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89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舱门、舱口盖用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上船舱门、舱口盖闭合是利用嵌装在船舱门或舱口盖周边、具有回转机构的把手实现的,现有技术的把手包括外把手、套筒、衬套、垫片、内把手、垫圈、螺母、开口销;外把手包括手柄、轴肩和轴身,螺母、开口销将套筒、垫片和内把手在轴肩下轴向定位; 套筒嵌装在船舱门或舱口盖上与嵌装在套筒内的衬套构成外把手轴身支承结构;外把手下端轴端与内把手相套合,套合段横向截面为尺寸相同的方形结构,这样就能实现外把手、内把手的同步转动。需闭合船舱门或舱口盖时,将船舱门或舱口盖转动到待闭合位置,转动外把手或内把手手柄,将内把手上压块从门框周边固定连接的楔块的低位滑向高位,从而逐渐拉紧船舱门或舱口盖,达到闭合船舱门或舱口盖的目的;需打开船舱门或舱口盖时,只需转动外把手或内把手手柄,将内把手上压块从门框周边固定连接的楔块上移开,并转动至门框内框范围内,就可将船舱门或舱口盖打开。现有技术的把手结构简单,能方便地实现船舱门或舱口盖的闭合和打开,但现有技术的把手也存在一些问题外把手上手柄、轴身和轴肩为整体式结构,需要整体锻造或铸造而成,需要耗费的材料较多,能耗也较多;无密封结构,外界的水容易从把手配合间隙处进入船舱内,也容易造成外把手与套筒配合处锈蚀、 卡死;打开船舱门或舱口盖后,由于套装在外把手上的各零件间存在轴向和径向间隙,外把手、内把手和套筒之间处于活动状态,既容易因船舱门或舱口盖的振动而产生声响,因而产生噪音,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减少外把手制造所需材料和能耗、密封性好、船舱门或舱口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能收紧的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它是安装在船舱门或舱口盖周边的回转机构,包括外把手、套筒、衬套、垫片、内把手、垫片、螺母和开口销;所述外把手包括手柄、轴肩和轴身; 所述螺母、开口销将套装在轴身上的套筒、衬套、垫片、内把手、垫片轴向定位在轴肩下;所述轴身与套筒上端内孔、嵌装在套筒下端的衬套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内把手与外把手下端轴端相套合,套合段横向截面为尺寸相同的方形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轴肩为固定连接在轴身上端的偏心法兰,与套筒上端的不完整环状止口构成偏心收紧机构,所述套筒上端的不完整环状止口两端面夹角α 为80° 100° ;所述轴肩1的偏心距Ll大于轴肩外壁到套筒上端止口内孔最小距离L2的一半;在所述套筒上端设有内孔止口和密封圈构成的轴封结构。上述结构中,所述手柄顺时针、逆时针分别转动到偏心收紧状态时,外把手手柄轴线的夹角α2为90° 18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外把手的手柄、轴身可用圆钢折弯而成,再将轴肩固定连接到轴身上,这样外把手不需要整体锻造或铸造,节省了材料,也减少了能耗;2.套筒上端的轴封结构保证了船舱门或舱口盖把手处的密封,也解决了因水进入把手配合间隙处所造成的锈蚀、卡死问题;3.船舱门或舱口盖打开时,将外把手上的偏心轴肩转动到收紧状态,外把手、内把手无法自由活动,既不会因船舱门或舱口盖振动产生噪音,也会因门上把手转动后手柄的方向基本一致而显得美观。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船舱门或舱口盖处于闭合状态)。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IA-A剖面图(船舱门或舱口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内把手上压块与门框周边固定连接的楔块结合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船舱门或舱口盖打开,外把手顺时针、逆时针分别转动到偏心收紧状态时的手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所示的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它是安装在船舱门或舱口盖10周边的回转机构,包括外把手1、密封圈2、套筒3、衬套4、垫片5、内把手6、垫片7、螺母8和开口销 9 ;所述外把手1包括手柄1. 