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19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框,特别涉及一种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套装木门的门框是用木质材料制作而成,这种门框无法在出厂前就把门扇、门框、锁具、铰连等组装在一起,因为组合后重量重,门框的横框与竖框连接强度不够,在运输过程中横框和竖框的连接处容易裂开,所以造成木门行业套装木门都是半成品出厂,到装修现场后再由木工进一步加工安装。这种方法会导致最终安装好的木门,质量不稳定、安装费用高。如果用纯铝合金来代替木框,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但是木框的质感好、 隔热等特点又没有了。基本以上因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出厂前组装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到现场后安装,速度快、质量稳定、费用低,又可保持木框的质感好、 隔热等特点。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包括一前门框、一后门框以及一铝型材,该前门框和后门框通过所述铝型材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具有一前插槽、一后插槽以及一用于连接墙体的连接槽,所述前门框具有一榫条,该榫条卡掣在所述前插槽内,所述后门框的前端卡掣在所述后插槽内。所述铝型材的后插槽的一侧面向内延伸至少一插片,该插片插入所述后门框的内部固定,所述插片与后插槽的所述侧面前方向的夹角为45°。使后门框可以牢固地固定在铝型材的后插槽内。所述前门框的榫条与前插槽的配合面及所述后门框与后插槽的配合面上设有锯齿结构。可有效增大连接面的摩擦力,使连接更加可靠。所述前门框的后端面设有一用于安装密封隔音条的半开口的平底槽。所述铝型材还具有两个空心体结构,该空心体结构位于所述前门框和后门框的一侧。该空心体结构用于增加所述铝型材的刚度,同时可减轻门框整体重量。所述前插槽和后插槽相邻异向设置,所述连接槽设在一空心体结构与后门框之间,并且开口朝后,该设置利于装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前门框和后门框采用卡扣式榫、卯结构与铝型材的前、后插槽连接组合,这种组合型铝木门框重量轻,刚度好,在出厂前可以把门扇、锁具、铰连、后门框铝型材组装在一起,到现场后安装前门框及连接到墙体,从而实现出厂时可将前门框分开包装,以方便运输,由于前门框与铝型材是卡扣式榫、卯结构连接,现场安装速度快、质量稳定、安装费用低,又不失木框的质感、隔热等特点。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型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中铝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铝木门框1,包括一前门框11、一后门框12 以及一铝型材13,该前门框11和后门框12通过所述铝型材13连接固定,所述铝型材13具有一前插槽131、一后插槽132以及一用于连接墙体的连接槽133,所述前门框11具有一榫条112,该榫条112卡掣在所述前插槽131内,这样铝型材13与前门框11就形成一个榫、卯结构,连接起来方便又牢固。所述后门框12的前端卡掣在所述后插槽132内,且所述铝型材13的后插槽132 的一侧面向内延伸至少一插片1322,所述插片1322与后插槽132的所述侧面前方向的夹角为45°,在装配后门框12时,该插片1322可以插入所述后门框12的内部固定而不易脱出,使后门框12可以牢固地固定在铝型材13的后插槽132内。所述前门框11的榫条112与前插槽131的配合面及所述后门框12与后插槽132 的配合面上设有锯齿结构,可有效增大连接面的摩擦力,使连接更加可靠。所述前门框11的后端面设有一半开口的平底槽114,用于安装密封隔音条,使门框的密封隔音效果更好。所述铝型材13还具有两个空心体结构134,该空心体结构134位于所述前门框11 和后门框12的一侧。该空心体结构134用于增加所述铝型材13的刚度,同时可减轻门框 1整体重量。设置时,可将前插槽131和后插槽132相邻异向设置,并使连接槽133设在一空心体结构134与后门框12之间,并且开口朝后,该设置利于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的组装过程如下1、首先在工厂内预制好前门框11、后门框12、以及铝型材13 ;2、铝型材13与所述后门框12通过后插槽132插接固定,此时为条形结构;3、将条形结构切分为一横框和两竖框;4、将横框和两竖框的连接处均切45度角后,再通过铝角码、铝角件把横、竖框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门框的框架结构,然后把门扇、锁具、门框、铰连组装在一起。再将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1运至目的地,进行现场通过榫、卯结构把前门框11 卡扣好,使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1与墙体连接固定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前门框和后门框采用卡扣式榫、卯结构与铝型材的前、后插槽连接组合,这种组合型铝木门框重量轻,刚度好,在出厂前可以把门扇、锁具、铰连、后门框铝型材组装在一起,到现场后安装前门框及连接到墙体,从而实现出厂时可将前门框分开包装, 以方便运输,由于前门框与铝型材是卡扣式榫、卯结构连接,现场安装速度快、质量稳定、安装费用低,又不失木框的质感、隔热等特点。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包括一前门框、一后门框以及一铝型材,该前门框和后门框通过所述铝型材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具有一前插槽、一后插槽以及一用于连接墙体的连接槽,所述前门框具有一榫条,该榫条卡掣在所述前插槽内,所述后门框的前端卡掣在所述后插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的后插槽的一侧面向内延伸至少一插片,该插片插入所述后门框的内部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与后插槽的所述侧面前方向的夹角为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框的榫条与前插槽的配合面及所述后门框与后插槽的配合面上设有锯齿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框的后端面设有一用于安装密封隔音条的半开口的平底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还具有两个空心体结构,该空心体结构位于所述前门框和后门框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插槽和后插槽相邻异向设置,所述连接槽设在一空心体结构与后门框之间,并且开口朝后。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式组合型铝木门框,包括一前门框、一后门框以及一铝型材,该前门框和后门框通过所述铝型材连接固定,所述铝型材具有一前插槽、一后插槽以及一用于连接墙体的连接槽,所述前门框具有一榫条,该榫条卡掣在所述前插槽内,所述后门框的前端卡掣在所述后插槽内。本实用新型的前门框和后门框采用卡扣式榫、卯结构与铝型材的前、后插槽连接组合,这种组合型铝木门框重量轻,刚度好,出厂前组装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到现场后安装,速度快、质量稳定、费用低,又可保持木框的质感好、隔热等特点。
文档编号E06B1/32GK202299891SQ2011203413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
发明者曾雪华 申请人:曾雪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