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424阅读:79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面板与把手之间的装配结构是采用先对把手方位定向,艮卩先固定 左手位还是右手位开门,然后将面板和把手装配好,再将它们装配在门上。该 结构一旦将面板和把手装配好后,把手的方向就位固定不变状态,此时如想将 把手换向,如从左手位换为右手位,则必须重新将把手和面板之间的原安装拆 卸开,然后再将把手换向定位与面板重新安装,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造成 安装人员的重复劳动,使安装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把手可360°旋转、自由换向 且安装方便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包括面板和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包括安装端并 通过所述安装端穿过所述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而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面板上;a. 所述门把手的安装端包括力矩传输段和位于所述力矩传输段外端的固定 段,所述力矩传输段的外径大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内径,而所述面板安装孔的 内径大于所述固定段的外径;所述力矩传输段的轴向中心设有呈盲孔状的方铁 盲孔,所述固定段呈环形,所述固定段的中心孔内径大于所述方铁盲孔的最大 内径且两个孔前后连通;所述固定段从所述面板的正面穿过所述面板的安装孔 并伸入到所述面板的背面;b.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背面的凸轮,所述凸轮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凸轮通 孔并通过所述凸轮通孔套装固定在所述把手的固定段;所述凸轮在径向沿两个 相互垂直数轴方向具有非圆形的对称性外形轮廓;c. 还包括固连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轮两侧的弹性机构;两个所述弹性机构的内侧边分别抵压在所述凸轮的两侧壁上。所述凸轮在径向沿两个相互垂直数轴方向是指在凸轮的径向截面上两个方 向。在安装过程中,将所述固定段从所述面板的正面穿过所述面板的安装孔并 伸入到所述面板的背面,并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上。而所述凸轮通 过所述凸轮通孔套装固定在所述把手的固定段上,使所述凸轮可随所述固定段 的旋转而旋转。因所述力矩传输段的外径大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内径,所以所 述力矩传输段卡在所述面板的正表面上而不穿过所述面板。在转动把手时,所 述把手带动所述凸轮随其旋转。在弹性机构的弹性作用下,弹性机构的内侧边 始终保持与所述凸轮的侧壁传动连接。在凸轮旋转过程中,当凸轮旋转至其凸边与所述弹性机构的内侧边接触传动连接时,所述凸轮就会压迫其两侧的所述 弹性机构弹性收縮,同时凸轮两侧的弹性机构会对凸轮产生两个反作用力,并 产生两个力矩促使凸轮旋转复位;当凸轮旋转至其非凸边与所述弹性机构的内 侧边接触传动连接时,所述弹性机构弹性复位。由于所述凸轮外轮廓的特殊性, 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可实现所述把手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弹性复位。同时,通过 所述凸轮与所述弹性机构之间的配合,所述把手还可实现360°旋转,以克服 现有技术中把手非经拆卸不可转向定位的弊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正方形,且转角 位设置为过渡圆弧形;或者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枕头形,所述枕 头形的其中两侧边平行,而另外两侧边在径向截面呈半圆形;或所述凸轮的外 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椭圆形。当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呈正方形,且四个转角位 呈过渡圆弧形时,所述凸轮在其两侧的所述弹性机构的弹性抵压下,可实现把 手40° -45°范围内的自动弹性复位,即把手在此范围内可自动回弹至水平 位置。当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枕头形或椭圆形时,在凸轮旋转过 程中,由于加大了所述凸轮的侧壁的凸边周长的长度,所述凸轮在其两侧的所 述弹性机构的弹性抵压下,可实现把手60。 -65°范围内的自动弹性复位。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还包括波纹状环形金属弹簧垫片,所述金属弹簧垫 片套在所述固定段上并位于所述凸轮的底端与所述面板的背面之间。通过所述金属弹簧垫片的弹性作用可对所述凸轮和所述面板之间进行轴向辅助定位,进 一步解决两者之间配合间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还包括环形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套在所述固定段上 并位于所述力矩传输段与所述面板的正面之间。