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27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部件,特别是一种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14所示,习用的三段式抽屉滑轨包括外轨10、中轨20、内轨30及设置于中轨20与内轨30之间的助滑件40。
使用时,藉由助滑件40使内轨30的以利平顺滑动。
同时,内轨30及中轨20亦可选择设置卡止件301及挡块201,以提供内轨30外拉时定位功能。
卡止件301系设于内轨30内侧,且设有凸部302。挡块201位于中轨20前端,并设有止块202。
当套入中轨20的内轨30被操作者往前拉伸时,挡块201的止块202即可适当卡抵于卡止件301的凸部302,以阻止内轨30向前脱离中轨20。
虽然,习知的抽屉滑轨的卡止件301及挡块201虽能避免因过度前拉内轨30而导致内轨30意外脱离中轨20的定位功能,但当操作者欲外拉中轨20以使用抽屉上所放置的物品,如键盘或检修抽屉机台时,卡止件301及挡块201则无法同时避免内轨30再度滑入中轨20,常有抽屉于使用中受力而自然内移的情形,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内轨任意滑动、使用方便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组设于内轨上定位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及至少一滑动设置于内轨上的连杆;定位组包括相向对应枢接于内轨内侧的受连杆控制的前、后定位臂及弹性抵推前、后定位臂的弹性元件;前、后定位臂分别具有相向的倾斜面、与倾斜面衔接的第一卡掣部;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凸设对应并可沿前/后定位臂倾斜面并卡掣于前/后定位臂第一卡掣部之间以形成双向定位的阻挡部。
其中连杆一端设有握持部,其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两侧形成倾斜边凹部及两肩部;前、后定位臂设有容置连杆的第一阶梯状部及抵推于连杆肩部的第二卡掣部。
连杆一端设有握持部,其另一端设有单一的凹部及单一的肩部;前、后定位臂设有容置连杆的第一阶梯状部及第二卡掣部;连杆以其单一肩部/凹部两侧倾斜边前定位臂的第二卡掣部。
连杆设置藉以直接带动前、后定位臂枢转以令连杆具有弹性复位能力的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容设于设置于内轨且支持连杆的杆段的套块;连杆的杆段上设有抵止于弹性元件的凸体。
连杆的一端枢连于后定位臂不具第一卡掣部的杠杆另一端,后定位臂的另端受连杆拉下而带动第一卡掣部上移;前、后定位臂分别设有相互搭抵并令其同步枢转摆动的凸耳。
阻挡座的阻挡部系直接冲压形成于中轨的开口端。
内轨内侧面相对前、后定位臂之间设有基座;基座设有藉以固定抵推前、后定位臂弹性元件的凹部。
内轨上设有包括握持部及肩部的辅助连杆;后定位臂设有容置辅助连杆肩部的第二阶梯状部及与辅助连杆肩部抵接的第三卡掣部。
与后定位臂相向端的前定位臂设有凸耳,便能使前、后定位臂无同步带动的连动关系。
基座与辅助连杆相对的边缘形成套持杆段的凹阶面,并于基座内形成组设弹性元件的凹槽;辅助连杆的杆段上设有与弹性元件相抵以使辅助连杆弹性复位的凸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组设于内轨上定位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及至少一滑动设置于内轨上的连杆;定位组包括相向对应枢接于内轨内侧的受连杆控制的前、后定位臂及弹性抵推前、后定位臂的弹性元件;前、后定位臂分别具有相向的倾斜面、与倾斜面衔接的第一卡掣部;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凸设对应并可沿前/后定位臂倾斜面并卡掣于前/后定位臂第一卡掣部之间以形成双向定位的阻挡部。组装时,定位组枢接于内轨,并将依序将内轨套组于中轨及将中轨套组于外轨。此时,前、后定位臂受弹性元件的弹性抵压作用而偏转至卡掣于内轨侧板上缘,连杆部分容置于前、后定位臂;当操作者前拉内轨至预定操作位置时,设于中轨开口端阻挡座的阻挡部首先碰触到靠近内轨前端的前定位臂;接着,阻挡部抵推前定位臂的倾斜面,以使前定位臂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偏摆一角度,藉此,阻挡部可顺利越过前定位臂,并随即受到后定位臂第一卡掣部卡抵阻挡;同时,靠近内轨前端的前定位臂令阻挡部越过后,弹性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即可藉由前、后定位臂的第一卡掣部双向卡掣阻挡部,从而使内轨能双向定位于预定操作位置上,故确实能提高抽屉滑轨使用便利性;当操作者欲将内轨推入中轨时,操作者则前拉或后推以双向操作连杆,以使前、后定位臂将相向朝内轨上缘产生枢转;藉此,操作者即可解除前、后定位臂;相对阻挡部的双向卡掣关系,从而顺利地将内轨后推至中轨内或使内轨往前脱离中轨;操作者放开握持部而使前、后定位臂及连杆藉由弹性元件的弹性抵压而回复至原来的未操作状态;不仅防止内轨任意滑动,而且使用方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抽屉滑轨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定位臂后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4、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内轨外拉至预定操作位置)。
