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38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动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门,尤其是一种紧急情况下可方便地手动打开的自 动门。背景技术
一般自动门上装有活动门扇和固定门扇两类,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活动门 扇沿平行于活动门扇平面的轨道自动平移,固定门扇固定不动。如图1所示,
活动门扇1可在动力系统驱动下沿平行于活动门扇1所处平面的轨道2左右 往复自动平移,固定门扇2固定不动。当建筑内部出现火警等紧急情况时, 为了安全考虑往往会自动切断电源,如果此时活动门扇处于关闭的状态下, 人们将难以逃生。因此,自动门一般会配置一个UPS电源进行一次或多次的 供电,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使活动门扇再次平移打开,人群可以从自动门口进 行逃生。
这种自动门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门打开的大小仅仅是活动门扇打开后的宽 度,即整个自动门门洞宽度的一半;另外,由于UPS电源属于电子产品,其 本身的可靠性对安全逃生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发生故障或使用时间过长未 更换,在紧急情况下也无法开启自动门,使人群逃生出现困难。而另设专门 的手动逃生门可能给建筑设计造成不便,影响空间布局,同时这样的手动逃 生门一般都很小,不利于紧急情况下大流量的人群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紧急情况下可方便地手动打 开的自动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门,包括固定门扇、活 动门扇、上导轨和底轨;还包括分别可沿上导轨和底轨往复滑动的滑动架、 导向轮机构,以及可将活动门扇和滑动架固定的扣件机构;活动门扇上下两 端中的一端枢接在滑动架上、另一端枢接在导向轮机构上;固定门扇的上下 两端分别枢接在上导轨和底轨上;活动门扇上设有安全扣,固定门扇上设有 与安全扣相适配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自动门中,活动门扇上下两端中的一端枢接在滑动架上、另一端枢接在导向轮机构上,上导轨和底轨二者中的一个与滑动架配合、另一 个与导向轮机构配合,滑动架可以在上导轨和底轨二者的一个中滑动、导向 轮机构可以在上导轨和底轨二者的另一个中滑动,这样由活动门扇、滑动架 和导向轮机构组成一个可沿着上导轨和底轨滑动的滑动体。正常工作状态下, 活动门扇和滑动架通过扣件机构固定在一起,由活动门扇、滑动架和导向轮 机构组成的滑动体可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沿上导轨和底轨往复滑动;出现火 警等紧急情况时,打开扣件机构,由于活动门扇上下两端中的一端枢接在滑
动架上、另一端枢接在导向轮机构上,活动门扇被推开;而固定门扇的上下 两端分别枢接在上导轨和底轨上,推开活动门扇时固定门扇受到活动门扇的 推力也被推开。这样,在紧急情况下活动门扇和固定门扇都可以被打开,此 时自动门被打开的宽度几乎为自动门门洞的整个宽度。而且,因滑动架可以 在上导轨和底轨二者的一个中滑动、导向轮机构可以在上导轨和底轨二者的 另一个中滑动,所以还可以将安装在同一活动门扇上的滑动架和导向轮机构 推向最远端,此时活动门扇和固定门扇都位于靠近门边墙体的位置,自动门 门洞中间没有门扇的阻挡,更有利于大流量人群从自动门门洞快速逃离。这 里所说的"最远端"是指自动门正常运行时,活动门扇完全打开时滑动架和导 向轮机构所处的位置。活动门扇处于关闭位置时,活动门扇上的安全扣与固 定门扇上的槽口位置相对应,安全扣插入在槽口中,固定门扇被定位而不会 被打开。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
