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拉绳吊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32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拉绳吊帘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或办公场所用的吊帘,特别是安装吊帘的上轨。
背景技术
吊帘普遍被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目前,常见的手动式吊帘是卷帘和百叶帘,卷帘的 主要结构包括卷筒、制头、吊帘和拉绳等,吊帘的上端连接于卷筒上,通过拉绳带动制头旋 转,来控制吊帘的上升和下降,拉绳为闭环结构;百叶帘的主要结构包括上轨、控制机构、吊 帘和拉绳等,吊帘(百叶式吊帘)的上端用吊绳连接于上轨,另外用拉绳通过控制机构来拉 升或下放吊帘,拉绳通常是双绳结构,而且在拉绳末端设一集线头。卷帘和百叶帘都要通过 拉绳来拉动卷帘或吊帘,拉绳通常是吊挂于卷筒或上轨的一端,并且具有一定的长度。这种 卷帘或吊帘存在如下不足1.使用不便,必须在竖直方向上拉动拉绳才能调节吊帘升降,操作时费力较大;2.安全性低,无论是闭环式拉绳还是具有集线头的拉绳,由于其下端下垂至人手 可及的高度,这样一来,小孩就有可能将脖子伸入绳环内的可能,带来安全隐患。3.不美观,拉绳露于卷帘或吊帘侧旁,也就紧贴窗边的墙壁,在操作时或风吹使拉 绳端摆动,拉绳端对墙体接触碰撞,久而久之,墙壁就会有碰撞的痕迹,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发明创造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无拉绳吊帘机构,其将吊绳和拉绳合二为一且隐藏 于帘布内,提高了吊帘的美观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拉绳吊帘机构,包括上轨和安装于上轨内的滑轮组及弹簧,其特征在于滑 轮组包括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固定于上轨内的一端,动滑轮组置于上轨内并可 在上轨内滑动,弹簧的一端直接或通过一固定座固定连接于上轨,弹簧的另一端与动滑轮 组连接,拉绳的一端穿过上轨拉绳孔与可伸缩吊帘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组和动 滑轮组后固定于定滑轮组上。作为优化,弹簧还可以这样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定滑轮组,用改向拉绳通 过固定座上的滑轮将弹簧的另一端与动滑轮组连接。其原理是通过滑轮组(包括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多个滑轮)的多段绕绳结构,可将 吊帘拉绳全部收纳于上轨内,达到将吊帘收起的效果;弹簧的作用是将动滑轮组向远离定 滑轮组方向拉动,通过动滑轮组与定滑轮组之间距离的增加,使拉绳能全部被自动被拉入 到滑轮组上(吊帘收缩效果),反之,将拉绳从上轨拉出(吊帘拉伸效果),动滑轮组向靠近 定滑轮组方向移动;弹簧的拉力(结合拉绳孔阻力)可使安装吊帘的拉绳保持在任何位置。使用时将折叠式吊帘的上端连接于上轨,拉绳向下穿过吊帘端部与吊帘末端的吊 帘杆连接。通过向下拉动吊帘杆将吊帘拉长,这时,吊帘杆和吊帘的重力及拉绳孔的阻力与弹簧拉力平衡。将吊帘杆托起,使吊帘向上收起到某位置,吊帘杆和吊帘的重力及拉绳孔的阻力 小于弹簧的拉力,拉绳部分被收纳于上轨内的滑轮组上;停止将吊帘杆托起(放手)时,吊 帘杆和吊帘的重力及拉绳孔的阻力又与弹簧拉力平衡。因而可以将吊帘置于任何位置,使 用十分方便。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拉绳即吊绳隐藏于吊帘内,不显露于窗体外,消除拉绳显露于外的安全隐患。2.使用十分方便,操作吊帘省力快捷。3.没有外露的拉绳,吊帘对旁边的墙壁没有任何破坏,吊帘简洁美观。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图1中的滑轮组与弹簧和拉绳连接示意图[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吊帘安装示意图;[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帘使用状态示意图;[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0023]图6为图5中的弹簧连接示意图;[0024]图7为图5中的滑轮组与拉绳连接示意图。[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结构示意图;[0026]图9为图8中的弹簧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无拉绳吊帘机构,包括上轨1和安装于上轨1内的滑轮组及弹簧2, 滑轮组包括定滑轮组A和动滑轮组B,定滑轮组A固定于上轨1内的一端,一固定座3固定 连接于上轨1的另一端,动滑轮组B置于上轨1内定滑轮组A和固定座3之间并可在上轨 1内滑动,弹簧2置于动滑轮组B和固定座3之间,其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座3和动滑轮组B。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定滑轮组A和动滑轮组B均为三滑轮结构,其中定滑轮组A 包括有滑轮Al、A2和A3,动滑轮组B包括有滑轮Bi、B2和B3。