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67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把手,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一接合元件接合把手本体 与中空套轴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的制作实心平把手,是采用一体成型的铸造方式,惟铸造方 式在形成空心管状部的模具制造上较为复杂与困难,并且模具及材料成本
亦较高,因此,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00327911、 M288319及00435528 号所揭示的组合式空心把手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来改善现有习知制作技 术的困难,然而上述的先前现有技术中,其把手与转动件存在有松脱的问 题,因而造成门把的损坏,如上述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00327911号是以 一第一半元件与一第二半元件合并组成的把手夹持主体的第二端,其存在 有组合结构强度较差的缺陷。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在方法、产品结构及 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 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 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方法及产品又没有适切的方法及结构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 一种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 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 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 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能 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 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 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存在的 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使其分别形成把手本体与中空套轴,再藉由第一接合元件接合该中空套轴 与该把手本体,除了可以降低制程困难度及节省材料成本外,亦可大幅提
高平把手的结构强度及其功能性,非常适千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另包括提供一轴 套筒套设于该中空套轴,可用以保护该中空套轴及加强该平把手的结构强 度,并可美化该平把手的外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另包括形成一第 二接合元件以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釆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把手本体,该 把手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凹槽;设置 一中空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该中空套轴具有一外侧壁;以及形成 一第一接合元件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外侧壁与该把手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之 间,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提供该把手本体的步骤,是以铸造 或锻造方式形成该4巴手本体。
前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合元件是为焊料,该第一接 合元件是以焊接方式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
前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另包括提供一轴套筒,该轴套筒是套设于该 中空套轴。
前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另包括形成一第二接合元件以焊接方式接 合该轴套筒与该^te手本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釆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 提出的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把手本体,该把手本 体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凹槽;设置一中空 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套设一轴套筒于该中空套轴;以及形成一接 合元件以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 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平把手结构,其包括 一把手本体,其具有一第一表面 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凹槽; 一中空套轴,设置于该把手本 体的该凹槽,其具有一外侧壁;以及一第一接合元件,形成于该中空套轴 的该外侧壁与该把手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之间,用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 手本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 步实现。 前述的平把手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合元件是为焊料或粘着剂。
前述的平把手结构,其中所述的中空套轴是具有至少一内凸部。 前述的平把手结构,其另包括有一轴套筒,该轴套筒是套设于该中空套轴。
前述的平把手结构,其中所述的中空套轴是具有一卡槽,而该轴套筒是 具有一卡钩部,该轴套筒的该卡钩部是扣接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卡槽。
前述的平把手结构,其中所述的轴套筒朝向该把手本体的一端是具有 一弯折部,以罩盖该第一接合元件。
前述的平把手结构,其另包括有一第二接合元件以接合该轴套筒与该 把手本体,该第二接合元件可为焊料或粘着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平把手结构,其包括 一把手本体,其具有一第一表面
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凹槽; 一中空套轴,设置于该把手本
体的该凹槽; 一轴套筒,该轴套筒设置于该中空套轴外侧;以及一接合元 件,是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 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平把手结构,其包括 一把手本体,其具有一第一表面 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凹槽; 一中空套轴,其是焊接接合于 该4巴手本体的该凹槽,并具有一内侧壁;以及至少一内凸部,其是形成于该 中空套轴的该内侧壁上。
本发明与现有^^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 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把 手本体,该把手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是凹 设有一凹槽;设置一中空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该中空套轴是具有 一外侧壁;以及形成一第一接合元件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外侧壁与该把手本 体的该第一表面之间,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
另夕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平把手结构,其包括一把 手本体、 一中空套轴以及一第一接合元件,该把手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及 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凹设有一凹槽,该中空套轴是设置于该把手 本体的该凹槽,该中空套轴具有一外侧壁,该第一接合元件是形成于该中 空套轴的该外侧壁与该4巴手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之间,用以接合该中空套轴 与该把手本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至少具有下 列优点
