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儿童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35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儿童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儿童产品,所述产品使用安全带以保持该儿童留在该产品上。 特别涉及可分离地连接安全带到该产品的夹带结构。
背景技术
儿童产品中常见使用织带附加到座椅结构作为安全带式的约束系统。这类儿童产品 的例子是汽车安全座椅、婴儿运输工具和秋千。 一般情况下,该儿童产品的所述座椅结 构的安全带需要稳固连接,以达到产品约束性的要求。然而该连接点也需设计成便于由 该座椅结构拆除该织带,以方便清洁及把该织带重新定位到该儿童产品另一位置,以更 好地容纳该儿童的尺寸。
该约束系统通常是从织带形成的吊带,它可从聚丙烯、尼龙、聚酯纤维或其它适合 的材料造成,制成的形状提供一个末端结构,所述结构大于该织带,并可以转向,以提 供限制安全带通过该儿童产品的靠背的有槽口的开口。这类安全带有一个贴在该带子的 末端的扣,所述扣在该带子的末端可旋转,以阻断该带子通过该儿童产品的有槽口的开 口。另一安全带的构造是在该安全带的末端令该织带折叠,并缝合以提供一个与该吊带 垂直的瓣片。在已知的儿童产品中,该产品提供一个有槽口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可 让该织带通过,而该咬合结构(如扣,瓣片等)收回时紧贴该织带,并以手工操作维持 在此收回这状态。 一旦该咬合结构通过该有槽口的开口,该咬合结构被释放并得以返回正常的垂直于该织带的方向。在这正常的方向,该咬合结构不能向后通过该有槽口的开 口,而该织带留在该儿童产品上,用作为安全带。
要令连接到该儿童产品的该吊带除去,需能从该座椅结构背后接触到该咬合结构, 使该咬合结构可以再次向该织带折叠,并以手工操作约束在这位置,直到向后通过该结 构的有槽口的开口。虽然这连接该安全带的末端到该座椅结构的方法非常有效和非常实 用,但规定要能够接触到该座椅结构背面,以便能够折叠该咬合结构到该织带之上,令 该儿童产品的背面不能有平滑的盖子或其它美观的结构,因为这样的盖子结构会令人接 触不到在该吊带织带末端的咬合结构。如图13所示, 一个典型对比文件的儿童产品50 有一个有一对有槽口的开口55, 55a的背板52,在该开口有一个合适的幵口高度以安置 该织带和该咬合结构44与该毗邻的织带41束紧后以减少该末端部份43的厚度。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个系统来连接织带形成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以便从该产品除 下该安全带,而对该产品的背面的外观没有限制或损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标之一是提供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弊端的连接从传统织带形成的 安全带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标是提供具有安装系统的儿童产品,令安全带末端部份可除下地 连接到该儿童产品,而不需要接触到该儿童产品的背面来除下该安全带。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该安全带的安装系统包括一定位槽和一个与该定位槽互通的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全带末端部份可通过该安装系统的开口,并从该开口滑到该 定位槽,以稳固该安全带在该儿童产品的座椅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安全带可由该儿童产品的座椅结构分离,而不需要接触到 该座椅结构的背部来操纵该织带的末端部份。
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是藉着令该织带从该定位槽通过到该开口而令该安全带可由 该儿童产品的座椅结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点是该安全带的末端部份可从该安装系统的开口回縮,而不需 要在该安全带末端的咬合结构向该织带折叠。
本实用新型又一特点是该儿童产品的座椅结构的背部可以盖子来装饰,以提供美观 的外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该安装系统可用于一种产品,而该产品采用的安全带 的座椅结构的背部是不能接触到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构成该安全带的织带末端部份在沿该儿童产品的座椅结 构的背部可以隐藏。
