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01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机车防盗锁,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以锁掣于机车的车体及方向座之间,以便限制该方向座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效果的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机车通常是设置一机车锁头作为基本防盗配备,该机车锁头具有一钥匙孔,以供驾驶人插入一机车钥匙进行上锁动作,藉以限制该机车的启动电路无法作用,以及限制该机车的方向座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功能。另外,由于上述机车锁头的防盗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台湾公告第417638号《机车锁头防盗装置》新型专利案,其藉由锁掣一防盗前锁后,用以遮蔽该机车锁头的钥匙孔,以防止窃贼利用工具针对该机车锁头的钥匙孔进行非法开锁动作。然而,前述现有机车锁仍无法有效避免窃贼直4妄-皮坏该防盗前锁,一般而言,仍必须再配合其他型式的机车锁,方可达到较为完善的防盗功能。另一形式的现有机车锁,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250247号《机车锁》发明专利案,其主要是用以锁掣于机车的前、后车轮的轮框部位。然而,该现有机车锁则具有过于笨重的缺点,且于进行上锁或开锁动作时,驾驶人必须磚下身体或弯下身腰,方可顺利将该机车锁锁掣于该轮框部位,故造成操作上的诸多不便。再者,上述不论是用以锁掣机车锁头或车轮轮框的现有机车锁结构,仍无法有效避免窃贼利用破坏手段达到窃取机车的目的。
发明内容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针对机车的机车锁头或车轮轮框以外的部位设计不同型式的机车锁,可更进一步提供机车数道防盗措施,以相对增加窃贼盗窃机车的困难度,进而达到较为完善的机车防盗功能。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防盗锁,其藉由锁掣机车的方向座,用以限制该方向座的转动,藉此可搭配其他不同型式的现有^L车锁,以提供机车数道的防盗措施,进而增加窃贼盗窃机车的困难度,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防盗效果及操作便利性的功效。本发明的机车防盗锁主要是装设于一机车,该机车具有一车体及一方向座。该机车防盗锁至少包含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的一端设置一结合部,另一端设置一锁掣部,该结合部用以结合于该机车的方向座(车体),该锁掣部用以锁掣该机车的车体(方向座)。藉此,可利用该限位件有效限制该机车的方向座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以锁掣该方向座的锁具结构,藉此,可搭配其他不同型式的现有机车锁结构,以使机车多加一种的防盗措施,进而增加窃贼盗窃机车的困难度,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防盗效果的功效。再者,相较于用以锁掣机车的轮框部位的现有机车锁,本发明于进行上锁或开锁动作时,驾驶人则不须蹲下身体或弯下身腰,即可顺利完成开锁及上锁动作,故亦可提升其操作便利性。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应用于机车时的外观立体图。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的外观立体图。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另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应用于机车时的外观立体图。图6:本发明机车防盗锁提供机车安全帽挂设时的外观立体图。车防盗锁应用于机车时的外观立体图。图8: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另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9: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于隐藏时的外观立体图。图10: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于进行上锁动作时的俯视示意图。图11: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应用于机车时的外观立体图。图12: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于进行上锁动作时的俯视示意图。图13: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于进行上锁动作时的立体外观图。其中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确被了解,下文将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l所示,本发明机车防盗锁主要是装设于一机车2,以提供一防盗作用,该机车2具有一车体21,该车体21的前端设置可操控该机车2的行进方向的一方向座22。本发明才几车防盗锁至少包含一限位件1,该限位件l较佳选自一链条(如图2所示)、一钢索(如图3所示)或其他不易破坏的长条状物件,并于该限位件l的一端设置一结合部ll,另一端设置一锁掣部12。