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44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技术,是一种广为流行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能够通过无线信号识别和标记对象,具有应用广泛,方便快捷等优点。RFID系统的电子标签位于被识别的产品上,记录产品的各种信息。现有技术中,RFID系统所采用的无源电子标签,安全保障性较低,对移、换、盗均难以知悉,局限性大;又因缺少有源安全电路系统,对移、盗、换等情况较难发出安全信息从而导致难以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通过机械编码装置与钢梁自锁装置相联动,无源机械地实现钢梁每次自锁都同步产生唯一有序的新编码;改善目前市场上无源电子标签,因缺有源安全电路系统而无法对移、 盗、换等情况发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包括壳体和无源电子标签系统,所述无源电子标签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机械编码转装置,所述机械编码装置连接有联动装置,所述机械编码装置通过所述联动装置连接有钢梁自锁装置。其中,所述机械编码装置包括首位编码齿轮、后位编码齿轮、周全齿轮、双齿、拔齿齿轮、中间传动齿轮、轮轴A、轮轴B和轮支架;所述首位编码齿轮的两侧面分别固接所述周全齿轮和双齿,首位编码齿轮、周全齿轮和双齿合成首位编码齿轮组,所述拔齿齿轮固接于所述首位编码齿轮组的一侧,所述后位编码齿轮的两侧面分别固接所述周全齿轮和双齿, 后位编码齿轮、周全齿轮和双齿合成后位编码齿轮组,所述轮轴A和轮轴B平行设置于轮支架,所述首位编码齿轮组和后位编码齿轮组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A,所述中间传动齿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B。其中,所述拔齿齿轮的齿数为10个,所述首位编码齿轮和后位编码齿轮的显示面顺次设置有由0-9的10个数字。其中,机械编码装置还包括防逆爪和防重码装置;所述防逆爪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B并与首位编码齿轮组的周全齿轮啮合;所述防重码装置包括防重码止动板和阻挡块,所述防重码止动板设置于后位编码齿轮组的最后方,所述阻挡块固接于所述防重码止动板。其中,所述轮支架设置有弹力定齿爪,所述弹力定齿爪贴合于所述周全齿轮的齿间槽处。
4CN 102535975 A
其中,钢梁自锁装置包括钢梁,平移卡杆,旋转扣头,扭簧、偏心销和限位销;所述偏心销连接于所述旋转扣头,所述扭簧卡接于所述旋转扣头和偏心销之间,所述平移卡杆连接于所述偏心销;所述钢梁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槽,所述钢梁的另一端设置有长凹槽,所述平移卡杆与所述卡扣槽配合卡接,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长凹槽配合相抵。其中,所述钢梁自锁装置设置有钢梁密封防尘装置,所述钢梁密封防尘装置包括橡胶密封圈、钢梁密封盖和橡胶防尘盖;所述钢梁密封盖套接于所述钢梁并位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橡胶密封圈套接于所述钢梁并位于所述钢梁密封盖的下方,所述橡胶防尘盖卡接于所述旋转扣头。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编码头、压簧、转臂和拔轮爪;所述压簧套接于所述编码头的下端,所述压簧抵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编码头上端套连接于所述钢梁设置有长凹槽的一端,所述编码头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头臂孔,所述转臂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A,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编码头臂孔连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拔轮爪连接,所述拔轮爪与所述拔齿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手柄,所述无源电子标签系统位于所述手柄内部。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透明编码显示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采用可靠成熟的技术,通过机械编码装置与钢梁自锁装置相联动,无源机械地实现钢梁每次自锁都同步产生唯一有序的新编码;若途中钢梁自锁状态被盗解并盗后再进行自锁,则新机械编码产生而原机械编码消除,并通过读取无源电子标签系统的数据与机械编码进行对照,可知道钢梁自锁状态在途中被盗解开过;改善目前市场上无源电子标签,因缺有源安全电路系统而无法对移、盗、换等情况发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