本实用新型又一特点是该开口与该定位槽成一角度,并由一窄通道与之连接。本实 用新型的更多特点是该开口在该定位槽的两端之间的位置连接到该定位槽,优选是邻近 该定位槽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 一优点是连接该开口与该定位槽两端中间的定位槽之间的窄通道 限制了该织带从该定位槽移动到该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点是要将该织带从该定位槽通过该窄通道移位到该开口时,需 要手动操纵该织带,引导该织带的一侧迈沿到该窄通道。
8本实用新型另一目标是为儿童产品提供构造耐用、制造廉价、无忧保养、容易组合 以及使用简单有效的安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达到所述及其它目标、特点和优点,是藉着提供了在儿童产品(如汽车 安全座椅、婴儿运输工具或儿童秋千)的座椅结构内形成的一种安装系统,该安装系统 让用有咬合结构(如一个扣或一个缝制在该织带的末端的正角的瓣片)的织带造成的安 全带可以安装及拆除,而不需接触到该座椅结构的该背部来操纵该织带的末端部份。
该安装系统包括一个定位槽,该定位槽高度足以让该织带通过,也包括一个开口,该 开口高度足以让该咬合结构通过,而无需强行将该咬合结构迫向该织带。该开口由窄 通道与该定位槽连接,该窄通道位于该定位槽两端之间,但毗邻一端,以便操控该织 带的一迈沿从该定位槽进入该窄通道。


当考虑到以下详细的发明公开,尤其是与如下的附图结合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会 是显然易见的,其中
图1是该婴儿摇床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高位置正面透视图2是如图l所示该婴儿摇床的正面仰视图3是如图1与2所示该婴儿摇床的左面仰视图4是如图2所示该座椅携带器安装在该基底部件上的正面放大仰视图,该基底部 件有婴儿摇床挂架管与支架,图2为清晰起见而拆解;
图5是如图4所示该座椅携带器与基底部件的左面仰视图,该携带器把手的接迭位 置以虚线显示;
图6是该座椅携带器的高位置放大正面透视图,为清晰起见,所述座椅携带器的托 盘与轭结构已经拆除;
9图7是如图6所示该座椅携带器的正面仰视图8是在该儿童产品的座椅结构内构成的安装系统的放大详图9是类似图8的放大详图,但以图表式地描绘典型织带末端部份被引导进该开口
并保持在该定位槽内;
图10是一典型安全带并有一安全扣固定于该安全带末端的透视图11是一典型安全带的透视图,该安全带有瓣片折叠于该安全带上并缝入一垂直
定位的位置;
图12是一典型安全带的透视图,该安全带有一个织带形成并缝进该安全带末端的
结;
图13是一现有儿童产品背部的透视图,该儿童产品有一对由该产品背部伸出的安 全带,其中一安全带安置为由该产品伸出和另一安全带则拉近该产品背部,有一瓣片 防止该安全带由槽口拉出;
图14是一个安装系统包含一个在该开口内的固位襟以限制已安放在该固位槽内 该织带的运动的替代实施例的设计图15是该安装系统第二替代实施例的设计图,在该安装系统内该开口是与该固 位槽在不同的平面上;图16是该安装系统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设计图,在该安装系统 内该开口是与该固位槽在不同的平面上;
图17是该安装系统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设计图,在该安装系统内该开口是在该 固位槽的侧面;
图18是该安装系统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设计图,在该安装系统内该开口是置于该固位 槽的末端并该固位槽的轴口相对地弥补。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清楚地显示一个结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婴儿摇床。本实用新型是适用于任 何儿童产品,在所述儿童产品上有一由织带制成的安全带,而该安全带的末端部份由折 迭该织带于该织带之上组成并将该织带缝入至形成一瓣片,所述瓣片与由该织带形成的 安全带的主要轴普遍成垂直放置。这样的儿童产品的例子是汽车座椅,小孩摇床,婴儿 运送器,折叠式婴儿车和当中有包含予小孩休息的靠背部份的座椅结构的相近产品。
如图10 - 12所示,典型例子是一条安全带40,该安全带于末端43有一个咬合结 构44。在一实施例中的安全带40, —个扣45固定在末端43—块织带42的一个末端并连 接往一个中介物,调节连接在该由织带41形成的主要安全带40上的扣46。扣45能够与该 织带42的末端紧贴地配置,以此微小地厚过该末端织带42。如图11所示,第二个实施 例中的安全带40于末端43的织带41折迭于该织带之上并缝起以制造一个瓣片49,该瓣 片是普遍地与该织带41垂直地配置。如扣结构45—样,瓣片49能够縮进该毗连的织 带41,以制造一个临时的表面配置,只要该瓣片49是非常受限制的,亦即是微小地厚过 该末端织带41。如图12所示,第三个典型实施例中的安全带40于织带41的末端43有 一个结47。这结47能够压縮至适合通过一个在所述儿童产品背部大小适当有槽口的开 口,但一经通过所述儿童产品背部后,所述结能还原本来的厚度,以提供一个咬合结构 44予该结构44再通过该有槽口的开口。
