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型材和具有这种间隔型材的保温玻璃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18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隔型材和具有这种间隔型材的保温玻璃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具有间隔型材的保温玻璃单元中的这种间隔型材以及具有这种间隔型材的保温玻璃单元。
背景技术
具有至少两块玻璃151,152的保温玻璃单元是众所周知的,这些玻璃在保温玻璃单元内部彼此间隔开(参见图16)。玻璃151,152通常由无机或有机玻璃制成,或由其他材料,例如树脂破璃制成。玻璃151,152之间的间隔通常是用间隔框150固定,该间隔框由至少一个复合材料间隔型材100制成。复合材料间隔型材也称作复合间隔型材,是由塑料型材和用作扩散屏障的金属层制成,在例如DE19832731A1 (同族专利W02000/005475A1), EP0953715A2 (同族专利 US6, 196,652)或 EP1017923A1 (同族专利US6, 339, 909)中示出。优选地将惰性绝缘气体,例如氩、氪、氙等充入玻璃之间的空间153。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充入的气体应不能够从玻璃之间的空间153泄漏出来。同样,周围空气和/或其组分,例如氮、氧、水等,应不能够渗入玻璃之间的空间153。为此,应将间隔型材100成型加工以防止在玻璃的内部空间153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扩散。因此,间隔型材包括一扩散屏障157,该扩散屏障防止充入的气体经间隔型材100从玻璃之间的空间153扩散到外部环境之中。另外,为了实现这些保温玻璃单元中的低导热性,特别是玻璃151,152和间隔框150的边缘结合处(即保温玻璃单元的边缘的结合处)的传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温玻璃单元保证边缘连接处的高隔热性,根据本领域术语“暖边”的含义,其满足所谓的“暖边”条件。因此,间隔型材100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

间隔框150优选是由一片式隔热型材100弯曲而成。为使该框150闭合,用连接件连接间隔型材100的两端。如果间隔框150由多个间隔型材件100组装而成,那么多个连接件也是必要的。同时考虑到制造成本和隔热性能,优选地只设置一个连接点。由间隔型材100弯曲成框150是通过例如冷弯(在约20° C室温下)进行的。在该过程中,在弯处出现了形成折痕的问题。间隔型材应尽可能形成最少折痕地进行弯曲同时具有高强度和抗弯刚度。根据EP0601488A2(同族专利US5,460, 862)已知一种间隔型材,其中在组装间隔型材时,在型材面向玻璃之间的空间的一侧的塑料中嵌入了附加的加强嵌件。另外,已知在由塑料制成的型材体上具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相对较薄的连续加强层的间隔件。这种间隔件在以90°弯曲时失去其扩散不渗透性,并且具有相对较厚的塑料型材壁,因此不过于松垂。根据DE19832731A1 (同族专利W02000/005475A1)已知一种间隔型材,其型材体是由导热不良材料组成,并连接至基本上在其整个宽度上延伸的由导热良好材料制成的防扩散层。由导热良好材料制成的该防扩散层具有横跨间隔型材的纵向方向的导热性降低的区域,该区域在间隔型材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间隔型材,其中在强度和/或抗弯刚度良好的情况下和在弯曲过程中折痕形成特性良好的情况下特别地改进了隔热性。具有这种间隔型材的保温玻璃单元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温玻璃单元实现了此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了本发明进一步的进展。一方面通过扩散屏障保证了扩散不渗透性,该扩散屏障是由两个加强层和扩散阻挡层形成,在间隔型材的弯曲过程中位于中性线上。另一方面,中空型材体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保证扩散不渗透性的防扩散塑料材料,例如EVOH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扩散阻挡层也形成在加强层之间,即位于加强层之间的外壁部分。通过扩散阻挡层传输的热量比通过加强层传输的热量少得多。对于相同的扩散不渗透性而言,具有两个间隔开的加强层(这些加强层通过扩散阻挡层在中心部分彼此连接)的间隔型材的导热性要比可比的常规间隔型材低得多。同时,该间隔型材的刚度和强度更大。另外,可以节约材料,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和重量。通过适当地设计中空型材体的几何结构和加强层,在间隔件的弯曲过程中,扩散阻挡层可以近似地位于间隔型材的中性线上(在弯曲过程中不进行拉伸或压缩的材料区)。因此,在弯曲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张应力作用在扩散阻挡层上。为此,可以使用几乎不需要承受张力或无需承受张 力的扩散阻挡层。此外,该扩散阻挡层能够易于贴敷到间隔型材上。参照附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其他特征和功用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在a)和b)各图中,示出了已组装的保温玻璃单元的截面透视图,间隔型材、粘合材料以及密封材料被置于保温玻璃单元之间,图2为理想状态的由间隔型材制成的弯曲的间隔框的部分切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在a)中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U构形的具有窄扩散阻挡层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并且在b)中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U构形的具有宽扩散阻挡层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图4在a)中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W构形的具有窄扩散阻挡层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并且在b)中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W构形的具有宽扩散阻挡层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 图6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图7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在c)中为a)中被圆形包围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在d)中为b)中被圆形包围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图9示出了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图10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图11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图12示出了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该间隔型材在a)中为W构形,在b)中为U构形,图13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外壁上的示图,并且图14为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图15为弯曲工序之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图16在a)和b)各图中,示出了从现有技术获知的已组装的保温玻璃单元的截面透视图,间隔型材、粘合材料以及密封材料被置于保温玻璃单元之间,图17在a)和b)各图中,示出了根据第十五至第十九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