优选的扣件机构包括上扣和下扣,上扣和下扣二者中的一个固定在活动 门扇上、另一个固定在滑动架上;上扣上设有卡槽和开口于卡槽的碰珠孔, 碰珠孔内设有弹性件和碰珠,碰珠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碰珠孔在卡槽开口处 的径向尺寸,碰珠的部分珠体可被弹性件顶出碰珠孔而暴露在卡槽中;下扣 上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齿。自动门正常运行时,卡齿位于卡槽中、碰珠将 卡齿顶紧,上扣和下扣是扣合在一起的;紧急打开时,手动向活动门扇施加 垂直于活动门扇所处平面的作用力,卡齿受力,碰珠与卡齿之间的作用力被 克服,卡齿从卡槽中脱出,上扣和下扣分离,活动门扇被旋转打开;紧急情 况解除后反方向将活动门扇转回,卡齿重新卡入卡槽中,碰珠将卡齿顶紧, 上扣和下扣又扣合在一起。具体实施时,简单的情况下扣件机构也可以采用 常用的固定件,例如插销等,也可以将活动门扇和滑动架固定在一起,紧急情况下打开扣件机构即可。
也可以在卡齿上设置与碰珠相适配的凹坑。这样,碰珠将卡齿顶紧时碰 珠位于凹坑内,碰珠和卡齿会配合得更好。
作为一种具体形式,碰珠孔为下端开口于卡槽的通孔,碰珠的最大径向 尺寸大于通孔在卡槽开口处的径向尺寸,通孔上端的径向尺寸大于弹性件和 碰珠二者径向尺寸的较大者,通孔上段的孔壁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上旋设有 调节螺钉。
作为一种具体形式,导向轮机构包括支撑轴、转轮、两个导向板和安装 块,两个导向板连接在支撑轴上,安装块枢接在支撑轴上,转轮的轮轴两端 分别枢接在两个导向板上,底轨设有分别与两个导向板相适配的槽腔、与转 轮相适配的轮轨,两个导向板分别插设在底轨的槽腔中,转轮置于底轨的轮 轨上。装配时,安装快固定在活动门扇上,两个导向板插设在槽腔中,转轮 置于轮轨上,转轮可在轮轨上滚动,导向轮机构可沿底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固定门扇上设有弹性碰珠机构,弹性碰珠机构 包括固定支架、第二碰珠、塞头螺丝、弹簧、螺纹管及与螺纹管的外部螺纹 相适配的锁紧螺母;螺纹管一端的内壁设有与塞头螺丝相适配的内螺纹,在
该端螺纹管的管内径向尺寸大于弹簧和第二碰珠二者径向尺寸的较大者,螺
纹管另一端的管内径向尺寸小于第二碰珠的最大径向尺寸;第二碰珠、弹簧 通过塞头螺丝封装在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外螺纹旋套在固定支架上并通过锁 紧螺母定位;上导轨或底轨上设有与第二碰珠相适配的碰珠孔。这样,正常 情况下,第二碰珠卡紧在碰珠孔内,固定门扇被更好地定位。
固定门扇上也可以装设可限制固定门扇转动角度的转角限位机构,例如 开门限位器。这样可以限定固定门扇打开的角度,以免打开角度过大对周围 产生影响,例如碰到周围墙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包括控制活动门扇自动平移运行的控制装置; 固定门扇与上导轨之间,或固定门扇与底轨之间,装设有电磁位置开关,电 磁位置开关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当固定门扇被推离水平位置,电磁位置开 关向控制装置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控制活动门扇停止正常的平移运行,防止 活动门扇在紧急推开后依然水平滑动影响逃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l.紧急情况下活动门扇和固定门扇全部可以打开,而且可以将活动门扇推至靠近门边墙体的位置,此时自动门的开度几乎可以达到整个门洞的宽度, 可以满足紧急逃生、大量人群疏散或通过超宽物品的特殊要求,而现有技术 中的自动门的最大开度一般只能达到门洞宽度的一半。
2.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可靠性,使用状态不受电力条件的限制,在断电的 情况下也可以打开活动门扇和固定门扇,非常可靠。
3. 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扣件机构中,上扣和下扣只能单方向打 开,即紧急情况下活动门扇只能单方向旋转打开;安全扣的采用也防止了固 定门被非授权人员从外侧打开。
4. 采用电磁位置开关使得活动门扇在被紧急推开后会立刻停止自动运 行,不会对紧急逃生的人群造成阻碍或撞击伤害。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自动门的立体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示意图,图2中只示出了右 侧(从门内向门外看)的活动门扇1和固定门扇2,与左侧的活动门扇1和 固定门扇2左右对称的左侧的活动门扇1和固定门扇2未示出;