如图13所示,一个典型对比文件的儿童产品50有一个有一对有槽口的开口55,55a 的背板52,在该幵口有一个合适的开口高度以安置该织带和该咬合结构44与该毗邻的 织带41束紧后以减少该末端部份43的厚度。如图ll描述,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安全带40显 示出于织带41末端部份43缝上的瓣片49由有槽口的开口55伸出并显现咬合结构44。当该瓣片49穿过该常见的有槽口的开口55,所述瓣片49实质地恢复它本来与该织带41垂直 的定位并防止该末端部份43由该有槽口的开口55拉回。在其中一个有槽口的开口中, 织带41于该有槽口的开口55a推出,以确定瓣片49于远离该背板52的定位,例如当该 安全带40通过该有槽口的开口 55a的起始设置时。
另一个有槽口的开口55有瓣片49以咬合的定位与背板52拉在一起,以防止瓣片49 与安全带40从产品50的背板52回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将会识别出其它咬合结构,例如 扣45与结47可以如图13般操作。要将织带41从常见的儿童产品50上移除可以伸手到产品 50的后方,然后再次操纵咬合结构44对着毗邻织带41縮回,以使咬合结构44可以通过有 槽口的开口55穿回。这样的配置方式需要末端部份43可以从所述座椅结构后部取出,而 这种方式通常表示儿童产品50的背板52将不可以由美观的盖子部件盖上。
作为一典型例子,儿童产品由末端部份缝置成直角的织带形成的安全带,该婴儿摇 床IO,如图1-3的最佳显示,包括该婴儿摇床主要组成件的一个支架组合12,包括一对 横向间隔的后腿13与一对相对的前腿14,及一个悬挂在支架组合12上的座椅组合15以作 前后摇摆运动。该座椅结构15是由一个模制座椅携带器20所组成,再经过一个固定结构 26可拆卸地固定于一对横向间隔挂架17,所述挂架固定于一个基底部件19上,再连接至 放置于所述后腿13的悬臂梁末端相对的挂架遮蔽物18。
该座椅携带器20是配置成可用于多种用途,例如当作一个汽车座椅或一个折迭式婴 儿车,除如以下的详细描述当作婴儿摆动集合IO。图6是该座椅携带器的高位置放大正 面透视图,为清晰起见,所述座椅携带器的托盘与轭结构已经拆除;图7是如图6所示 该座椅携带器的正面仰视图。该座椅携带器20是由一个外壳21形成以支持一个座椅22, 所述座椅可承托并固定一个婴儿。该座椅携带器20是由一个外壳21形成以支持一个座椅22,所述座椅可承托并固定一个婴儿。该外壳21有一个可拆解的托盘23固定于一个前向 定位并界订一个防止婴儿由所述座椅22向前滑出的轭24。该外壳21亦提供一个枢轴的提 升把手25,该把手可以在如图4和5所显示的直立定位和如图5虚线所显示的折迭或縮回 定位之间游动。该外壳21的后置部分形成一个外部盖子27,提供以该外壳21的平滑美观 外部表面以遮盖功能性结构,例如一个可以经过在该座椅携带器20后面弹簧锁部件29启 动的弹簧锁机制(没有显示)。该座椅结构15包括一个内壁16以提供主要支持予乘载了 儿童的该座椅携带器20的后部。该座椅携带器20运用一个安全带39以固定儿童从座椅结 构15上移出。如图9的图表式显示,这个安全带39可以如上述描绘的方式形成,所述安 全带39由一个末端部份P并包括一个普遍地与该织带W配置成直角的缝在末端部份上的 瓣片F建成。其中包含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内壁16是与安装系统30形成,并包括一系列 边带定位孔32,末端部份P随需要而插进所述定位孔以固定织带W的末端部份P于座椅结 构15。
该安装系统30优选地在内壁16内包括以垂直间隔的多对边带定位孔32。每一对相对 的边带定位孔32对应着一个相对于已乘坐了儿童的座椅携带器20的安全带39上预先选 择的位置。如以下的详细描述,当儿童长大时,该织带W可以从一对边带定位孔32上移 除,并移至一对较高的边带定位孔32,从而令该安全带39能够适当地配置高于该儿童的 肩膊。因应该产品的个别用途,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将会识别出有些儿童产品可能只需要 单一对边带定位孔32。然而,如要清洗此产品可能需要拆除安全带39。因此,为方便拆 除安全带39,单一对边带定位孔32可以提供一个方便的安装系统予该安全带。
