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组件,该滑轨组件设置在例如家具类中的抽屉或复印机的纸盘等沿着规定的方向相对地往复移动的一对部件之间,用于支撑这些部件的相对进退运动,本发明尤其涉及在该进退移动的行程的终端可将可动部件朝向该终端方向加力、将其保持在终端位置的滑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支承家具或整体厨房中的抽屉等的可动部件的进退移动的引导部件,已知有设置外轨和内轨的滑轨组件(特开平11-201158号公报等)。具体是,由外轨、内轨、多个滚珠以及保持器构成,所述外轨沿着长度方向弯起一对滚珠滚动部、形成为沟槽状;所述内轨形成为比外轨小一圈,同样弯起一对滚珠滚动部、形成为沟槽状;所述多个滚珠在外轨的滚珠滚动部的内侧和内轨的滚珠滚动部的外侧滚动;所述保持器在上述外轨和内轨之间以规定的间隔排列滚珠,例如,将上述外轨固定在家具本体上,将内轨固定在抽屉的两侧面进行使用。
由于上述内轨通过滚珠与外轨的内侧嵌合,因此可自由地将该内轨从外轨的内部拉出,随着内轨的拉出、上述滚珠与保持器一起在外轨内移动。这样,可自如地将抽屉从家具本体拉出或拉入家具本体。
并且,作为该滑轨组件,为了消除本应该关闭的抽屉成为半开状态,同时,也为了解决因地震等造成抽屉自己打开的问题,提出有以下方案,即,在将内轨一定程度地收进外轨后,在该内轨上作用将该内轨拉入外轨内的作用力,通过该作用力将内轨拉入外轨内、原封不动地保持(特开平6-245830号公报、特开平11-206489号公报、特开2004-344188号公报)。
在特开平6-245830号公报所公开的滑轨组件中,设置在内轨侧的滚子在外轨上滚动,这样,内轨可沿着外轨自由进退,但在将内轨拉入外轨时,上述滚子要越过设置在外轨侧的板簧,通过该板簧对滚子向内轨的拉进方向加力。并且,如果滚子不向反方向越过板簧,就不能将内轨从外轨拉出,轻的卡定力作用于将内轨从外轨拉出的方向。
并且,在特开平11-206489号公报所公开的滑轨组件中,由板簧构成的限制体可转动地且以被加力成规定姿势的状态设置在外轨内,另一方面,与上述限制体卡合的卡合轴固定地立设在内轨上。一旦将内轨推入外轨内,则上述卡合轴将按压限制体,一开始上述限制体向将内轨推回的方向发挥作用力,但一旦抵抗该作用力将内轨推入,则上述限制体将越过死点而旋转,这次限制体向将内轨拉入外轨内的方向发挥作用力。并且,在将内轨从外轨拉出时,上述限制体必须再次越过死点而旋转。这样,在将内轨从外轨拉出的方向上作用轻的卡定力。
而且,在特开2004-344188号公报所述的滑轨组件中,相对于外轨安装利用弹簧进行加力的小轮部件的引导箱,通过使立设在内轨侧的销与在该箱内滑动的小轮部件卡合或脱离,将内轨相对于外轨拉入,将拉入后的内轨保持在外轨内。上述小轮部件,由于内轨侧的销进行卡合或脱离,所以利用合成树脂形成规定的形状、施加弹性,通过在上述箱内进行弹性变形,允许上述销的卡合及脱离。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0115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6-245830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1-206489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4-344188号公报但是,在特开平6-245830号公报、特开平11-206489号公报所述的滑轨组件中,在将内轨收于外轨内时,需要从正面与板簧的作用力相对地将内轨推入外轨,例如在将抽屉相对家具本体推入时,具有需要大的推压力的问题。并且,通过使用板簧的内轨的作用力不能将该作用力所作用的距离设定得很长,作用力在短距离内急剧作用,因此,还具有开关抽屉时的使用感差的问题。
而且,在特开2004-344188号公报所述的滑轨组件中,需要合成树脂制的小轮部件或用于对其进行引导的箱子等,不仅组装费事,而且具有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并且,由于上述小轮部件通过其弹性变形可使内轨侧的销卡合或脱离,因此材质的选择受到限制,在这点上也有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以下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即,在将内轨收进外轨时,不用施加大的推压力就可以将该内轨自动地拉入外轨,保持拉进后的状态,并且可利用少量的零件、简单且低成本地进行生产。
