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87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
技术背景[0002]目前,通常使用的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的型腔厚度小,装配困难,易出现尺寸不匹配的问题,装配效率低且不牢固。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方便且安装牢固的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包括护套本体,所述的护套本体上伸出有安装脚。[0005]所述的安装脚包括第一安装脚和第二安装脚。[0006]所述的第一安装脚设置在护套本体的中部,所述的第二安装脚设置在第一安装脚的旁侧。[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该护套的型腔厚度大,装配方便,避免了尺寸不匹配的缺陷;2、使得该护套安装效率高,安装牢固。


[000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图;[0011]在图1中,1、护套本体;2、第一安装脚;3、第二安装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包括护套本体1,护套本体1上伸出有安装脚。安装脚包括第一安装脚2和第二安装脚3。[0013]第一安装脚2设置在护套本体1的中部,第二安装脚3设置在第一安装脚2的旁侧。将第一安装脚2和第二安装脚3安装到车门后门导轨总成的端头上,该护套的型腔厚度大,装配方便,避免了尺寸不匹配的缺陷,使得该护套安装效率高,安装牢固。[001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包括护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本体(1)上伸出有安装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脚包括第一安装脚(2)和第二安装脚(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脚(2)设置在护套本体(1)的中部,所述的第二安装脚(3)设置在第一安装脚⑵的旁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门隔板条导轨总成上护套结构,包括护套本体,所述的护套本体上伸出有安装脚。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该护套的型腔厚度大,装配方便,避免了尺寸不匹配的缺陷;2、使得该护套安装效率高,安装牢固。
文档编号E06B3/96GK202273552SQ20112041487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闫英虎 申请人:凌云工业股份(芜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