图5、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解除内轨定位状态)。
图6、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内轨推入中轨状态)。
图7、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连杆设有弹性元件)。
图8、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定位臂后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座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1、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以辅助连杆解除内轨定位状态)。
图12、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以连杆解除内轨定位状态)。
图13、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抽屉滑轨结构示意侧视图(定位臂相向端未设凸耳)。
图14、为习知的三段式抽屉滑轨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系组设于包括外轨10、套设于外轨10内的中轨20、套设于中轨20内的内轨30、设置于中轨20上并位于中轨20与内轨30之间的助滑件40的抽屉滑轨上。内轨30及中轨20藉由至少一肋滑件40滑动套设于外轨10上。
内轨30且设有侧板32及至少一支撑座31。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组设于内轨30内侧面适当处的定位组50、连杆70及组设于中轨20开口端的阻挡座60。
如图1所示,定位组50包括前定位臂51、后定位臂51’、弹性卡抵于前、后定位臂51、51’之间的弹性元件52、设置于内轨30内侧面的基座53及藉以将前、后定位臂51、51’枢设于内轨30内侧的枢接元件54。
如图1、图2所示,前、后定位臂51、51’分别具有相向的倾斜面511、511’、与倾斜面511、511’衔接的第一卡掣部512、512’、相向设于内侧的第一阶梯状部513、513’、形成于第一阶梯状部513、513’适当位置的第二卡掣部514、514’及相向设置的凹部515、515’。
如图3所示,前、后定位臂51、51’藉由两枢接元件54以对应相向的方式可转动枢接于内轨30上,并令前、后定位臂51、51’的倾斜面511、511’可受设置于中轨20开口端的阻挡座60抵推而产生枢转摆动;前、后定位臂51、51’的第一卡掣部512、512’相向形成卡掣空间,并令前、后定位臂51、51’的第一阶梯状部513、513’朝向内轨30内侧;弹性卡抵于前、后定位臂51、51’之间的弹性元件52两端弹性卡抵于前、后定位臂51、51’的凹部515、515’,并藉由基座53固定于内轨内侧。
如图1、图3所示,组设于中轨20开口端的阻挡座60向外弯折形成朝向内轨30的阻挡部61,阻挡部61对应并适时抵推前、后定位臂51、51’的倾斜面511、511’以使前、后定位臂51、51’枢转摆动及对应并卡掣于前、后定位臂51、51’第一卡掣部512、512’相向形成的卡掣空间中。
连杆70系藉由内轨30上至少一支撑座31而可移动地平贴于内轨30上,其一端设有握持部71,其另一端间隔设有两凹部72及两分别位于各凹部72后端的肩部73。
握持部71可供操作者以手指前拉连杆70,以解除前、后定位臂51、51’第一卡掣部512、512’形成的卡掣关系。
两凹部72可使连杆70在容置于前、后定位臂51、51’第一阶梯状部513、513’时用以匹配第二卡掣部514、514’外缘;两肩部73系可在操作者前拉连杆70时用以抵推前、后定位臂51、51’的第二卡掣部514、514’边缘,或利用凹部72两侧倾斜边推抵前、后定位臂51、51’的第二卡掣部514、514’边缘,以使前、后定位臂51、51’产生枢转摆动。
如图3所示,组装时,定位组50系枢接于内轨30,并将依序将内轨30套组于中轨20及将中轨20套组于外轨10。此状态下,前、后定位臂51、51’受弹性元件52的弹性抵压作用而偏转至卡掣于内轨30侧板32上缘。连杆70系部分容置于前、后定位臂51、51’的第一阶梯状部513、513’,并使连杆70的两凹部72刚好匹配于第二卡掣部514、514’外缘。