图18为根据第二十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并且图19为根据第二i^一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17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所有图中,相同的特征以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其中为了清晰起见,并非所有参考标记都用在所有图中。另外,将参照图3a)根据第一实施例说明间隔型材I。在图3a)中以垂直于纵向方向Z的截面,即以X-Y平面中的截面,示出了间隔型材1,该平面被垂直于纵向方向Z的横向方向X以及垂直于横向方向X与纵向方向Z的高度方向Y跨越。在该实施例中,间隔型材I以对称平面L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该平面相对于横向方向X位置居中并平行于纵向方向Z和高度方向Y而延伸。间隔型材I具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中空型材体10,该间隔体以恒定的截面形状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并在横向方向X上具有第一宽度bl且在高度方向Y上具有第一高度hi。中空型材体10在其高度方向Y上具有内壁12,在高度方向Y上与内壁12相对的一侧具有外壁14。内壁12和外壁14的横向方向X上的外边缘各自通过侧壁16,18相互连接,这些侧壁基本上平行于高度方向Y延伸。第一侧壁16在横向方向X上与第二侧壁18相对。对称平面L基本上平行于侧壁16,18而延伸,并且居中地置于它们之间。由相互连接的内壁12、第一侧壁16、外壁14和第二侧壁18形成和/或限定了室20。第一侧壁16、第二侧壁18和外壁14各自具有第一壁厚度Si。内壁12具有第二壁厚度s2。根据第一实施例,侧壁16,18与外壁14的接合处或连接部各自的截面视图为圆弧形,这里基本上形成四分之一圆的形状。因此由这两个侧壁16,18和该外壁14构成了 U形(U构形),内壁12作为盖子设置在该U型上。因此侧壁16,18与内壁12之间的接合处或连接部形成相对于纵向方向Z的基本上成直角的截面,在面对室20的一侧为圆形连接部。中空型材体10优选通过挤出而一体制造。在该实施例中,外壁14相对于室20略微凹陷地形成。这意味着外壁14在高度方向Y上向室20的内部弯曲,以形成拱形21。在横向方向X上相对于外壁边缘而言的中部,即在对称平面L的区域中,外壁14向室20朝内弯曲了第二高度h2。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内壁12相对于室20略微凹陷地形成。这意味着内壁12在高度方向Y上向室20的内部弯曲,以形成拱形121。在横向方向X上相对于内壁边缘而言的中部,即在对称平面L的区域中,内壁12向室20朝内弯曲了第三高度h3。优选地,在挤出过程中,就已在塑料中形成了拱形21。然而,也可以在挤出之后或在后续辊压整形过程中直接形成拱形。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加强层22,24直接在中空型材体10上延伸,这些加强层各自在侧壁16,18的背尚室20的外表面的大部分上以及外壁14的背尚室20的外侧的一部分上延伸。第一加强层22以恒定的截面在纵向方向Z上整体地连续地延伸,刚好从内壁12下方直接在第一侧壁16的(背离室的)外侧上延伸至外壁14的面向第一侧壁16的(背离室的)外侧,并且直接在外壁的外侧的该部分上延伸。第二加强层24以恒定的截面在纵向方向Z上整体地连续地延伸,直接在第二侧壁18的(背离室的)外侧上刚好从内壁12下方延伸至外壁14的面向第二侧壁18的(背离室的)外侧,并且直接在外壁的外侧的一部分上延伸。第一加强层22是由具有第一比热传导系数X1的第一防扩散金属材料形成,第二加强层24是由具有第二比热传导系数λ 2的第二防扩散金属材料形成。在这里使用的关于间隔型材或形成间隔型材的材料的术语“扩散不渗透性”或“防渗透”的范围内,对于 在以下说明中谈及的气体(例如氮、氧、水等,特别是氩)而言,优选地意指蒸汽扩散不渗透性和气体扩散不渗透性。在一年之内,玻璃之间的空间53内的气体优选地有不超过1%泄露出去时,所使用的材料被视为不透气或不透蒸汽的。扩散不渗透性也等同于低扩散性,其意义在于优选地满足可适用测试标准ΕΝ1279第二和第三部分。这意味着成品间隔型材优选地满足测试标准ΕΝ1279第二和第三部分。第一和第二加强层22,24不相互接触。加强层22,24被配置和设置为,使得这些加强层相对于横向方向X彼此间隔开第一距离al。这意味着在加强层22,24之间,相对于横向方向X居中且在横向方向X上延伸第一距离al的部分25在外壁14的外侧上保持空闲。在该实施例中,中心部分25在横向方向X上具有与第一距离al相应的第二宽度b2。在该中心部分25之中和/或之上没有形成或布置加强层。在该实施例中,加强层22,24相对于对称平面L对称地延伸,使得第一加强层22和第二加强层24与对称平面L的距离均为al/2。加强层22,24与相应的壁直接分子结合。在这里使用的术语“直接分子结合”或“结合”的范围内,在以下说明中意指没有任何中间层的直接结合。确切地说,在该实施例中,这意味着例如通过将中空型材体10与加强层22,24共挤出在一起和/或可选地通过使用粘合剂将中空型材体10与加强层22,24永久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加强层22,24与中空型材体10之间不形成进一步的层。第一加强层22具有恒定的第一厚度dl。第二加强层24具有恒定的第二厚度d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厚度dl和第二厚度d2是相同的。由于加强层22, 24各自在外壁14的外侧上形成,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中空型材体10在高度方向Y上的高度增加了厚度dl或d2的量,使得间隔型材I具有总高度h4=hl+dl。第一宽度bl不变,因为在该实施例中,中空型材体10的边缘在横向方向X上形成,为使得加强层22, 24不增加第一宽度bl。这意味着侧壁16,18的没有在其上形成加强层22,24的部分以相应地更宽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实施例中,加强层22,24的在高度方向Y上与外壁14相反的端部具有在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的型材延伸段28。延伸段28使加强层22,24在高度方向Y上延伸至内壁12的正下方。在这个语境下,术语“型材”的意思是延伸段28并非排他性地作为相应的加强层22,24在高度方向Y上的线性延伸,而是说在X-Y平面中以二维截面呈现方式形成了二维型材;例如该型材具有延伸段28的一个或多个弯29。在该实施例中,延伸段28在内壁12的层级上具有朝向对称平面L且进入内壁12中的90°的弯29。这意味着延伸段28伸入内壁12之中。此外,延伸段还在X-Y平面内具有二维截面呈现方式的凹槽30。延伸部28在横向方向X上以第一长度LI从中空型材体10的相应侧壁16,,18伸入内壁12之中。延伸段28使中空型材体10之上和/或之中的加强层22,24具有改进的弯曲特性和改进的粘着性。优选的是,延伸段28尽可能靠近内壁12的背离室20的外侧(尽可能靠近玻璃之间的空间53)地设置,但被内壁12的材料所覆盖。延伸段28各自容纳在容置部31中。该容置部31是由内壁12和/或侧壁16,18形成的,从内壁12的外侧延伸到该内壁中并且可选地在高度方向Y上延伸一高度至相应的侧壁16,18中,该高度小于0.4.hl,优选地小于0.2hl,甚至更优选地小于0.1hl0容置部31的具体高度还限定了延伸段28的起始处。容置部31在横向方向X上至少具有侧壁16,18的宽度Si。容置部在横向方向X上从侧壁16,18的背离室的外侧优选地延伸〈1.511的宽度,更优选地延伸〈1.211的宽度,甚至更优选地延伸1.111的宽度。可选地,内壁12和/或侧壁16,18可以在容置部31的区域中具有增加的壁厚度。这在图5、图6、图8和图10中以示例方式示出。延伸段28各自的质量优选地至少为相应的加强层22,24的在垂直方向Y上位于间隔型材I的中心线上方的剩余部分的质量的至少10%,优选地至少为约20%,更优选地至少为50%,甚至更优选地至少为100%。优选地由具有第三比热传导系数λ 3的第三防扩散金属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被直接贴敷到外壁14的没有在其上设置加强层22,24的外侧的区域上,即在横向方向X上延伸了第一距离al的参照横向方向X的中心部25上。然而,扩散阻挡层26还可以是由一种不同的防扩散材料,例如防扩散塑料材料制成。这种塑料材料为例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也称作EV0H。优选地使用NIPPON GOSHEI公司的以名称“SoarnoL”经销的EVOH材料。更优选地,使用以产品名称“SoarnoL29mol%”销售的产品。更优选地,扩散阻挡层26是由几个层形成的。