所述橡胶垫套在所述力矩传输 段与所述面板的正面之间起到一定缓冲、加固的作用,可避免金属之间连接的 互相磨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设置凸起的挡块,所述弹性机构 设置在所述挡块与所述凸轮之间;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的 抵压端抵压在所述凸轮的侧壁上,而所述滑块的弹性端与所述弹簧的尾端部连 接,所述弹簧的头端部抵压在所述挡块上。所述滑块借助所述弹簧的弹力可来 回滑动,从而构成所述弹性机构。所述滑块的抵压端即为所述弹性机构的内侧 边。而在所述凸轮随所述把手旋转时,所述凸轮就带动所述滑块滑动,从而形 成二者之间的传动接触连接。通过该弹性结构及所述凸轮的外轮廓特征的配合 下,来完成所述把手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弹性复位。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为了使所述弹簧与所述滑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稳定, 所述滑块的弹性端上设置呈盲孔状的滑块孔,所述弹簧的尾端部插入所述滑块 孔中。相应的,所述挡块上也可设置弹簧凹槽,弹簧正好装配在所述弹簧凹槽 和所述滑块孔之间,这样所述弹簧与所述挡块的连接关系也相对稳定,以避免 在所述滑块来回滑动时,所述弹簧出现偏离弹性收縮轨道弹出的现象。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导向槽,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设 置与所述导向槽适配的凸出筋条,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导向槽可滑动地骑压在所 述凸出筋条上,这样可使滑块的滑动轨道较稳定。作为等同方案反之亦可,艮卩 在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凸筋,所述面板的背面设置与所述凸筋适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凸轮的顶端沿径向向外方向设置有凸轮径向凸 边,所述滑块的抵压端抵压在位于所述凸轮径向凸边下部的所述凸轮的侧壁上, 这样所述凸轮径向凸边对所述滑块施加了一定的下压力,从而可避免所述滑块 在弹簧作用下来回滑动吋出现向上翘起的问题。或者所述滑块的抵压端直接抵 压在所述凸轮径向凸边上,由于加大了所述凸轮与所述滑块接触抵压处的所述凸轮的半径,可使弹性机构施加在所述凸轮上的力矩变大,也就是说把手回弹 更有力。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凸轮的顶端沿径向向外方向设置有凸轮径向凸 边,所述滑块的抵压端设置有阶梯状台阶,所述凸轮径向凸边抵压在所述台阶 上。通过所述凸轮径向凸边与所述阶梯状台阶相互配合,所述凸轮径向凸边对 所述滑块的阶梯状台阶施加了一定的下压力,从而可避免所述滑块在弹簧作用 下来回滑动时出现向上翘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在所述凸轮通孔中沿径向对称设置两个平行的径向 凸出弦边,所述门把手的固定段的顶端部设置有平行的两侧边,所述固定段的 平行侧边与所述径向凸出弦边配合形成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凸轮之间的径向定 位,可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另外,所述固定段的平行侧边与所述径向 凸出弦边初配后,所述把手应成水平位。或者通过对所述径向凸出弦边的角度 调整,在所述固定段的平行侧边与所述径向凸出弦边初配后,所述把手比水平 位略高些,这样可解决由于所述把手的固定段与所述凸轮的配合间隙问题而造 成的把手在重力作用下会略有下垂现象出现,民口把手比水平位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由于采用所述凸轮与所述把手的固定段固连结构,以及所述凸轮与所述 弹性机构之间的配合,利用所述凸轮的外形特性在其两侧的弹性机构的抵压力 作用下可实现所述把手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弹性复位。同时,通过所述凸轮与所述弹性机构之间的配合,所述把手还可实现360°旋转,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把 手非经拆卸不可转向定位的弊端。2. 由于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正方形,且四个转角位呈过渡圆 弧形,所述凸轮在所述弹性机构的弹性抵压下,给把手一个复位力矩从而实现 把手40° -45°范围内的自动弹性复位,即把手在此范围内可自动回弹至水 平位置。该结构可用于锁体本身有弹力,或对把手复位角度要求不高的锁把手 结构。3. 由于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枕头形或椭圆形,在凸轮旋转过程中,由于加大了所述凸轮的侧壁的凸边周长的长度,所述凸轮在所述弹性机构的弹性抵压下,给把手一个复位力矩从而实现把手60° -65°范围内的自动 弹性复位。该结构适用于锁体本身无弹力或弹力较差的锁把手结构,其回弹复 位有力,且手感好,不会产生把手弹性复位的死位。