图3是图2所示自动门紧急打开后的装配分解示意图,视角是从门外向 门内看;
图4是图3中的吊架11结合顶部门轴机构13、上扣121的装配分解示 意图5是图2所示自动门的扣件机构12的立体示意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示意图7是图3中的导向轮机构14的立体示意图8是图3中的导向轮机构14结合底轨4的立体示意图,底轨4被横向 剖开;
图9是图3中的弹性碰珠机构23的立体示意图10是图9所示弹性碰珠机构23的装配分解示意图11是图9所示弹性碰珠机构23结合上导轨3的剖视示意图12是图3中的固定门上轴机构21的立体示意图13是图12所示固定门上轴机构21的装配分解示意图14是图3中的固定门下轴机构22的立体示意图;图15是图3中的顶部门轴机构13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的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17是图2所示自动门紧急打开后的立体示意图,视角是从门外向门内看。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自动门包括两扇活动门扇1和两扇固定门扇2,附图中只示出了右侧 (从门内向门外看)的活动门扇1和固定门扇2,与右侧的活动门扇1和固 定门扇2左右对称的左侧的活动门扇1和固定门扇2未示出。
如图2、图3所示,该自动门包括活动门扇l、固定门扇2、上导轨3和 底轨4;还包括吊架ll (即滑动架)、导向轮机构14、扣件机构12 (参见图 5);活动门扇1上设有安全扣15,固定门扇2上设有与安全扣15相适配的 槽口 24;活动门扇1通过顶部门轴机构13枢接在吊架11上、通过导向轮机 构14与底轨4配合;固定门扇2通过上轴机构21枢接在上导轨3上、通过 下轴机构22与底轨4配合;固定门扇2上设有弹性碰珠机构23,上导轨3 上设有与弹性碰珠机构23中的第二碰珠233相适配的第二碰珠孔(附图中未 示出)。
结合图3、图4、图5和图6,扣件机构12包括上扣121和下扣122, 上扣121通过螺钉100固定在吊架11的方形型腔内,下扣122固定在活动门 扇1上;上扣121上设有卡槽1214和碰珠孔1215,碰珠孔1215为通孔,碰 珠孔1215的下端开口于卡槽1214的槽壁,碰珠孔1215内设有弹簧1212和 碰珠1213,碰珠1213的直径大于碰珠孔1215在卡槽1214的槽壁开口处(即 碰珠孔1215的下端孔口 )的直径,碰珠1213的部分珠体可被弹簧1212顶出 碰珠孔1215而暴露在卡槽1214中;下扣122上设有卡齿1222,卡齿1222 可插入卡槽1214中。卡齿1222上设有与碰珠孔1215相适配的凹坑(附图中 未示出)。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卡齿1222只能沿单方向从卡槽 1214中脱离,下扣122只能沿单方向(即向门外旋转推开活动门扇1的方向) 从上扣121中脱离。
结合图3、图7和图8,导向轮机构14包括支撑轴142、弹簧143、转 轮144、两个导向板145和安装块141,两个导向板145连接在支撑轴142 上,安装块141套装在支撑轴142上,安装在支撑轴142上端的螺母146限
8制安装块141沿支撑轴142轴向移动的极限位置,安装块141可绕支撑轴142 旋转,转轮144的轮轴两端分别枢接在两个导向板145上,底轨4设有分别 与两个导向板145相适配的两个槽腔41、与转轮144相适配的轮轨42,两个 导向板145的下端分别插设在底轨4的槽腔41中,转轮144置于底轨4的轮 轨42上;位于两个导向板145和安装块141之间的弹簧143套装在支撑轴 142上,使得转轮14可以有弹性地与轮轨42接触。装配时,安装快141固 定在活动门扇1的下部,两个导向板145插设在槽腔41中起导向作用,转轮 144置于轮轨42上,转轮144在轮轨42上滚动时导向轮机构14可沿底轨4 移动。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弹性碰珠机构23包括固定支架236、第二 碰珠233、塞头螺丝235、弹簧234、螺纹管232及与螺纹管232的外部螺纹 相适配的锁紧螺母231;螺纹管232下端的内壁设有与塞头螺丝235相适配 的内螺纹,螺纹管232下端的管内直径大于弹簧234和第二碰珠233 二者的 外径,螺纹管232上端的管内直径小于第二碰珠233的外径,弹簧234和第 二碰珠233通过塞头螺丝235封装在螺纹管232内,第二碰珠233的部分珠 体可被弹簧234顶出螺纹管232上端;螺纹管232的外螺纹旋套在固定支架 236上并通过锁紧螺母231定位;上导轨3上设有与第二碰珠233相适配的 第二碰珠孔31。这样,正常情况下,露出螺纹管232上端的第二碰珠233卡 紧在第二碰珠孔31内,固定门扇2被较好地定位。
