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门、窗等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20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门、窗等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等的铰链,包括一个可固定在框^Jl的框架铰链部件, 一个可固定在扇页上的扇页铰链部件, 一个铰餘^r,所述铰^r^A 到框架铰链部件和扇页铰链部件中,并可围绕着铰链轴摆动连接所述铰链部件。
技术背景这种铰链以许多的实施方式已知。为了简化扇页的安装,铰條大多预安 ^fc铰链部件中的一个上,通常是安^匡架铰链部件上。当框架铰链部件和 扇页铰链部件安^^区架和扇页的为此设置的位置上之后,拟医架铰链部件以 为此iU的纵向凹槽推进的情况下,可将扇页M4^^^上,从而以这种简单 的方式安装。扇页也能够以朝框架的任意角度来悬挂,在这个角度上,框# 铰链轴的方向上不会FJL^扇页的足够纵向移位。如^^铰链轴方向上看,在扇页和框架之间存在的净H小于在另一铰链 部件上的t变时,4^M^可在jtb^链部件上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位置,那么通过 在闭合状态下的扇页悬挂,这种铰统《是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来防jb^。5 /fU页和框架结构具有所谓的"盖板",即在这样结构上扇页从外面紧贴 在框架的前表面上,扇页和框架之间通常需要更大的净H例如用来提供更 大的调整可能性,因》化扇页闭合状态下,扇页和框斜目JJ寸置的边缘也可以 更容易離l^b当然nt4在问题,即扇页在闭合状态下也可以被#^,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违同类型的铰链,即闭合的扇页与扇页和框架 之间的净^^关地不可a,铰^r也不可取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允 许对此必要的措沲,使在开启状态时不会加大扇页安^拆卸的困难。此目的通itj^X^J^求1中所述的发明得以解决。在4^^#的方向上,铰链绘固定^JU^2^iU在铰链部件之一上,它一 方面不可在铰链轴的方向上从铰链部件上被拔出来,另一方面在扇页摆动时,围绕着铰链轴相对于另一铰链部件进行与摆动的角度相应的旋转。因为铰旨在^Ai,J另-^^链部件中的区域内具有一轴向的jh^面,其在扇页活动时可在 与铰链轴对中的圓Ji^多动^i置,另-"^链部分具有一轴向的对置ih^面,其 这样相对于止挡面设置,即在铰^^件的与扇页闭合时的位置相应的位置上, ^^4^^轴的方向上看,对置止挡面与iii^面相互重叠。^J^i过"iMjL挡面和对置jL^面和/或确定止掉面和对置jh^面的尺寸, 可确定开口区域,^jtb开口区域中可^Ji扇页。在按本发明的4^链时,安^l页不会导致比在传统铰^Ji更大的困难,因页。在一个特别优选的结构性方案中,止挡面由径向伸出的突出部构成,其设 置在一直径较小的轴向突出部上,并AM^旨的端侧的端部延伸。为构財置iMi面,另-"^链部件具有舰一对应突出部,其緒向凹槽 的内表面上径向向内指向。对应突出部可直接成形在铰链部件的纵向凹槽中,但优选的是,在纵向凹 槽中诏!有一,着铰锩^的轴^t套,而在轴^t套上iMJ t应突出部。通 过:fe^压型材的"^R分开,来^A^^制造铰旨。只有轴,套必须由这种 材^Ht合于在铰链的整^f吏用期限中可旋转JL4^无间隙^^内铰旨的材料 制成。jH^卜还可能的是,对应突出部iM在妙环上,其是单独的并固定在铰链 轴上。如^^4^^r上iO:两个径向突出的突出部,JL^铰链部件上iO:有两个 径向突出的对应突出部,则在扇页的闭合状态下,本发明的铰链能够承受的锁 合力特别高。^S^上,相i^作用的突出部和对应突出部的数量及与^目连的 表面越大,则锁合力t姚大,锁合力^jtt^面上传导。需狄的是,两个相互 对应突出部的iOo在可承受的锁合力的高度和角度范围P艮制之间实现了良好 的平衡,因为开启的扇页也不肯^Ji或卸下。在特别M的实施例中,其中一^N^链部件是扇页铰链部件,另一个铰链 部件是框架铰链部件,换句^i兌,对应突出部iU^f匡架4^^^件上。


在附图中描述了按本发明的铰链的实施例。其中 图l铰链的示意條见图,M置大相湘当于附图中未示出的扇页的开启角 度45。;图2与图l相同的铰^Ji方看的视图; 图3沿图1的X-X的吾舰图;图4与图l相同的铰链的相同视图,M与闭合的扇页相应的位置上; 图5图4中的4^^Ui方看的视图; 图6沿图4的X-X的吾'败图;图7相同铰链的俯视图,其处于与约15。的开启角度相应的位置上,其中 下铰链部^P分剖开地示出。 M实施方式在附图中总体以100示出的铰链具有扇页铰链部件1和框架铰链部件2。扇页铰链部件l和框架铰链部件2借助铰链绘3可围绕着铰链轴S旋转地 相互连接在-"^。为此,铰M^r3的以其在图中上端伸i^向凹槽中,其iM 在扇页铰链部件上,且在附图中Hr不到的。铰M^在铰链轴的方向上固定在 纵向凹槽中,并绕铰链轴不可42^地iM。铰餘*3的在附图中的下端伸进框架铰链部件2的纵向凹槽4中。