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24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
背景技术
床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用具,早先人们使用的一般为木板床,后来则大多采用弹簧床,而充气床由于其具有弹簧床的舒适性并兼具软硬度可调,深受人们的喜爱;充气床充满气体的状态下因体积膨胀可以实现其床铺所应有的功能,充气床放完气体的状态下因体积缩小可便于外出携带或收藏,可以说,充气床不仅已广泛地应用在旅游、野外宿营或登山等活动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家庭居室的常规使用中,充气床的可收藏性,使家庭居室的空间得到了扩展。但是现有技术的充气床大多不太适合于家庭居室中单独使用,其原因主要在于充气床的厚度不够,将这种充气床放在居室内使用时,由于床面过于接近地面,给人以缺乏床的感觉,为此,有的做法是在充气床的底面加垫一床架,从而抬高床面,但是,这样的话,无形中就要增加床架的购买成本和提供床架的占用空间;也有的做法是直接将充气床加厚,但是,这样的话,就会使充气床的内腔体积过大,充足气体后充气床的腔内压力就会过大,既有不安全因素存在,又容易使床面鼓胀而缺少平整度;还有的做法是将两个充气床上下叠合固接在一起,但是,这样的话,一是需要有两套的充气阀对上下层充气床分别进行充气,既造成充气过程的劳力浪费,也因多增一套充气阀而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多,二是在上下叠合的联接处有二层片体,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三是下层充气床与地面的接触为整面,缺乏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既可提高充气床床面的高度以增加床的感觉,而不会造成多余材料的浪费,又可保证床面具有较好的软硬度,而床底能吸附地面形成稳定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它包括一上片体,上片体设有上表面和上里面;一下片体,下片体设有底表面和底里面;一中片体,中片体设有上面和下面;一外围片体,外围片体呈框形,设有内侧面和外侧面;一内围片体,内围片体呈框形,设有里面和外面;外围片体的上沿与上片体的边缘联接相固定,外围片体的下沿与下片体的边缘联接相固定;中片体呈水平状,其边缘与外围片体的内侧面联接相固定,并将外围片体分成上部和下部;内围片体的上沿与中片体的下面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的下沿与下片体的底里面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下部的高度,以拉起下片体形成内凹底表面;上片体的上里面与中片体的上面之间联接有上拉带;中片体的下面与下片体的底里面之间联接有下拉带,下拉带设在内围片体的框内;由外围片体内侧面的下部、中片体的下面、下片体的底里面、内围片体的外面围成充气床的第一腔室,一装于外围片体下部的气阀与第一腔室相通;由内围片体的里面、中片体的下面、下片体的底里面围成充气床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设在内围片体上;由上片体的上里面、中片体的上面、外围片体内侧面的上部围成充气床的第三腔室,一装于外围片体上部的放气阀与第三腔室相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单向阀,单向阀装接在中片体上。
所述的充气床还包括一软质体构成的表片层,表片层的周缘设有上链齿,外围片体的上沿与上片体的边缘相联接处设有可与所述上链齿相配合的下链齿。
所述的中片体边缘与外围片体的内侧面中间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的高度的一半。
所述的单向阀为具有一定锥度的筒形薄膜构成,筒形薄膜的大口端与中片体的阀孔相联接,筒形薄膜的小口端伸入第三腔室。
所述的上拉带为O型条带。
所述的上拉带为多条,多条的上拉带沿横向排列。
所述的下拉带为I型条带。
所述的下拉带为多条,多条的下拉带沿纵向排列。
使用时,通过外围片体下部的气阀向充气床充入气体,气体首先进入第一腔室,由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通气孔,进入第一腔室的气体可通过该通气孔进入第二腔室,随着第一腔室进入气体的增多,第一腔室内的气压增大,第一腔室的气压大于第三腔室,在气压的作用下,装在中片体上的单向阀被吹开,气体由第一腔室进入第三腔室,随着第三腔室进入气体的增多,第三腔室的气压也随之增大,直至第三腔室的气压大于第一气腔时,在气体反压的作用下,单向阀闭合,这样就使得第一气腔与第三气腔之间的气体不会相互流通,也就是说充气床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了两个独立的气腔,当下部出现漏气时,上部仍可保持足够的气压;当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第三气腔均充满气体时,上片体的上里面与中片体的上面之间所联接的上拉带限制了上片体与中片体之间向上、下的过度膨胀,而中片体的下面与下片体的底里面之间所联接的下拉带限制了中片体与下片体之间向上、下的过度膨胀,由于内围片体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下部的高度,充气后,内围片体拉起下片体从而在充气床底面中部形成了内凹,这种具有内凹底部的充气床在受压时,会将其内凹部的气体向外挤出,使充气床的底部具有吸附性,从而使充气床的床底能较为牢固地吸附在地面上形成稳定的支撑。