即,本发明的滑轨具有第一导轨、沿着该第一导轨的纵向自由进行行程移动的第二导轨、以及在该第二导轨的行程终端附近朝向行程终端对该第二导轨加力的终端加力机构。该终端加力机构例如在将第二导轨拉入第一导轨时,在其移动行程的终端附近对第二导轨朝向行程终端加力、帮助拉入第二导轨,同时,发挥保持力、保持拉入到终端的状态。这样,在使用该滑轨进行支撑的家具的抽屉等中,可以避免该抽屉因为关闭时的反作用力而成为半开状态,或因地震等而无意中打开。
该终端加力机构由保持销、弹性部件、销引导部件以及凸轮部件构成,所述保持销相对于第一导轨可向其纵向和宽度方向自由移动地立设;所述弹性部件将该保持销总是朝向第二导轨的行程终端加力;所述销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抵抗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保持销卡定在离开行程终端的待机位置上,并随着所述作用力将脱离所述待机位置的保持销朝向所述行程终端引导;所述凸轮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随着与所述销引导部件的重叠、使所述保持销脱离销引导部件的待机位置,同时,卡定脱离后的保持销。
上述保持销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同时,在将弹性部件拉长的状态下卡定在销引导部件的待机位置上,弹性部件的作用力总是进行作用。因此,一旦脱离待机位置,则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将朝向第二导轨的行程终端移动。另一方面,设置在上述第二导轨上的凸轮部件随着与第一导轨侧的销引导部件重叠,以使上述保持销从待机位置脱离的方式进行作用,同时,卡定脱离后的保持销。
因此,一旦第二导轨相对于第一导轨进行行程移动,凸轮部件相对于上述销引导部件逐渐重叠,则保持销将从销引导部件的待机位置脱离,同时,卡在凸轮部件上,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作用力,第二导轨被拉向行程终端。这样,可将第二导轨相对第一导轨自动地拉入,并保持拉入后的状态。
此时,由于设定在待机位置的保持销通过凸轮部件只改变其设定位置,因此在使该保持销脱离待机位置时,无需相对上述第二导轨施加按压力来抵抗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只需轻轻移动第二导轨就可相对于第一导轨自动地拉入第二导轨。并且,作为上述凸轮部件,只要在第二导轨上形成对保持销进行作用的凸轮槽即可,可以以少的零件数量简单且低成本地进行生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滑轨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滑轨组件用于抽屉的滑动机构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滑轨组件的正面剖视图。
图4a是表示保持销、销引导部件以及凸轮部件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B向视图。
图4c是图4b的C向视图。
图5是表示保持销、销引导部件以及弹性部件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保持销插入形成在内轨上的引导槽的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依次表示将内轨拉入外轨时保持销的移动的说明图。
图8是依次表示使保持销复原到待机位置上时的该保持销移动的说明图。
图9是凸轮部件的其他示例的俯视图。
图10是依次表示在使用图9所示的凸轮部件使保持销复原到待机位置时、该保持销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滑轨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滑轨组件用于拉门的示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就本发明的滑轨组件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滑轨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滑轨组件由外轨1、收纳在该外轨1内的内轨2、作为在上述外轨1和内轨之间滚动的滚动体的滚珠3、以及在外轨1和内轨2之间将多个滚珠3以规定的间隔排列的保持器4构成。
如图2所示,该滑轨组件例如作为相对于家具本体50的抽屉51的滑动机构而使用,外轨1固定在家具本体50上、内轨2固定在抽屉51上,可将该抽屉51相对家具本体50顺利地拉出推入。
