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03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尤其涉及由两种独立铝型 材组合的浇注隔热铝型材。 龍紗
众所周知,生产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 一般是由第一型材与 第二型材两部分铝型材,通过机械拼接后形成一组合型材,再浇注,
断桥而成;传统拼接的方法,无法克服因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两部分 型材的自重,从而使组合位变形,组合型材也随之变形;有时在组合 位存有机械余量,也会使组合型材变形;另外,在浇注过程中无法克 服胶因热胀冷縮带来的组合型材变形的问题,造成双色浇注断桥隔热 铝型材,成材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 种拼接方法,使组合型材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两部分铝型材之间不 摇动,从而保证了组合形材的几何尺寸不变,同时克服挠注过程中因 热胀冷縮给组合型材带来的变形问题。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g^塞是
在本发明中,双色浇注隔热铝型材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 第一型材包括第一型材本体,第一浇注槽边,插角构成,所述的插角 是由支撑竖边,第一支撑斜边,第二支撑斜边,导向角组成;第二型 材包括,第二型材本体,第二浇注槽边,插槽构成,所述的插槽是由 反支撑竖边,反支撑横边,第二反支撑竖边,及第一反支撑突点,第 二反支撑突点组成;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可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现方 式,或采用不同颜色的铝型材。
插角与插槽的尺寸不等,插角的尺寸A大于插槽的尺寸B (即
4A>B);在插角顶端设计有一导向角,反之在与导向角相接触的反支 撑竖边的相应位置设计导向角也可以;当第一型材上的插角受压力F 时,导向角向插槽内滑动,第一支撑斜边会首先变形沿第二反支撑竖 边滑动,支撑竖边沿反支撑竖边滑动,第二支撑斜边与第二反支撑竖 边接触后也会发生变形,第二支撑斜边继续沿第二反支撑竖边滑动, 直至第一支撑斜边的端点,克服第一反支撑突点的阻力,并被第一反 支撑突点卡住,同时第二支撑斜边的端点,克服第二反支撑突点的阻 力并被第二反支撑突点卡住,插角被固定于插槽内。
由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拼接后形成组合型材,其组合型材的组合 位是插角插入插槽内,从而造成第一支撑斜边与第二支撑斜边发生弹 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压迫反支撑竖边及第二反支撑竖边, 构成稳定的预应力四边型结构,以此克服组合型材,其组合位因余量 而造成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的摇动;
另外在浇注液态断热胶时,胶的固化是放热反应,从而使胶相临 的铝型材受热,在冷即的过程中胶要收縮,而预应力四边型可克服由 于胶的收縮,造成组合型材变形的问题。
组合型材浇注液态断热胶冷却后,将临时过桥切断,形成的切口 将组合型材一分为二,并由断热胶连接,形成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 材。


图1、是本发明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拼接过程示意图3、是本发明组合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4、是本发明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截面结构示意图5、是已知的第一部分型材与第二部分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6、是已知的组合型材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组合位拼接过程示意图8、是本发明图7拼接后的组合位截面结构示意图。现参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双色浇注隔热铝型材包括,第 一型材1及第二型材2,第一型材1包括第一型材本体11,第一浇注
