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点火开关磁性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3086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车用点火开关磁性防盗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助力车或电动车上用于防止点火开关被盗的磁性锁具结构,属于车用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点火开关通过钥匙开启,现目前,点火开关裸露在外,防盗功能差,车辆被盗的事件屡屡发生,使车主倍感苦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加载在摩托车、助力车或电动车点火开关上的磁性防盗锁,具有防盗效果,需要专用的磁性钥匙解锁后,才能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内启动摩托车。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点火开关磁性防盗锁,包括点火开关和钥匙,在所述点火开关的正上方设置有磁性防盗块,所述磁性防盗块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固定板、转动板和盖板;所述固定板、盖板上分别设置有钥匙过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转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凸台伸入圆形凹槽内实现转动板相对固定板的转动,所述圆形凸台上设置有第一盲孔,圆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盲孔,在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组成的深孔内装有第一弹簧和磁性柱,且深孔偏离圆形凸台的轴线;所述转动板一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头端,另一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尾端,在所述头端设置有拨柱,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圆形凸台同轴线的弧形槽,所述拨柱从弧形槽内伸出;所述钥匙上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磁性钥匙,转动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圆形凸台同轴线并与磁性钥匙匹配的磁性锁孔,盖板上设置有磁性锁过孔;

当处于锁止状态时,磁性柱在第一弹簧的支撑下,部分位于第一盲孔内,部分位于第二盲孔内,转动板的尾端正好将钥匙过孔遮住而无法插入钥匙,也无法扳动拨柱进行解锁,拨柱处于弧形槽的“shut”位;需要解锁时,首先将磁性钥匙穿过磁性锁过孔伸入磁性锁孔内,利用磁性钥匙与磁性柱异极相吸或同极相斥的原理,使磁性柱在吸力作用下全部伸入第二盲孔内或在斥力作用下压缩第一弹簧后全部落入第一盲孔内,从而实现解锁,再转动磁性钥匙,带动转动板转动一定的角度,使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错开,此时拨柱处于弧形槽的“open”位,转动板的尾端转动后钥匙过孔露出,再取下磁性钥匙将钥匙穿过钥匙过孔插入点火开关内并启动摩托车;需要熄火时,取出钥匙,拨动拨柱到“shut”位,便回到锁止状态。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圆形凸台上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盲孔,相应地,在圆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盲孔,每个第一盲孔与对应的第二盲孔构成的深孔内均安装有第一弹簧和磁性柱,所述拨柱从“shut”位到“open”位,转动45°,所述磁性钥匙内嵌装有与磁性柱一一对应的磁柱。设置四组第一弹簧和磁性柱,并呈圆周均布,确保解锁过程中转动板相对固定板运动平稳,解锁可靠,拨柱从“shut”位到“open”位转动45°,正好是相邻磁性柱夹角的一半,优化角度,方便整体布局。四个磁性柱与四个磁柱,可配备出32的不同的组合方式,完全起到防盗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盲孔,在第三盲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和钢珠,所述转动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绕圆形凸台轴线呈45°发散状分布的卡槽,当拨柱处于“shut”位或“open”位,钢珠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压入卡槽内,从而在“shut”位与“open”位的转换时增加挡位感。

进一步,所述转动板的尾端为圆形,头端为扇形,结构紧凑合理,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与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后再安装到上联板上,所述点火开关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上联板上。将新增的磁性防盗块与点火开关都集成到上联板上,从而简化了防盗锁在车上的装配,也方便了安装,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现有点火开关上增设磁性防盗块,需要专用的磁性钥匙解锁后,才能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内启动摩托车,一方面磁性钥匙的横截面必须与磁性防盗块上磁性锁孔的横截面匹配才能插入,另一方面磁性钥匙的配备方式必须与转动块内的磁性柱匹配才能解锁,完全起到防盗的作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设计巧妙的特点,并通过次磁性柱和磁柱的多种复杂的配置方式,起到防盗效果,提高车用点火开关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点火开关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磁性防盗块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磁性柱在斥力作用下缩回第一盲孔的状态。

图6为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放大图。

图8为转动板的仰视图。

图9为转动板处于“shut”位或“open”位的俯视状态图。

图10为钥匙的主视图。

图11为钥匙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与上联板安装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与上联板安装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车用点火开关磁性防盗锁,主要由图1和图2所示的点火开关1,图10和图11所示的钥匙2,图3和图4所示的磁性防盗块三部分组成。