如图3、图4和图15所示,活动门扇1的上端通过顶部门轴机构13安 装在吊架11上。顶部门轴机构13包括上固定块131、中固定块132、下固定 块134及转轴133。上固定块131与转轴133连接,中固定块132套在转轴 133上,中固定块132可以绕转轴133转动并可沿转轴133的轴向移动。下 固定块134枢接在转轴133上,可以绕转轴133转动,但不能沿轴向移动。 装配时,上固定块131通过螺钉100安装在吊架11的方形型腔内,安装固定 的方式与上扣121在吊架11上的安装方式相同,中固定块132和下固定块 134安装在活动门扇1的上部,转轴133与导向轮机构14的支撑轴142同心。 这样,活动门扇1可以以转轴133和支撑轴142为转动轴与吊架11发生相对 转动。
结合图3、图12和图13,固定门扇2的上端通过固定门上轴机构21安 装在上导轨3上。固定门上轴机构21包括上轴体211、上轴销213、弹簧212
9及紧定螺钉214。上轴体211上设有沉孔215和相应的长孔216,上轴销213 的下端插入沉孔215内,弹簧212插套在上轴销213下端的细杆部分,弹簧 212被上轴销213封压在沉孔215内,弹簧212上端抵顶在上轴销213的台 阶面上、下端抵顶在沉孔215的孔底;拉杆218的一端穿过长孔216固定在 上轴销213上的销孔217中,沿长孔216上下拉动拉杆218可使上轴销213 在上轴体211的沉孔215内伸缩,方便安装。上导轨3上设有与上轴销213 上端相适配的圆孔(附图中未示出)。装配时,上轴机构21被安装在固定门 扇2的上部;上轴机构21被安装在固定门扇2上后,拉动拉杆218使上轴销 213向上轴体211的沉孔215内回縮,待上轴销213上端对准上导轨3上的 圆孔再松开拉杆218、弹簧212将上轴销213上端顶入上导轨3上的该圆孔 内,然后拧紧紧定螺钉214将上轴销213锁定。
结合图3和图14,固定门扇2的下端通过固定门下轴机构22安装在底 轨4上。固定门下轴机构22包括下轴套221和下轴销222,下轴套221的底 部设有与下轴销222相适配的轴孔(附图中未示出)。装配时下轴套221安装 在固定门扇2的下部,下轴销222插入下轴套221底部的轴孔,下轴销2 1 安装在底轨4上且下轴销221与上轴机构21的上轴销213同心。这样,固定 门扇2可以绕下轴销221和上轴销213转动。
参阅图8,底轨4的长度方向(即导向轮机构14的滑动方向)为活动门 扇1正常情况下自动运行的平移方向,图8中两个槽腔41所在的底轨4右侧 区域为活动门扇1正常情况下的平移区域,底轨4的左侧区域为固定门扇2 所在的区域,沿底轨4的宽度方向活动门扇1、固定门扇2是错开的。
该自动门正常运行时,参阅图5和图6,卡齿1222位于卡槽1214中、 碰珠1213被弹簧1212顶紧在卡齿1222上的凹坑(附图中未示出)中从而将 卡齿1222定位,上扣121和下扣122是扣合在一起的,即活动门扇1和吊架 11结合在一起,在控制活动门扇1自动平移运行的控制装置(附图中未示出) 控制下活动门扇1和吊架11可沿上导轨3和底轨4往复平移;紧急打开时, 手动向活动门扇1施加垂直于活动门扇1所处平面的作用力,卡齿1222受力, 卡齿1222与碰珠1213之间的作用力被克服,卡齿1222从卡槽1214中脱出, 上扣121和下扣122分离,活动门扇1被旋转打开,吊架11留在上导轨3 中;推开活动门扇1时固定门扇2受到活动门扇1的推力,固定门扇2上的 第二碰珠233从上导轨3上的第二碰珠孔31中脱出,固定门扇2也被推开。紧急情况解除后反方向将活动门扇1和固定门扇2在适当的位置先后转回,
卡齿1222重新卡入卡槽1214中,碰珠1213将卡齿1222顶紧,上扣121和 下扣122又扣合在一起,活动门扇1和吊架11重新结合在一起;固定门扇2 上的第二碰珠233重新卡入上导轨3上的第二碰珠孔31,固定门扇2和上导 轨3重新结合在一起。
紧急情况下将活动门扇1旋转打开后,可以沿上导轨3和底轨4的伸展 方向将活动门扇1推向固定门扇2 (参见图17中的箭头方向,即图17中从 右往左的方向),吊架11和导向轮机构14分别在上导轨3、底轨4中滑动, 直至活动门扇1和固定门扇2都位于靠近门边墙体的位置(即在图17中,活 动门扇1沿箭头方向向左移动直至靠近固定门扇2),此时自动门被打开的宽 度几乎为自动门门洞的整个宽度,而且自动门门洞中间没有门扇的阻挡,更 有利于大流量人群从自动门门洞快速逃离。
