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61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有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第2004-24499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车门外手柄,其具有结合诸如LED的发光元件的把手部分,以在使用遥控器来锁定和解锁门的的时候通过点亮发光元件而指示门的锁定和解锁。
在这种布置中,为了加强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可见度,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分通常从门外手柄的外表面露出,或者被高度透明的材料覆盖。因此,发光元件、或特别是其安装部分是可见的,尤其是在它没有被从外部照亮时更是如此,从而除非采取适当的措施,否则门手柄的外观会受到损害。然而,这样的措施引起制造成本上升,并限制了设计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从视觉上隐藏内部发光元件的安装部分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在不产生任何额外成本的情况下改进了其美学外观。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提供包括外壳以及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而实现这些目的,该外壳包括由至少部分透光的覆盖物覆盖的窗口,且该发光元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覆盖物涂有半透镜层。
该半透镜层从外部视觉上隐藏发光元件的安装部分,从而改善了发光装置的外观,并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覆盖物包括透明底部,且所述半透镜层包括在所述透明底部的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薄膜层。因此,当发光元件没有点亮时,所述发光装置提供金属外观,且使发光装置看上去与其它金属部件协调一致,从而使所述发光装置具有令人愉悦的外观。
特别地,如果用于改善所述底部的表面的光滑性的塑性层形成在所述底部的位于所述金属薄膜层之下的表面上,则能消除可能出现在所述底部上的任何表面不均匀性,从而促进了均匀薄膜层的形成。而且,防护塑性层可形成在所述金属薄膜层的外表面上以保护所述金属膜层不受损坏。
金属膜层可从铝、钛、铬或它们的合金中选择,但是它可包括其它金属或合金,只要它们能提供具有所需透射率的半透镜层。为了获得期望的透射率水平,金属膜层可具有200至700范围内的厚度。所述发光装置可包括车门外手柄以及其它可能的用途。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本发明的门外手柄的侧视图;图2为沿图1的线II-II剖取的水平剖视图;以及图3为覆盖物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在其底部上形成的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实施本发明的车门外手柄。因为门外手柄自身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也不是本发明的一部分,从而本发明省略对结构和功能的详细描述。如需要,可参考日本专利特开第2002-227463号公报的内容。
门外手柄1包括呈壳体(具有任何所需厚度)形式的沿门板外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内把手1a,且内把手1a具有由门板绕垂直枢转轴枢转支承的端部,门外手柄1还包括连接到内把手1a的外侧上的外把手1b。可以呈具有任何所需厚度的壳体形式的外把手1b与内把手1a一起形成门手柄1的外轮廓。
在内把手1a的外侧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在内把手1a的中央延伸的伸长电路板3,且多个发光二极管2以单独一行的形式安装在电路板3中。该电路板3以及发光二极管2通过环氧树脂牢固地固定在内把手1a上的合适位置处。导线10从电路板3的一端延伸,以传导电流,从而对发光二极管2供电。外把手1b形成有在其中容纳电路板3以及发光二极管2的中央凹槽7,且该凹槽7形成被覆盖物8封闭的窗口,覆盖物8具有与外把手1b的外轮廓大致平齐的外表面。
因为覆盖物8由如下所述的至少部分透光材料制成,所以在外把手1b安装到内把手1a上时,可以透过覆盖物8看到从发光二极管2发出的光。覆盖物8可通过其自身弹性保持在凹槽7中,或者可以通过使用结合剂而一体连接到外把手1b上。
如图3所示,覆盖物8包括由机械上坚固的塑性材料(诸如聚碳酸酯)制成的透明底部11、包括一层厚度为10微米至20微米的透明丙烯酸氨基甲酸乙酯(acrylic urethane)涂料的内涂层13、包括铝、钛或其合金的金属层14以及包括一层厚度为10微米至20微米的透明丙烯酸氨基甲酸乙酯涂料的防护层15,这些层按以上顺序铺放。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金属层14的厚度为500,但可以在200至700的范围内。如果厚度小于200,则覆盖物8将过于透明,从而发光元件即使在没有被点亮时也能从外部看到。如果厚度超过700,则从覆盖物8透出的光太少,从而发光元件即使在被点亮时也很难从外部看到。
金属层14可以由任何膜形成过程形成,这些过程不具排他性地包括溅射法、离子电镀法、物理汽相淀积法以及化学汽相淀积法。
用于金属层14的金属材料不限于铝、钛或其合金,而是还可以包括铬或其它金属。铬提供暗的颜色,而铝提供亮的颜色。可以选择任何材料或任何膜厚,只要能形成满足要求的半透镜膜即可。
如上所述的发光装置可用于对无钥匙进入系统的锁定和解锁操作进行响应而点亮的应答装置。它还可以对远处传来的信号进行响应而点亮,从而有助于在黑暗中确定车辆或车门的位置。也可以与转弯信号灯同步地启动照明装置,从而可以提高转弯信号的可见度。在该照明装置与头灯和车宽示廓灯同步时,能增强车辆本身的可见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只有一部分外手柄装配有透明件从而透出发光元件,但也可以是整个门手柄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全部或部分门手柄可涂覆有半透镜层。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不限于门外手柄,而还可以应用到门镜、车内镜、信号柱、车宽示廓标记灯等其它车体部分中。
尽管已经针对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明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存在各种改变和改进。
本申请在原始日本专利申请的基础上要求巴黎公约优先权,并通过引用并入其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外壳(1b),其包括由至少部分透光的覆盖物(8)覆盖的窗口(7);以及发光元件(2),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覆盖物涂有半透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物包括透明底部(11),且所述半透镜层包括在所述透明底部的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薄膜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改善所述底部的表面光滑性的塑性层(13)形成在所述底部的位于所述金属薄膜层之下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塑性层(15)形成在所述金属薄膜层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层包括从以下组中选择出的构件,该组包括铝、钛、铬或它们的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层具有在200至700的范围内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车门外手柄。
全文摘要
在一种诸如车门外手柄的发光装置中,发光元件(2)安装在外壳(1b)内部,该外壳(1b)包括由至少部分透光的覆盖物(8)覆盖的窗口(7),该覆盖物涂有半透镜层(14)。该半透镜层从外部视觉上隐藏发光元件的安装部分,从而改善了发光装置的外观,并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
文档编号E05B1/00GK1862083SQ20061008021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1日
发明者桥口贤二 申请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