槽边12,插角14构成,所述的插角14是由支撑竖边13,第一支撑 斜边131,第二支撑斜边132,导向角133组成;第二型材2包括, 第二型材本体21,第二浇注槽边22,插槽25构成,所述的插槽25 是由反支撑竖边23,反支撑横边211,第二反支撑竖边24,及第一 反支撑突点241,第二反支撑突点242组成;第一型材l,与第二型 材2可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现方式,或采用不同颜色的铝型材。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插角14与插槽25的尺寸不等, 插角14的尺寸A大于插槽25的尺寸B (即A〉B);在插角14顶端 设计有一导向角133,反之与导向角133相接触的反支撑竖边23的 相应位置设计导向角也可以;当第一型材1上的插角14受压力F时, 导向角133向插槽25内滑动,第一支撑斜边131会首先变形沿第二 反支撑竖边24滑动,支撑竖边13沿反支撑竖边23滑动;第二支撑 斜边132与第二反支撑竖边24接触后也会发生变形,第二支撑斜边 132继续沿第二反支撑竖边24滑动,直至第一支撑斜边131的端点, 克服第一反支撑突点241的阻力,并被第一反支撑突点241卡住,同 时第二支撑斜边132的端点,克服第二反支撑突点242的阻力并被第 二反支撑突点242卡住,插角14被固定于插槽25内。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第一型材1与第二型材2 拼接后形成组合型材3,其组合型材3的组合位是插角14插入插槽 25内,从而造成第一支撑斜边131与第二支撑斜边132发生弹性变 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压迫反支撑竖边23及第二反支撑竖边 24,构成稳定的预应力四边型结构31,以此克服组合型材3的组合 位因余量而造成的第一型材1与第二型材2之间的摇动;
另外在浇注液态断热胶时,胶的固化是放热反应,从而使胶相临 的铝型材受热,在冷却的过程中胶要收縮,而预应力四边型31可克
6服由于胶的收縮而造成组合型材3变形的问题。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型材3浇注液态断热胶冷 却后,将临时过桥41切断,形成的切口411将组合型材3—分为二, 并由断热胶连接,形成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
结合图5、图6所示,已知的组合型材4包括第一型材41,及第 二型材42,第一型材41包括一卡合部411,卡合部411具有一倒叉 部412.第二型材42包括第二浇注侧边421,第二连接部422;第二连 接部422与第二浇注侧边421形成一卡合槽420,其中卡合槽420具 有第一突起部4201,以及一第二突起部4202;当第一型材41和第二 型材42卡接后;
第一型材41的卡合部411插入第二型材42的卡合槽420中,此 时卡合部411的倒叉部412恰好抵靠住第一突起部4201而卡合部41
的一端点413被第二突起部4202固定,使卡合部411恰好能贴合第 二浇注侧边421的内侧,从而使第一型材41与第二型材42相互卡合 固定,以上的卡合固定方式其为理想状态;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第二突起部4202与第二浇注侧边421形 成的定位槽423的尺寸必须要大于倒叉部412的端点413的尺寸,否 则无法将端点413插入定位槽423之中,即无法定位;正是预留的这 一机械余量,使得第一型材41与第二型材42的组合部43存有机械 余量,而使第一型材41与第二型材42之间产生摇动,再浇注后组合 型材4会变形;
另外,由于挤压型材的外形尺寸都有偏差,再加上表面处理的影 响,使表面处理后的铝型材尺寸偏差更大,尤其是喷涂材料,喷粉的 厚度不同,都可能使铝型材壁厚发生变化;又由于端点413没有导向 角,所以倒叉部412的尺寸C要小于卡合槽420的尺寸D,这样很难 实现以上的理想状态,即第一型材41与第二型材42之间的卡合固定, 正是第一型材41与第二型材42之间存有的机械余量会造成组合型材 4的摇动变形或浇注后组合型材4的变形。
7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插角5与插槽6的尺寸不等, 插角5的尺寸E大于插槽6的尺寸F (即E>F);插角5可设计成鱼 骨形,其中包括第一弹性变形边51,第二弹性变形边52,第三弹性 变形边53,第四弹性变形边54;插槽6包括第一突点61,第二突点 62;当插角5受压力F时,第一弹性变形边51,第二弹性变形边52, 第三弹性变形边53,第四弹性变形边54发生变形,并被压入插槽6 内,同时第一弹性变形边51及第二弹性变形边52被第一突点61及 第二突点62固定。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插角5插入插槽6形成组合 位7;第一弹性变形边51,第二弹性变形边52,第三弹性变形边53, 第四弹性变形边54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内应力支撑 插槽6,形成预应力结构使组合位7不能摇动。