每一个边带定位孔32是与定位槽34所形成,在所述槽内织带W可以与瓣片F伸延并嵌 入内壁16后面。如与一般的对比文件所公开的一个靠着织带W折迭的瓣片P所相反,该定位槽34的高度可以少于一个常见的有槽口的开口,因为该定位槽34只需要容许单一厚度 的织带W去通过。当织带W的末端伸延过定位槽34时,为允许瓣片F通过内壁16,从而令 瓣片F可以嵌入内壁16后面,该边带定位孔34包括一个开口35,所述开口有一可以允许 瓣片F通过而不需要靠着织带W折迭瓣片F的高度。如以下描述,该开口35的长度可以在 某程度上少于对应织带W阔度范围,因为瓣片F可以由开口35以对角方式插入并退出。
该开口35是由一条窄通道37接驳往定位槽34,以使定位槽34是在织带W的移动下与 开口35有所交流。该窄信道37和该开口35是以一角度方式,配合定位槽34定向而配置, 而该角度优选为大约45度角,如此可以放松织带W从开口35进入定位槽34的移动。此外, 如图8的最佳显示,该窄通道37以最少微微的大于定位槽34的高度于定位槽34中间的相 对末端开放进定位槽34内,尽管优选地是与该窄通道毗邻,尽管与定位槽34末端相隔一 段距离,如此粗略地与织带W的厚度对应。在如此的配置下,除非用手动方式控制,该 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的织带W将不能够以配置该织带W的边沿于该窄信道37内的方式移 动。在运作时,该安全带39可以与一个预先选择的边带定位孔32,以抓牢末端部份P并 从开口35插入瓣片F来啮合。如该开口35的长度是少于该末端部份P的对应长度范围,该 末端部份P可以以对角方式插入开口 35 ,首先插该末端部份P入与该瓣片F的末端对应该 开口35的通道末端进开口35,当该织带进入该窄通道37直至该瓣片F的尾部末端通过并 进入该开口35时,将瓣片F滑入内壁16的后面。
当引导织带W边沿通过通道37并进入定位槽34时,该织带W是沿该窄通道37移动。该 织带W是沿该窄通道37移动直至靠定位槽34远程末端放置。常见的织带W有足够的单性, 使织带的边沿可以挤压和/或束起来以进入定位槽34,为此该织带W的边沿可以由通道 37推出并完全放置在定位槽34内。在这种位置下,瓣片F是完全在内壁16后面并显示
14一个足够阔度不能通过定位槽34的阻挡物。该安全带39是困在定位槽34内并安全固定在 座椅结构15内,直至织带W是人手控制地挤压织带W的边沿进入窄通道37。 织带W沿窄 通道37移动,并引导织带W的边缘通过通道37然后进入定位槽34。织带W沿定位槽34移动 直至定位于定位槽34的远末端。常规的织带W具有足够的伸展性,从而织带的近末端可 被压縮进入定位槽34,以使织带W的近末端可从通道37撤出,并完全进入定位槽34。在 这个位置,瓣片F完全位于内靠背16之后,并提供了一个完全的阻隔,不能进入定位槽 34。直到织带W被手动压縮至其近末端进入窄通道37,安全带39被固定于定位槽34并且 固定在座椅结构15。
除去安全带39大致上与上述安装操作相反。织带W的近末端被手动压縮至定位槽34 直至其近末端可被拉至窄通道37。织带W可沿窄通道37滑动直至使其脱离定位槽34进入 开口35,其中瓣片F可直接或沿对角线通过开口35移动,以使安全带39滑出边带定位孔 32。
安全带39可被安装进入座椅结构15的内靠背16并可从中拆除,不需要进入内靠背16 来操作织带W的末端P,特别的,通过除去安全带39,该儿童产品的背侧能被外靠背活外 罩27遮盖,以提供一个平稳的平面及审美学上优雅的儿童产品。通过外罩27,安全带39 的末端P不会轻易被看见,但安全带39可如现有领域中所知的一样轻易插入座椅结构15 并从中拆除。
虽然如上所述的边带定位孔32具有与定位槽34成45度角的开口并通过一个窄通道 37连接,与定位槽34沿其长度上的中点交叉,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认识到开口35可以 定位于定位槽34的上面或下面,以提供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功能。并且,开口35可平 行置于定位槽34,定位于其上面,下面,平行,或在其任何一边。连接通道37的应用限制了织带W的从定位槽34移动进入开口35,可为任何长度或形状,只要可允许信道37保 持功能。信道37可平行定位于定位槽34,或具有一定角度,如图8所示。并且,开口35 可为任何大小和形状,只要能够允许安全带末端的咬合结构通过靠背16,开口35位于靠 背16。例如,开口35可以是长方形,如图8所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形状。 附属结构30的其它替代实施例由图14一18所示。图14中,开口35位于定位槽34的一 侧,以使通道37只是一个开口,从中开口35与定位槽34相连接。图14中,开口35上具有 一个保持钮36,可偏转入内靠背16,以使咬合结构44通过保持钮36和开口35,所以织带 可通过通道37进入定位槽34。在图14的安装系统30的实施例中,定位槽34的末端距离保 持钮36实质上与行程安全带的织带的宽度相等。从而,织带可填入定位槽34,通过通道 37,并保持部分留在开口35中与保持钮36相对。