这些层至少包括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由聚烯烃,例如PE或PP制成的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优选地通过粘合剂结合。扩散阻挡 层26在横向方向X上延伸了第一加强层22和第二加强层24之间的第一距离al,在纵向方向Z上以垂直于纵向方向Z的截面X-Y的恒定截面形状延伸了间隔型材I的整个长度。扩散阻挡层26具有第三厚度d3,在该实施例中该厚度小于第一厚度dl和第二厚度d2。扩散阻挡层26以防扩散的方式结合到第一加强层22和第二加强层24。扩散阻挡层26以防扩散的方式,例如通过气相沉积、层压、粘接、焊接、溅射、电镀或辊压直接与加强层22,24和外壁14的外侧相结合。优选地,扩散阻挡层26以分子结合的方式直接与外壁14的外侧相结合。扩散阻挡层例如通过粘合剂在横向方向X上在其边缘处与加强层22,24相结合。可替代地,扩散阻挡层26的边缘例如通过焊接或通过气相沉积直接与加强层22,24的边缘相结合。因此在加强层22,24不与外壁14相结合的外壁14的区域中,扩散阻挡层26直接与外壁14相结合。因此外壁完全被加强层22,24和扩散阻挡层26覆盖。扩散阻挡层26使第一加强层22与第二加强层24防扩散地相结合。同时,扩散阻挡层26用来使第一加强层22与第二加强层24热隔离。经过扩散阻挡层26的导热小于经过加强层22,24的导热。导热率,即导热率值取决于部件的几何结构和比热传导系数。扩散阻挡层26形成为使得扩散阻挡层26的第三厚度d3与第三比热传导系数λ 3的乘积小于第一加强层22的第一厚度dl与第一比热传导系数λ i的乘积以及第二加强层24的第二厚度d2与第二比热传导系数入2的乘积。该条件不排除第三比热传导系数λ 3或第三厚度d3大于加强层22,24的相应尺寸的情况,因为乘积的大小可被其他相应减小的因数修正。例如,通过使用非常薄的,例如气相沉积的铝制扩散阻挡层26,该扩散阻挡层具有非常高的第三比热传导系数λ 3和非常小的第三厚度d3 (通过气相沉积),会形成加强层22,24之间既隔热又防扩散的结合,其中满足了以上的乘积之间的关系。因此间隔型材I具有防扩散的扩散屏障27,该扩散屏障是由第一加强层22、扩散阻挡层26和第二加强层24形·成并且从第一侧壁16经外壁14延伸至第二侧壁18。因此,在间隔型材I已安装的状态下,可通过间隔型材I以防扩散方式限定玻璃之间的空间53。在所示实施例中,侧壁16,18各自进一步在各侧壁16,18的面向室的内侧上具有一槽口 32。槽口 32形成在间隔型材I的高度方向Y的中心线下方并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槽口 32提供了改进的弯曲特性,这将在以下进一步说明。在内壁12中形成了开口 34,使得不依赖于中空型材体10的材料选择,内壁12不以防扩散方式形成。在已组装状态下,可通过间隔型材I的开口 34保证玻璃之间的空间53与填充有吸湿材料的室20之间的气体,特别是湿气交换。内壁12被称作内壁是因为在已安装状态下,它向着玻璃之间的空间53朝内(参见图1a)和图1b))。外壁14被称作外壁是因为在已安装状态下,它背离玻璃之间的空间53。侧壁16,18形成为用于附接到玻璃51,52的内侧上的附接横挡,间隔型材I优选地通过这些附接横挡附接到玻璃的内侧上(也参见图1)。形成了室20以容纳吸湿材料。间隔型材I优选地以四个90°的弯弯曲成一片式间隔框50 (参见图2)可替代地,若有必要,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三个弯,其余的(若设置的话)90°拐角由拐角连接件形成。间隔型材I优选地以冷弯工艺弯曲。例如,在弯曲过程中将间隔型材I插入凹槽中,该凹槽在横向方向X上引导和/或支持侧壁。这保证在弯曲过程中,侧壁不能在横向方向X上向外伸展。在间隔型材I的弯曲过程中,内壁12通常被压缩和/或缩短。外壁14被拉伸。在内壁12与外壁14之间有一中性区,该区中的型材体材料既不被拉伸也不被压缩。该中性区也称作型材体的“中性线”。外壁14的弯曲设计保证在间隔型材I被弯曲时,外壁14向内部“折起”(参见图15)。这里,“折起”的意思是外壁14向室20,即向中性线移位。此外,侧壁16,18中的槽口32确保在间隔型材I的弯曲过程中,外壁14能够易于充分地内折。为了使扩散阻挡层26在弯曲过程中不会由于在弯曲的型材体的外侧上发生的通常拉伸而撕裂,在横向方向X上延伸第一距离al的中心部分25 (外壁14的没有在其上形成加强层22,24的区域)、外壁14的拱形21 (即第二高度h2)、加强层22,24的第一和第二壁厚度dl、d2、室20的壁厚度sl,s2和槽口 32具体地形成为使得在围绕平行于横向方向X的弯曲轴线弯曲90°的过程中,扩散阻挡层26基本上位于间隔型材I的“中性线”处。SP,在弯曲过程中,扩散阻挡层26不被拉伸,因为扩散阻挡层26在间隔型材I的中性线处。那里的弯曲张力近似为零。因此扩散阻挡层26只需满足非常简单的机械要求,就能保证在弯曲过程中扩散阻挡层26不会断裂而出现漏缝。加强层22,24,具体而言其厚度dl,d2,形成为使得在间隔型材I的弯曲过程中它们不撕裂。因此甚至在弯曲工序之后,由第一加强层
22、扩散阻挡层26和第二加强层24构成的扩散屏障27仍保持防扩散。这种拱形构造还有助于使内壁12 “易于”折起。内壁12大部分被压缩。可替代地或另外地,还可形成折痕,使得长度以相应的方式被缩短。延伸段28减少了在横向方向X上边缘处的折痕形成。中空型材体10的塑料材料优选地是弹塑性可变形的、导热不良(隔热)的材料。

这里,术语“弹塑性可变形”优选的意思是指材料在弯曲过程后带有弹性复原力,这对于塑料来说是典型的情况,但部分弯曲是通过塑性不可逆的变形发生的。另外,这里的术语“导热不良”优选的意思是指比热传导系数λ小于或等于0.3W/(mK)。该材料优选地为聚烯烃、更优选地为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共聚多酰胺或聚碳酸酯、ABS、SAN、PCABS。例如,聚丙烯为Novolen 1040 。该材料优选地具有弹性模数小于或等于2200N/mm2和比热传导系数λ彡0.3ff/ (mK),优选地彡0.2ff/ (mK)。第一金属材料优选为塑性可变形材料。这里,术语“塑性可变形”的意思是指在变形之后实际上没有弹性复原力起作用。这是金属被弯曲超过屈服点时的典型情况。用于加强层22的优选第一金属材料是钢或不锈钢,并且具有第一比热传导系数的范围是IOW/(mK) ^ A1 ^ 50W/ (mK),优选地范围是 IOff/ (mK) ^ A1^ 25W/ (mK),更优选地范围是 14W/(mK) ^ A1 ^ 17W/ (mK)。该材料的弹性模数优选地在170至240kN/mm2的范围内,优选地为210kN/mm2。该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优选地彡15%,更优选地彡20%,甚至更优选地彡30%,甚至更优选地> 40%。如果必要的话,该金属材料可以具有由锡(例如镀锡板)或锌制成的防腐涂层,如果需要或希望的话,具有铬涂层或铬酸盐涂层。第二加强层24的第二金属材料优选地对应于第一金属材料,但特别是在这两个加强层22,24的形状和厚度/宽度彼此不同的情况下,第二金属材料也可以是与第一金属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例如,加强层22,24是厚度dl,d2为0.1Omm的不锈钢箔。用于扩散阻挡层26的防扩散的优选金属材料为例如钢或不锈钢、气相沉积铝或溅射铝。可替代地,扩散阻挡层26还可以是由具有金属涂层或金属层转印箔的防扩散多层塑料膜形成的。这意味着扩散阻挡层26可以是由具有嵌入的连续金属层的塑料形成的。扩散阻挡层26的金属材料具有第三比热传导系数的范围是IOW/(mK) ( 250W/(mK),优选地范围是 14W/(mK)(不锈钢)彡 λ 3 ( 200W/ (mK)(铝)。例如,由金属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是例如厚度d3为0.0lmm的不锈钢箔、厚度d3为0.0Olmm至0.0lmm的铝箔、或厚度d3小于IOnm的气相沉积或溅射铝层。应注意的是厚度d3仅表示金属层的厚度。在扩散阻挡层是由具有嵌入金属层的塑料或多层箔制成的情况下,扩散阻挡层相应地较厚。对于间隔件I的制造,中空型材体10优选地与第一和第二加强层22,24 一起共挤出。在挤出过程之后,第一和第二加强层22,24以分子结合方式被直接结合到中空型材体10上。第一和第二加强层22,24在横向方向X上在外壁14的外侧上被彼此间隔开第一距离al。在进一步的步骤中,扩散阻挡层26在外壁14的没有结合到加强层22,24上的外侧的第一距离al上以防扩散方式被贴敷到中心部分25。例如,扩散阻挡层26被气相沉积、粘附、派射、层压或电镀。扩散阻挡层26由此以防扩散方式在横向方向X的边缘处与相应的加强层22,24相结合。在贴敷扩散阻挡层26之后,第一加强层22、扩散阻挡层26和第二加强层24形成连续的扩散屏障27。在制造间隔型材I后,根据希望的间隔框50的形状来弯曲该间隔型材,如图2以示例方式所示。在弯曲过程中,如已在上文所述,侧壁16,18优选地被引导,使得它们不会因为弯曲过程而在横向方向X上伸展。