结合图2、图3、图7、图8可见,插角与插槽的尺寸及形状可 以相对变化,但插角的尺寸要大于相应插槽的尺寸;插角插入插槽内, 插角要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内应力支撑插槽,由此形成预 应力结构的组合位,是构成组合型材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实现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的方案,结 构新颖,在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及新颖性上,其具有的实用 进步性,已符合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实用要件,本发明以上的 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次局限本发 明,是以,举凡与本发明的结构、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 属本发明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8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第一型材包括第一型材本体,第一浇注槽边及插角,第二型材包括第二型材本体,第二浇注槽边及插槽;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可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处方式或采用不同颜色的铝型材;插角插入插槽内形成的组合型材,其组合位构成一预应力结构;插角与插槽的尺寸不等;插角与插槽的尺寸及形状可以相对变化,但组合位构成的预应力结构不变。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插角,其特征是插角是由支撑竖边, 第一支撑斜边,第二支撑斜边,导向角组成;插角也可设计成鱼骨形, 包括第一弹性变形边,第二弹性变形边,第三弹性变形边,第四弹性 变形边。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插槽,其特征是插槽是由反支撑竖边, 反支撑横边,第二反支撑竖边及第一反支撑突点,第二反支撑突点组 成;插槽也可设计成包括第一突点61,第二突点62的形式。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插角插入插槽内形成的组合型材其组 合位构成一预应力结构,其特征是当第一型材上的插角受压力F 时,导向角向插槽内滑动,第一支撑斜边会首先变形沿第二反支撑竖 边滑动,支撑竖边沿反支撑竖边滑动;第二支撑斜边与第二反支撑竖 边接触后也会发生变形,第二支撑斜边继续沿第二反支撑竖边滑动, 直至第一支撑斜边的端点,克服第一反支撑突点的阻力,并被第一反 支撑突点卡住,同时第二支撑斜边的端点,克服第二反支撑突点的阻 力并被第二反支撑突点卡住,插角被固定于插槽内;由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拼接后形成组合型材,其组合型材的组合 位是插角插入插槽内,从而造成第一支撑斜边与第二支撑斜边发生弹 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压迫反支撑竖边及第二反支撑竖边, 构成稳定的预应力四边型结构,以此克服组合型材的组合位因余量而造成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的摇动;当插角受压力F时,第一弹性变形边,第二弹性变形边,第三弹性变形边,第四弹性变形边发生变形,并被压入插槽内,同时第一 弹性变形边及第二弹性变形边被第一突点及第二突点固定;并由弹性 变形产生的内应力支撑插槽,形成预应力结构使组合位不能摇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第一型材上的插角受压力F时,导向角向插槽内滑动,其特征是:在插角顶端设计有一导向角,反之在与插角 上的导向角相接触的反支撑竖边的相应位置设计导向角也可以。
6,如权利要求l所述,插角与插槽的尺寸不等,插角与插槽的 尺寸及形状可以相对变化,但组合位构成的预应力结构不变,其特征 是:插角与插槽的尺寸及形状可以相对变化,但插角的尺寸要大于相 应插槽的尺寸;插角插入插槽内,插角要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产 生的内应力支撑插槽,由此形成预应力结构的组合位,是构成组合型 材的特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实现双色浇注断桥隔热铝型材的方案,是由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两部分铝型材,通过机械拼接后形成一组合型材,再浇注,断桥而成;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拼接后形成组合型材,其组合型材的组合位是插角插入插槽内,从而造成第一支撑斜边与第二支撑斜边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压迫反支撑竖边及第二反支撑竖边,构成稳定的预应力结构,以此克服组合型材,其组合位因余量而造成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的摇动,也可克服由于胶的收缩,造成组合型材变形的问题。
文档编号E06B3/04GK101684710SQ20081019873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朱成祥 申请人:朱成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