其中该结合部ll用以结合于该机车2的方向座22,该锁掣部12用以锁掣该机车2的车体21(如图4所示);或是该结合部ll亦可结合于该机车2的车体21,该锁掣部12则用以锁掣该机车2的方向座22(如图IO所示)。上述二种不同实施方式同样可藉由该限位件l达到限制该方向座22转动的技术特征,进而提供一防盗安全效果。藉由上述所揭示的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原理,并配合在技术上相互关联的二种不同实施方式,本发明机车防盗锁具大致可区分为以下数个实施例请参照图l所示,为本发明机车防盗锁具的第一实施例,该第一实施例属于「该结合部11结合于该方向座22,该锁掣部12锁掣该车体21J的实施方式。其中该限位件1的锁掣部12为一锁体121,该锁体121—端设有一^^扣片121a,另一端设置一致动部121b,该致动部121b可控制该锁体121内部的一锁栓杆(未绘示)活动伸出后结合该卡扣片121,以形成一上锁状态,或者藉由插入一正确钥匙后控制该锁栓杆缩入该锁体121内部,以形成一开锁状态。又,该锁体121与该限位件W皮此之间的结合方式,其较佳如图2所示,可于该限位件l的另一端设置一环圈(未标示),再将该环圏直接套接于该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或者如图3所示,亦可将该限位件l的另一端以焊接、铆合或其他固定方式直接固接于该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另外,再配合于该方向座22(如机车握把末端等位置)设置一第一固定件lll,以供结合该限位件l的结合部ll,以及于该车体21(如机车座垫下方等位置)设置一第二固定件122,以供结合该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且该第一固定件111及第二固定件122较佳是如图所示形成一环圈。请参照图1及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于进行上锁动作时,驾驶人可事先将该机车2的方向座22转动至一侧,并配合将该机车2的一机车锁头进行上锁动作。此时,可直接将该限位件l的结合部ll套接结合于该第一固定件111,再配合将该限位件1的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套接结合于该第二固定件122,并进一步通过该致动部121b控制该锁体的锁栓杆(未标示)一端结合该卡扣片121a,以达到扣接上锁该第二固定件122的目的。藉此,即可利用该限位件1有效限制该方向座22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功能。另外,当进行开锁动作时,则可将该正确钥匙插入该致动部121b,以控制该锁纟全杆(未标示)的一端脱离该卡扣片121a,以便解除该锁体121与该第二固定件122的锁掣关系,并直接取下该限位件l,使得该方向座22可任意转动,进而完成开锁动作。另外,当该限位件l未使用时,可直接收藏于该机车2的机车置物箱或其他适当位置,以避免占据该机车2过多的空间位置。请参照图5所示,为本发明机车防盗锁具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也属于「该结合部11结合于该方向座22,该锁掣部12锁掣该车体21」的实施方式,且该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别^又在于该锁掣部12是形成该第二固定件122,另配合将该锁体121设置于该机车2的车体21,以供锁掣该第二固定件122。藉此,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机车防盗锁于进行上锁动作时,驾驶人同样可将该限位件1的第二固定件122与该锁体121相互锁掣,并利用该限位件1有效限制该方向座22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功能(其操作方法如同前述不再赘述)。另外,如图6所示,本发明限位件l于进行上锁前,亦可供穿设一机车安全帽3,以便于完成上锁动作后,该机车安全帽3可配合挂设于该限位件1上,以兼具防止他人任意盗取该机车安全帽3的功能。请参照图7所示,是为本发明机车防盗锁具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属于「该结合部11结合于该车体21,该锁掣部12锁掣该方向座22J的实施方式。其中该限位件1的锁掣部12为该锁体121,且该锁体121与该限位件l彼此之间的结合方式,较佳如图7所示,可于该限位件l的另一端形成一环圏(未标示),再将该环圈直接套接于该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或者如图8所示,亦可将该限位件l的另一端以焊接、铆合或其他固定方式直接固接于该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另外,再配合于该方向座22(如机车握把末端等位置)设置一第一固定件lll,该第一固定件lll较佳是如图所示形成一环圈,以便与该锁体121相互锁掣,而该限位件1的结合部11则可直接固接于该车体21(如机车座垫下方等位置)。请参照图9所示,本发明的机车锁具另可增设一^^"扣环13,该卡扣环13设置于该机车2的车体21,且该卡扣环13与该限位件1的结合部11彼此之间保持一距离。藉此,当本发明机车锁具于未使用时,该限位件1的锁掣部12亦可直接锁掣该卡扣环13,以便使该限位件1可隐藏于该机车2的座垫下方。请参照图7及10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于进行上锁动作时,驾驶人可事先将该机车2的方向座22转动至一侧,并配合将该机车2的一机车锁头进行上锁动作。此时,可直接将该限位件1的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套接结合于该第一固定件111,并进一步通过该致动部121b控制该锁体的锁栓杆(未标示)一端结合该卡扣片121a,以达到扣接上锁该第一固定件lll的目的。