当充气床不使用时,打开外围片体上部所接的气阀,由于第三腔室内的气压大于外部空气的压力,第三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随着第三腔室气体的流出,第三腔室内的气压减小,而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体压力就大于第三腔室的气压,则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体就会流入第三腔室而后向外流出,这样就可以将充气床内的气体放出,直至充气床内的气体气压与大气压力相同为止;在对充气床放气时,也可以同时将外围片体下部所接的气阀打开,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体通过该气阀向外流出;充气床放气时,可以是先打开阀门使气体自然排出而后采用挤压的方式将剩余气体挤出,也可以直接采用气泵将充气床内的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一上片体、一下片体、一中片体、一外围片体、一内围片体、上拉带和下拉带来构成具有三个腔室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在单向阀的配合下,使得床体加厚而满足提高床面高度的同时,可以形成相互独立的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防止了一个过大的腔室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不会造成多余材料的浪费;由于在中片体上装置了单向阀,防止了第三腔室的气体向第一腔室流动,从而保证了床面具有较好的软硬度,当第一腔室出现气体泄漏时,第三腔室仍可保持有足够的气压,使充气床的床面保持一定的硬度;由于单向阀采用了具有一定锥度的筒形薄膜构成,且筒形薄膜的大口端与中片体的阀孔相联接,简形薄膜的小口端伸入第三腔室,使得单向阀作用明显而制作成本较低;由于内围片体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下部的高度,充气时可以将下片体的中部拉起,从而在充气床的底部形成了内凹,这种具有内凹底部的充气床在受压时,会将其内凹部的气体向外挤出,使充气床的底部具有吸附性,从而使充气床能较为稳固地吸附在地面上;由于在上片体的上里面与中片体的上面之间所联接的上拉带为O型条带,使得上片体可以形成较好的平整度;由于在中片体的下面与下片体的底里面的外凸部之间所联接的下拉带为I型条带,可以节省材料;由于在外围片体的上沿与上片体的边缘相联接处设有下链齿,且还包括一周缘设有上链齿的软质表片层,从而增加了床表面的舒适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充气状态的构造分解图;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单向阀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单向阀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
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它包括一上片体11,上片体11设有上表面和上里面;一下片体12,下片体12设有底表面和底里面;一中片体13,中片体设有上面和下面;一外围片体14,外围片体呈框形,设有内侧面和外侧面;一内围片体15,内围片体呈框形,设有里面和外面;外围片体14的上沿与上片体11的边缘联接相固定,外围片体14的下沿与下片体12的边缘联接相固定;中片体13呈水平状,其边缘与外围片体14的内侧面联接相固定,并将外围片体14分成上部和下部;内围片体15的上沿与中片体13的下面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15的下沿与下片体12的底里面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15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14下部的高度,以拉起下片体12形成内凹121底表面;上片体11的上里面与中片体13的上面之间联接有上拉带16,上拉带16为O型条带,上拉带16设有多条,多条的上拉带16沿横向排列;中片体13的下面与下片体12的底里面之间联接有下拉带17,下拉带17设在内围片体15的框内,下拉带17为I型条带,下拉带17设有多条,多条的下拉带17沿纵向排列;由外围片体14的内侧面、中片体13的下面、下片体12的底里面、内围片体15的外面围成充气床的第一腔室,一装于外围片体下部的气阀181与第一腔室相通;由内围片体15的里面、中片体13的下面、下片体12的底里面围成充气床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通气孔151,通气孔151设在内围片体15上;由上片体11的上里面、中片体13的上面、外围片体14的内侧面围成充气床的第三腔室,一装于外围片体14上部的放气阀182与第三腔室相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单向阀131,单向阀131装接在中片体13上,单向阀131共为四个,分布在中片体13的四边,单向阀131为具有一定锥度的筒形薄膜构成,筒形薄膜的大口端与中片体13的阀孔132相联接,筒形薄膜的小口端伸入第三腔室。
使用时,通过外围片体14下部的气阀181向充气床充入气体,气体首先进入第一腔室,由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通气孔151,进入第一腔室的气体可通过该通气孔151进入第二腔室,随着第一腔室进入气体的增多,第一腔室内的气压P1增大,第一腔室的气压P1大于第三腔室的气压P2,在气压的作用下,装在中片体13上的单向阀131被吹开,气体由第一腔室进入第三腔室,随着第三腔室进入气体的增多,第三腔室的气压P2也随之增大,直至第三腔室的气压P2大于第一气腔的气压P1时,在气体反压的作用下,单向阀131闭合,这样就使得第一气腔与第三气腔之间的气体不会相互流通,也就是说充气床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了两个独立的气腔,当下部出现漏气时,上部仍可保持足够的气压;当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第三气腔均充满气体时,上片体11的上里面与中片体13的上面之间所联接的上拉带16限制了上片体11与中片体13之间向上、下的过度膨胀,而中片体13的下面与下片体12的底里面之间所联接的下拉带17限制了中片体13与下片体12之间向上、下的过度膨胀,由于内围片体15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14下部的高度,充气后,内围片体15拉起下片体12从而在充气床底面中部形成了内凹121,这种具有内凹121底部的充气床在受压时,会将其内凹部121的气体向外挤出,使充气床的底部具有吸附性,从而使充气床的床底能较为牢固地吸附在地面上形成稳定的支撑。