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57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具体来说是一种碰撞自动锁。
背景技术
公知的碰撞门锁包括壳体、锁芯、碰撞式斜利、非碰撞式锁利、回复弹簧、拨头、挂钩及锁定板,上述部件通过多个固定圆柱安装在锁壳内。其锁定过程是关门时,斜利受到挤压先回缩,门关到位后,斜利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锁定,经钥匙或手柄扭转拨头拨动锁芯使另一个非碰撞式的锁利锁定,才能真正将门锁住,给人一种使用比较麻烦的感觉,而且由于采用多个固定圆柱,锁内结构上比较复杂;如果不把非碰撞式的锁利锁定,仅用一个碰撞斜利锁定,很容易被人将锁捅开或撬开,很不安全。另外,其锁定板只能用来锁住非碰撞式锁利使其锁定后不能被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公知的碰撞门锁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包括锁壳、底板及安装在锁壳内的斜利、大利板、锁定保险板、挂钩,在锁壳内通过转动柱安装有一个扇形的推动板,推动板抵在大利板上的一个凸起部分上;在锁壳内还安装有一个可以转动的曲片,曲片摆动的一端插入于斜利圆杆上的衬套内,在推动板上有拨动曲片转动的凸起;上述的底板拨头能够与推动板接触推动推动板绕转动轴转动。
所述的曲片可以转动安装于一个固定柱上。
所述的固定柱可以位于转动轴上方,在大利板及推动板相应位置有长孔,固定柱自大利板及推动板上的长孔内穿过,固定柱中心有螺丝孔,使用螺丝将所述的底板夹紧。
所述的挂钩可以转动安装在所述的转动柱上,挂钩一边有伸出的拨柄凸起能够接触固定柱以被固定柱限定住转动角度,再在固定柱上设置与其连接使其复位限定住转动角度的复位元件。
所述的锁定保险板可以通过与一个旋钮连接的拨片安装在锁壳内大利板及斜利的后部,锁定保险板上部及与大利板接触的前方有锁定大利板的限位,下部有抵住斜利回缩的限位及防止其乱摆动的限位。
所述的斜利的尾部可以有从锁壳外伸过来的活动拉手,活动拉手与尾部之间有弹簧,尾部有一字或十字凹槽零件,对应于凹槽零件遮住的锁壳之处有一向内凸起的限位限住锁定保险板不能乱摆动,凹槽零件直对的锁壳边有通孔。
所述的转动柱与一个内锁锁芯连接固定在一起,转动柱上有拨片,拨片的伸出部分与推动板上一个凸起的两面接触以拨动及锁住推动板。
在锁壳外与转动柱同轴安装有一个手柄或手球,在锁壳上有弧形的缺口,手柄或手球上有凸起的拨头从长孔伸入锁内与推动板上的一个凸块接触。
在所述的推动板与大利板接触的一边上可以有一个转动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同公知的碰撞门锁相比有如下优点(1)采用曲片及推动板结构,使得在关门后大利板及斜利可以同时自动锁定,开门时大利板及斜利能够同时打开,使用方便。
(2)锁内部件通过一个固定柱及转动柱安装,内部结构简单。
(3)在不需拆开锁的情况下,从锁壳上的圆孔处用螺丝刀将斜利的前端锁舌部分从锁壳内顶出转动180度便可将斜利反转,以便适应向内关的门及向外关的门的需要。
(4)内锁用钥匙转动一圈后可将推动板锁定,无论通过外锁头还是内手柄都不能将锁打开。
(5)锁定保险板可以将大利板及斜利同时锁定,使锁不能被打开,也可以时大利板及斜利不能自锁壳内伸出。
(6)可以通过内锁头、外锁头及手柄或手球将锁打开,以多种方式使用,使用方便。