4. 由于设置所述金属弹簧垫片套在所述固定段上并位于所述凸轮的底端与 所述面板的背面之间,通过所述金属弹簧垫片的弹性作用可对所述凸轮和所述 面板之间进行轴向辅助定位,进一步解决两者之间配合间隙的问题。5. 由于设置所述橡胶垫套在所述力矩传输段与所述面板的正面之间,可起 到一定缓冲、加固的作用,以避免金属之间连接的互相磨损。6. 由于所述滑块的弹性端上设置呈盲孔状的滑块孔,所述弹簧的尾端部插 入所述滑块孔中,使所述弹簧与所述滑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更稳定,在整个把手 回弹复位结构的工作稳定性更佳,使用寿命更长。7. 由于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导向槽与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设置的与所述导向 槽适配的凸出筋条相互配合,使滑块的滑动轨道更稳定,也就使整个把手回弹 复位结构的工作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8. 由于所述凸轮的顶端沿径向向外方向设置有凸轮径向凸边,所述滑块的 抵压端抵压在位于所述凸轮径向凸边下部的所述凸轮的侧壁上,或所述滑块的 抵压端设置有阶梯状台阶,所述凸轮径向凸边抵压在所述台阶上,使所述凸轮 径向凸边对所述滑块施加了一定的下压力,从而可避免所述滑块在弹簧作用下 来回滑动时出现向上翘起的问题。9. 由于采用所述固定段的平行侧边与所述径向凸出弦边配合形成所述固定 段与所述凸轮之间的径向定位,可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所以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类门把手回弹复位 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部分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的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B-B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的滑块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图6的C向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中所述凸轮5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正方形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中所述凸轮5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枕头形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图9的D-D剖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中所述门把手的固顶段8的顶端部的剖面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初装后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初装后向下压把手2使 其中轴线与水平位置所呈角度9=30°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初装后向下压把手2使其中轴线与水平位置所呈角度e =60°左右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初装后向下压把手2旋 转角度0=155°左右时,把手2可实现转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 一种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包括面板1和门把手2,所述门 把手2包括安装端并通过所述安装端穿过所述面板1上设置的安装孔11而可旋 转地固定在所述面板1上。如图2所示,所述门把手的安装端包括力矩传输段3和位于所述力矩传输 段3外端的固定段8,所述力矩传输段3的外径大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1的内径,而所述面板安装孔11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段8的外径;所述力矩传输段3的轴向中心设有呈盲孔状的方铁盲孔31,所述固定段32呈环形,所述固定段8的 中心孔81内径大于所述方铁盲孔31的最大内径且两个孔前后连通;所述固定 段8从所述面板1的正面12穿过所述面板的安装孔11并伸入到所述面板1的 背面13。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活设置在所述面板背面13的凸轮5, 所述凸轮5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凸轮通孔51并通过所述凸轮通孔51套装固定在 所述把手的固定段8;所述凸轮5在径向沿两个相互垂直数轴X轴和Y轴方向 具有非圆形的对称性外形轮廓。还包括固连在所述面板的背面13且对称设置在 所述凸轮5两侧的弹性机构;两个所述弹性机构的抵压端分别抵压在所述凸轮 5的两侧壁上。