上述外轨1是通过轧制成形加工将钢板精密成形而制成的,通过将一对滚珠滚动部12、12沿着安装部11的纵向弯起而形成沟槽形。并且,在上述滚珠滚动部12的内侧面形成具有与上述滚珠3的球面近似的曲率的滚珠滚动面13。
另一方面,上述内轨2也同样由钢板形成,通过将一对滚珠滚动部22、22沿着安装部21的纵向弯起而形成沟槽形。但由于内轨2收纳于外轨1的滚珠滚动部12、12之间、在与该外轨1之间排列滚珠3,因此,内轨2比外轨1小一圈地形成,同时,在滚珠滚动部22的外侧面形成滚珠滚动面23。
在各轨道1、2的安装部11、21上分别开设贯通安装螺钉5的螺钉孔14、24,如图3所示,例如利用安装螺钉5将外轨1固定在家具本体50上,利用安装螺钉5将内轨2固定在抽屉51上。
并且,上述保持器4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或将合成树脂在模具内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如图1所示,以等间隔使被插在外轨1和内轨2之间、在轨道1、2之间滚动的多个滚珠3排列,防止相互邻接的滚珠之间进行接触。
并且,在这样构成的滑轨组件中,由于外轨1和内轨2如上所述地经由滚珠3嵌合,因此,通过该滚珠3的滚动,可顺利地将收纳在上述外轨1内的内轨2从该外轨1内拉出。
该滑轨组件的结构是,在内轨2与外轨1完全重合的状态下、即在将内轨2完全拉入外轨1内的状态下全长为最短,例如,将上述的抽屉51完全收纳在家具本体50内的状态相当于该状态。在这样的使用中,为了将抽屉51切实地收纳在家具本体50内且保持该状态,在该滑轨组件上设置用于辅助将内轨2拉入外轨1的机构6。该机构6在将内轨2拉入外轨1内时,在该内轨2的行程的终端位置的稍微靠前侧进行作用,利用作为弹性部件的拉伸弹簧的作用力将内轨2拉入外轨1内。
该辅助机构、即本发明中的终端加力机构6,由保持销30、弹性部件31、销引导部件32以及凸轮部件33构成,所述保持销30相对于外轨1可自由移动地设置;所述弹性部件31对该保持销30总是朝向内轨2的拉入方向加力;所述销引导部件32固定在外轨1上,同时,使上述保持销30沿着规定的路径移动;所述凸轮部件33设置在上述内轨2上,同时,根据该内轨2的移动使上述保持销30移动,如图1所示,该辅助机构安装在外轨和内轨的端部。并且,一旦相对于外轨1拉入内轨2,则设置在内轨2侧的凸轮部件33与外轨1侧的保持销30卡合,弹性部件31的拉伸力(作用力)通过保持销30向内轨2进行作用,因此,可通过该作用力将内轨2相对于外轨1完全拉入。
图4a、图4b以及图4c是表示上述保持销30、销引导部件32以及凸轮部件33的关系图,图4b是图4a的B向视图,图4c是图4b的C向视图。在这些图中,上述销引导部件32是合成树脂制成的,具有正面板部32a、从该正面板部32a的两旁突出的一对支脚部32b、32b、以及通过该支脚部32b与上述正面板部32a相对的背面板部32c,背面板部固定在外轨1上。在正面板部32a和背面板部32c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成为上述保持销30的移动空间。在该正面板部32a上形成限制上述保持销30移动的引导槽60,保持销30的前端被插入引导槽60、朝向凸轮部件33突出。另一方面,上述保持销30具有圆盘形的基座部30a,该基座部30a被夹在背面板部32c与销引导部件32的正面板部32a之间。因此,保持销30在使其前端从上述引导槽60突出的状态下、可相对于外轨1自由移动,一旦外力对该前端进行作用,则根据其方向将在引导槽60内进行移动。另外,如图5所示,该销引导部件32也可通过弯曲金属板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省去背面板部32c,如图1所示,可将支脚部32b直接固定在外轨1上。
并且,在上述保持销30的基座部30a上固定作为弹性部件的拉伸弹簧31的一端,该拉伸弹簧31的另一端固定在设置于上述销引导部件32上的螺柱32c上。该螺柱32c相对于引导槽60位于外轨1的端部侧。保持销30可以设置在引导槽60的任何位置上,上述拉伸弹簧31处于伸长的状态,在保持销30上拉伸弹簧31的作用力总是朝向外轨1的端部方向、即内轨2的拉入方向作用。
另一方面,上述引导槽60具有用于抵抗拉伸弹簧31的作用力、卡定保持销30的卡定凹部61,和从该卡定凹部61起连续并沿着外轨1的纵向形成的拉伸引导部62。上述卡定凹部61是在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时设定上述保持销30的待机位置,在保持销30被设置在卡定凹部61上时,上述拉伸弹簧31处于拉伸得最长的状态。因此,一旦由于后述的凸轮部件33的动作、保持销30脱离作为待机位置的卡定凹部61,则该保持销30将通过拉伸弹簧31的作用力一气在上述拉伸引导部62上移动,直到移动到该拉伸引导部62的终端。