图1为本发明钢梁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机械编码装置、联动装置和钢梁自锁装置连接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机械编码装置、联动装置和钢梁自锁装置连接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机械编码装置、联动装置和钢梁自锁装置连接的第三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机械编码装置、联动装置和钢梁自锁装置连接的第四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机械编码装置、联动装置和钢梁自锁装置连接的第五角度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机械编码装置、联动装置和钢梁自锁装置连接的第六角度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钢梁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
1 一壳体 11 一手柄 12—透明编码显示窗 2—无源电子标签系统3—机械编码装置 31—首位编码齿轮32—后位编码齿轮 33—周全齿轮 34—双齿35—拔齿齿轮 36—中间传动齿轮37—轮轴A 38—轮轴B 39—轮支架 391—弹力定齿爪310—首位编码齿轮组 320—后位编码齿轮组4一联动装置 41一编码头 42—压簧43—转臂 44一拔轮爪411一编码头臂孔5—钢梁自锁装置51—钢梁52—平移卡杆53—旋转扣头 54—扭簧55—偏心销 56—限位销 57—卡扣槽 58—长凹槽 591—橡胶密封圈 592—钢梁密封盖593—橡胶防尘盖61—防逆爪62—防重码装置621—防重码止动板622—阻挡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包括壳体1 和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所述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机械编码转装置3,所述机械编码装置3连接有联动装置4,所述机械编码装置3通过所述联动装置4连接有钢梁自锁装置5。所述机械编码装置3包括首位编码齿轮31、后位编码齿轮32、周全齿轮33、双齿 ;34、拔齿齿轮35、中间传动齿轮36、轮轴A37、轮轴B38和轮支架39 ;所述首位编码齿轮31 的两侧面分别固接所述周全齿轮33和双齿34,首位编码齿轮31、周全齿轮33和双齿34合成首位编码齿轮组310,所述拔齿齿轮35固接于所述首位编码齿轮组310的一侧,所述后位编码齿轮32的两侧面分别固接所述周全齿轮33和双齿34,后位编码齿轮32、周全齿轮33 和双齿34合成后位编码齿轮组320,所述轮轴A37和轮轴B38平行设置于轮支架39,所述首位编码齿轮组310和后位编码齿轮组320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A37,所述中间传动齿轮36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B38。所述拔齿齿轮35的齿数为10个,所述首位编码齿轮31和后位编码齿轮32的显示面顺次设置有由0-9的10个数字。机械编码装置3还包括防逆爪61和防重码装置62 ;所述防逆爪6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B38并与首位编码齿轮组310的周全齿轮33啮合;所述防重码装置62包括防重码止动板621和阻挡块622,所述防重码止动板621设置于后位编码齿轮组320的最后方, 所述阻挡块622固接于所述防重码止动板621。所述轮支架39设置有弹力定齿爪391,所述弹力定齿爪391贴合于所述周全齿轮 33的齿间槽处。钢梁自锁装置5包括钢梁51,平移卡杆52,旋转扣头53,扭簧M、偏心销55和限位销56 ;所述偏心销55连接于所述旋转扣头53,所述扭簧M卡接于所述旋转扣头53和偏心销55之间,所述平移卡杆52连接于所述偏心销55 ;所述钢梁5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槽57, 所述钢梁51的另一端设置有长凹槽58,所述平移卡杆52与所述卡扣槽57配合卡接,所述限位销56与所述长凹槽58配合相抵。所述联动装置4包括编码头41、压簧42、转臂43和拔轮爪44 ;所述压簧42套接于所述编码头41的下端,所述压簧42抵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编码头41上端套连接于所述钢梁51设置有长凹槽58的一端,所述编码头41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头臂孔411,所述转臂43 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A37,所述转臂43的一端与所述编码头臂孔411连接,所述转臂43的另一端与所述拔轮爪44连接,所述拔轮爪44与所述拔齿齿轮35相啮合。当钢梁自锁装置5的钢梁51被按下至壳体扣孔7时,在扭簧M的扭力下,平移卡杆52卡住钢梁51的卡扣槽57,钢梁51处于自锁状态。在钢梁51按下的过程中,压簧42 一直对钢梁51起到预紧的作用,同时长凹槽58的上台阶与限位销56起到按入限位作用。 钢梁51推动编码头41向下移动,编码头臂孔411将带动转臂43绕轮轴A37转动,位于转臂43另一端的拔轮爪411将推动拔齿齿轮35转动。此时,钢梁自锁装置5通过联动装置 4开始推动机械编码装置3进行机械编码。机械编码装置3的编码是有序而唯一的,它通过如下过程实现的拔轮爪411推动拔齿齿轮35转动时,由于拔齿齿轮35与首位编码齿轮组310是固接的,首位编码齿轮组 310与拔齿齿轮35同步转动,此转动为正向转动。拔齿齿轮35的齿数为10个,被拔轮爪 411驱动10次正好旋转一周,同时首位编码齿轮31更新10次码。当首位编码齿轮31更新 10次码,即首位编码齿轮31旋转一周后,位于首位编码齿轮31另一侧的双齿34有一次机会驱动中间传动齿轮36,中间传动齿轮36绕轮轴B38将动力同步传递给第一组后位编码齿轮组320,当第一组后位编码齿轮组320更新10次码,即旋转一周后,第一组后位编码齿轮组320的双齿34通过中间传动齿轮36将动力同步传递给第二组后位编码齿轮组,如此类推。实现前轮更新10个码,后轮更新1个码,比值为10码1码。在防重码止动板621上设置有阻挡块622,阻挡块622用于阻挡最后一组后位编码齿轮组320的双齿34,使最后的后位编码齿轮32正向转动角度不超过360度。