1、本发明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主要包括提供一把手本体,该把 手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凹设有一凹槽,该
凹槽的一底部形成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是贯穿该凹槽的该底部与该第 二表面;之后,设置一中空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该中空套轴具有
一外侧壁及至少一内凸部;接着,形成一第一接合元件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外 侧壁与该把手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之间,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本 发明是分别形成该把手本体与该中空套轴,再藉由该第 一接合元件接合该 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除了可以降低制程困难度及节省材料成本外,亦可 大幅提高平:fc手的结构强度及其功能性,非常适于实用。
2、 本发明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另包括提供一轴套筒套设于该中空套 轴,可用以保护该中空套轴及加强该平把手的结构强度,并可美化该平把手 的外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3、 本发明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另包括形成一第二接合元件以接合该 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新颖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包括提供一把手 本体,该把手本体是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是设有 一凹槽;设置一中空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该中空套轴是具有一外 侧壁;以及形成一第一接合元件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外侧壁与该把手本体的 该第一表面之间,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本发明借由分别形成 该把手本体与该中空套轴,再藉由该第一接合元件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 手本体,可以降低制程困难度,且可节省材料成本,亦可大幅提高平把手 的结构强度及其功能性;本发明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另包括提供一轴套筒套 设于该中空套轴,可以保护该中空套轴及加强该平把手的结构强度,并可 美化该平把手的外观;本发明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另包括形成一第二接合元 件以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更加适于实用。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 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方法、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 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平把手制造 方法及其结构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 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迷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A至图1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是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 的制程及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平把手的前视图。
图3A是依据本发明 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把手本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B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把手本体结合一中空套轴的截面 示意图。
图3C是沿图2中剖面线3C-3C,形成一第一接合元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形成一轴套筒套设于一中空套轴的立 体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轴套筒套设于一中空套轴的立体 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轴套筒套设于一中空套轴的截面 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形成一轴套筒套设于一中空套轴 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一轴套筒套^:于一中空套轴的立 体示意图。
图io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一轴套筒套设于一中空套轴的截
面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形成一第二接合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形成一第二接合元件的截面示意图。
20 :平把手21 :把手本体
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
213:凹槽213A:底部
214:贯穿孔22中空套轴
221:外侧壁221A:显露部
222:内凸部223:卡槽
224:外凸点225:顶部
226:卡接槽227:第一制动穴
23 :第一接合元件24 :轴套筒
241:卡钩部242:凸缘
243:内侧壁244:凸出部
245:第二制动穴246:弯折部
247:夕卜表面25 :第二接合元件
30 :内转动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 及其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A至图1C、图2及图3A至图3C所示,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 例。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平把手20的制造方法,首先,请参阅图1A、图 3A及图4所示,提供一把手本体21,该把手本体21具有一第一表面211 以及一第二表面212,其中该第一表面211设有一凹槽213,该凹槽213的 一底部213A是形成有一贯穿孔214,该贯穿孔214是贯穿该凹槽213的该 底部213A与该第二表面212,该贯穿孔214可穿设锁仁、旋钮或按钮,较佳 地,该把手本体21是以铸造或锻造等方式形成;
之后,请参阅图1B、图3B及图4所示,设置一中空套轴22于该把手 本体21的该凹槽213,该中空套轴22可藉由一金属板冲压巻圓形成,该中 空套轴22是具有一外侧壁221及至少一内凸部222,该外侧壁221是定义 有一显露部221A,该内凸部222是可为条状、凸点状等几何形状,其较佳 地,是可在冲压形成该中空套轴22的同时,以冲压方式形成一外凹内凸的 该内凸部222,该内凸部222是用以连接及带动一内转动轴30旋转,当该 内转动轴30旋转时可带动锁闩的锁舌作伸缩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空套轴22的外径是约略等于该凹槽213内径,该 中空套轴22可紧配合于该凹槽213中,且该外側壁221的显露部221A是 显露于该凹槽213外侧;
最后,请参阅图1C、图3C及图4所示,形成一第一接合元件23于该 外侧壁221的显露部221A与该把手本体21的第一表面211之间,以接合该 中空套轴22与该把手本体21。较佳地,该第一接合元件23是为焊料,该第 一接合元件23是以焊接方式接合该中空套轴22与该把手本体21,其中焊 接方式可为点焊或整圈焊接。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合元件23亦可为 粘着剂,以粘着固定该中空套轴22与该把手本体21。另一方面,该第一接 合元件23亦可形成于该把手本体21的该凹槽213内,以更加紧固接合该 中空套轴22与该把手本体21。此外,该中空套轴22与该把手本体21的结 合方式亦可为卡4妻或螺4妾方式。
为使该平把手20具有光滑及平整表面,可再进行一表面处理步骤,其 是对该平把手20进行表面处理,而表面处理的方法是可为抛光、电镀或烤 漆等。
请参阅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另包括提供一轴 套筒24,该轴套筒24是套设于该中空套轴22,用以保护该中空套轴22及 加强该平把手20的结构强度,并可美化该平把孚20的外观,较佳地,该轴备 筒24可藉由一金属板沖压形成。