并且,在与上述螺柱32c接近的拉伸引导部62的端部形成退避凹部63,该退避凹部63在将与内轨2侧的凸轮部件33的移动无关地脱离待机位置(卡定凹部61)的保持销30、再次设定在该待机位置上时进行使用。该退避凹部63以与拉伸引导部62倾斜相交的方式形成。该退避凹部63的具体利用方法如后所述。
以下,就设置在内轨2侧的上述凸轮部件33进行说明。该凸轮部件33是在金属板上切开引导槽64而形成的,以与外轨1侧的销引导部件32相对的方式固定在内轨2的内侧面。上述引导槽64作为根据内轨2相对于外轨1的移动而改变上述保持销30的设定位置的所谓凸轮槽而构成,具有收入设定在待机位置的保持销30的前端的导入部65、使收入的保持销30向外轨1的宽度方向移动并使其脱离上述待机位置的作用部66、以及卡定通过该作用部66的保持销30的销留置部67。该销留置部67与销引导部件32的拉伸引导部62相对,保持销30在被卡定在销留置部67的状态下可在上述拉伸引导部62上移动。
如图4c所示,销引导部件32与上述凸轮部件33在外轨和内轨2之间相互相对,从销引导部件32突出的保持销30的前端插入上述凸轮部件33的引导槽64内。当然,由于上述凸轮部件33只要是具有用于插入保持销30的前端的引导槽64的结构即可,因此,完全有可能不将形成有引导槽64的凸轮部件33固定在内轨2上,而是如图1以及图6所示,相对于内轨2的安装部21直接形成引导槽64,将该形成部位作为凸轮部件33进行利用。
图7a至图7f按照时间顺序表示将内轨2拉入外轨1时的上述保持销30的动作。如图7a所示,在将内轨2从外轨1中拉出、凸轮部件33与销引导部件32的引导槽60完全分离的状态下,上述保持销30设定在待机位置、即上述引导槽60的卡定凹部61。在该状态下,弹性部件31的拉伸力作用于保持销30上,保持销30进入卡定凹部61进行卡定,保持设定在待机位置上的状态。在此,若内轨2被拉入外轨1,并如图7b所示那样凸轮部件33重叠到引导槽60上,则保持销30将从导入部65进入引导槽63内,若以该状态拉入内轨1,则如图7c所示,保持销30将与作用部66抵接。由于该作用部66相对于内轨的移动方向倾斜地进行设置,因此,一旦以该状态拉入内轨,则如图7d所示,保持销30将偏向与内轨的移动方向(图中的箭头线方向)直交方向的,从引导槽60的卡定凹部(待机位置)61脱离。并且,在凸轮部件33的引导槽64上、保持销30通过作用部66进入销留置部67,该保持销30在该销留置部67被卡定。
如上所述,由于凸轮部件33的销留置部67与引导槽60的拉伸引导部62相对,因此,如图7e所示,一旦将保持销30设定在凸轮部件33的销留置部67,则通过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保持销30将在拉伸引导部62的内部一气地向内轨2的拉入方向移动。并且,此时,由于保持销30卡定在凸轮部件33的销留置部67中,因此,弹性部件31的拉伸作用力通过保持销30向凸轮部件33、进而向内轨2作用,内轨2被自动地拉入外轨1内。这样,如图7f所示,内轨2被拉入到行程范围的终端位置,通过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保持在该位置。
这样,在本发明的滑轨组件中,在将内轨2拉入外轨1时,一旦该内轨2到达该行程范围的终端附近,则通过内轨2侧的凸轮部件33的作用,保持销30将脱离待机位置,对保持销30作用的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一气地进行作用,可将内轨2自动地拉入外轨1内。并且,在拉入的状态下,由于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作为保持力进行作用,因此,可防止内轨2无意中从外轨1跳出,例如,在将滑轨组件用于抽屉的引导机构的情况下,可消除该抽屉的半开状态。
另一方面,在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时,保持销30以与图7a至图7f完全相反的顺序设定在待机位置上。即,由于在保持销30卡定在凸轮部件33的销留置部67上的状态下、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因此,保持销30抵抗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使拉伸引导部62朝向卡定凹部61移动。由于从拉伸引导部62到卡定凹部61的引导槽60,相对于内轨2的拉出方向倾斜地形成,因此,一旦进一步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则该引导槽60作为凸轮槽将对保持销30进行作用,保持销30偏向与内轨2的移动方向直交的方向、设定在卡定凹部61上。并且,此时的保持销30脱离凸轮部件33的销留置部67,经过作用部66到达导入部65(图7c的状态)。这样,可使保持销30脱离凸轮部件33,使内轨2侧的凸轮部件33从外轨1侧的销引导部件32分离,可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并且,保持销30在使弹性部件31伸长的状态下设定在引导槽60的卡定凹部(待机位置)61上,接下来,在将内轨2拉入外轨1内时,可再按照图7a至图7f的顺序帮助拉入内轨2。
