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485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类,特别是涉及一种不易被破坏非常安全的自行车车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自行车车锁种类繁多,其中有种锁杆与锁体结合的车锁,因U字型锁杆开口端的两边为直边,插入锁体后,因着力点多所以极易被撬开,另外,因是单锁芯只有一把钥匙容易被打开,故为盗车者提供了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自行车前叉和前轴,锁车时,车锁与前叉和前轴能紧密配合,想要破坏车锁时,无着力点不易被撬开的自行车车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锁杆、锁体、锁芯组成,其特征在于锁杆1为圆形断面整体呈U字型,开口端折成一定角度α,其α角为75°≤α≤150°,折角处分别做成圆柱形锁杆插杆2和半圆形断面的锁体保护杆3,在它们的中间留有长槽,圆柱形锁杆插杆2的前端带有一个卡扣,锁体4为长方体,一端上带有两个与锁杆插杆2相对应的插孔7,底端和相邻的另一侧上固定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锁芯5、6,锁芯5、6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U字型锁杆1开口边折成角度,便于同时锁住自行车的前叉和前轴,车锁与自行车的前叉和前轴配合紧密,所以,盗车人破坏车锁时,无着力点从而保证了安全,车锁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不易被撬开,使用方便,两个锁芯互相制约确保安全。


图1是自行车车锁锁杆1和锁体4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行车车锁锁杆1的结构示意图(含A向放大)。
图3是自行车车锁锁体4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1.锁杆,2.锁杆插杆,3.锁体保护杆,4.锁体,5.锁芯,6.锁芯,7.插孔,8.锁舌,9.舌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3。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锁杆1、锁体4、锁芯5、6组成,锁杆1为圆形断面,整体围成U字型并将其开口的两边折角成α(75°≤α≤150°),同时,该两边分别做成圆柱形锁杆插杆2和半圆断面的锁体保护杆3,它们中间带有长槽,锁杆插杆2焊在U字型锁杆1的开口端,锁杆插杆2的前端带有卡扣可卡在锁芯5中用弹簧控制的锁舌8上;如图3所示锁体4为长方体,其一个端面上开有与两根锁杆插杆2距离和直径相等的插孔7,与之对应的底端和一侧边上分别固定两个相互垂直的常规锁芯5、6,只有用钥匙先退出侧边锁芯6中的舌头9,才能将另一把钥匙捅入底端的锁芯5内打开锁芯5内的锁舌8,此时,整个自行车车锁才被打开,双锁芯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同时,该自行车车锁的锁杆1前方因折成了一定角度,它能顺利的穿过自行车前叉和前轴,沿锁体保护杆3插上锁体4,锁体保护杆3对锁体4起到了保护作用,从哪个方向也不能撬开锁体4,又因自行车车锁与自行车前叉和前轴能紧密配合,中间空间小无破坏着力点,故安全可靠,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使用方便、车锁不易被撬开、两个锁芯双保险、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锁,,它由锁杆、锁体、锁芯组成,其特征在于锁杆(1)为圆形断面整体呈U字型,开口端折成一定角度α,其α角为75°≤α≤150°,折角处分别做成圆柱形锁杆插杆(2)和半圆形断面的锁体保护杆(3),在它们的中间留有长槽,圆柱形锁杆插杆(2)的前端带有一个卡扣,锁体(4)为长方体,一端上带有两个与锁杆插杆(2)相对应的插孔(7),底端和相邻的另一侧上固定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锁芯(5)、(6),锁芯(5)、(6)为现有技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锁,它由锁杆1、锁体4、锁芯5、6组成,锁杆1为U字型并将其开口的两边折角α(75°≤α≤150°),该两边分别做成圆柱形锁杆插杆2和半圆断面的锁体保护杆3,它们中间带有长槽,锁杆插杆2的前端带有一个卡扣;锁体4为长方体,其一个端面上开有与两根锁杆插杆2距离和直径相等的插孔7,与之对应的底端和一侧边上分别固定两个相互垂直的常规锁芯5、6,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使用方便、车锁不易被撬开、两个锁芯双保险、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
文档编号E05B71/00GK2787788SQ20052002529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8日
发明者王立如 申请人:王立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