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车辆锁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锁扣。
背景技术:
锁扣是车辆侧门锁紧装置的重要组件,一般布置在车身侧围,由封闭环部与门锁内机构卡板、棘轮互相包容锁紧,以达到锁紧车门保证安全的作用。
现有的门锁锁扣通常有两种形式如图1所示,一种为环部由钢棒折弯而成,与底板相连而成。
如图2所示,另一种为环部由长中间板30与两个销柱2铆接,再与底板1相连而成。
如图3所示,这两种锁扣在使用中都是环部都被包容在锁体的开口腔4内,这两种现有锁扣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现有的锁体的开口腔4均为开口往内逐渐弧线变小,即,如图3所示,开口腔4的上下两面侧分别具有曲线4a和曲线4b,因此,现有锁扣在扣入开口腔4后,锁扣不能与开口腔4紧密配合,甚至于在车辆正常运行中的颠簸会使锁扣与锁体互相串动,产生摩擦或撞击噪音,现有技术工作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高的车辆锁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合不紧密、产生噪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车辆锁扣,包括底板、销柱和中间扣体,所述的中间扣体两端分别与销柱相连,所述的销柱连至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扣体两端之中一端的宽度大于相对的另一端的宽度。
所述的中间扣体的中部两侧为圆滑曲线。
所述的圆滑曲线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相吻合。
所述的圆滑曲线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为过盈配合。
所述的中间扣体宽度较小的一端设有圆弧倒角。
所述的中间扣体为平板体。
所述的中间扣体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本实用新型中,中间扣体两端之中一端的宽度大于相对的另一端的宽度,当本实用新型扣入锁体中时,中间扣体的这种由长宽度至短宽度扣入状态恰好与开口腔的开口往内逐渐弧线变小的形态相吻合,这样,中间扣体与开口腔的上下两侧的接触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就要大得多,也就意谓着,本实用新型与锁体配合更紧密,在车辆正常运行中的颠簸使两者互相串动的可能性减小,也就减小了相互的摩擦或撞击噪音。
中间扣体的中部两侧为圆滑曲线,且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相吻合,就提高了中间扣体与开口腔两侧的曲线的吻合度,更有效地使两者紧密配合,以及减小摩擦或撞击噪音。
当中间扣体的中部两侧的圆滑曲线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为过盈配合时,本实用新型扣入塑料制造的锁体后,开口腔则向内紧紧卡住中间扣体,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无缝配合,使两者之间的摩擦或撞击噪音完全消失。
图1为现有技术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锁扣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体的开口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根据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销柱2和中间扣体3,该中间扣体3为平板体,中间扣体3两端分别与销柱2相连,销柱2连至底板1,中间扣体3两端之中一端的宽度Wl大于相对的另一端的宽度Ws。
如图4所示,中间扣体3的中部两侧为圆滑曲线3a、3b,参考图3,该圆滑曲线3a、3b分别与锁体开口腔4两侧的曲线4a、4b相吻合。
如图4所示,中间扣体3宽度较小的一端设有圆弧倒角32,实际上,中间扣体3宽度较大的一端也设有圆弧倒角32。
根据图3和图4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扣体3长宽度至短宽度扣入开口腔4,圆滑曲线3a与曲线4a相吻合,圆滑曲线3b与曲线4b相吻合,本实用新型与锁体紧密配合。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中,中间扣体3中的圆滑曲线3a、3b与锁体开口腔4两侧的曲线4a、4b为相应微量过盈配合。
至于其它结构与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中间扣体3为平板体,同样,中间扣体3也可以为圆柱体、椭圆柱体或其它形状,而且,在实际的工艺处理中,中间扣体3与销柱2可以是一体结构,例如,通过对平板材料或柱体材料进行弯折、压型处理取得本实用新型中的形态,本实用新型的要领在于中间扣体3两端的宽度不一致,中间扣体3扣入开口腔4后,中间扣体3的这种由长宽度至短宽度扣入状态恰好与开口腔4的开口往内逐渐弧线变小的形态相吻合,根据以上所述,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锁扣,包括底板、销柱和中间扣体,所述的中间扣体两端分别与销柱相连,所述的销柱连至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扣体两端之中一端的宽度大于相对的另一端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扣体的中部两侧为圆滑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滑曲线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滑曲线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扣体宽度较小的一端设有圆弧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扣体为平板体。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扣体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
专利摘要一种涉及机动车的车辆锁扣,包括底板、销柱和中间扣体,所述的中间扣体两端分别与销柱相连,所述的销柱连至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扣体两端之中一端的宽度大于相对的另一端的宽度;所述的中间扣体的中部两侧为圆滑曲线;所述的圆滑曲线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相吻合;所述的圆滑曲线与锁体开口腔两侧的曲线为过盈配合;所述的中间扣体宽度较小的一端设有圆弧倒角;所述的中间扣体为平板体;所述的中间扣体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本实用新型与锁体配合紧密,减小甚至消除了与锁体之间的摩擦或撞击噪音。
文档编号E05B65/12GK2837451SQ200520036310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1日
发明者曾浩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