(7)特殊的锁定结构,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底板一侧的视图;图4为大利板结构图;图5为图4所示的大利板的仰视图;图6为推动板结构图;图7为图6所示的推动板的俯视图;图8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大利板及斜利回缩后锁定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图2、图3及图8所示,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包括锁壳1、底板2,在底板2上有底板拨头3与外锁头的锁芯4连接,在锁壳1外面有一个内锁头,内锁头的外壳5外有手柄7,内锁头的锁芯6有钥匙孔,在锁壳上有弧形的缺口(图中未示出),手柄上有拨头33自缺口伸入锁壳1内。锁壳1上还有一个长拉手行程孔8,拉手行程孔8左边向内折起并有通孔形成一个斜利拉手定位9,右边向内折一个被拉杆上的凹槽零件挡住的一个限位,斜利10的拉手杆11自斜利拉手定位9的通孔处穿过,斜利拉手从拉手行程孔8伸出锁壳外。在锁壳1上还有一个旋钮44用于锁定斜利和大利板,在锁壳1内有一个拨片27固定在旋钮44上。结合图4、5所示,大利板13装在锁壳1内,大利板13上部有一个缺口20用于被锁定,大利板13中部有一长孔39,锁壳内有一个固定柱22穿过长孔39,大利板13尾部有一个向内的折边23形成推边,折边23处有一个长条形弹簧插座25,一个复位弹簧穿在弹簧插座上另一端固定在锁壳1上,大利板13上有一个向内的凸起14。内锁头的锁芯6伸入锁壳1内形成一个转动柱18,在转动柱18上安装有一个推动板19,结合图6及图7所示,推动板19为扇形,中部有一个弧形的长孔41,长孔41穿在固定柱22上,推动板19上有一个凸起的圆柱销34,顶角处安装有一个转动轮21,转动轮21抵在大利板向内的折边23处,以向后推大利板13使其回缩,转动轮21避免推动板19直接与大利板13磨擦造成的磨损,延长了锁的寿命;推动板19圆心处有一个转角40,转角向锁壳一侧弯曲形成一个凸块41,与锁壳1外的手柄7上的拨头接触以便用手柄可以转动推动板19,在转动柱18上还固定有一个拨片(图中未示出),拨片位于大利板13与锁壳1之间,拨片可拨动推动板13上的凸块41将锁打开,如果将锁芯6用钥匙反向转360度,拨片转到凸块41另一侧,拔出钥匙后由于锁芯6不能转动,用手柄7及外锁头均不能将锁打开。在固定柱22上安装有一个L形的曲片15,曲片15安装端有一个弯钩对应于推动板13上的圆柱销34并可被其推动以绕固定柱22转动,曲片15端部插在一个能够在斜利圆拉杆11上旋转360°而又不能前后移动的一个固定衬套12内,衬套12又起到推动挂钩使挂钩脱离大利板的作用。在转动柱18上还安装有一个挂钩,挂钩上有两个弯钩,长弯钩17位于斜利上的固定衬套12右侧,尖形短弯钩16可钩住大利板13上的凸起14,挂钩上部有一个凸起可被固定柱22挡住,以限定其转动角度,挂钩通过弹簧被拉向固定柱22。斜利的圆拉杆11穿在拉手行程孔8向内折起的拉杆定位9的圆孔内,斜利10的圆拉杆11上套有复位弹簧,弹簧两端抵在斜利固定衬套12及拉杆定位9上。在斜利拉杆11尾端还穿有一个滑动拉手32,滑动拉手32右侧有一个复位元件,斜利拉杆尾端31端面上有一字凹槽零件(图中未示出),相应锁壳1位置有圆孔30,从锁壳上的圆孔30处用螺丝刀将斜利10的前端锁舌部分从锁壳1内顶出转动180度便可将斜利10反转,以便适应向内关的门及向外关的门的需要。在旋钮44上安装有一个锁定保险板26,锁定保险板26上有一个锁定保险板拨片27与旋钮44固定在一起,锁定保险板拨片27有向锁体1一侧的凸起插在锁定保险板上的一个通孔(图中未示出)内,锁定保险板26下部有一个凸起的限位长卡板29及一个限位短卡板28,在锁定板上部及侧边有一个折向内的凸起24。
结合图8所示,关门时斜利10受挤压内缩,回缩时固定衬套12向后挤挂钩长弯钩17使挂钩绕转动柱18转动,原来钩住大利板上的凸起14的尖弯钩16与大利板上的凸起14分离,关上门后在两个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大利板13及斜利10向外伸将门锁定。如果扭转锁上的旋钮44,拨片27向下拨锁定保险板26,锁定保险板26上的凸起24顶在大利板后部折边23使大利板13被锁定不能后缩,同时下面的长卡板29将斜利拉杆11后端顶住使其不能回缩,将大利板13及斜利10锁定住。