参照图16,当活动门扇1处于关闭状态时,活动门扇1上的安全扣15 插入在固定门扇2上的槽口 24中。要紧急打开时,沿平移方向(即底轨4 的长度方向)将活动门扇1和固定门扇2错开使得安全扣15从槽口 24中退 出,旋转推开活动门扇1时固定门扇2也被活动门扇1推开。安全扣15的作 用是起到锁钩的作用,活动门扇1处于关闭状态时安全扣15勾住固定门扇2, 防止固定门扇2被非授权人员从门外打开。
固定门扇2上装设有可限制固定门扇2转动角度的开门限位器(附图中 未示出),该开门限位器的角度限制范围为90。。设置开门限位器可以限定固 定门扇2打开的角度,以免固定门扇2打开角度过大对周围产生影响,例如 碰到周围墙体。
固定门扇2上端与上导轨3下部之间安装有一组电磁位置开关(附图中 未示出),电磁位置开关与控制活动门扇1自动平移运行的控制装置电性连 接。当固定门扇2被推离水平位置后,电磁位置开关断路并向控制活动门扇 1自动平移运行的控制装置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控制活动门扇1停止正常的 平移运行,防止活动门扇1在紧急推开后依然沿上导轨3和底轨4滑动而影 响逃生。电磁位置开关也可以安装在固定门扇2与底轨4之间。
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滑动架可安装在活动门扇的上端(相应地,此 时导向轮机构装在活动门扇的下端),也可以装在活动门扇的下端(相应地,此时导向轮机构装在活动门扇的上端);扣件机构的上扣可装在滑动架上(相 应地,此时扣件机构的下扣装在活动门扇上的适当位置),也可以装在活动门 扇上(相应地,此时扣件机构的下扣装在滑动架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由一扇活动门扇和一扇固定门扇组成的自动门;也适 用于由一扇活动门扇和一扇固定门扇组成一个组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这 种组合的自动门。
具体实施时,简单的情况下扣件机构可采用常用的固定件,例如插销等, 这样也可以将活动门扇和吊架固定在一起,紧急情况下打开固定件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 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 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门,包括固定门扇、活动门扇、上导轨和底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可沿所述上导轨和底轨往复滑动的滑动架、导向轮机构,以及可将所述活动门扇和滑动架固定的扣件机构;所述活动门扇上下两端中的一端枢接在所述滑动架上、另一端枢接在所述导向轮机构上;所述固定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上导轨和底轨上;所述活动门扇上设有安全扣,所述固定门扇上设有与所述安全扣相适配的槽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机构包括上 扣和下扣,所述上扣和下扣二者中的一个固定在所述活动门扇上、另一个固 定在滑动架上;所述上扣上设有卡槽和开口于所述卡槽的碰珠孔,所述碰珠 孔内设有弹性件和碰珠,所述碰珠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碰珠孔在所述卡 槽开口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碰珠的部分珠体可被所述弹性件顶出所述碰珠孔 而暴露在所述卡槽中;所述下扣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上设有与所 述碰珠相适配的凹坑。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珠孔为下 端开口于所述卡槽的通孔,所述碰珠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孔在所述卡 槽开口处的径向尺寸,所述通孔上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弹性件和碰珠二者 径向尺寸的较大者,所述通孔上段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旋设有 调节螺钉。