1、轴肩1.2和轴身1.3 ;所述套筒3上端内孔止口和密封圈2构成轴封结构;所述螺母8、开口销9将套装在轴身1. 3上的套筒3、衬套4、垫片5、内把手6、 垫片7轴向定位在轴肩1. 2下;所述轴身1. 3与套筒3上端内孔、嵌装在套筒3下端的衬套 4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内把手6与外把手1下端轴端相套合,套合段横向截面为尺寸相同的方形结构;所述轴肩1. 2为固定连接在轴身1. 3上端的偏心法兰,与套筒3上端的不完整环状止口构成偏心收紧机构,套筒3上端的不完整环状止口两端面夹角α 为80° 100°, 本实施例为90° ;所述轴肩1.2的偏心距Ll大于轴肩1.2外壁到套筒3上端止口内孔最小距离L2的一半,本实施例为手柄长度为150mm的偏心把手,Ll为1. 5mm, L2为2. 5mm ;所述手柄1.1顺时针、逆时针分别转动到偏心收紧状态时,手柄1.1轴线的夹角α为90° 180°,本实施例为140°。需闭合船舱门或舱口盖时,将船舱门或舱口盖转动到待闭合位置,转动外把手1 或内把手6,将内把手6上压块从门框11周边固定连接的楔块12的低位滑向高位,从而逐渐拉紧船舱门或舱口盖,达到闭合船舱门或舱口盖的目的,如图1、图3所示;需打开船舱门或舱口盖时,只需转动外把手1或内把手6,将内把手6上压块从门框11周边固定连接的楔块12上移开,并转动至门框内框范围内,就可将船舱门或舱口盖打开。外把手1的手柄1. 1、轴身1. 3可用圆钢折弯而成,再将轴肩1. 2固定连接到轴身 1. 3上,这样外把手1不需要整体锻造或铸造,节省了材料,减少了能耗。套筒3上端的轴封结构保证了船舱门或舱口盖把手处的密封,也可防止水进入把手配合间隙处造成锈蚀、卡死。 船舱门或舱口盖打幵时,将外把手1上的偏心轴肩1. 2转动到收紧状态,外把手1、 内把手6无法自由活动,不会因船舱门或舱口盖振动产生噪音,门上把手转动后手柄的方向基本一致而显得美观。
权利要求
1.一种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它是安装在船舱门或舱口盖(10)周边的回转机构,包括外把手(1)、套筒(3)、衬套(4)、垫片(5)、内把手(6)、垫片(7)、螺母(8)和开口销 (9);所述外把手(1)包括手柄(1. 1)、轴肩(1.2)和轴身(1.3);所述螺母(8)、开口销(9) 将套装在轴身(1.3)上的套筒(3)、衬套、垫片(5)、内把手(6)、垫片(7)轴向定位在轴肩(1. 2)下;所述轴身(1. 3)与套筒(3)上端内孔、嵌装在套筒(3)下端的衬套⑷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内把手(6)与外把手(1)下端轴端相套合,套合段横向截面为尺寸相同的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1. 2)为固定连接在轴身(1. 3)上端的偏心法兰,与套筒(3) 上端的不完整环状止口构成偏心收紧机构,所述套筒C3)上端的不完整环状止口两端面夹角α 1为80° 100° ;所述轴肩(1. 2)的偏心结构的偏心距Ll大于轴肩(1. 2)外壁到套筒(3)上端止口内孔最小距离L2的一半;在所述套筒C3)上端设有内孔止口和密封圈(2) 构成的轴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顺时针、逆时针分别转动到偏心收紧状态时,手柄(1. 1)轴线的夹角α 2为90° 18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它是安装在船舱门或舱口盖周边的回转机构,包括外把手、套筒、衬套、垫片、内把手、垫片、螺母和开口销,内把手与外把手下端轴端相套合;外把手包括手柄、轴肩和轴身,轴肩为固定连接在轴身上端的偏心法兰,与套筒上端的不完整环状止口构成偏心收紧机构;在套筒上端设有内孔止口和密封圈构成的轴封结构。本发明的外把手可由圆钢折弯而成,节省材料、能耗;套筒上端的轴封结构保证了船舱门或舱口盖上把手处的密封;船舱门或舱口盖打开时,将外把手上的偏心轴肩转动到收紧状态,既避免因把手松动产生噪音,也会因门上的把手转动后手柄的方向基本一致而显得美观。
文档编号E05B1/00GK102337792SQ20101023812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刁义元, 潘俊华 申请人:姜堰市中源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