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0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窗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定位结构,适用于建筑物外墙门窗或需要推拉定位的门窗设备。
背景技术
窗户是最普遍的建筑构件,窗户的结构也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经历一次次的更新,目前建筑物的窗体结构多采用向外推拉实现开合的方式,此种窗体结构主要由窗撑支杆来实现,该窗撑支杆在最大幅度的状态下将被支撑物撑起固定,其只能实现一种位置的固定。如果需要复位,需要在两支杆由下向上施加外力,使被支撑物脱离最大幅度才能将其复位。
这种窗支撑的结构很有可能在人为施加外力的情况下造成窗体损害,或容易受到非人力的作用(例如风力)而自动关窗,易导致窗体或设备的损坏,而且还可能夹伤开窗人员。
总之,上述窗撑支杆可归结为如下缺点;1、只能实现唯一位置的窗体固定;2、易受外力造成非人为意愿的不稳定开合;3、只能用于窗体支撑,扩展使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式多点滑动卡合的门窗定位结构,使得被支撑物实现多点不同位置的稳定固定,同时通过末端复位机构,可使被支撑物快速轻易复合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窗定位结构,是由滑体和套体构成,该滑体是由滑杆、卡体、支架、和弹性体构成;该滑杆的一端与该支架活动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容置口,该容置口内的一侧设置有钩合部,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口;该卡体容置于该容置口中,其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该第一凸起部与该第一凹口相匹配,并容置于该第一凹口内,该卡体底端设置有第二凸起部,而在卡体上端设置有卡合部,该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凹口;而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第二凹口中;所述套体是由套杆、连接件、支架构成;该套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滑体主体容置其内,该套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与所述卡体相卡合的卡口,该套杆一端设置有斜阻挡部;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阻挡部。
本实用新型门窗定位结构能够令被支撑物稳定安全地锁定在预定的撑起幅度上,在额定参数的压力范围内都不会出现意外复位,而且其末端复位的方式使得复位的过程轻松省事。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安全、稳定、方便的结构使其不仅可以应用于不同大小、重量、建筑物外墙使用的撑开式窗门的支撑使用,而且还能够应用于家居装修,例如橱柜、顶柜等柜门的使用,具有很大范围的扩展。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现配合图示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门窗定位结构,该门窗定位结构是由滑体和套体构成,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滑体1的结构示意图,该滑体1是由滑杆11、卡体13、支架12、和弹性体14构成,滑杆11为一长方形条状金属板体,其一端与支架12通过铆钉18铆合连接,并能自由转动,其另一端设置有容置口15,该容置口15内一侧设置有钩合部16,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口17。卡体13容置于容置口15内,其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31,该第一凸起部131与滑杆11上第一凹口17相匹配,并可以容置于该第一凹口17内,卡体13底端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32,该第二凸起部132可与钩合部16相卡合,起到在需要的时候锁位卡体13的作用,而第二凸起部132上侧又设置有第三凸起部133。该卡体13上端设置有卡合部134,该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之间形成有第二凹口135;而弹性体14设置于第二凹口135内;参见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套体2的结构示意图,该套体2是由套杆21、支架22、连接件23构成,套杆21为一中空金属板体,其可为一金属片围成的中空板体,其中空部分可与滑杆11宽度相匹配,滑体主体部分可容置其内,并能滑动。该套杆21上设置有若干卡口211,套杆21一端设置有适当长度的斜阻挡部26。该斜阻挡部26可为该中空套杆局部凹陷所致。所述连接件23为适当长度金属板体,其一端与支架22通过铆钉24铆合连接,并能转动,该连接件23另一端容置于套杆21内并通过铆钉连接,其延伸至套杆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2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窗定位结构通过支架12、25固定于窗框和窗体上,由于其为活动连接,所以能够实现开合。滑体1主体部分容置于套体2内,当卡体13的第二凸起部132与滑杆11的钩合部16相卡合时,滑体1可以在套体2内相对自由地滑动,此时窗的状态可为从开启-闭合状态、或者由闭合-开启状态。若要将窗子打开,用力使滑体1的“卡体”端移动到到套体2的“连接件”端,阻挡部231作用于第三凸起部133上,卡体13受到力的作用,第二凸起部132脱离钩合部16,第一凸起部131滑入第一凹口17内,稍微向右拉动滑体1,卡体13可以借助弹性体14的弹力作用,将卡合部134卡合于套体2的卡口211内实现固定窗体的功能;继续向右拉动滑体1,由于弹性体14的存在和卡合部134的斜面导引作用,套体2的壁面挤压弹性体14使得卡合部134脱离卡口211,这样卡合部134可以卡合于任意档位的卡口211内,窗子即能实现多档位的支撑效果。
若将窗体进行复位,继续向右用力拉动滑体1直至滑体1受到套体斜阻挡部26的阻挡作用,该斜阻挡部26作用于卡体13的卡合部134上,此时第一凸起部131脱离第一凹口17,弹性体14受到挤压的同时,第二凸起部132卡合于钩合部16内,使得整个卡体13被固定于容置口15内,整个滑体1可以在套体2内相对自由地滑动,从而可以起到复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门窗定位结构是一种能够实现多档位支撑效果的定位结构,通过简单操作就可以进行复位。本实用新型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合新型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实用要件,本实用新型以上的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门窗定位结构,是由滑体和套体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滑体是由滑杆、卡体、支架、和弹性体构成;该滑杆的一端与该支架活动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容置口,该容置口内的一侧设置有钩合部,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口;该卡体容置于该容置口中,其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该第一凸起部与该第一凹口相匹配,并容置于该第一凹口内,该卡体底端设置有第二凸起部,而在卡体上端设置有卡合部,该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凹口;而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第二凹口中;所述套体是由套杆、连接件、支架构成;该套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滑体主体容置其内,该套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与所述卡体相卡合的卡口,该套杆一端设置有斜阻挡部;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阻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凸起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金属弹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杆内凹形成为该斜阻挡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定位结构,该门窗定位结构是由滑体和套体构成的,套体主体为中空结构,滑体主体容置其内,该滑体一端设置有容置口,该容置口内一侧设置有钩合部,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口;卡体容置于该容置口中,其一端设置的第一凸起部,该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凹口相匹配,并可容置于该第一凹口内,该卡体底端设置有第二凸起部,该第二凸起部可与钩和部相卡合,而在卡体上端设置有卡合部,与套体上卡口相卡合实现支撑,该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凹口;而于第二凹口内设置一弹性体,提供弹力,使得卡体于容置口内改变位置,实现卡合与复位。
文档编号E05C17/34GK2725466SQ20042009246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伟力 申请人:陈伟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