本实施例的拉绳4为双拉 绳,其一端固定于定滑轮组B的固定柱5上,然后拉绳4绕过滑轮组(包括定滑轮组A和动 滑轮组B)上的滑轮,缠绕顺序为Bl — Al — A2 — B2 — A3 — B3,最后拉绳4其中的一根绳 子从上轨拉绳孔6拉出,拉绳4另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组A底座上的备用滑轮A4,再从上 轨1上的另一拉绳孔7拉出,从拉绳孔6和拉绳孔7出来的拉绳部分(被称为吊帘端)用 于吊挂折叠式吊帘。结合参考图3,安装吊帘8时,先将拉绳4的吊帘端从拉绳孔6和拉绳孔7同时拉 出,同时动滑轮组B向定滑轮组A方向移动,弹簧2被拉长,然后将吊帘8穿到拉绳4上,吊 帘8的上端固定于上轨1的下表面上,吊帘8的下末端设有拉杆10并与拉绳4的吊帘端末 端连接。安装完成后,吊帘8和拉杆10向下的重力和拉绳孔(6、7)边的阻力足够阻止弹簧2的横向回拉力,动滑轮组B保持于上轨1内被拉近定滑轮组A的位置。结合参考图4,当将吊帘8和拉杆10托起时,拉绳4的外拉力减小和拉绳4于拉 绳孔(6和7)边的放松而阻力大减,拉绳4的平衡力被打破,弹簧2收缩拉动动滑轮组B向 固定座3方向移动而远离定滑轮组A,拉绳4被收纳到滑轮组上,同时拉绳4的吊帘端被收 短,在将吊帘8托起的过程中,可随时放手让吊帘8和拉杆10停留于某位置。需要将吊帘8向下拉伸时,用力向下拉动杆拉10,使吊帘8拉伸和拉绳4的吊帘端 同时被拉出,动滑轮组B向定滑轮组A方向移动,同时弹簧2被拉长,在将吊帘8拉出的过 程中,可随时放手让吊帘8停留于某位置。这种吊帘机构可通过下拉或上托吊帘8和拉杆10的动作来改变吊帘的伸缩度,以 达到调节室内光线的效果。实施例2参考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弹簧2的安装方式固定座 3上设一定滑轮C,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定滑轮组A上,弹簧2的另一端通过改向拉绳9 绕过固定座3上的定滑轮C后与动滑轮组B连接,拉绳4与滑轮组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 相同(如图7),其它结构及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参考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弹簧2的安装方式固定座3上 设一定滑轮C,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定滑轮组A上,弹簧2的另一端设一动滑轮D,改向 拉绳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座3上,另一端绕过弹簧2末端的动滑轮D和固定座3上的 定滑轮C后和动滑轮组B连接,拉绳4与滑轮组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如图7),其它 结构及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一种无拉绳吊帘机构,包括上轨和安装于上轨内的滑轮组及弹簧,其特征在于滑轮组包括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固定于上轨内的一端,动滑轮组置于上轨内并可在上轨内滑动,弹簧的两端连接于上轨和动滑轮组,拉绳的一端穿过上轨拉绳孔与可伸缩吊帘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后固定于定滑轮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吊帘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固定座固定于上轨内远离定 滑轮组的另一端,动滑轮组置于定滑轮组和固定座之间,弹簧的两端连接于固定座和动滑 轮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吊帘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固定座固定于上轨内远离定 滑轮组的另一端,固定座上设一定滑轮,动滑轮组置于定滑轮组和固定座之间,弹簧的一端 固定连接于定滑轮组,一条转向拉绳绕过固定座上的定滑轮将弹簧的另一端和动滑轮组连 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吊帘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固定座固定于上轨内内远离 定滑轮组的另一端,固定座上设一定滑轮,动滑轮组置于定滑轮组和固定座之间,弹簧的一 端固定连接于定滑轮组,弹簧的另一端设一动滑轮,一条转向拉绳绕过固定座上的定滑轮 和弹簧末端的动滑轮将固定座和动滑轮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或办公室吊帘,提出一种无拉绳吊帘机构,包括上轨和安装于上轨内的滑轮组及弹簧,滑轮组包括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定滑轮固定于上轨内的一端,一固定座固定于上轨内远离定滑轮组的另一端,动滑轮组置于定滑轮组和固定座之间,弹簧的两端连接于固定座和动滑轮组,拉绳的一端绕过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后固定在定滑轮组上,拉绳另一端穿过上轨拉绳孔与可伸缩吊帘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有1、拉绳隐藏于吊帘内,不显露于窗体外,消除拉绳显露于外的安全隐患;2、使用十分方便,操作吊帘省力快捷。3、没有外露的拉绳,吊帘对旁边的墙壁没有任何破坏,吊帘简洁美观。
文档编号E06B9/303GK201650088SQ20102015258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陈鹤雄 申请人:广州丰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