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41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舌锁,更具体地说,涉及转舌锁的防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为200710041833.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转舌锁及其电动装置的 发明。该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了一个可控地阻挡锁舌从锁定位置向开启位置缩进的锁定装 置,该锁定装置包括一个装入锁盒滑槽(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滑槽为圆柱形腔体)内并与 之形成滑动配合柱形挡块(在本发明中该挡块被称为摆柱),该摆柱的一个立面与锁舌的 一个立面相对,在未获得授权情况下摆柱不能被转动,因此将锁舌限定在锁定位置。在获得 授权后,摆柱可以被转动一个角度进而使锁舌可转进至开启位置。上述转舌锁通常安装于保险箱柜等容器的门板内侧,门板外侧安装有作为人机界 面的装置,如装有键盘或其他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面板。因为在锁和面板之间需要传递 电信号,在门板上就要设置一个穿线孔。如果该穿线孔的位置正对着锁体,非法侵入者可以 在破坏面板之后,使用钢钎之类的工具通过穿线孔对锁体进行破坏。当锁体的盒盖被破坏 变形或开裂,摆柱有可能移位甚至从滑槽中脱落,从而失去对锁舌的锁定,进而使门板可以 被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锁体在受到非法强力破坏,锁盒盖变形或开裂后锁定 锁舌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缺口 120的锁盒10,与该锁盒相配的盒盖80,一个可从缺口 120 转出至锁定位置和转进至开启位置的锁舌20,一个可控制的阻挡锁舌20从锁定位置向开 启位置缩进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一个装在锁盒第一滑槽130和设在盒盖80上的 圆柱形腔体86内并与二者具有滑动配合关系的摆柱30,一个装有随动件50的电动装置 40,所述随动件设在锁盒中的第二滑槽150内并与该滑槽具有滑动配合关系,摆柱30的一 端与所述锁舌20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50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 配合,还设有一个防撬装置,它包括一个设在摆柱30上的槽39,一个设在圆柱形腔体86壁上的位置与槽39对应的导 向槽810,一个包括圈簧部92、止动部93和延伸部94的弹性件91,圈簧部套装于设在盒盖 80内的柱体809上,圈簧部的自由端921固定在盒盖80上,延伸部94的自由端941搭钩在 设于盒盖80内另一柱体808上,止动部93与槽39位置相对应,盒盖80受外力变形后,延 伸部94的自由端941从固定部808上脱开,止动部93通过导向槽810进入槽39内,锁定 摆柱30的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在圈簧部92和止动部93之间还包括一个弧形的连接部 95。
4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弹性件91是用弹簧钢丝制成的整体件。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部93形状为U形。所述延伸部94的自由端941为钩状L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808为一柱体,其断面为L形,柱体顶部具有与弹性件的自 由端941相配合的斜面。进一步地,设在摆柱30上的槽39形状是V形,其开口角度为15。至40。,其中以 30。为佳。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锁盖未受破坏而变形状态下所述弹性件91的轴向位 移由设在锁盖上的凸起平面895和设在锁盒上的凸起平面195限定。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盒盖80上设有的一个螺孔凸台890上设有一个突 出部891,用于弹性件91的自由端94从所述固定部808脱开后与弹性件延伸部94相抵,将 弹性件所受外力通过盒盖80传递至和锁盒10。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个防撬装置,它包括一个阻止电动装置40从锁盒内脱出的弹性片70,该弹性片 包括一个可弹性地嵌入锁盒槽170内的V形部74,一个与V形部74连接的平面部72,其上 设有可套装于设在锁盒槽壁172的凸柱171上的腰形孔171,以及一个与平面部72连接的 且与电动装置外表面相吻合的面接触的弧形部7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与现有的转舌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在锁体盒盖上设置弹性件和辅助结构,盒盖受外力破坏变形或开裂会使弹 性件释放,其上的止动部进入摆柱槽内后将摆柱锁定,进而将锁舌锁定,使门不能被打开, 提高了锁的安全防护性能。2.采用嵌入锁盒槽内的弹性片结构,用简单的零件结构加强了对电动装置的防撬 功能。3.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相比,增加了一个或二个零件,对现有技术的其它结构改 动也很小,成本低廉,容易实施。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防撬装置未动作时的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防撬装置动作后的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防撬装置安装在盒盖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防撬装置在盒盖内动作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盒盖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锁盒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摆柱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弹性件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弹性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在申请号为200710041833. 