在弯曲间隔框50之后,必须使用适当的连接件54将端部连接(参见图2)。在连接间隔型材I之后,使用粘合材料(初次密封剂)61,例如基于聚异丁烯的丁基密封剂将形成为附接横挡的侧壁16,18粘附到玻璃51,52的玻璃内侧上(参见图1)。因此,通过两块玻璃51,52和间隔框50限定了玻璃之间的空间53。间隔框50的内侧面向玻璃之间的空间 53。在图1中高度方向Y上背离玻璃之间的空间53的那一侧,将机械稳定化密封材料(二次粘合剂),例如聚硫化物、聚氨酯或硅酮弓I入玻璃内侧之间剩下的空余空间以填充空余空间。该密封材料还保护防扩散屏障27不受机械或其他腐蚀/退化影响。然后可将这样制造的保温玻璃单元安装在窗框中。除非明确地说明或在附图中示出了不同之处,所有关于第一实施例的说明也适用于所有其他所述实施例。图3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的唯一不同之处是,加强层22,24形成为使得在横向方向X上加强层22,24之间的第一距离al大于图3a)所示的实施例的第一距离。这意味着第一加强层22和第二加强层24实质上在横向方向X上仅形成至外壁14的边缘区,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扩散阻挡层26在横向方向X上延伸较大的第一距离al。实质上,根据之前的实施例,扩散阻挡层26完全位于间隔型材I的中性线上。图4a)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以所谓的“W构形”形成。在该W构形中,当从室20内部观察时,侧壁16各自具有连接至外壁14的凹形连接部40。由于侧壁16,18的外侧上的加强层22,24延伸至外壁14的外侧,因此加强层22,24具有相应的凹形连接部40。凹形连接部40使得对于间隔型材I的相同第一宽度bl和第一高度hi而言,加强层22,24被伸长。通过伸长的加强层22,24,尽管高度hi和宽度bl相同,但相对于第一实施例(U构形)而言,减少了通过加强层22,24的导热。此夕卜,由于这种修改的结构,进一步改进了间隔型材I的抗弯刚度。由于具有凹形连接部40,因此外壁14中的拱形21可以不是必需的。在弯曲过程中,包括扩散阻挡层26的区域向室20内折。包括扩散阻挡层26的该区域位于间隔件的中性线处。间隔型材I的其余部分对应于图3a)所示。图4b)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与图4a)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相对于图4a)所示的实施例而言,增大了第一距离al。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导热。以下所述的第五至第二十实施例各自具体包括防扩散的扩散屏障27,该扩散屏障是由第一加强层22、扩散阻挡层26和第二加强层24形成。另外,在所有说明的实施例中,在围绕平行于横向方向Xl的轴线进行弯曲的过程中,扩散阻挡层26位于间隔型材I的中性线处。在图5至图14所示的间隔型材中,为了简单起见,可选的槽口 32和拱形21,121均未出。在图5a)和图5b)所不的第五实施例中,延伸段28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应的90°的弯29和在横向方向X上从相应的侧壁16,18的外边缘向内延伸一个长度11的邻接段(凸缘)。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延伸段28没有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的凹槽形的附加造型,而是直线延伸。在图6a)和图6b)中,以X-Y平面中的截面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延伸段28几乎是第一实施例的两倍长,其中在横向方向X上的延伸长度11几乎保持一样。这是通过使延伸段28具有180°的第二弯29实现的。180°的第二弯29在与相应的侧壁16,18的外侧相隔距离11处形成,使得延伸段28的与第二弯29邻接的区段也在横向方向X上但向外地延伸。这保证在间隔型材I的内壁12中布置更长的延伸段,从而产生改进的弯曲特性。此外,中空型材体10的材料有一部分由此被延伸段28形成的剖面在三侧封闭。这种封闭使得在压缩下,被封闭的材料在弯曲过程中起到基本上不可压缩体积的元件的作用。由此产生改进的弯曲特性和/或刚度特性。参照图7a)和图7b),将说明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间隔型材1,其中在7c)和图7d)中,放大地示出了在图7a)和图7b)中由圆包围的区域。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延伸段28不伸入内壁12中,而是设在内壁12的外侧上。延伸段28已安装时,当然可在对弯曲特性非常有利的位置处被用户看 见。另外,图8a)和图8b)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的截面视图。第八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弯29不是90°弯,而是180°弯,使得延伸段28的跟随弯29的部分在高度方向Y上延伸。根据第六实施例,虽然只存在一个弯29,但由此实现了中空型材体10的材料有一部分在三侧被封闭。这产生了改进的弯曲特性和刚度特性。在图9a)和图9b)中示出了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的截面视图。第九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延伸段28的曲率半径比第八实施例小。在图1Oa)和图1Ob)中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的截面视图。第十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九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延伸部28首先向内产生约45°的弯29,然后在相对方向上产生约45°的弯29,随后产生180°的弯29,中空型材体10的材料有一部分被相应地在三侧封闭。如果间隔型材I或延伸段28具有与图3至图10相应的弯曲的和/或成角的构形,那么会显著增大延伸段28 (以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截面)的长度以及因此另外引入间隔型材的该段或该部分的加强层的质量。由此减少了弯曲过程中的折痕形成。另外,大大减少了松垂,因为弯曲的、成角的和/或折叠的延伸段非常有助于增强弯曲的间隔框的结构完整性。图1la)和图1lb)以W构形和U构形示出了根据第i^一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该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没有延伸段28。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该间隔型材I与图1Oa)和图1Ob)所示的第十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180°的弯29和延伸段28的邻接部。在图13中,以视图示出了进一步的替代实施例,如在Y方向上从下方所见。在该实施例中,只有一个加强层22,24在侧壁16,18和外壁14上延伸。加强层22,24具有被横向的横档36分开的开口 35。每个开口在侧壁16,18之间居中地形成,并且在横向方向X上具有第二宽度b2。开口在纵向方向Z上的高度由横向横档36相对于彼此的第二距离a2产生。横向横档36本身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第二长度12。横向横档36和开口 35优选地在纵向方向Z上以一定间隔地布置。在横向横档36的区域中,加强层22,24可以在高度方向Y上具有不同的厚度/宽度。扩散阻挡层26在横向横档36与加强层22,24之间至少被贴敷在外壁14的没有被加强层22,24覆盖的区域上。扩散阻挡层也可被贴敷在横向横档36上以简化制造。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增大横向方向X上的负载上限以及间隔型材能够在不变形或断裂的情况下在横向方向X上承受的压缩力/张力。另外,能够容易保证扩散阻挡层26位于中性线处。图14示出了并非具备所有所述特征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加强层22,24被完全容纳在侧壁16,18中,并部分地容纳在外壁14中。图17在a)至d)中示出了 第十五至第十九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扩散阻挡层266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只是由塑料材料制成。