虽然图8和9所示的实施例中通道37被示为连接定位槽34和开口35的加长的槽,通道 37的作用为提供定位槽34和开口35的连通。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通道仅仅是为提供 定位槽34和开口35的联通而打开,并且满足了定义的功能。
再看图15和16,本领域中技术人员会注意到,开口35可定位于定位槽34的另一个面 上。对于所有公开的开口35来说,开口35具有一个高度,可接收咬合结构44的高度。从 而,咬合结构44通过开口35滑行,以致邻近的织带沿通道37排列,在图8和9所示的实施 例中,是一个加长的槽,虽然弯曲来提供定位槽34和开口35之间的连通。咬合结构44通 过开口35定位于内靠背16后面,同时织带通过通道37进入定位槽34。通道37在一个稍微 离开定位槽34的位置开向定位槽34,织带可完全进入定位槽34。除去安全带可通过操作 织带的末端使其进入通道来实现,然后咬合结构可通过开口35移动至末端。图15和16所 示实施例的主要区别是图16的通道在定位槽34的末端。附属结构30的其它实施例在图17和18中展示,其中开口35直接与定位槽34连接。图 17中的开口35位于定位槽34的中央,通道37打开以使开口35和定位槽34连通。在图18中, 开口35偏移以使定位槽34连通通道37进入开口35的末端。开口35的深度必须足够容纳咬 合结构移动至开口35的末端成一角度,并且在图18的实施例中足够宽以容纳织带的折叠 向咬合结构以容许咬合结构通过开口35向末端移动,以致织带可以通过定位槽34。优选 地,图17和15中的定位槽34的宽度可以使织带位于定位槽34和通道37对面的开口35的靠 背之间。因此,在咬合结构通过开口35之后,织带将延至定位槽34,通过通道37,横过 开口35。清楚地,咬合结构需要折叠向织带,至少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移除咬合结 构将很困难,但是咬合结构可通过开口35以使织带完全收在窄定位槽34中。 应该理解,针对以上为解释本实用新型本质所作的描述和说明的细节、材料、步骤和部 件安排所做的修改,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公开可以活得并且实现。以上描述说明 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可在其它实施例中应用而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包括靠背支撑可分离的、形成于织带的安全带,织带末端与咬合结构结合,咬合结构的咬合度大致与织带垂直,改进包括靠背上的安装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边带定位孔与所述安全带相适应,所述至少一个边带定位孔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级高度尺寸来适合所述织带的厚度;以及开口,具有二级高度尺寸来接受所述咬合结构的移动,所述通道口跟所述定位槽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进一步包含-通道,其连通所述定位槽和开口,以使所述织带从所述开口通过所述通道移动至 所述定位槽。
3. 如权利要求2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垂直于所述定位槽。
4. 如权利要求3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其中所述通道为延长的槽,所述通 道和所述开口以一定角度定于所述定位槽。
5. 如权利要求3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其中所述通道开向所述定位槽,其 距离定位槽一端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定位槽的所述初级高度尺寸。
6. 如权利要求2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具有与所述二级高度 尺寸垂直正交的长度尺寸,所述长度尺寸比所述咬合结构的相应宽度小,所述定 位钮具有与所述织带相应宽度实质上相等的二级宽度尺寸。
7. 如权利要求1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至少部分被定位钮阻 挡,定位钮可被压低至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咬合结构通过,所述定位钮限制所述织 带移动至所述开口直至可使所述开口打开。
8. 如权利要求6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偏置于所述定位槽。
9. 如权利要求8的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从所述定位 槽的一端延至通道,以使所述定位槽和开口相连,所述宽度比所述织带的相应宽 度小,以致当所述织带放入所述定位槽时,将从定位槽一段通过所述通道延至所 述定位钮。