藉此,即可利用该限位件l有效限制该方向座22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功能。另外,当进行开锁动作时,则可将该正确钥匙插入该致动部121b,以控制该锁^全杆(未标示)的一端脱离该卡扣片121a,以Y更解除该锁体121与该第一固定件111的锁掣关系,并直接将该限位件l脱离该第一固定件lll,使得该方向座22可任意转动,进而完成开锁动作。请参照图ll所示,为本发明机车防盗锁具的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属于「该结合部11结合于该车体21,该锁掣部12锁掣该方向座22J的实施方式,且该第四实施例与上述第三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别仅在于该限位件1是由数个环体123所串接而成的链条,且该环体123可供套接该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而该限位件l的结合部ll则直接固接于该车体21(如机车座垫下方等位置)。请参照图12及13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机车防盗锁于进行上锁动作时,驾驶人可事先将该机车2的方向座22转动至一侧,并可配合将该机车2的一机车锁头进行上锁动作。此时,再将该限位件1的锁掣部12直接巻绕于该机车2的方向座22(如机车的握把等不易脱落的位置),并将该锁体121的卡扣片121a套接结合于相互重叠的二环体123,并进一步通过该致动部121b控制该锁体的锁栓杆(未标示)一端结合该卡扣片121a,以达到扣接上锁该二环体123的目的。藉此,即可利用该限位件l有效限制该方向座22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功能。另外,当进行开锁动作时,则可将该正确钥匙插入该致动部121b,以控制该锁栓杆(未标示)的一端脱离该卡扣片121a,以便解除该锁体121与该二环体123的锁掣关系,使得该方向座22可任意转动,进而完成开锁动作。如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可用以锁掣该方向座22的锁具结构,藉此,可搭配其他不同型式的现有机车锁结构,以提供机车2数道的防盗措施,进而增加窃贼盗窃机车的困难度,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防盗效果的功效。再者,相较于用以锁掣机车的轮框部位的现有机车锁,本发明于进行上锁或开锁动作时,驾驶人则不须蹲下身体或弯下身腰,即可顺利完成开锁及上锁动作,故亦可提升其操作便利性。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的一端设置一个结合部,另一端设置一个锁掣部,该结合部结合于一辆机车的方向座,该锁掣部锁掣该机车的车体。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第一固定件及一个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机车的方向座,与该限位件的结合部相结合,该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该机车的车体,所述限位件的锁掣部为锁掣该第二固定件的一个锁体。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第一固定件及一个锁体,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机车的方向座,与该限位件的结合部结合,该锁体设置于该机车的车体,该限位件的锁掣部为供该锁体锁掣的一个第二固定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分别为一个环圈。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一端设有一个卡扣片,另一端设置一个致动部,该锁体内部具有藉由该致动部控制作动的一个锁栓杆。6、一种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的一端设置一个结合部,另一端设置一个锁掣部,该结合部结合于一辆机车的车体,该锁掣部锁掣该机车的方向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机车的方向座,该限位件的结合部固接该机车的车体,该限位件的锁掣部为锁掣该第一固定件的一个锁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为由数个环体所串接而成的链条,该限位件的结合部固接该机车的车体,该限位件的锁掣部为一个锁体。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机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该锁体一端设有一个卡扣片,另一端设置一个致动部,该锁体内部具有藉由该致动部控制作动的一个锁栓杆。全文摘要一种机车防盗锁,主要是装设于一机车,该机车具有一车体及一方向座。该机车防盗锁至少包含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的一端设置一结合部,另一端设置一锁掣部,该结合部用以结合于该机车的方向座(车体),该锁掣部用以锁掣该机车的车体(方向座)。藉此,可利用该限位件有效限制该机车的方向座的转动,进而达到一防盗作用。文档编号E05B71/00GK101429832SQ20071016654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发明者刘建良申请人:刘建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