该塑料材料是防扩散的。这种防扩散塑料材料是例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也称作EV0H。该EVOH材料优选地具有在0.25W/(mK)与0.40W/(mK)之间的第三比热传导系数入33。由于该第三比热传导系数λ33较低,因此与之前的实施例的金属材料相比,由EVOH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6可以具有较大的第三厚度d33,同时使得有可能实现高的或更高的隔热性。然而,这里同样,为了实现相对于连续加强层的隔热性改进,第三比热传导系数λ 33与第三厚度d33之间的乘积必须小于第一比热传导系数λ i与第一厚度dl之间的乘积,并且小于第二比热传导系数λ 2与第二厚度d2之间的乘积。优选地使用NIPPON GOSHEI公司的以名称“SoarnoL”经销的EVOH材料。被提供的该产品具有各种乙烯含量。例如,可以使用“SoarnoL V”(25mol%的乙烯)、“SoarnoLDC” (32mol% 的乙烯)、“SoarnoL ET,,(38mol% 的乙烯)、“SoarnoL AT” (44mol% 的乙烯)或“SoarnoL H” (48mol% 的乙烯)。更优选地,使用以产品名称 “SoarnoL29mol%”, “SoarnoLDT”或“SoarnoL D”销售的具有29mol%的乙烯的材料。该“SoarnoL29mol%”或“SoarnoLDT”或“SoarnoL D”具有第三比热传导系数 λ 33,在60。C下λ33=0.33W/(mK)、在120。C下λ 33=0.28W/(mK)。在第十五至第十九实施例中,由EVOH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6的第三厚度d33远远大于在第一至第十四实施例中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的第三厚度d3。由于具有较大的厚度d33,因此扩散阻挡层266比以上实施例中的非常薄的金属层/箔具有高得多的抵抗性(抗拉伸,抗撕裂)。因此,在第十五至第十九实施例中,不是完全有必要使间隔型材I形成为在间隔型材I的弯曲过程中扩散阻挡层266位于间隔型材I的中性线处。为此,拱形21,121和槽口 32为可选的特征。
如果扩散阻挡层266是根据第一至第十四实施例以0.0lmm至0.1mm的非常薄的第三厚度d33形成的,那么优选的是根据第一至第十四实施例的间隔型材I也形成为使得在间隔型材I的弯曲过程中,由EVOH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6位于中性线上。如上所述,第十五至第十九实施例的扩散阻挡层266在纵向方向Z上以垂直于纵向方向Z的X-Y截面中的恒定截面形状沿着间隔型材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相对于对称平面L对称地设置。在图17a)所不的第十五实施例中,扩散阻挡层266在横向方向X上以第三宽度b3在第一加强层22与第二加强层24之间的第一距离al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扩散阻挡层266具有第三厚度d33。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三厚度d33优选地对应于第一加强层22的第一厚度dl或对应于第二加强层24的第二厚度d2,这里的这两个厚度相等(dl=d2)。扩散阻挡层266例如通过共挤出、层压或通过使用粘合剂以防扩散方式直接结合到外壁14上。优选地,扩散阻挡层266与外壁14以分子结合方式结合。根据第一至第十四实施例,扩散阻挡层266也是防扩散的,优选地以分子结合方式,例如通过使用粘合剂或通过焊接在横向方向X的边缘处分别与第一加强层22和第二加强层24结合。同样,在该实施例中,由加强层22,24和扩散阻挡层266形成了连续的扩散屏障27。通过扩散阻挡层266和加强层22,24产生了一基本上连续的平面。在图17b)所示的第十六实施例中,扩散阻挡层266是以“基座式”或倒“T形”方式在加强层22,24之间的中间空间内形成和/或贴敷在外壁14上。该中间空间在加强层22,24之间延伸,并且在两侧的横向方向X上被加强层22,24的在横向方向X上面向彼此的边缘限定在外壁上。在高度方向Y上,中间空间的一侧被外壁14的背离内壁12的外侧限定。扩散阻挡层266具有第一区域70和第二区域71。第一区域70对应于第十六实施例的扩散阻挡层266。如上所述,第一区域70的宽度对应于加强层22,24之间的第一距离al。第一区域70在高度方向Y 上的第四厚度d4优选地对应于加强层22,24的厚度dl,d2。在高度方向Y上,在背离外壁14的那侧上,与第一区域邻接地形成第二区域71,该第二区域延伸第三宽度b3,该宽度大于加强层22,24之间的第一距离al。第二区域71形成为在每一侧以宽度(b3-al)/2与加强层22,24重叠。第二区域71具有第五厚度d5。第一区域70和第二区域71 —体成型。在加强层22,24之间的区域中,扩散阻挡层266具有总厚度d33=d4+d5,该厚度大于加强层的厚度dl,d2。扩散阻挡层266可与中空型材体10和加强层22,24 —起共挤出。可替代地,甚至可在例如通过使用粘合剂或通过层压方式贴敷加强层22,24之后,优选地以防扩散方式将扩散阻挡层与加强层22,24和/或外壁14相结合。在该情况下(不考虑可选的拱形21),间隔型材的总高度h4为中空型材体10的第一高度hi与扩散阻挡层266的第三厚度d33之间的总和。图17c)示出了第十七实施例,与第十六实施例一样,该实施例具有带有第一区域70的扩散阻挡层266 ;第一区域70在加强层22,24之间形成。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区域71不是在加强层22,24的背离外壁14的那侧上形成,而是在第一区域70的面向外壁14的那侧上相对地形成。因此扩散阻挡层266在加强层22,24之间延伸并且部分地在加强层22,24的面向外壁14的那侧上在加强层22,24与外壁14之间延伸。第一区域70和第二区域71在横向方向X上的宽度和在高度方向Y上的厚度优选地对应于第十六实施例的宽度和厚度。因此,与加强层22,24重叠的区域72也具有第十六实施例的尺寸。由于扩散阻挡层266的第四厚度d4对应于加强层22,24的厚度dl,d2,因此由扩散阻挡层266和加强层(不考虑拱形21)形成了一个基本上不断开的/连续的层。外壁14在形成扩散阻挡层26的区域中具有减小的壁厚度(sl-d5)。扩散阻挡层266的第二区域71优选地完全被外壁封闭。在图17d)所示的第十八实施例中,扩散阻挡层266基本上与第十七实施例的第二区域71匹配。扩散阻挡层266在高度方向Y上具有第三厚度d33,在横向方向X上具有第三宽度b3。第三宽度b3大于第一距离al。扩散阻挡层266具有如在X-Y平面中所视的矩形截面,并且完全被外壁14包围。因 此,外壁14在加强层22,24之间的区域中具有更小的壁厚度(sl -d33)。扩散阻挡层266围绕对称轴线L对称地设置,这样使得它在每侧(b3_al)/2的宽度上被设置在加强层22,24与外壁14之间。扩散阻挡层266不是由加强层22,24的横向方向X上的边缘限定的平面中形成(不考虑拱形21),而是在高度方向Y上毗邻该平面朝向内壁12。在图17e)所示的第十九实施例中,扩散阻挡层266形成有矩形的截面,如在X-Y平面中所视。该扩散阻挡层在高度方向Y上具有第三厚度d33,在横向方向X上具有第三宽度b3。第三宽度b3大于第一距离al。在该实施例中,加强层22,24之间的中心部分25的外壁14的壁厚度sl,在背离内壁12的那侧上大于dl或d2的厚度。外壁14与加强层22,24形成了连续的平面73,并在横向方向X上结合了加强层22,24的边缘。扩散阻挡层266被贴敷和/或形成在相对于对称平面L对称的连续平面73上。扩散阻挡层266与加强层22,24和加强层22,24之间的区域中的外壁14均毗邻。图17c)、图17d)和图17e)所示的扩散阻挡层266可与中空型材体10共挤出,或者与中空型材体10和加强层22,24 一起共挤出。可替代地,可以在附接加强层22,24之前使用粘合剂、通过层压、通过焊接等方式将扩散阻挡层附接到外壁14上(也参见第一至第十四实施例)。可替代地,也可以在附着加强层22,24之后例如通过插入和粘附方式附接扩散阻挡层。优选地,至少加强层22,24和扩散阻挡层266是通过共挤出、通过涂覆粘合剂(参见上文)以分子结合与防扩散方式结合到彼此上,以形成连续的扩散屏障27。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整个中空型材体10是由防扩散EVOH材料形成的。在以上实施例中一直都是由加强层22,24和扩散阻挡层26,266形成的扩散屏障27,在该实施例中是通过侧壁16,18和外壁14实现的。在该实施例中,扩散阻挡层与外壁14 一体成型。可替代地,只有侧壁16,18和外壁14或者只有外壁14也可以由EVOH材料形成。由EVOH材料制成的各壁的壁厚度可达2_,但优选地应该对应于第一至第十四实施例的壁厚度。EVOH材料的扩散不渗透性可受到与水和/或水蒸气接触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薄EVOH材料的情况下。