进一步方案是,如图9所示,所述凸轮5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枕头形。 该外形的凸轮5在所述弹性机构的弹性抵压下,可实现把手2在60° -65°范 围内的自动弹性复位。或如图8所示,所述凸轮5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正 方形,且转角位5a处设置为过渡圆弧形。该外形的凸轮5在所述弹性机构的弹 性抵压下,可实现把手2在40。 -45°范围内的自动弹性复位,即把手.2在 此范围内可自动回弹至水平位置。进一步方案是,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波纹状环形金属弹簧垫片10, 所述金属弹簧垫片10套在所述固定段8上并位于所述凸轮5的底端与所述面板 的背面13之间。通过所述金属弹簧垫片10的弹性作用可对所述凸轮5和所述 面板1之间进行轴向辅助定位,进一步解决两者之间配合间隙的问题。进一步方案是,如图2所示,还包括环形橡胶垫9,所述橡胶垫9套在所 述固定段8上并位于所述力矩传输段3与所述面板的正面12之间。所述橡胶垫 9套在所述力矩传输段3与所述面板的正面12之间起到一定缓冲、加固的作用, 可避免金属之间连接的互相磨损。进一步方案是,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所述面板的背面13设置凸起 的挡块7,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挡块7与所述凸轮5之间;所述弹性机构 包括滑块4和弹簧6,所述滑块4的抵压端抵压在所述凸轮5的侧壁上,而所述滑块4的弹性端与所述弹簧6的尾端部连接,所述弹簧6的头端部抵压在所 述挡块7上。所述滑块4借助所述弹簧6的弹力可来回滑动,从而构成所述弹 性机构。而在所述凸轮5随所述把手2旋转时,所述凸轮5就带动所述滑块4 滑动,从而形成二者之间的传动接触连接。通过该弹性结构及所述凸轮5的外 轮廓特征的配合下,来完成所述把手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弹性复位。进一步方案是,如图1、图6和图7所示,为了使所述弹簧6与所述滑块4 之间的连接关系稳定,所述滑块4的弹性端上设置呈盲孔状的滑块孔41,所述 弹簧6的尾端部插入所述滑块孔41中。相应的,所述挡块7上也可设置弹簧凹 槽71 ,弹簧6正好装配在所述弹簧凹槽71和所述滑块孔41之间,这样所述弹 簧6与所述挡块7的连接关系也相对稳定,以避免在所述滑块4来回滑动时, 所述弹簧6出现偏离弹性收縮轨道弹出的现象。进一步的方案是,如图1 、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滑块4的底部设置 导向槽42,在所述面板的背面13设置与所述导向槽42适配的凸出筋条14,所 述滑块4通过所述导向槽42可滑动地骑压在所述凸出筋条14上,这样可使滑 块4的滑动轨道较稳定。进一歩的方案是,如图3和图10所示,所述凸轮5的顶端沿径向向外方向 设置有凸轮径向凸边52,所述滑块4的抵压端设置有阶梯状台阶42,所述凸轮 径向凸边52抵压在所述台阶42上。通过所述凸轮径向凸边52与所述阶梯状台 阶42相互配合,所述凸轮径向凸边52对所述滑块的阶梯状台阶42施加了一定 的下压力,从而可避免所述滑块4在弹簧6作用下来回滑动时出现向上翘起的 问题。进一歩方案是,如图3、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所述凸轮通孔51中 沿径向对称设置两个平行的径向凸出弦边53,所述门把手的固定段8的顶端部 设置有平行的两侧边82,所述固定段8的平行侧边82与所述径向凸出弦边53 配合形成所述固定段8与所述凸轮5之间的径向定位,可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 对旋转。所述固定段8的顶端穿过所述凸轮通孔51,然后铆接在所述凸轮5上, 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以凸轮5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枕头形为例,所述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 初装完毕如图12所示,把手2位于水平位置。如图13所示,向下压把手2使 其中轴线与水平位置所呈角度0=30°时,由于凸轮5的外形轮廓的特点,加之 弹性机构对凸轮向上回弹的力,使凸轮5产生一力矩,B口对把手2产生一个 复位的力矩,使把手复位至水平位置。如图14所示,向下压把手2使其中轴线 与水平位置所呈角度e =60°左右时(所述凸轮5的最凸处未旋转至与水平位置 垂直的位置且与其还有一定角度时),由于凸轮5的外形轮廓的特点,加之弹性 机构对凸轮向上回弹的力,使凸轮5产生一力矩,民口对把手2产生一个复位 的力矩,仍可使把手复位至水平位置。如图15所示,当向下压把手2旋转角度 9二155°左右后,把手2实现转向。由于该结构采用弹性机构与凸轮的配合, 把手可360°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包括面板和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包括安装端并通过所述安装端穿过所述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而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面板上;其特征在于a.