此外,该中空套轴22是可形成有一卡槽223,且该中空套轴22的该外 侧壁221亦可凸设有一外凸点224,该轴套筒24是形成有一-^钩部241及 一凸缘242,其中该轴套筒24的该卡钩部241是扣接于该中空套轴22的该 卡槽223,以防止该轴套筒24旋转。并且藉由该外侧壁221的该外凸点224 顶触该轴套筒24的一内侧壁243,可防止该轴套筒24脱离或松动,该轴套 筒24的该凸缘242可覆盖该中空套轴22的一顶部225,因此使得该轴套筒 24是可紧密套合该中空套轴22。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轴套筒24的该内側壁243与该中空套轴22 的该外侧壁221之间是可设置一粘胶层(图中未绘出),使该轴套筒24藉由 该粘胶层而能与该中空套轴22紧密套合。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9及图10所示,该轴套筒24 的内側壁243亦可形成至少一凸出部244,而该中空套轴22的该外侧壁221 是可形成至少一"^N妄槽226,当该轴套筒24套设于该中空套轴22时,可藉 由该凸出部244与该卡接槽226的卡合,使该轴套筒24能与该中空套轴22 紧密套合。另一方面,该轴套筒24与该中空套轴22的结合除了可采用卡 合方式外,亦可釆用螺接方式。
请再参阅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空套轴22可形成一第 一制动穴227,使该中空套轴22能藉由该第一制动穴227与该内转动轴30 的一凸块(图中未绘出)卡接,并带动该内转动轴30旋转。较佳地,该轴套 筒24亦形成有一第二制动穴245,该第二制动穴245是对应于该中空套轴 22的该第一制动穴227,以使该内转动轴30的该凸块能同时卡接该中空套 轴22的第一制动穴227与该轴套筒24的第二制动穴245。此外,该轴套筒 24朝向该把手本体21的一端是形成设有一弯折部246,该弯折部246是用 以罩盖该第一接合元件23。
请参阅图4、图11及图12所示,为使该轴套筒24与该把手本体21能 接合成一体,可在该轴套筒24的一外表面247与该把手本体21的第一表 面211之间形成一第二接合元件25,以接合该轴套筒24与把手本体21。较 佳地,该第二接合元件25是为焊料,该第二接合元件25是以焊接方式接 合该轴套筒24与该把手本体21,其中焊接方式可为点焊或整圏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接合元件25亦可为粘着剂,以粘接该轴套筒24 与该把手本体21。在本实施例中,若藉由该轴套筒24套设于该中空套轴 22,且该轴套筒24是以该第二接合元件25接合该把手本体21时,可省略 形成该第一接合元件23步骤,仅以该轴套筒24及该把手本体21将该中空 套轴22固定于该轴套筒24与该把手本体21之间。此外,为使该平把手20
具有光滑及平整表面,是对该平把手20进行表面处理,而表面处理的方法是 为抛光、电镀或烤漆等。
请参阅图ll及图12所示,是依据本发明的平把手结构,该平把手20 包括有一4巴手本体21、 一中空套轴22以及一第一接合元件23,该把手本 体n是具有一第一表面211及一第二表面212,其中该第一表面211是设 有一凹槽213,该中空套轴22是设置于该把手本体21的该凹槽213,该中 空套轴"是具有一外侧壁221,该第一接合元件23是形成于该中空套轴 22的外侧壁221与该把手本体21的第一表面211之间,用以接合该中空套 轴22与该把手本体21。在本实施例中,其另包括有一轴套筒24套设于该中 空套轴22,且以一第二接合元件25接合该轴套筒24与该把手本体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把手本体,该把手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凹槽;设置一中空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该中空套轴具有一外侧壁;以及形成一第一接合元件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外侧壁与该把手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之间,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提 供该把手本体的步骤,是以铸造或锻造方式形成该把手本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一接合元件是为焊料,该第一接合元件是以焊接方式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 4巴手本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提供 一轴套筒,该轴套筒是套设于该中空套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把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形成 一第二接合元件以焊接方式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
6、 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把手本体,该把手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凹槽;设置一中空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套设一轴套筒于该中空套轴;以及形成一接合元件以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
7、 一种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把手本体,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 凹槽;一中空套轴,设置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其具有一外侧壁;以及 一第一接合元件,形成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外侧壁与该把手本体的该第 一表面之间,用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接 合元件是为焊料或粘着剂。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中空套 轴是具有至少一内凸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有一轴套 筒,该轴套筒是套设于该中空套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迷的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子其中所迷的中空 套轴是具有一卡槽,而该轴套筒是具有一卡钩部,该轴套筒的该卡钩部是 扣接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卡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轴套 筒朝向该把手本体的一端是具有一弯折部,以單盖该第一接合元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有一第 二接合元件以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该第二接合元件可为焊料或粘 着剂。
14、 一种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把手本体,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设有一 凹槽;一中空套轴,设置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 一轴套筒,该轴套筒设置于该中空套轴外侧;以及 一接合元件,是接合该轴套筒与该把手本体。
15、 一种平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把手本体,其具有一第 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 一表面设有一凹槽;一中空套轴,其是焊接接合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并具有一内侧壁;以及至少 一 内凸部,其是形成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内侧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把手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其是包括提供一把手本体,该把手本体是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是设有一凹槽;设置一中空套轴于该把手本体的该凹槽,该中空套轴是具有一外侧壁;以及形成一第一接合元件于该中空套轴的该外侧壁与该把手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之间,以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本发明借由分别形成该把手本体与该中空套轴,再藉由该第一接合元件接合该中空套轴与该把手本体,可以降低制程困难度,且可节省材料成本,亦可大幅提高平把手的结构强度及其功能性。
文档编号E05B1/00GK101096889SQ20061009049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7日
发明者蒋光浚, 黄莲溪 申请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