扭转锁定保险板26使其脱离锁定后,通过外锁头、内锁头或手柄转动与其相连的拨头,拨推动板上的凸块41或转角40以拨动推动板19使其转动,推动板19向后推压大利板13使大利板13回缩,同时推动板19上的圆柱销34拨动曲片15,曲片15端部向后挤压斜利上固定衬套12,斜利10回缩使锁被打开;锁被打开同时挂钩在弹簧拉力下转动,尖钩16挂住大利板13上的凸起14使大利板13被挂住,不会伸出。如果通过拉手将斜利10拉回后钮动旋钮44,锁定保险板26下移,锁定保险板26上的凸起24卡在大利板13的缺口20内将大利板13锁住,同时锁定保险板26上的短卡板28将斜利10上的滑动拉手32挡住,使斜利10在回缩状态被锁住。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包括锁壳、底板及安装在锁壳内的斜利、大利板、锁定保险板、挂钩,其特征在于在锁壳内通过转动柱安装有一个扇形的推动板,推动板抵在大利板尾端;在锁壳内还安装有一个可以转动的曲片,曲片摆动的一端插入于斜利圆杆上的衬套内,在推动板上有拨动曲片转动的凸起;上述的底板拨头能够与推动板接触推动推动板绕转动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片转动安装于一个固定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位于转动轴上方,在大利板及推动板相应位置有长孔,固定柱自大利板及推动板上的长孔内穿过,固定柱中心有螺丝孔,使用螺丝将所述的底板夹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转动安装在所述的转动柱上,挂钩有一边伸出一条拨柄接触固定柱,再在固定柱上设置与其连接使其复位限定住转动角度的复位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保险板通过与一个旋钮连接的拨片安装在锁壳内大利板及斜利的后部,锁定保险板上部及与大利板接触的前方有锁定大利板的限位,下部有抵住斜利回缩和防止其乱摆动的两个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利的圆杆中间设有能够绕圆杆转动360°的衬套,尾部有活动拉手,活动拉手与尾部之间有复位元件,尾部有一字或十字凹槽零件挡住限位,对应于凹槽零件处的锁壳上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柱与内锁锁芯连接固定在一起,转动柱上有拨片,拨片的伸出部分与推动板上一个凸起的两面接触以拨动及锁住推动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在锁壳位与转动柱同轴安装有一个手柄或手球,在锁壳上有弧形的长缺口,手柄或手球上有凸起的拨头从长缺口伸入锁内与推动板上的一个凸块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推动板与大利板接触的一边上有一个转动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碰撞自动锁定防盗门锁,包括锁壳、底板及安装在锁壳内的斜利、大利板、锁定保险板、挂钩,在锁壳内通过转动柱安装有一个扇形的推动板,推动板抵在大利板尾端;在锁壳内还安装有一个可以转动的曲片,曲片摆动的一端与斜利相连,在推动板上有拨动曲片转动的凸起;上述的底板拨头能够与推动板接触推动推动板绕转动轴转动。这种门锁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E05B59/00GK2646313SQ03264759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善德 申请人:李善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