所述门把手的安装端包括力矩传输段和位于所述力矩传输段外端的固定段,所述力矩传输段的外径大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内径,而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段的外径;所述力矩传输段的轴向中心设有呈盲孔状的方铁盲孔,所述固定段呈环形,所述固定段的中心孔内径大于所述方铁盲孔的最大内径且两个孔前后连通;所述固定段从所述面板的正面穿过所述面板的安装孔并伸入到所述面板的背面;b.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背面的凸轮,所述凸轮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凸轮通孔并通过所述凸轮通孔套装固定在所述把手的固定段;所述凸轮在径向沿两个相互垂直数轴方向具有非圆形的对称性外形轮廓;c.还包括固连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轮两侧的弹性机构;两个所述弹性机构的内侧边分别抵压在所述凸轮的两侧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 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正方形,且转角位设置为过渡圆弧形;或者所述凸轮的 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枕头形,所述枕头形的其中两侧边平行,而另外两侧边 呈半圆形;或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在径向截面呈椭圆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波纹状环形金属弹簧垫片,所述金属弹簧垫片套在所述固定段上并位于所述凸 轮的底端与所述面板的背面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环形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套在所述固定段上并位于所述力矩传输段与所述面板的正面之间o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面板的背面设置凸起的挡块,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挡块与所述凸轮之间;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的抵压端抵压在所述凸轮的侧壁上,而所述滑块的弹性端与所述弹簧的尾端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头端部抵压在所述 挡块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 弹性端上设置呈盲孔状的滑块孔,所述弹簧的尾端部插入所述滑块孔中。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 底部设置导向槽,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设置与所述导向槽适配的凸出筋条,所述 滑块通过所述导向槽可滑动地骑压在所述凸出筋条上。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 顶端沿径向向外方向设置有凸轮径向凸边,所述滑块的抵压端抵压在位于所述 凸轮径向凸边下部的所述凸轮的侧壁上或抵压在所述凸轮径向凸边上。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 顶端沿径向向外方向设置有凸轮径向凸边,所述滑块的抵压端设置有阶梯状台 阶,所述凸轮径向凸边抵压在所述台阶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 轮通孔中沿径向对称设置两个平行的径向凸出弦边,所述门把手的固定段的顶 端部设置有平行的两侧边,所述固定段的平行侧边与所述径向凸出弦边配合形 成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凸轮之间的径向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包括面板和门把手,门把手包括安装端并通过安装端穿过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而可旋转地固定在面板上;门把手的安装端包括力矩传输段和位于力矩传输段外端的固定段,固定段从面板的正面穿过面板的安装孔并伸入到面板的背面;还包括设置在面板背面的凸轮,凸轮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凸轮通孔并通过凸轮通孔套装固定在把手的固定段;凸轮在径向沿两个相互垂直数轴方向具有非圆形的对称性外形轮廓;还包括固连在面板的背面且对称设置在凸轮两侧的弹性机构;两个所述弹性机构的内侧边分别抵压在所述凸轮的两侧壁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把手可360°旋转、自由换向且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类门把手回弹复位结构。
文档编号E05B1/00GK201217976SQ20082005017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日
发明者曹湛斌, 车利东 申请人:曹湛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