如图4所示,当操作者前拉内轨30至预定操作位置时,组设于中轨20开口端阻挡座60的阻挡部61首先碰触到靠近内轨30前端的前定位臂51;接着,阻挡部61抵推前定位臂51的倾斜面511,以使前定位臂51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偏摆一角度,藉此,阻挡部61可顺利越过前定位臂51,并随即受到后定位臂51’第一卡掣部512’卡抵阻挡;同时,靠近内轨30前端的前定位臂51令阻挡部61越过后,亦将因弹性元件52的弹性抵压而再次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即可藉由前、后定位臂51、51’的第一卡掣部512、512’双向卡掣阻挡部61,从而使内轨30能双向定位于预定操作位置上,故确实能提高抽屉滑轨使用便利性。
如图5、图6所示,当操作者欲将内轨30推入中轨20时,操作者则以连杆70的握持部71前拉或后推以双向操作连杆70,从而使连杆70的两肩部73或凹口72两侧倾斜边抵推前、后定位臂51、51’第二卡掣部514、514’边缘。接着,前、后定位臂51、51’将相向朝内轨30上缘产生枢转。藉此,操作者即可解除前、后定位臂51、51’相对阻挡部61的双向卡掣关系,从而顺利地将内轨30后推至中轨20内或使内轨30往前脱离中轨20。最后,操作者放开握持部71而使前、后定位臂51、51’及连杆70藉由弹性元件52的弹性抵压而回复至原来的未操作状态。
再者,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50的前、后定位臂51、51’相向端亦可选择延伸形成相互搭抵的两凸耳516、516’,藉此,连杆70的肩部73仅需抵推前或后定位臂51或51’的第二卡掣部514或514’,即可利用两凸耳516、516’的相互搭抵关系而使其中位于下侧者向上推抵位于上侧者,以带动后或前定位臂51’或51同步产生枢转摆动。
另外,阻挡座60的阻挡部61亦可直接冲压形成于中轨20的开口端。定位组50亦可省略基座53而使弹性元件52直接固设于内轨30上。
如图7所示,连杆70’本身亦可选择设置弹性元件81,以使连杆70’的弹性复位动作更加确实。即可于内轨30上以内设弹性元件81的套块80支持连杆70’的杆段;连杆70’的杆段上设有抵止并推抵压缩弹性元件81的凸体74,藉以对连杆70’提供复位能力。亦可选择改变连杆70’相对后定位臂51’为作用端的肩部73,从而使连杆70’的作用端枢连于后定位臂51’不具第一卡掣部512’的杠杆另一端,如此,即可利用杠杆原理以枢接元件54为支轴使后定位臂51’的另端受连杆70拉下而带动第一卡掣部512’上移,并可利用前、后定位臂51、51’两凸耳516、516’的相互搭抵关系,而带动前定位臂51步产生枢转摆动,同样达到解除前、后定位臂51、51’的卡掣作用。
藉此,定位组50的前、后定位臂51、51’亦可选择省略设置弹性元件52及基座53,从而直接藉由连杆70’附设的弹性元件81带动前、后定位臂51、51’进行弹性复位及枢转。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依需求选择使用于其他规格的抽屉滑轨中,例如,使用于二段式抽屉滑轨,或为滑轨类产品的其他伸缩滑移轨条上。
即利用连杆70两肩部73或凹口72的两侧倾斜边抵推定位组50的前、后定位臂51、51’的第二卡掣部514、514’;亦可配合两定位臂51、51’向端搭抵的两凸耳516、517’连动摆动,而能以单一的连杆70’控制前、后定位臂51、51’同步动作,以解除卡掣状态,供内轨30可前、后双向滑动或脱离中轨20。
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组设于内轨30内侧面适当处的定位组50a、设于内轨30上的连杆70a’、组设于中轨20开口端的阻挡座60及辅助连杆90。
定位组50a包括前定位臂51a、后定位臂51a’、弹性卡抵于前、后定位臂51a、51a’之间的弹性元件52、基座53a及藉以将前、后定位臂51a、51a’枢设于内轨30内侧的枢接元件54。
第一连件70a则设有单一的凹口72及肩部73,并以单一的肩部73或凹口72两侧倾边抵推前定位臂51a的第二卡掣部514。连杆70a’本身亦可选择设置弹性元件81,以使连杆70a’的弹性复位动作更加确实。
辅助连杆90相对连杆70a(70a’)设置于内轨30上,其包括握持部91及肩部92。
如图8、图9所示,前定位臂51a截断部分臂体;后定位臂51a’相对辅助连杆90设有容置辅助连杆90肩部92的第二阶梯状部517’及与辅助连杆90肩部92抵接的第三卡掣部518’。
如图8、图10所示,为使辅助连杆90可自动复位,基座53a边缘形成相对套持杆段而可限度滑动的凹阶面531,并于基座53a内形成组设弹性元件55的凹槽532。于辅助连杆90的杆段上设有与弹性元件55相抵的凸体93,以使辅助连杆90弹性复位。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以组合设置的连杆70a(70a’)、辅助连杆90分别控制前、后定位臂51a、51a’各自动作。当正向或反向推动连杆70a(70a’)时,其肩部73或凹口72一侧倾斜边抵推前定位臂51a的第二卡掣部514边缘以使前定位臂51a单独产生枢转,藉此,操作者即可解除前定位臂51a相对阻挡座60阻挡部61的卡掣关系,而能将内轨30推入中轨20内,但此状态下,内轨30受限于后定位臂51a’的第一卡掣部512’抵止于阻挡部61而单向卡掣,以致使内轨30无法往前而脱离中轨20,即可防止内轨30拉伸至极限时,除可自动卡定于前、后定位臂51a、51a’之间外,在当欲收回内轨30而操作连杆70a(70a’)时,避免误拉出内轨30而导致不慎脱离中轨20。
