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3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家具的折叠结构,特别是指一具有特殊扣合结构方式的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家具,无论是做为作业用的台面或是摆放物品 的用途,人们大量的使用各式各样的桌子、椅子以及柜子,但是传统的家具在人们想要调整 空间配置或是携行使用时又显得笨重而不利于移动,因此市面上也发展出了许多各式各样 的折叠式家具。现请参阅图1及图2,如图中所示一种习用的折叠桌,上述折叠桌具有一个平板状 的桌面10以及一钢管构成的折叠桌脚结构11,藉由钢管制的折叠桌脚结构11实现了轻量 化以及可折叠节省收纳空间的目的,但是习用的折叠结构大多依靠死点构形或是简单的抵 靠设计来达到固定的作用。如图中所示当桌面展开时,折叠桌脚结构11中的第一折叠件12与设于第二折叠 件13上的定位杆131互相抵靠而定位,虽于正常使用下可达到稳固定位的效果,但是若遭 受到意料外的施力作用仍有可能使其突然折叠,因此具有潜藏的危险性,尤其是对于家中 的小孩及年长者而言更是如此,而且此种折叠结构仅适用于某些特定家具使用,往往限制 了折叠结构的应用范围,故习用的家具折叠结构显有改良的空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透过一可弹性位移的 扣合结构,并配合一具有裕度空间供扣合结构扣合的定位结构,藉以强化折叠结构的扣合 强度,并确保折叠家具展开使用的稳定性,避免折叠结构意外折叠来减少使用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由上、下定位件及扣合结构构成的折叠结构可组装在 各种不同的家具使用,藉以提升折叠结构的应用范围。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一组互相配合设置的上定位件以及下定位件,上 述上定位件底部向下延伸一连接壁,且上述下定位件顶部向上延伸一连接件,在上述连接 壁以及连接件边缘处设有一通孔,并以一枢转轴贯通设置其间而将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枢 接结合,并于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的接触面处设有一扣合结构,其中扣合结构包含一组设 于连接壁上的扣合槽以及一设于连接件的活动扣合件,使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阖起时卡扣 固定。上述活动扣合件包含一对设于上述连接件的扣合杆定位槽以及一扣合杆,上述扣 合杆活动扣接于上述扣合杆定位槽中,扣合杆可于上述扣合杆定位槽中自由滑移而与上述 扣合槽扣合或分离,上述扣合槽外边缘处设有一倒角,使上述扣合杆与扣合槽会自动扣合。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活动扣合件进一步设有一方便使用者控制扣合杆的控制 杆结构,上述控制杆结构包含一设于上述扣合杆一侧的拉杆,并于下定位件顶端的相对位置处设有一拉杆定位壁,上述拉杆定位壁上开有一拉杆孔,使拉杆穿套其中并保持定位,上 述拉杆定位壁和拉杆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弹性组件,使扣合杆在未受使用者控制时保持于扣 合状态,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组件设为一压缩弹簧。

图1是习用折叠桌因不当使用而突然折叠的示意图;图2是习用家具折叠结构展开定位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由扣合状态打开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折叠桌的实施例图;以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折叠椅的实施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桌面32-—通孔53-—弹性组件11-—折叠桌脚结构 40-—扣合结构60-—桌面结构12-—第一折叠件 41-—扣合槽601-—平板状桌面13-—第二折叠件 411-—倒角602-—十字支撑架131—定位杆42—活动扣合件 61—桌脚结构21-—上定位件 421-—扣合杆定位槽611-—第一组合件211-—连接壁422-—扣合杆612-—第二组合件22-—下定位件 50-—控制杆结构 613-—沟槽221-—连接件51-—拉杆62-—椅面30-—枢轴结构 52-—拉杆定位壁 63-—椅脚结构31-—枢转轴521-—拉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 识与了解,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现请参阅图3及图4,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含一组互相配合设置 的上定位件21以及下定位件22,上述上定位件21以及下定位件22之间以一枢轴结构30 枢接结合,并于上定位件21及下定位件22的接触面处设有一扣合结构40,使上定位件21 及下定位件22阖起时卡扣固定。上述枢轴结构30包含由上定位件21底端向下延伸的连接壁211、由下定位件22 顶端向上延伸的连接件221以及一枢转轴31,上述连接壁211以及连接件221接近边缘处 配合上述枢转轴31的半径设有一通孔32,并将枢转轴31贯通设置于其中,藉而将上定位件 21以及下定位件22枢接结合。上述连接壁211以及连接件221之间并设有一扣合结构40,上述扣合结构40包含 一组设于连接壁211上的扣合槽41以及一设于连接件221的活动扣合件42,并由活动扣合 件42控制扣合结构40的扣合或开启。