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机构包括 支撑轴、转轮、两个导向板和安装块,所述两个导向板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 所述安装块枢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转轮的轮轴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两个 导向板上,所述底轨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板相适配的槽腔、与所述转轮 相适配的轮轨,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插设在所述底轨的槽腔中,所述转轮置 于所述底轨的轮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门扇上设有弹性碰珠机构,所述弹性碰珠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第二碰珠、塞头螺丝、弹簧、螺纹管及与所述螺纹管的外部螺纹相适配的锁紧螺母;所述螺纹管一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塞头螺丝相适配的内螺纹,在该端所述螺纹管的管内径向 尺寸大于所述弹簧和第二碰珠二者径向尺寸的较大者,所述螺纹管另一端的管内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碰珠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二碰珠、弹簧通过 所述塞头螺丝封装在螺纹管内;所述螺纹管的外螺纹旋套在固定支架上并通 过锁紧螺母定位;所述上导轨或底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碰珠相适配的碰珠孔。
7、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机 构包括支撑轴、转轮、两个导向板和安装块,所述两个导向板连接在所述支 撑轴上,所述安装块枢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转轮的轮轴两端分别枢接在 所述两个导向板上,所述底轨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板相适配的槽腔、与 所述转轮相适配的轮轨,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插设在所述底轨的槽腔中,所 述转轮置于所述底轨的轮轨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门扇上装设有 可限帝U所述固定门扇转动角度的转角限位机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门扇上装设有 可限制所述固定门扇转动角度的转角限位机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所述活动门 扇自动平移运行的控制装置;所述固定门扇与所述上导轨之间,或所述固定 门扇与所述底轨之间,或所述活动门扇与所述上导轨之间,或所述活动门扇 与所述底轨之间,装设有电磁位置开关,所述电磁位置开关与所述控制装置 电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门,包括固定门扇、活动门扇、上导轨、底轨、滑动架、导向轮机构和扣件机构;活动门扇上下两端中的一端枢接在滑动架上、另一端枢接在导向轮机构上;固定门扇的上下两端分别枢接在上导轨和底轨上;活动门扇上设有安全扣,固定门扇上设有槽口。本实用新型自动门在紧急情况下活动门扇和固定门扇全部可以打开,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电磁位置开关使得活动门扇在被紧急推开后会立刻停止自动运行,不会对紧急逃生的人群造成阻碍或撞击伤害。
文档编号E06B5/10GK201273119SQ20082014701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8日
发明者黄东沙 申请人:史丹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