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磁性防盗块设置在点火开关1的正上方。

结合图3—图9所示,磁性防盗块主要由固定板3、转动板4和盖板5组成,三者由下到上依次设置。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一弹簧6、磁性柱7、第二弹簧8、钢珠9、橡胶圈11等。

固定板3、盖板5上分别设置有钥匙过孔a,供钥匙2伸入并插入点火开关1的锁孔1a内。

固定板3的顶部设置有圆形凸台3a,转动板4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凹槽4a,圆形凸台3a伸入圆形凹槽4a内实现转动板4相对固定板3的转动。圆形凸台3a上设置有第一盲孔3b,圆形凹槽4a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盲孔4b,在第一盲孔3b和第二盲孔4b组成的深孔内装有第一弹簧6和磁性柱7,且深孔偏离圆形凸台3a的轴线。

转动板4一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头端4c,另一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尾端4d,在头端4c设置有拨柱4e,拨柱4e位于顶面。盖板5上设置有与圆形凸台3a同轴线的弧形槽5a,拨柱4e从弧形槽5a内伸出。

钥匙2上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磁性钥匙2a,磁性钥匙2a集成在钥匙2的头部侧面,磁性钥匙2a带有磁性,其内嵌装有磁柱(图中未示出)。

转动板4的顶部设置有与圆形凸台3a同轴线并与磁性钥匙2a匹配的磁性锁孔4f,盖板5上设置有磁性锁过孔5b,供磁性钥匙2a通过并插入磁性锁孔4f内。

当处于锁止状态时,磁性柱7在第一弹簧6的支撑下,部分位于第一盲孔3b内,部分位于第二盲孔4b内(如图4所示),转动板4的尾端4d正好将钥匙过孔a遮住而无法插入钥匙2,也无法扳动拨柱4e进行解锁,拨柱4e处于弧形槽5a的“shut”位。

需要解锁时,首先将磁性钥匙2a穿过磁性锁过孔5b伸入磁性锁孔4f内,利用磁性钥匙2a与磁性柱7异极相吸或同极相斥的原理,使磁性柱7在吸力作用下全部伸入第二盲孔4b内或在斥力作用下压缩第一弹簧6后全部落入第一盲孔3b内,从而实现解锁(图5所示为同极相斥时,磁性柱7在斥力作用下压缩第一弹簧6后全部落入第一盲孔3b内,并解锁后的状态,之后方能由磁性钥匙2a带动转动板4转动),再转动磁性钥匙2a,带动转动板4转动一定的角度,使第一盲孔3b与第二盲孔4b错开,此时拨柱4e处于弧形槽5a的“open”位,转动板4的尾端4d转动后钥匙过孔a露出,再取下磁性钥匙2a将钥匙2穿过钥匙过孔a插入点火开关1的锁孔1a内并启动摩托车。需要熄火时,取出钥匙2,拨动拨柱4e到“shut”位,便回到锁止状态,由于转动板4与固定板3处于解锁状态(磁性柱7全部伸入第二盲孔4b内或全部落入第一盲孔3b内),因此无需插入磁性钥匙2a,用手拨动拨柱4e到“shut”位即可,非常方便。将钥匙2插入点火开关1的锁孔1a内,需要使用磁性钥匙2a起到防盗的效果,而使用完毕后,取下钥匙2恢复到防盗状态则不需要磁性钥匙2a,安全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

最好是,圆形凸台3a上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盲孔3b,相应地,在圆形凹槽4a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盲孔4b,每个第一盲孔3b与对应的第二盲孔4b构成的深孔内均安装有第一弹簧6和磁性柱7,拨柱4e从“shut”位到“open”位,转动45°,磁性钥匙2a内嵌装有与磁性柱7一一对应的磁柱。四个磁性柱7与磁性钥匙2a内的磁柱,可构成32种不同的磁极布置方案,使防盗效果显著增强。但是,磁性柱7与磁性钥匙2a内的磁柱的磁极布置数量不限于四个,以三到四个为宜,数量越多,防盗效果越好;数量越少,加工制造成本越低,更方便整体布置。

最好是,如图6和图7所示,固定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盲孔3c,在第三盲孔3c内安装有第二弹簧8和钢珠9。转动板4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绕圆形凸台3a轴线呈45°发散状分布的卡槽4f,当拨柱4e处于“shut”位或“open”位,钢珠9在第二弹簧8的作用下压入卡槽4f内,从而在“shut”位与“open”位的转换时增加挡位感。

最好是,转动板4的尾端4d为圆形,头端4c为扇形。

结合图12、图13所示,固定板3与盖板5通过螺钉12固定在一起后再安装到上联板10上,点火开关1通过螺钉12固定安装在上联板10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