[0033]上述活动扣合件42包含一对设于上述连接件221的扣合杆定位槽421以及一设于上述扣合杆定位槽421中的扣合杆422,扣合杆422可于上述扣合杆定位槽421中自由滑 移而与上述扣合槽41扣合或分离,上述扣合槽41外边缘处设有一倒角411,使上述扣合杆 422与扣合槽41会自动扣合。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活动扣合件42进一步设有一方便使用者控制活动扣合 件42的控制杆结构50,上述控制杆结构50包含一设于上述扣合杆422 —侧的拉杆51,并 于下定位件22顶端的相对位置处设有一拉杆定位壁52,上述拉杆定位壁52上开有一拉杆 孔521,使拉杆51穿套其中并保持定位,上述拉杆定位壁52和拉杆51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弹 性组件53,使扣合杆422在未受使用者控制时保持于扣合状态,于此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 的弹性组件53设为一压缩弹簧。现请参阅图5,于图式中所示,欲将家具折叠收纳时先拉动拉杆51而使扣合杆422 退至开启的位置,接着将上定位件21后掀而使家具折叠,若是想将家具展开使用时则直接 将上定位件21盖回原位,上述活动扣合件42因桌面的重量下压以及弹性组件53的弹力作 用而沿倒角411滑移后使上定位件21和下定位件22自动锁合,使家具达到一安全而稳定 的展开状态。现请参阅图6,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如折叠桌之类的家 具,其包含一与上述上定位件21锁合连接的桌面结构60以及和下定位件22锁合连接的桌 脚结构61,上述桌面结构60包含一平板状桌面601以及一加固桌面用的十字支撑架602, 其中十字支撑架602锁合固定于上述平板状桌面601底部,且上述桌脚结构61包含一第一 组合件611以及一第二组合件612,在第一组合件611以及第二组合件612中央连接处设 有一组相对应的沟槽613,藉以使第一组合件611与第二组合件612对插结合,当桌面放平 时,上述活动扣合件42因桌面的重量下压以及弹性组件53的弹力作用而沿倒角411滑移 后自动锁合。现请参阅图7,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如折叠椅之类的家具, 其包含一组于上述上定位件21锁合连接的椅面62以及和下定位件22锁合连接的椅脚结 构6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利用一自动扣合的扣合结构,并配合 一具有裕度空间供扣合结构扣合的定位结构,藉以强化折叠结构的扣合强度,使家具在展 开使用时不会因为意外的施力而突然折叠,进而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 精神范畴,熟悉此一行业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所作的各种简易 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本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互相配合设置的上定位件以及下定位件,上述上定位件底部向下延伸一连接壁,且上述下定位件顶部向上延伸一连接件,在上述连接壁以及连接件边缘处设有一通孔,并以一枢转轴贯通设置其间而将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枢接结合,并于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的接触面处设有一扣合结构,其中扣合结构包含一组设于连接壁上的扣合槽以及一设于连接件的活动扣合件,使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阖起时卡扣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扣合件包含一 对设于上述连接件的扣合杆定位槽以及一扣合杆,上述扣合杆活动扣接于上述扣合杆定位 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扣合件设有一 控制扣合杆的控制杆结构,上述控制杆结构包含一设于上述扣合杆一侧的拉杆,并于下定 位件顶端的相对位置处设有一拉杆定位壁,上述拉杆定位壁上开有一拉杆孔,使拉杆穿套 其中并保持定位,上述拉杆定位壁和拉杆之间设有一弹性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扣合槽外边缘处设 有一倒角,使上述扣合杆与扣合槽会自动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组件设为一压 缩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式家具折叠结构,包含一组互相配合设置的上定位件以及下定位件,其中上定位件以及下定位件分别固接于折叠式家具的基座以及活动部位,并于两定位件之间以一枢轴结构枢接结合,且于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的接触面处设有一扣合结构,扣合结构包含了设于上定位件的扣合槽以及设于下定位件处的活动扣合件,其中活动扣合件包含一对设于连接件的扣合杆定位槽以及一设于扣合杆定位槽中的扣合杆,扣合杆可于扣合杆定位槽中自由滑移而与扣合槽扣合或分离,上述扣合杆并设有一操作用拉杆以及一弹性组件,藉由弹性组件作用使扣合杆在未受操作时保持在扣合状态,避免因意外的外力作用而突然折叠。
文档编号A47B96/00GK201591301SQ20092035036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建宏 申请人:广州怡室怡家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