EVOH材料可能容易吸收水和/或水蒸气。扩散不渗透性还可通过吸收被降低。为了避免这种负面影响,已证明形成至少两片或两层扩散阻挡层是有利的。双层扩散屏障具有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第一层74)。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被贴敷和/或形成在支撑层(第二层75)上,该支撑层具有非常低的透水性或者对于水/水蒸气是防扩散的。当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被第二层保护而不与水接触时,这可以是特别有利的。特别优选的是这样的设置:其中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通过第二层和中空型材体的外壁14 二者而不与水/水蒸气接触。在这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第一层因此设置在外壁14与第二层之间。具体而言,聚烯烃,优选地PE、甚至更优选地PP,可用作支撑层的材料。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这种特别有利的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间隔型材的一部分。该部分仅示出了在加强层22,24之间设置了扩散阻挡层的区域中的间隔型材I的外壁
14。该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扩散阻挡层266是由防扩散EVOH材料(如上所述,例如“SoarnoL”)形成的第一层74和由聚烯烃,例如PE或PP形成的第二层75形成的。另外,仅说明与其他实施例不同的特征。由第一层74和第二层75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6基本上具有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扩散阻挡层266的形状,这在图17b)中进行了描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74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第一区域70形成在加强层22,24之间。第二层75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第二区域71形成和/或/贴敷在第一层74上,并且其边缘在横向方向X上部分地延伸到加强层22,24的背离外壁14的那侧上。在高度方向Y上,第一层具有厚度d331,第二层具有厚度d332。总厚度d333优选地对应于厚度d33,但可以更大或更小。第一层74和第二层75优选地使用涂覆在这两层之间的粘合剂76结合到彼此上,和/或优选地通过共挤出彼此形成。由加强层22,24和在它们之间以防扩散方式与之相结合的双层扩散阻挡层266产生了扩 散屏障。根据第二十一实施例,扩散阻挡层266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扩散阻挡层可以根据第十五至第十九实施例形成。这意味着在第十五至第十九实施例中说明的扩散阻挡层266均可以也是由第一 EVOH层和第二 PP或PE层制成的。在各自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74设置在由聚烯烃制成的第二层75与外壁14之间,这样使得第一层免于与水/水蒸气接触。第一层74和第二层75也可以交互地形成。这意味着第一层74可以形成在第二层75的背离外壁14的那侧上,并且第二层75可以直接贴敷到外壁14上。然而,在该情况下,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74无法免于接触水或水蒸气。另外,例如,在图17d)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由EVOH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6不与水/水蒸气接触,可将PP/PE层贴敷到加强层22,24之间的由EVOH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6上。此外,可通过将聚烯烃(例如PP或PE)制成的层贴敷到加强层22,24之间的外壁14上,修改图18所示的第二十实施例。由此会使EVOH材料制成的壁不与水/水蒸气接触,使得最佳扩散不渗透性得以保障。另外,还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由EV0H/PP/PE制成的层。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结合。另外,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之一的加强层也可以关于对称平面L彼此不对称地形成。第一加强层相对于第二加强层可以厚度/宽度不同,和/或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第一或第二加强层可以具有延伸段,而其他可以没有延伸段。加强层也可以只延伸到侧壁,扩散阻挡层可以在整个外壁上延伸以连接这两个加强层。加强层也可以可选地部分地延伸到侧壁中和/或外壁中,但总是与外壁上的扩散阻挡层连接。第一或第二加强层可以比其他加强层在外壁上更长的一部分上延伸。这意味着中心部分到第一侧壁的距离可以大于到第二侧壁的距离,反之亦然。中心部分因此不需要居中地设置在侧壁之间。由于中心部分非居中地设置,因此可以减少经过间隔型材的导热。具体而言,如果中心部分设置得较靠近“暖”玻璃,即内玻璃,就会减少导热。扩散阻挡层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和/或第二加强层重叠。这意味着,例如,在第一至第十三实施例中示出的在挤出后直接贴敷到中心部分25的外壁14上的扩散阻挡层26可以被部分地贴敷到第一和/或第二加强层22,24上。因此扩散阻挡层可以作为单个件至少部分地在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以及它们之间的外壁上延伸。然而,根据这种构造,扩散阻挡层只延伸到直接位于外壁上的没有被第一或第二加强层覆盖的区域。由于重叠,因此形成了加强层22,24与扩散阻挡层26之间的连接的特别防扩散设计。在槽口的替代物中,其侧壁或部分也可以具有其形成使得槽口被省略的区域。例如,这可以通过使其侧壁或部分形成得比其他侧壁或部分的壁薄来实现。延伸段可选地也可以被省略(参见图11)。作为将加强层与中空型材体共挤出的替代方案,可以在挤出中空型材体之后,例如通过粘合剂或粘结剂将加强层直接贴敷在中空型材体上。另外,为加强层和/或扩散阻挡层设置的区域可以在中空型材体上形成,这样使得在贴敷加强层和/或扩散阻挡层之后,在它们之间的边缘和过渡处没有肩角。这意味着在挤出中空型材体的过程中,例如在其上贴敷加强层的区域已经形成为在中空型材体中的凹部。因此,加强层和/或扩散阻挡层被插入这些凹部中。·中空型材体也可以形成梯形、正方形、菱形或其他此类形状。凹凸部可呈其他形状,例如它们可以呈两次凸起、非对称地凸起等。具体而言,间隔型材也可以被配置,使得侧壁不表现为用于附接到玻璃上的在横向方向X上最外侧的壁。这样的设计例如可以设计如下:间隔型材具有与外壁相比较宽的内壁。这些侧壁在横向方向X上不连接到内壁的边缘,而是在横向方向X上稍微向内偏置。连接到侧壁上的外壁、侧壁以及内壁形成了室。此外,两个附加的(侧)外壁平行延伸至侧壁,沿横向方向X在内壁边缘形成。这些外壁充当对于玻璃的附接表面。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加强层完全地或部分地形成在附加外壁和侧壁以及内壁之中或之上。扩散阻挡层以防扩散方式将加强层结合到彼此上。侧壁22,24和/或外壁26的壁厚度sl,s2也可以彼此不同地设计。开口 34也可以相对于对称线L非对称地形成,如图15所不,相对于横向方向X仅居中地或仅在一侧上形成。开口可以在纵向方向Z上以一定间隔或以不定间隔设置。开口可以相对于横向方向X以一行或多行形成。可以至少部分地在内壁之中或之上设置进一步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层。延伸段28可以被弯曲成任何形状,如成角的等,或者被设计为相对于彼此非对称。室也可以被隔墙分成几个室。加强层的截面不一定必须是恒定的,而是也可以具有型材形状,使得它可以更好地与中空型材体连接。具体而言,例如可以设置凸起或凹槽。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示出的槽口 32和拱形21,121是可选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根据中空型材体的设计被省略。