这样,虽然通常在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的状态下,保持销30设定在引导槽60的卡定凹部61上,但由于冲击作用于外轨1上等,将会发生保持销30无意中从卡定凹部61脱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a所示,保持销掉进拉伸引导部62的终端位置。在保持销30被无意中设定到这样的位置的情况下,如果不将保持销30复原到卡定凹部61,则该保持销30将成为障碍,不能完全将内轨2拉入外轨1内。因此,在该滑轨组件中设置将保持销30复原到卡定凹部(待机位置)61上的机构。
具体是,相对于凸轮部件33的导入部65形成锥形的抄起部68,同时,在该抄起部68和销留置部67之间形成暂时收容保持销30的临时固定凹部69。该临时固定凹部69与销留置部67同样与销引导部件32的拉伸引导部62相对。即,这些是形成在凸轮部件33上的销复原部。并且,在销引导部件32的引导槽60上如上所述地形成从拉伸引导部62的端部起连续的退避凹部63。该退避凹部63对应凸轮部件33的导入部65。
图8a至图8f表示将无意中从待机位置脱离的保持销30复原到待机位置时的该保持销30的一连串的动作。如图8a所示,在内轨2被从外轨1拉出的状态下,在保持销30从待机位置脱离、存在于拉伸引导部62部的情况下,通过临时将内轨2拉入外轨1,再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可将该保持销30重新设定在待机位置上。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一旦将内轨2相对于外轨1拉入、凸轮部件33重叠在外轨1侧的引导槽60上,则保持销30将通过凸轮部件33的抄起部68偏向与内轨2的拉入方向直交的方向,在该状态下,保持销30进入引导槽60的退避凹部63(参照图8c)。由于退避凹部63相对于内轨2的拉入方向倾斜地形成,因此,保持销30在通过凸轮部件33的抄起部68偏向一方时,也要通过弹性部件31的拉伸力返回引导槽60的拉伸引导部62。因此,内轨2的拉入进一步继续,如图8c所示,一旦保持销30通过上述抄起部68,则该保持销30将进入设置在凸轮部件33上的临时固定凹部69,在该位置卡定在凸轮部件33上(参照图8d)。
并且,由于上述临时固定凹部69与引导槽60的拉伸引导部62相对,因此,一旦在保持销30卡定在凸轮部件33的临时固定凹部69的状态下进一步拉出内轨2,则保持销30将抵抗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使拉伸引导部62朝向卡定凹部61移动(参照图8e)。由于从拉伸引导部62直到卡定凹部61的引导槽60相对于内轨2的拉出方向倾斜地形成,因此,一旦进一步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则该引导槽60作为凸轮槽将对保持销30进行作用,保持销30偏向与内轨2的移动方向直交的方向、设定在卡定凹部61上。并且,此时,保持销30脱离凸轮部件33的临时固定凹部69,设定在导入部65中(图8f的状态)。这样,可将保持销30再次设定在引导部件32的卡定凹部61中,同时,可将该保持销30从凸轮部件33拉出、将内轨从外轨拉出。
即,在该滑轨组件中,在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的状态下,即使保持销30无意中脱离待机位置、通过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脱落到拉伸引导槽62的终端位置,通过暂时将内轨2拉入外轨1内、并再次从外轨1拉出,也可使上述保持销30复原到待机位置,因此可形成非常便利的组件。
另一方面,图9是表示上述凸轮部件33的其他示例。
如图2所示,在将上述滑轨组件用于相对于家具本体50的抽屉51的滑动机构上的情况下,由于将内轨2拉入外轨1时的行程范围的终端与相对于家具本体50拉入抽屉51时的终端完全一致,因此在该终端上,有可能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不对内轨2切实地进行作用,不能保持抽屉51与家具本体50的高密闭性。即,为了将抽屉切实地拉入家具本体,在抽屉的终端位置、需要使内轨不到达终端位置。
