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353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向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行业,特别涉及家具门、室内木移门,玻璃移门等大型门的反 向缓冲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具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单纯的美观、实用、耐用 向更人性化的要求发展,比如家具开关门时的声响,以前就无所谓,现在开始有了要求,不 但要求无碰撞声,甚至要求门开关要缓和。

实用新型内容为弥补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用反向缓冲器。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包括细筒形壳体,在壳体开口端设有外盖,外盖中央有圆 孔,一推杆从圆孔伸入到壳体中,伸入端设有活塞组,外盖与壳体之间有0形圈,外盖与推 杆之间有密封环,活塞组和壳体之间有活塞环,壳体内壁顺轴向设有长度小于壳体内长度 的长条泄气槽。所述活塞组由连接推杆的第一活塞,套在第一活塞外的筒形第二活塞和嵌在第一 第二活塞内的T型第三活塞组成,环塞环套在第一活塞外。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内盖。所述推杆外端设有外帽。所述壳体的直径约为12. 6mm,长度约为126. 18mm,推杆的行程约为 113. 5 + 0. 5mm。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由于设有泄气槽,推杆上的缓冲力随移动距离的增加而 减小,最始端阻力最大,选用此反向缓冲器的门,开关速度更快,但同样能避免开关门的磕 碰声响,开关门的感觉更平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作更详尽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包括细筒形壳体5,在壳体5开口端设有外盖8,外盖8中 央有圆孔,一推杆6从圆孔伸入到壳体5中,伸入端设有活塞组,外盖8与壳体5之间有0 形圈10,外盖8与推杆6之间有密封环9,密封环9上设有内盖7,拧在外盖8上,方置密封 环9脱落。[0015]活塞组和壳体5之间有活塞环4,壳体5内壁顺轴向设有长度小于壳体内长度的细 长泄气槽12。活塞组由连接推杆6的第一活塞3,套在第一活塞3外的筒形第二活塞2和嵌在第 一第二活塞2、3内的T型第三活塞1组成,环塞环4套在第一活塞3外。推杆6外端设有外帽11。工作原理当推杆6带动活塞组1、2、3、4由左向右在壳体5气缸内运动时,活塞环4紧贴在 第一活塞3上,从而使气缸形成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为真空,右边开始压缩气体,从而使推 杆帽11在开始时形成很大的缓冲力,运行一段距离到达泄气槽12位置后,右边的气体通过 壳体5气缸内壁的泄气槽12流向左边,使外帽11的缓冲力随着移动的距离增大而减小,最 后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起到阻尼力的作用.壳体的直径约为12. 6mm,长度约为126. 18mm,推杆的行程约为113. 5士0. 5mm,外 观见图2。
权利要求一种反向缓冲器,包括细筒形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开口端设有外盖,外盖中央有圆孔,一推杆从圆孔伸入到壳体中,伸入端设有活塞组,外盖与壳体之间有O形圈,外盖与推杆之间有密封环,活塞组和壳体之间有活塞环,壳体内壁顺轴向设有长度小于壳体内长度的长条泄气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由连接推杆的第一活 塞,套在第一活塞外的筒形第二活塞和嵌在第一第二活塞内的T型第三活塞组成,环塞环 套在第一活塞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内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外端设有外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向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直径约为12.6mm,长度 约为126. 18mm,推杆的行程约为113. 5士0. 5mm。
专利摘要一种反向缓冲器,包括细筒形壳体,在壳体开口端设有外盖,外盖中央有圆孔,一推杆从圆孔伸入到壳体中,伸入端设有活塞组,外盖与壳体之间有O形圈,外盖与推杆之间有密封环,活塞组和壳体之间有活塞环,壳体内壁顺轴向设有长度小于壳体内长度的长条泄气槽;活塞组由连接推杆的第一活塞,套在第一活塞外的筒形第二活塞和嵌在第一第二活塞内的T型第三活塞组成,环塞环套在第一活塞外;密封环上设有内盖;推杆外端设有外帽。本实用新型反向缓冲器,由于设有泄气槽,推杆上的缓冲力随移动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最终端阻力最小,选用此反向缓冲器的门,能承载更大的门重量,但同样能避免开关门的磕碰声响,开关门的感觉更平顺。
文档编号E05F3/02GK201705090SQ2010202272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孙炬安 申请人:孙炬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