中空型材体10在高度方向Y上的第一高度hi优选地是在IOmm与5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8mm与6mm之间,如6.85mm、7.5mm和8mm。拱形21在高度方向Y上的第二高度h2优选地是在Imm与0.05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 Imm 与 0.1mm 之间,如 0.5mm、0.8mm 和 1mm。拱形121在高度方向Y上的第三高度h3优选地是在1.5mm与0.09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0.5mm与0.05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是在0.3mm与0.07mm之间,如0.1mm、0.12mm和 0.15mm。中空型材体10在横向方向X上的第一宽度bl优选地是在40mm与6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20mm与6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是在16mm与8mm之间,例如8mm、12mm和15.45mm。在横向方向X上对应于第二宽度b2的第一距离al优选地是在15mm与2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8mm与5mm之间,如5mm、6mm和8mm。扩散阻挡层266的第三宽度b3优选地是在35mm与2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20mm与2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是在12mm与5mm之间,如6mm、7mm和9mm。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加强层22的第一厚度dl优选地是在0.5mm与0.0l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0.2mm与0.01mm之间,如0.1mm、0.05mm和0.0lmnin第二加强层24,124的第二厚度d2优选地对应于第一厚度dl。由金属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的第三厚度d3优选地是在0.09mm与In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0.02mm与5n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是在0.0lmm与IOnm之间,如0.01mm、0.0Olmm和 IOnm0由EVOH材料制成的扩散阻挡层266的第三厚度d33优选地是在0.0lmm与2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0.05mm与0.8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是在0.1mm与0.3mm之间,如0.1mm、
0.2mm 和 0.3臟。由PP或PE制成的第二层75的厚度d331优选地是在1.2mm与0.1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 1.0Omm 与 0.5mm 之间,如 0.5mm、0.6mm 和 0.7mm。由EVOH材料制成的第一层74的厚度d332优选地是在0.0lmm与2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0.05mm与0.8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是在0.1mm与0.3mm之间,例如0.1mm、0.2mm和 0.3mm。延伸段在横向方向X上的第一长度11优选地为0.05bl〈ll〈0.8bl,更优选地为
0.1bKlK0.5bl,甚至更优选地为 0.1bKlK0.2blmm。侧壁16,18和外壁14的第一壁厚度sl优选地是在1.2mm与0.2mm之间,更优选地是在1.0Omm与0.5謹之间,如0.5謹、0.6謹和0.7謹。内壁12的第二壁厚度s2优选地是在1.5mm与0.5mm之间,如0.7mm、0.8mm、0.9mm和 1mm η在横向方向X上的第一长度11小于bl/2。需明确指出的是,为了原始公开的 目的以及为了独立于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组合而限制所主张的发明的目的,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都应彼此分开地独立地考虑。需明确指出的是,为了原始公开的目的以及为了限制所主张的发明特别是作为范围说明限制的目的,所有取值范围或单位组的表示都公开了单位子组的每个可能的中间值。参考标记列表1间隔型材10中空型材体12内壁14外壁16第一侧壁18第二侧壁20室21,121拱形22第一加强层24第二加强层25中心部分

26, 266扩散阻挡层27扩散屏障28延伸段29延伸段中的弯30延伸段中的凹槽31容置部32槽口34开口35开口36横向横挡40连接部70第一区域71第二区域72重叠区域73连续平面74第一层75第二层76粘合剂
权利要求
1.一种在门或窗或表面元件的保温玻璃单元的间隔框(50)中使用的间隔型材,所述保温玻璃单元包括在其间限定了中间空间(53 )的玻璃(51,52 ),所述间隔型材包括 由第一合成材料制成的中空型材体(10),所述中空型材体包括用于容纳吸湿材料的室(20),所述中空型材体(10) -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并且 -包括内壁(12),所述内壁在所述保温玻璃单元的已安装状态下面对所述保温玻璃单元的玻璃(51,52 )之间的中间空间(53 )且限定腔室;在所述腔室(20 )的垂直于纵向方向(Z)的高度方向(Y)上与所述内壁(12)相对的那侧上的外壁(14);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Z)和所述高度方向(Y)的横向方向(X)的侧向上的第一侧壁(16)和相对的第二侧壁(18),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与所述内壁(12)和所述外壁(14)连接以形成腔室(20); 具有第一比热传导系数(X1)的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加强层(22),所述第一加强层(22)以恒定截面沿述纵向方向(Z)在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整体延伸和可选地、部分地在所述第一侧壁(16)内沿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厚度(dl), 具有第二比热传导系数(X2)的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加强层(24),所述第二加强层(24)以恒定截面沿述纵向方向(Z)在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整体延伸和可选地、部分地在所述第一侧壁(18)内沿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加强层(22)隔开第一距离(al),并且具有第二厚度(d2),以及 具有第三厚度(d3 ;d33)和第三比热传导系数(入3,入33)的扩散阻挡层(26,266),所述扩散阻挡层(26,266)形成在至少所述第一加强层(22)与第二加强层(24)之间所述外壁(14)上并且以防扩散方式与之相连接以形成扩散屏障(27), 其中 所述第三比热传导系数(入3,入33)与所述第三厚度(d3,d33)之间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比热传导系数(入P与所述第一厚度(dl)之间的乘积,并且小于所述第二比热传导系数(入2)与所述第二厚度(d2)之间的乘积,并且 所述间隔型材形成为,使得在将所述间隔型材围绕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X)的轴线弯曲90°,这样参照弯曲半径,使所述内壁(12)比所述外壁(14)更靠内的过程中,所述扩散阻挡层(26,266)基本上位于中性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扩散阻挡层(26)是由第三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三厚度(d3)小于所述第一厚度(dl)和所述第二厚度(d2)。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层(22)具有IOW/(mK) ( A1^SOffZ(IiiK)范围内的第一比热传导系数和.0. 3mm至0. Imm范围内的厚度(dl), 所述第二加强层(24)具有IOW/(mK) ( A2^ 50ff/(mK)范围内的第二比热传导系数和.0. 3mm至0. Imm范围内的厚度(d2),并且 所述扩散阻挡层(26)具有14W/(mK) ( A3^ 200ff/(mK)范围内的第三比热传导系数和0. 015mm至0. OOlmm之间的范围内的厚度(d3)。