但是,在图4a所示的凸轮部件33的引导槽64上,由于对应于内轨2的行程范围的终端切开临时固定凹部69,因此,若在内轨2到达行程范围的终端之前抽屉51相对于家具本体50的拉入被卡定,则保持销30将无意中从卡定凹部61脱落、掉进拉伸引导部62的终端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图8的顺序使保持销30向上述临时固定凹部69移动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图9所示的凸轮部件33a中,将临时固定凹部69a的宽度W扩张成大于图4a所示的临时固定凹部69,在内轨2差一点到达行程范围的终端之前,可将上述保持销30设定在临时固定凹部69上。
图10a至图10f表示在利用上述凸轮部件33a使保持销30复原到待机位置时的该保持销30的一连串的动作,与上述的图8a至图8f中的保持销的动作大致相同。即,如图10a至图10c所示,一旦相对于外轨1拉入内轨2、凸轮部件33a重叠在外轨1侧的引导槽60上,则保持销30将通过凸轮部件33的抄起部68偏向与内轨2的拉入方向直交的方向,并在该状态下进入引导槽60的退避凹部63。由于退避凹部63相对于内轨2的拉入方向倾斜地形成,因此,在保持销30通过凸轮部件33的抄起部68被偏向一方时,也要通过弹性部件31的拉伸力返回引导槽60的拉伸引导部62。因此,内轨2的拉入进一步继续,如图10c所示一旦保持销30通过上述抄起部68,则该保持销30将进入设置在凸轮部件33上的临时固定凹部69a,在该位置卡定在凸轮部件33上(参照图8d)。
此时,在图10d中,虽然内轨2没有到达其行程范围的终端,但由于扩大了上述临时固定凹部69a的形成宽度W,因此,可在该位置将保持销30设定在临时固定凹部69a上。之后的保持销30的动作与图8e至图8f完全相同,在图中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1表示本发明的滑轨组件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构成终端加力机构6的保持销30、销引导部件32以及凸轮部件33直接设置在滑轨组件的外轨1以及内轨2上,但图11所示的示例中,将保持销30以及销引导部件32设置在家具本体50上,将凸轮部件33设置在抽屉51上,与外轨1或内轨2分离。即,一旦通过滑轨组件的动作将抽屉51拉入家具本体50,则设置在抽屉51上的凸轮部件33将与设置在家具本体50上的保持销30卡合,作用于保持销30上的弹性部件31的拉伸力对抽屉进行作用。这样,在将保持销30或凸轮部件33与外轨1以及内轨2分离设置的情况下,例如根据凸轮部件33相对于抽屉51的安装位置,可自由改变弹性部件31的拉伸力对抽屉51的作用时间,通过改变凸轮部件的安装位置,可灵活地用于各种用途。
另外,图1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滑轨组件用于拉门的示例图。
在该例中,滑轨组件的外轨1沿着建筑物的开口部70的上端边固定,而封闭上述开口部70的拉门71从内轨2垂吊。在外轨1上与内轨2的行程范围的终端对应地设置销引导部件32,并且,在内轨2上设置与通过上述销引导部件32引导的保持销30卡合的凸轮部件33。即,根据该图12所示的示例,一旦使拉门71移动到滑轨组件的行程范围的终端附近,则将朝向终端位置自动地对拉门71加力并将拉门保持在该终端位置,对于想在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卡定拉门71的场合,这样的结构非常方便。
另外,在图1所示的滑轨组件中,虽然形成了在将内轨2拉入外轨1时保持销30进行作用的结构,但通过改变上述销引导部件32以及凸轮部件33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向,也可以形成在将内轨2从外轨1拉出时保持销30进行作用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将销引导部件32固定在外轨1上、将凸轮部件33固定在内轨1上,但是也可以改变设计,将凸轮部件33固定在外轨1上,将销引导部件32固定在内轨2上。