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中仅对与本改进方案有关的上述专利的技术内容进行描述, 其它内容可参见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文本。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称摆柱30,在上述专利 申请中称为挡块30。图1和图2所示的是防撬装置与锁的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动作关系。在实际安 装过程中,弹性件91是先安装在盒盖80上的(可参见图3、图4和图8),然后再将装有弹性 件的盒盖与锁盒装在一起。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和图2中隐去了盒盖。从图1和图2中 可以看出,锁舌20处在转出位置,说明锁是处于锁定状态。在图1中,弹性件处在没有释放 的位置,弹性件的止动部93正对着摆柱30上的V形槽39,在锁体未受到外力破坏变形的情 况下,弹性件的止动部93与摆柱的外沿保持一定的距离,当获得开锁授权后,电动装置40 动作将随动件50收回,解除对摆柱的阻碍,此时在外力作用下锁舌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 锁盒内,同时摆柱30在锁舌20推动下沿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这样锁就被打开了。可 以看出,在上述过程中,弹性件91不会妨碍正常的开锁动作,同样地,也不会妨碍正常的和 上锁动作。在图2中示出了弹性件释放后的情形,可以看出,弹性件91的止动部93已进入设 在摆柱30上的V形槽39中,这种情况下,即使随动件50被破坏或被撬出,失去对摆柱30 的锁定功能,弹性件91仍对摆柱30加以锁定,使之不能转动而继续保持对锁舌的锁定。这 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原申请中的锁体的结构上,已经考虑了在受到外力破坏时哪一部份先 变形和断裂的问题,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在锁舌20、摆柱30右侧,设有三个用于固定 锁盒和盒盖的螺孔75、76和11,这三个螺钉将锁盒和盒盖固定在一起,使螺钉和螺孔结合 后的机械强度大于锁盖其它部分的机械强度。当使用钢钎之类的工具通过门板上的穿线孔 对锁体中部或左侧部进行破坏时(若对锁体右侧部进行打击破坏,则外力会通过锁舌传到 门框上,很难对锁体形成破坏),位于这些螺孔左侧的部分先遭到破坏而变形甚至断裂。在 这种情况下,钢钎外力失去了对位于螺孔右侧部分的作用点,弹性件91、摆柱30和锁舌20 仍保持在锁盒10和盒盖80右侧部分。在盒盖左侧部分受破坏变形后,位于盒盖左侧部分 的弹性件延伸部94必然会受力,其搭钩在位于盒盖左侧部分的柱体808上的自由端941便 会脱落,此时弹性件的圈簧部92释放弹力,使弹性件止动部93进入摆柱30上的V型槽39 内,假设此时随动件50已被撬动并发生位移,失去对摆柱30的锁定,但由于摆柱30被弹性 件止动部94卡住不能转动,仍保持着对锁舌20的锁定,所以门仍被锁着。由此可见,本发 明的防撬装置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撬作用。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对安装在锁盒10内的电动装置40 (本实施例中是一个 微型马达)也采取了防撬措施。一个采用普通的弹性金属板制成的弹性片70,其形状如图 9所示,它的V形部74插入设在锁盒10内的一个槽170中,腰形孔71套在锁盒壁172上的 2个柱体171上,弧形部73被做成与马达外壳面相吻合的弧面,而且正好压在马达40外壳 上,由于该V形部插入槽170后会发生弹性变形,对槽170的壁产坐很大的弹性力,当V形 部74与槽170之间发生位移时,会有很大的摩擦力阻止这个位移,从而对马达起到了固定 作用。采用这个技术方案,可以防止锁盒盖80被破坏裂开甚至左半部断裂后,使用弯曲的 钢丝类工具,从门板穿线孔伸进将马达40从锁盒20撬出,使得与马达40连接随动件50发 生位移或脱落,从而失去对摆柱30的锁定。图3和图4示出了弹性件91安装在盒盖80上的情况。结合图8和图9可以看出,弹性件圈簧部92套在设在盒盖80上的圆柱凸台809上,圈簧部的自由端921正好卡设在 圆柱凸台809附近的封闭的三角形凹部811中,弹性件延伸部94的自由端941搭钩在设在 盒盖80的L形柱体808 (固定部)的顶端,弹性件装好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也就是说 保持着能使止动部93顺利进入摆柱30的V型槽39的弹性力。为了使该自由端在盒盖受 到破坏变形时能顺利地从固定部808脱开,自由端941被设成带有微小斜角的L形,同时固 定部808顶端面也具有相同角度的倾斜。弹性件91安装好后,弹性件的止动部93处在设 在腔体86上的导向槽810内,该导向槽其实是开在腔体86壁面上的一个缺口,其位置正好 对着安装好了的弹性件91的止动部941。结合图5和图6,盒盖内还设有一条加强筋895, 其顶部平面与弹性件延伸部94相对应,而设在锁盒10内的滑槽150的壁195其顶部平面 与弹性件连接部95相对应,也就是说这2个平面限定着弹性件91的轴向位移,当然弹性件 91与这两个平面均保持有这一定的间隙,使其既能有效地释放,有不会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使弹性件发生非预期的位移。图5示出了盒盖80的结构,与改进前的技术方案相比,腔体86壁面上设置了导向 槽810,为保证其内壁面与摆柱30外圆面滑动配合,导向槽并没有开到底。此外,在盒盖固 定螺孔凸台上增设了套装弹性件圈簧92的圆柱凸台809,在盒盖边缘附近设置了 L形柱体 808。还在凸台890外缘设置了凸起891,用于在弹性件91释放后抵住弹性件延伸部94,将 所受外力通过盒盖80以及三个固定螺钉传递到锁盒10上。图6示出了锁盒10的结构,与改进前的技术方案相比,增加了定位柱171,调整了 放置马达的腔体壁的高度等等。图7示出摆柱30的结构,与改进前的技术方案相比,在与弹性件止动部93对应位 置设置了 V形槽39。图8示出了弹性件91的结构,可以清楚的看到圈簧92、弧形连接部95、止动部93 和延伸部94以及二个自由端921和941的结构形状。其中,连接部设置为弧形是为了弹性 件释放时,使止动部93以合适的角度进入摆柱30的V槽39,并使止动部93保持在不易从 V型槽脱出的位置。图9示出了弹性片70的结构,可以看到,它由V形部74、弧形部73和平面部72组 成,在平面部上设有定位用的腰形孔71,该孔套在二个柱体171上后,使弹性片70更有效地 固定在锁盒10上。
