢珠及弹簧、锁体盖及螺丝;锁杆一端设有梢孔,用梢钉固定在锁体上,另一端设有双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正常在下雨天气,电子元件不会淋湿,报警性能稳定,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1中.1.罩壳,2.电池,3.蜂鸣器喇叭,4.振动报警器,5.弹簧,6.活动钢珠,7.钢梢钉,8.防水橡胶垫,9.锁体盖,10.锁杆,11.螺丝,12.螺丝,13.塑料支架,14.锁杆第二档,15.梢杆第一档,16.弹簧,17.锁杆挡板,18.固定支柱,19.锁心横锁梢,20.锁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锁体的罩壳(1)内的电池(2)负极与振动报警器(4)电路的负电连接,电池及报警器的装置腹腔口设有防水橡胶垫(8),其报警器的音频输出端连接蜂鸣器喇叭(3)并在喇叭周边与罩壳音孔相嵌处设有防水橡胶垫(图中未显示),在罩壳(1)内设锁心(20)与锁心横锁梢(19)吻嵌,设有电源启闭塑料支架(13)及固定螺丝(11),支架(13)上设有锁杆挡板固定支柱(18),锁杆挡板(17)的固定点与报警器正电连接,弹簧(16)与电池(2)正极连接,连接穿线处均用防水密封胶塞住。“7”字形锁体盖(9)的右端,用两枚螺丝(12)固定在锁体罩壳(1)右旁两小孔上;锁杆(10)的一端用钢梢钉(7)固定在锁体罩壳(1)的左面梢孔上,锁杆开合由活动钢珠(6)及弹簧(5)顶住,锁杆另一端设有(14)、(15)两档。
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的具体操作为平时开车把挂锁另一端插入第一档(15),电源不通,报警器不工作无声,停车时将挂锁另一端套进摩托车轮并插入第二档(14),电池正极的弹簧(16)与报警器正电的锁杆挡板(17)接触导通电源,使振动报警器处于工作警戒状态,若有盗车,只要轻轻移动车辆即发出连续报警声音。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在金属锁体腹腔中,振动报警器、蜂鸣器、电池、锁心、横锁梢、锁杆档板、报警器电源接触弹簧有序连接,并设有防水橡胶垫,锁杆一端固定,另一端设有两档,其特征是锁杆第二档插入锁体,锁杆档板与报警器弹簧的电源导通,振动即可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其特征是锁杆(10)一端固定在锁体的梢孔(7)上,另一端设有(14)、(15)两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其特征是罩壳(1)的电池(2)与报警器(4)的腹腔口、蜂鸣器喇叭(3)四周边缘设有防水橡胶垫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其特征是“7”字形活动锁体盖(9)的右端,用两枚螺丝(12)固定在锁体罩壳(1)右旁两小孔上。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防盗报警挂锁,它是在金属锁体的腹腔中,设有振动报警器及蜂鸣器、电池、周边防水橡胶垫。锁体上端采用“7”字型活动锁体盖。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报警挂锁无防水装置,雨天电子系统容易淋水短路从而导致元件损坏报警失效的问题,活动锁体盖的开合用来更换电池,具有实用方便、报警性能稳定等优点。
文档编号E05B45/00GK2725465SQ0321004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朱华 申请人:朱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