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347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
二、背景技术在乘坐公交车时,公交车的前后门的开启和关闭都是由司机控制。当公交车到站 时,司机则需要手动控制前后门的开启和关闭。这大大增加了司机的工作量,有时由于误操 作或环境嘈杂,会出现关门过早,乘客错过下车时间等问题的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关于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的设备。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公交车后门自 助式开关装置,该装置可减轻司机的工作量,并可有效避免乘客错过下车时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 包括速度监测装置、开关、常闭触头控制芯片、常闭式触头和与非门;所述速度监测装置与 常闭触头控制芯片相连;同时速度监测装置与与非门连接;常闭触头控制芯片与常闭式触 头相连;常闭式触头一端与开关相连,另一端连有与非门;所述与非门与公交车后门开关 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速度监测装置在车速低于0. 5m/s时输出电信号为0。所述公交车后门处可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司机控制面板信号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公家车后门开关控制系统处加入 自助式开关门系统,达到乘客自助开关门的效果。大大减轻了司机的负担,同时也有效避免 了乘客错过下车时间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速度监测装置,2-开关,3-常闭触头控制芯片,4-常闭式触头,5-与非门, 6_后门开关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主要包括速度监测装置1、 开关2、常闭触头控制芯片3、常闭式触头4和与非门5 ;所述速度监测装置1与常闭触头控 制芯片3相连;同时速度监测装置1与与非门5连接;常闭触头控制芯片3与常闭式触头4 相连;常闭式触头4 一端与开关2相连,另一端连有与非门5 ;所述与非门5与公交车后门 开关控制系统6相连接。其中,速度监测装置在车速低于0.5m/s时输出电信号为0。公交 车后门处可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司机控制面板信号灯连接。[0012]当公交车达到某一站台停车后,当车速低于0. 5m/s时,速度监测装置1的输出电 信号为0,即与非门5的一个输入电信号为0。同时,常闭触头控制芯片3的输入和输出电 信号也为0,常闭式触头4不动作。如果有人下车,在按下安装于后门附近的开关2后,该电 路接通,此时,与非门5的另一个输入电信号为1,从而使与非门5的输出的电信号为1,该 电信号作用在公交车后门开关控制系统6上,使其控制后门开启。当乘客按过开关2后,开关2即回复到开启状态。这时与非门5的两个输入电信 号都为0,其输出也为0,公交车后门开关控制系统6不空座,后门保持开启状态。当乘客下车以后,车上乘客再按一下开关2后,与非门5的输出电信号又变为1,该 电信号作用在公交车后门开关系统6上,使其控制后门再次动作关闭。当公交车运行起来以后,速度监测装置1的输出电信号为1,与非门5的一个输入 电信号为1,常闭触头控制芯片3的输入与输出电信号都为1,从而常闭触头4动作,使电路 断开,而与非门5的另一个输入电信号为0,与非门5输出1的电信号作用在后门开关控制 系统那个6上,使其动作,此时,若后门没有关闭,则将后门关闭,若此时后门已经关闭,则 公交车后门开关控制系统6不输出动作信号。
权利要求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速度监测装置、开关、常闭触头控制芯片、常闭式触头和与非门;所述速度监测装置与常闭触头控制芯片相连;同时速度监测装置与与非门连接;常闭触头控制芯片与常闭式触头相连;常闭式触头一端与开关相连,另一端连有与非门;所述与非门与公交车后门开关控制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速度监测装置 在车速低于0. 5m/s时输出电信号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其特征是公交车后门处设有 按钮,所述按钮与司机控制面板信号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后门自助式开关装置。包括速度监测装置、开关、常闭触头控制芯片、常闭式触头和与非门;所述速度监测装置与常闭触头控制芯片相连;同时速度监测装置与与非门连接;常闭触头控制芯片与常闭式触头相连;常闭式触头一端与开关相连,另一端连有与非门;所述与非门与公交车后门开关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公家车后门开关控制系统处加入自助式开关门系统,达到乘客自助开关门的效果。大大减轻了司机的负担,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乘客错过下车时间的问题。
文档编号E05F15/18GK201687331SQ20102017801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何连明 申请人:大连海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