当充气床不使用时,打开外围片体14上部所接的气阀182,由于第三腔室内的气压P2大于外部空气的压力,第三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随着第三腔室气体的流出,第三腔室内的气压P2减小,而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体压力P1就大于第三腔室的气压P2,则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体就会流入第三腔室而后向外流出,这样就可以将充气床内的气体放出,直至充气床内的气体气压与大气压力相同为止;在对充气床放气时,也可以同时将外围片体14下部所接的气阀181打开,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体通过该气阀181向外流出;充气床放气时,可以是先打开阀门使气体自然排出而后采用挤压的方式将剩余气体挤出,也可以直接采用气泵将充气床内的气体排出。
实施例二,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一软质体构成的表片层19,如海棉制作而成,表片层19的周缘设有上链齿191,外围片体的上沿与上片体的边缘相联接处设有可与所述上链齿191相配合的下链齿,将表片层19通过上链齿191与下链齿相拉合后,就使表片层19固定在充气床体上,这样可以增加床表面的舒适度。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上片体,上片体设有上表面和上里面;一下片体,下片体设有底表面和底里面,底表面设有内凹部,底里面设有外凸部;一中片体,中片体设有上面和下面;一外围片体,外围片体呈框形,设有内侧面和外侧面;一内围片体,内围片体呈框形,设有里面和外面;外围片体的上沿与上片体的边缘联接相固定,外围片体的下沿与下片体的边缘联接相固定;中片体呈水平状,其边缘与外围片体的内侧面联接相固定,并将外围片体分成上部和下部;内围片体的上沿与中片体的下面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的下沿与下片体的底里面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下部的高度,以拉起下片体形成内凹底表面;上片体的上里面与中片体的上面之间联接有上拉带;中片体的下面与下片体的底里面之间联接有下拉带,下拉带设在内围片体的框内;由外围片体的内侧面、中片体的下面、下片体的底里面、内围片体的外面围成充气床的第一腔室,一装于外围片体下部的气阀与第一腔室相通;由内围片体的里面、中片体的下面、下片体的底里面的外凸部围成充气床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设在内围片体上;由上片体的上里面、中片体的上面、外围片体的内侧面围成充气床的第三腔室,一装于外围片体上部的放气阀与第三腔室相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单向阀,单向阀装接在中片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床还包括一软质体构成的表片层,表片层的周缘设有上链齿,外围片体的上沿与上片体的边缘相联接处设有可与所述上链齿相配合的下链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为具有一定锥度的筒形薄膜构成,筒形薄膜的大口端与中片体的阀孔相联接,筒形薄膜的小口端伸入第三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拉带为O型条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拉带为多条,多条的上拉带沿横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拉带为I型条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拉带为多条,多条的下拉带沿纵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所述的中片体边缘与外围片体的内侧面中间联接相固定,内围片体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的高度的一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吸地功能的双层连体充气床,它是由上片体、下片体、中片体、外围片体、内围片体、上拉带和下拉带构成,中片体呈水平状,其边缘与外围片体的内侧面联接相固定,从而形成连体双层结构;在中片体上设有单向阀,使充气床充满气体后可形成相互独立的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防止了床体加高后其过大的腔室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内围片体的高度小于外围片体下部的高度,从而在充气床充满气后可以拉起下片体形成充气床的内凹底表面;这种内凹底部相当于吸盘具有吸附性,使充气床能较为稳固地吸附在地面上;而采用O型上拉带可以保证床面的平整度;所增加的软质表片层,可以提高床表面的舒适度。
文档编号A47C17/00GK2735861SQ20042005195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9日
发明者林华乡, 李蓝 申请人: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