10. —种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衔接于安全带以固定所述安全带于所述儿童产 品,安全带形成于一条织带,包括咬合结构,其咬合度比所述带的厚度大,安装系统包含 边带定位孔,其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级高度尺寸以使所述带通过;开口,具有比所述初级高度尺寸大的二级高度尺寸以使所述咬合结构通过;以及;通道,连接所述开口和定位槽以使所述带从所述开口通过所述通道移动至 所述定位槽
11. 如权利要求10的安装系统,其中所述通道开向所述定位槽,其距离定位槽一端的 距离至少为所述定位槽的所述初级高度尺寸。
12. 如权利要求ll的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垂直于所述定位槽。
13. 如权利要求12的安装系统,其中所述通道为延长的槽,所述通道和所述开口以一 定角度定于所述定位槽。
14. 如权利要求12的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具有与所述二级高度尺寸垂直正交的长 度尺寸,所述长度尺寸比所述咬合结构的相应宽度小,所述定位钮具有与所述边带结构相应宽度实质上相等的二级宽度尺寸
15. 如权利要求10的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的所述二级高度尺寸可接受所述咬合结 构的移动而不需要使所述咬合结构减少咬合度。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至少部分被定位钮阻挡,定位钮可 被压低至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咬合结构通过,所述定位钮限制所述织带移动至所述 开口直至可使所述开口打开。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偏置于所述定位槽。
18. —种具有安全带安装系统的儿童产品,包含座椅结构,包括内靠背支撑可分离的、形成于织带的安全带,织带末端具有 咬合结构以使咬合度大致与所述织带的厚度垂直-所述内靠背上的安装系统,包括一对边带定位孔与所述安全带适应,每个所述边带定位孔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级高度尺寸来适合所述织带的厚度;以及 开口,具有二级高度尺寸来接受所述咬合结构的移动;以及通道,连接所述开口和定位槽以使所述织带从所述开口通过所述通道移动至所述定位槽。
19. 如权利要求18的儿童产品,其中所述通道和所述开口以一定角度定于所述定位槽,所述通道开向所述定位槽,其距离定位槽一端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定位槽的所述初 级高度尺寸。
20. 如权利要求18的儿童产品,其中所述开口的所述二级高度尺寸可接受所述咬合结 构的移动而不需要使所述咬合结构减少咬合度。
21. 如权利要求20的儿童产品,进一步包括外部的遮盖,装裱于所述内靠背的后部,以致当所述安全带放入所述定位槽时, 将被定位于所述内靠背和外遮盖之间。
22. 如权利要求18的儿童产品,其中所述开口至少部分被定位钮阻挡,定位钮可被压 低至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咬合结构通过,所述定位钮限制所述织带移动至所述开口 直至可使所述开口打开。
专利摘要一种儿童产品的安全带安装系统,包括靠背支撑可分离的、形成于织带的安全带,织带末端与咬合结构结合,咬合结构的咬合度大致与织带垂直,改进包括靠背上的安装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边带定位孔与所述安全带相适应,所述至少一个边带定位孔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级高度尺寸来适合所述织带的厚度;以及开口,具有二级高度尺寸来接受所述咬合结构的移动,所述通道口跟所述定位槽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儿童产品的安装系统。该安装系统让用有咬合结构(如一个扣或一个缝制在该织带的末端的正角的瓣片)的织带造成的安全带可以安装及拆除,而不需接触到该座椅结构的该背部来操纵该织带的末端部分。
文档编号A47D15/00GK201271027SQ20082000131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5日
发明者彼得·R.·塔克, 柯蒂斯·M.·哈尔滕斯汀 申请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