权利要求
一种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包括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缺口(120)的锁盒(10),与该锁盒相配的盒盖(80),一个可从缺口(120)转出至锁定位置和转进至开启位置的锁舌(20),一个可控制的阻挡锁舌(20)从锁定位置向开启位置缩进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一个装在锁盒第一滑槽(130)和设在盒盖(80)上的圆柱形腔体(86)内并与二者具有滑动配合关系的摆柱(30),一个装有随动件(50)的电动装置(40),所述随动件设在所述锁盒中的第二滑槽(150)内并与该滑槽具有滑动配合关系,所述摆柱(30)的一端与所述锁舌(20)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50)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个防撬装置,它包括一个设在摆柱(30)上的槽(39),一个设在所述圆柱形腔体(86)壁上的位置与槽(39)对应的导向槽(810),一个包括圈簧部(92)、止动部(93)和延伸部(94)的弹性件(91),所述圈簧部套装于设在盒盖(80)内的柱体(809)上,圈簧部的自由端(921)固定在盒盖(80)上,延伸部(94)的自由端(941)搭钩在设于盒盖(80)内另一柱体(808)上,止动部(93)与槽(39)位置相对应,盒盖(80)受外力变形后,延伸部(94)的自由端(941)从固定部(808)上脱开,止动部(93)通过导向槽(810)进入槽(39)内,锁定摆柱(30)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圈簧部(92)和所述 止动部(93)之间还包括一个弧形的连接部(9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1)是用弹簧 钢丝制成的整体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93)形状为U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94)的自由端 (941)为钩状L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808)是一柱 体,其断面为L形,柱体顶部具有与弹性件的自由端(941)相配合的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摆柱(30)上的槽(39) 形状是V形,其开口角度为15°至40°,其中以30°为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锁盖未受破坏而变形状 态下所述弹性件(91)的轴向位移由设在锁盖上的凸起平面(895)和设在锁盒上的凸起平 面(195)限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盖80上设有的一 个螺孔凸台(890)上设有一个突出部(891),用于弹性件(91)的自由端(94)从所述固定 部(808)脱开后与弹性件延伸部(94)相抵,将弹性件所受外力通过盒盖(80)传递至和锁 盒(10)。
10.一种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包括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缺口(120)的锁盒(10),与该锁盒相配的盒盖(80),一个可从缺口 (120)转出至锁定位置和转进至开启位置的锁舌(20),一个可控制的阻挡锁舌(20)从锁 定位置向开启位置缩进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一个装在锁盒第一滑槽(130)和设 在盒盖(80)上的圆柱形腔体(86)内并与二者形成滑动配合的摆柱(30),一个装有随动件 (50)的电动装置(40),所述随动件设在所述锁盒中的第二滑槽(150)内并与该滑槽具有滑动配合关系,所述摆柱(30)的一端与所述锁舌(20)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另一端与所 述随动件(50)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 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个防撬装置,它包括一个阻止电动装置(40)从锁盒内脱出的 弹性片(70),该弹性片包括一个可弹性地嵌入锁盒槽(170)内的V形部(74),一个与V形 部(74)连接的平面部(72),其上设有可套装于设在锁盒槽壁(172)的凸柱(171)上的腰 形孔(171),以及一个与平面部(72)连接的且与电动装置外表面相吻合的面接触的弧形部 (73)。
全文摘要
一转舌锁,包括可转出至锁定位置和转进至开启位置的锁舌,可控制的阻挡锁舌从锁定位置向开启位置缩进的锁定装置,包括设在锁盒中第一滑槽内的摆柱,装有随动件的电动装置,随动件设在锁盒中的第二滑槽内,摆柱的一端与锁舌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另一端与随动件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一防撬装置,包括设在摆柱上的槽,设在盒盖内的位置与槽对应的导向槽,一个包括圈簧部、止动部和延伸部的弹性件,圈簧部套装与设在盒盖上的柱体上,圈簧部的自由端固定在柱体上,延伸部的自由端搭钩在设于盒盖内另一固定部上,止动部与槽位置相对应,盒盖受外力变形后,延伸部的自由端从固定部上脱开,止动部通过导向槽进入槽内,锁定摆柱的转动。
文档编号E05B47/06GK101852042SQ20091004873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日
发明者袁梦笑 申请人:上海伙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