如图7 所见,所舰向凹槽由轴^H"套5包围,其由这样的材料或材^lia^^成,所 ii^料为了铰链的^^)期P艮,确保铰她3_&^上无间隙的安装,所述铰條 在轴树套5中旋转。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螺玟啮合或通过压紧酉洽,轴^H"套5在铰链 轴S的方向上固定在铰旨的纵向凹槽4中。铰錄^T3在其接图7中的下方的、^A5ij框架铰链部件2中的端侧的端部 上具有轴向的突出部7,其直径小于铰<^ 3的直径。在轴向突出部7的自由 端部上i经两个径向伸出的突出部8,它们位错180。的角度。在轴^^H"套5的下方^X有^^环9,其内径和夕卜^tp大概与轴^N"套5 的内径和外4劲目一致。如特别是在图3中可看到,^^环9具有呈180°位错的、指向内部的、径 向^的对应突出部。对应突出部的两个^b面对的ii^t的距离稍微大于轴向 突出部7的外直径。如果铰^r处于旋转位置,在该旋转位置Ji^铰链轴S的方向上看,突出 部和对应突出部10至少是部分重叠的,则突出部8构成了铰链栓3的轴向iL^ 面11,其与才&^铰链部件2的由对应突出部IO构成的对置止挡面共同作用。通过框架铰链部件2的纵向凹槽4的在轴^t套5下方iM的4分,安 全环9可^AJ'J纵向凹槽4中,此部^iM有内螺紋。螺故套13用来将妙环 9固定在錄轴^H"套5下i4^JUt转固定的位置上,所述螺紋树舰向凹 槽4的下部分15的内螺紋14中。如同从图4至6中所示的一样,^^环9处于一个角度位置,^Lil个位置 上,当扇页闭合时,iL^面和对置jh^面11、 12^全重叠的。如^Jtt扇页 呈45°开启,将扇页4^链部件1相对于框架4^链部件2置于图1至图3所示的位 置上,则#面11不再与对置ih^面12重叠,铰链险3可在铰链轴S的方向 上按照图1朝_]^^#套5中拔出来。附图4射己清单100铰链1.扇页铰链部件2.框架铰链部件3.铰链栓4.纵向凹槽5.轴树套6.端侧的端部7,轴向突出部8.径向突出部9.妙环10.对应突出部11.幼面12.对置止挡面13.螺紋套14.内螺紋15.下部分S铰链轴
权利要求
1.用于门、窗等的铰链,具有一可固定在框架上的框架铰链部件(2)、一个可固定在扇页上的扇页铰链部件(1)和一个铰链栓(3),所述铰链栓嵌入到框架铰链部件和扇页铰链部件(2、1)中,并可围绕着铰链轴(S)摆动连接两个铰链部件,其特征在于,铰链栓(3)在铰链轴(S)的方向上固定地且抗扭地设置在其中一个铰链部件(1)上;铰链栓(3)在嵌入另一铰链部件(2)的区域中包括一轴向的止挡面(11);所述另一铰链部件(2)包括一轴向的对置止挡面(12),止挡面(11)和对置止挡面(12)这样设置,使得它们在铰链部件(1、2)的与在扇页闭合时铰链部件的位置相一致的位置上在铰链轴(S)的方向上将铰链栓(3)锁定在铰链部件(2)中。
2. 按权利要求1所迷的铰链,^#棘于,铰她(3)在伸AJ'J另"-4^链 部件(2)中的区域的端侧的端部(6)上具有直径较小的轴向突出部(7),在 该突出部上成形至少一个径向突出的突出部(8),所ii径向突出的突出部构成 嫂面(11 )。
3. 按4WJ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4it^于,所述另一^链部件(2)包括一 个对应突出部(10),所i^t应突出部径向^^内铰M^区域的纵向凹槽(4) 朝内指向,所述对应突出部构成了对置止挡面(12)。
4.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絲于,在用于铰條(3)的i^X在纵 向凹槽(4)中的轴^H"套(5)上iO^应突出部(10)。
5. 按^U'J要求3所述的铰链,M4^于,在i^在纵向凹槽(4)中的安 全环(9)上i5^j"应突出部(10)。
6. 按似'J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相5J t置地设置两个 径向突出的突出部(8),而在另一铰链部件(2)上设置两个径向突出的对应突 出部(10)。
7. 按权禾'决求1至6之^^所述的铰链,^#4^于,一^H^链部件AJ 页铰链部件(l),而另一^^链部件是框架铰链部件(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等的铰链,其具有一可固定在框架上的框架铰链部件(2),一个可固定在扇页上的扇页铰链部件(1)和一个铰链栓(3),所述铰链栓嵌入到框架铰链部件(2)和扇页铰链部件(1)中,并可围绕着铰链轴(S)摆动地连接所述铰链部件,其特征在于,铰链栓(3)在铰链轴(S)的方向上,固定地且抗扭地设置在铰链部件(1)之一上;铰链栓(3)在嵌入到另一铰链部件(2)中的区域中具有一轴向止挡面(11);另一个铰链部件(2)具有一轴向的对置止挡面(12),其中止挡面和对置止挡面(11、12)这样设置,即它们在铰链部件(1、2)相互的与扇页闭合的位置相一致的位置上在铰链轴(S)的方向上把铰链拴(3)锁定在另一个铰链部件(2)中。
文档编号E05D11/00GK101248242SQ200680024858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R·尼森 申请人:哈恩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