4.一种在门或窗或表面元件的保温玻璃单元的间隔框(50)中使用的间隔型材,所述保温玻璃单元包括在其间限定了中间空间(53 )的玻璃(51,52 ),所述间隔型材包括由第一合成材料制成的中空型材体(10 ),所述中空型材体包括用于容纳吸湿材料的室(20),所述中空型材体(10) -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并且 -包括内壁(12),所述内壁在所述保温玻璃单元的已安装状态下面对所述保温玻璃单元的玻璃(51,52 )之间的中间空间(53 )且限定腔室,在腔室(20 )的在垂直于纵向方向(Z )的高度方向(Y)上与所述内壁(12)相对的那侧上的外壁(14);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Z)和所述高度方向(Y)的横向方向(X)的侧向上的第一侧壁(16)和相对的第二侧壁(18),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与所述内壁(12)和所述外壁(14)连接以形成腔室(20), 具有第一比热传导系数(X1)的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加强层(22),所述第一加强层(22)以恒定截面沿述纵向方向(Z)在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整体延伸和可选地、部分地在所述第一侧壁(16)内沿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厚度(dl), 具有第二比热传导系数(X2)的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加强层(24),所述第二加强层(24)以恒定截面沿述纵向方向(Z)在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整体延伸和可选地、部分地在所述第一侧壁(18)内沿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加强层(22)隔开第一距离(al),并且具有第二厚度(d2),以及 扩散阻挡层(26,266),所述扩散阻挡层至少包括具有第三厚度(d33)和第三比热传导系数(入33)的由防扩散EVOH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一层(74),所述扩散阻挡层(26,266)形成在至少所述第一加强层(22)与第二加强层(24)之间所述外壁(14)上并且以防扩散方式与之相连接以形成扩散屏障(27), 其中 所述第三比热传导系数(入3,入33)与所述第三厚度(d33)之间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比热传导系数(A1)与所述第一厚度(dl)之间的乘积,并且小于所述第二比热传导系数(入2)与所述第二厚度(d2)之间的乘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中空型材体(10)和所述扩散阻挡层(266)是由防扩散EVOH塑料材料一体地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扩散阻挡层(266)至少包括由聚烯烃制成的第二层(76),所述第二层(76)被贴敷到所述第一层(75)上。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扩散阻挡层(266)的第三厚度(d33)大于所述第一加强层(22)的第一厚度(dl)和/或大于所述第二加强层(24)的第二厚度(d2)。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层(22)和所述第二加强层(24)与所述中空型材体(10)共挤出。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侧壁(16,18)各自具有从相应的侧壁(16,18)到所述外壁(14)的连接部(40),所述连接部(40)相对于腔室(20)呈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加强层(22,24)各自具有,如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Z)的截面(X-Z)中所视,在所述内壁(12)附近其边缘上的型材延伸段(28)。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10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扩散阻挡层(26,266 )不是在所述第一加强层(22 )和/或所述第二加强层(24)与所述中空型材体(10)之间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I至11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扩散阻挡层(26,266)仅在所述加强层(22,24)之间的外壁(14)上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Z)地和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一体地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12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其中 所述扩散阻挡层(26,266 )在所述第一加强层(22 )面向所述第二加强层(24)的一部分上和/或在所述第二加强层(24)面向所述第一加强层(22)的一部分上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Z)地和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13之一所述的弯曲的间隔型材,所述弯曲的间隔型材是围绕着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X)的轴线弯曲的,这样使得通过所述外壁(14)的相对于彼此弯曲的部分形成了 90°角,并且相对于所述弯曲半径而言,所述内壁(12)比所述外壁(14)更靠内, 其中 所述加强层(22,23 )之间的所述扩散阻挡层(26 )基本上是不被压缩和不被拉伸的。
15.—种保温玻璃单元,包括 至少两个玻璃(51,52),所述玻璃彼此相对地设置并且被隔开一段距离以在其间形成中间空间(53),以及 由根据权利要求I至14之一所述的间隔型材制成的间隔框(50),所述间隔框(50)设置在所述玻璃(51,52)之间,这样使得所述侧壁(16,18)的侧向方向(X)上的外侧通过防扩散粘合材料(61,62)被结合到所述玻璃(51,52)的面向所述侧壁(16,18)的外侧的那侧上,并且使得所述间隔框(50 )限定所述玻璃之间的所述中间空间(53 )。
全文摘要
一种用在保温玻璃单元的间隔框(50)中的间隔型材,具有由第一合成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室(20)的中空型材体(10),所述中空型材体在纵向方向(Z)上延伸并且具有内壁(12)、外壁(14)、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连接到所述内壁(12)和所述外壁(14)上以形成腔室(20);具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和第二加强层(22,24),所述加强层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16,18)上以及部分地以彼此之间为第一距离(a1)在所述外壁(14)上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d2);以及具有扩散阻挡层(26),所述扩散阻挡层直接形成在所述加强层(22,24)之间的外壁(14)上并且以防扩散方式连接到所述加强层上以形成隔热的扩散屏障(27)。
文档编号E06B3/663GK103237949SQ201180052362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彼得·泽普立克, 约格·兰茨, 皮特·索墨 申请人:泰诺风玻璃隔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