如图12所示,当欲自中轨20中拆卸内轨30时,推动辅助连杆90,以辅助连杆90的肩部92推抵后定位臂51a’第三卡掣部518’,以使后定位臂51a,产生顺时针枢转摆动,并藉后定位臂51a’上的凸耳516’连带推动前定位臂51a的凸耳516,以令前、后定位臂51a、51a’同步动作,以解除其相对阻挡部61的卡掣状态,使内轨30可脱离中轨20可向前或向后双向滑动。
基于内轨30相对中轨20收入推动的解掣可由连杆70a(70a’)控制,故相关辅助连杆90推抵后定位臂51a’的解掣作用系可省略连动前定位臂51a的枢转动作,如此,如图13所示,可于前、后定位臂51a、51a’相向端至少省略前或后定位臂51a或51a’的凸耳516或516’,便能使前、后定位臂51a、51a’无同步带动的连动关系,以令前、后定位臂51a、51a’分别受连杆70a(70a’)及辅助连杆90各自带动。
此外,连杆70a(70a’)除可设成前、后双向推动滑移的形态外,亦能藉适设的挡止结构限定连杆70a(70a’)单向活动,以符合使用者基本操作需求。
综上所述,与如图14所示的存在仅能提供单向定位的缺点的习用的三段式抽屉滑轨中的卡止件301及挡块201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藉由定位组50(50a)、阻挡座60、连杆70(70a、70a’)及辅助连杆90提供双向定位功能,确实具有提高抽屉滑轨使用的便利性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设于内轨上定位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及至少一滑动设置于内轨上的连杆;定位组包括相向对应枢接于内轨内侧的受连杆控制的前、后定位臂及弹性抵推前、后定位臂的弹性元件;前、后定位臂分别具有相向的倾斜面、与倾斜面衔接的第一卡掣部;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凸设对应并可沿前/后定位臂倾斜面并卡掣于前/后定位臂第一卡掣部之间以形成双向定位的阻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一端设有握持部,其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两侧形成倾斜边凹部及两肩部;前、后定位臂设有容置连杆的第一阶梯状部及抵推于连杆肩部的第二卡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一端设有握持部,其另一端设有单一的凹部及单一的肩部;前、后定位臂设有容置连杆的第一阶梯状部及第二卡掣部;连杆以其单一肩部/凹部两侧倾斜边前定位臂的第二卡掣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设置藉以直接带动前、后定位臂枢转以令连杆具有弹性复位能力的弹性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元件容设于设置于内轨且支持连杆的杆段的套块;连杆的杆段上设有抵止于弹性元件的凸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的一端枢连于后定位臂不具第一卡掣部的杠杆另一端,后定位臂的另端受连杆拉下而带动第一卡掣部上移;前、后定位臂分别设有相互搭抵并令其同步枢转摆动的凸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座的阻挡部系直接冲压形成于中轨的开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轨内侧面相对前、后定位臂之间设有基座;基座设有藉以固定抵推前、后定位臂弹性元件的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轨上设有包括握持部及肩部的辅助连杆;后定位臂设有容置辅助连杆肩部的第二阶梯状部及与辅助连杆肩部抵接的第三卡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后定位臂相向端的前定位臂设有凸耳,便能使前、后定位臂无同步带动的连动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与辅助连杆相对的边缘形成套持杆段的凹阶面,并于基座内形成组设弹性元件的凹槽;辅助连杆的杆段上设有与弹性元件相抵以使辅助连杆弹性复位的凸体。
专利摘要一种抽屉滑轨双向定位组件。为提供一种防止内轨任意滑动、使用方便的家具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组设于内轨上定位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及至少一滑动设置于内轨上的连杆;定位组包括相向对应枢接于内轨内侧的受连杆控制的前、后定位臂及弹性抵推前、后定位臂的弹性元件;前、后定位臂分别具有相向的倾斜面、与倾斜面衔接的第一卡掣部;组设于中轨开口端的阻挡座凸设对应并可沿前/后定位臂倾斜面并卡掣于前/后定位臂第一卡掣部之间以形成双向定位的阻挡部。
文档编号A47B88/04GK2691376SQ0326352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1日
发明者陈庚金, 黄石龙, 王俊强 申请人:川湖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