而且,本发明适用于一对可相互自由移动地组装的轨道之间,例如,在滑轨组件由外轨、中心轨以及内轨的三条轨道构成的情况下,可在相互自由移动的外轨与中心轨之间、中心轨与内轨之间分别使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滚珠介于外轨与内轨之间,但只要是将内轨相对于外轨可自由移动地支承的结构,则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将在外轨上行驶的轮子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内轨上,或也可以相对于外轨和内轨分别设置相互滑动接触的滑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具有第一导轨(1)、沿着该第一导轨(1)的纵向自由进行行程移动的第二导轨(2)、以及在该第二导轨(2)的行程终端附近朝向行程终端对该第二导轨(2)加力的终端加力机构(6),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加力机构(6)由保持销(30)、弹性部件(31)、销引导部件(32)以及凸轮部件(33)构成,所述保持销(30)相对于第一导轨(1)可向其纵向和宽度方向自由移动地立设;所述弹性部件(31)将该保持销(30)总是朝向第二导轨(2)的行程终端加力;所述销引导部件(3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上,抵抗所述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将所述保持销(30)卡定在离开行程终端的待机位置上,并随着所述作用力将脱离所述待机位置的保持销(30)朝向所述行程终端引导;所述凸轮部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2)上,随着与所述销引导部件(32)的重叠、使所述保持销(30)脱离销引导部件(32)的待机位置,同时,卡定脱离后的保持销(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引导部件(32)具有所述保持销(30)的前端进行松动配合的引导槽(60),同时,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1)上,该引导槽(60)具有对应于所述待机位置的卡定凹部(61),同时,具有将从该卡定凹部(61)脱离的保持销(30)向第一导轨(1)的纵向引导的拉伸引导部(6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销(30)被夹在销引导部件(32)和所述第一导轨(1)之间、可自由移动地被保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部件(33)具有收入所述保持销(30)的前端的引导槽(64),同时,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2)上,该引导槽(64)具有导入部(65)、作用部(66)和销留置部(67),所述导入部(65)随着第二导轨(2)的移动而收入设定在所述待机位置上的保持销(30);所述作用部(66)使收入的保持销(30)向第一导轨(1)的宽度方向移动、从所述待机位置脱离;所述销留置部(67)卡定通过该作用部(66)的保持销(3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销引导部件(32)中的引导槽(60)的卡定凹部(61)相反侧的一端上形成退避凹部(63),该退避凹部(63)在将所述保持销(30)设定在该位置的状态下允许所述凸轮部件(33)进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保持功能的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部件(33)中的引导槽(64)的导入部(65)和作用部(66)之间,形成用于使所述保持销(30)复原到待机位置的销复原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轨组件,该滑轨组件在将第二导轨(2)收纳在第一导轨(1)中时,可将其自动地拉到终端位置并保持该状态,并且可利用少量的零件数量、简单且低成本地进行生产,其具有保持销(30)、弹性部件(31)、销引导部件(32)以及凸轮部件(33),所述保持销(30)相对于第一导轨(1)可向其纵向和宽度方向自由移动地立设;所述弹性部件(31)将该保持销(30)总是朝向第二导轨(2)的行程终端加力;所述销引导部件(32)设置在第一导轨(1)上,抵抗上述弹性部件(31)的作用力、将保持销(30)卡定在离开行程终端的待机位置上,同时,随着上述作用力将脱离上述待机位置的保持销(30)朝向上述行程终端引导;所述凸轮部件(33)设置在上述第二导轨(2)上,随着与上述销引导部件(32)的重叠、使上述保持销(30)脱离销引导部件(32)的待机位置,并卡定脱离后的保持销(30)。
文档编号A47B88/00GK1993068SQ20068000056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星出薰, 佐藤明, 佐佐木聪一 申请人:Th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