在轮轴B38上的防逆爪61,钩住拔齿齿轮35 的轮齿,使其不能反向转动。通过上述机构的配合,机械编码装置3的编码能保证整个编码是有序唯一不重复的。各编码齿轮显一码成一线在透明编码显示窗12显示出四位编码,按比值10 1计算可有10000个有序而唯一的编码。轮支架39设置的弹力定齿爪391,弹力定齿爪391贴合于周全齿轮33的齿间槽处,各编码齿轮的转动须克服弹力定齿爪391之弹力方可转动,由此保证编码的稳定性。由于旋转扣头53钥匙孔的异形设计及内部特殊设置,只有通过特配的钥匙方可插入,且需对钥匙施以外力克服扭簧M的扭力方可使其旋转并通过旋转扣头53上的偏心销55拉动内部的平移卡杆52退出钢梁51的卡扣槽57,从而可解除钢梁51的自锁状态, 实现钢梁51弹出壳体扣孔7,长凹槽58的下台阶与限位销56起到弹出限位作用。当钢梁 51自锁状态被打开并再次进行自锁时,机械编码装置3按上述过程又产生新的机械编码, 而原来旧的机械编码消除。由于原先状态的机械编码是与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的ID号是一致的,所以通过阅读器读取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的ID号与机械编码进行对照就可以知道钢梁自锁装置5有没有被打开过。如果,电子标签系统2的ID号与机械编码一致的话,代表钢梁自锁装置5没被打开;不一致的话,代表钢梁自锁装置5已被打开,通过编码的对照还可以知道被打开过多少次。本发明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采用可靠成熟的技术,通过机械编码装置3与钢梁自锁装置5相联动,无源机械地实现钢梁51每次自锁都同步产生唯一有序的新编码;若途中钢梁51自锁状态被盗解并盗后再进行自锁,则新机械编码产生而原机械编码消除,并通过读取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的数据与机械编码进行对照,可知道钢梁51自锁状态在途中被盗解开过;改善目前市场上无源电子标签,因缺有源安全电路系统而无法对移、盗、换等情况发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
所述钢梁自锁装置5设置有钢梁密封防尘装置,所述钢梁密封防尘装置包括橡胶密封圈591、钢梁密封盖592和橡胶防尘盖593 ;所述钢梁密封盖592套接于所述钢梁5并位于所述壳体1上方,所述橡胶密封圈591套接于所述钢梁5并位于所述钢梁密封盖592 的下方,所述橡胶防尘盖593卡接于所述旋转扣头53。橡胶密封圈591套在钢梁51上,避免渗水沿钢梁51渗入机械编码装置3所处的密闭空间室内;钢梁密封盖592用于固定橡胶密封圈591并与壳体1不可拆卸永久性粘固成一体;所述橡胶防尘盖593布置在钢梁自锁装置5的旋转扣头53的位置,盖住旋转扣头53的孔位时,可防尘砂进入旋转扣头53的孔内。所述壳体1设置有手柄11,所述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位于所述手柄11内部,以便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的天线接收和发射电磁信息。所述壳体1设置有透明编码显示窗12, 以显示机内编码,其材料优选为塑料。所述壳体1分为前壳和后盖,所述前壳、后盖和透明编码显示窗12均为不可拆卸永久性粘结,使编码装置处于密闭防渗水空间内,并使整机不可拆卸,增强自身的安全性。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包括壳体(1)和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所述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机械编码转装置(3),所述机械编码装置(3)连接有联动装置(4),所述机械编码装置(3 )通过所述联动装置(4 )连接有钢梁自锁装置(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编码装置(3)包括首位编码齿轮(31)、后位编码齿轮(32)、周全齿轮(33)、双齿(34)、拔齿齿轮(35)、中间传动齿轮(36)、轮轴A (37)、轮轴B (38)和轮支架(39);所述首位编码齿轮(31)的两侧面分别固接所述周全齿轮(33)和双齿(34),首位编码齿轮(31)、周全齿轮(33)和双齿(34)合成首位编码齿轮组(310),所述拔齿齿轮(35)固接于所述首位编码齿轮组(310)的一侧,所述后位编码齿轮(32)的两侧面分别固接所述周全齿轮(33)和双齿(34),后位编码齿轮(32)、周全齿轮(33)和双齿(34)合成后位编码齿轮组(320),所述轮轴 A (37)和轮轴B (38)平行设置于轮支架(39),所述首位编码齿轮组(310)和后位编码齿轮组(320)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A (37),所述中间传动齿轮(36)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 B (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齿齿轮(35)的齿数为10个,所述首位编码齿轮(31)和后位编码齿轮(32)的显示面顺次设置有由0-9的10个数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机械编码装置(3)还包括防逆爪(61)和防重码装置(62);所述防逆爪(6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B (38)并与首位编码齿轮组(310)的周全齿轮(33)啮合;所述防重码装置(62)包括防重码止动板(621)和阻挡块(622),所述防重码止动板(621)设置于后位编码齿轮组(320)的最后方,所述阻挡块(622)固接于所述防重码止动板(6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支架(39)设置有弹力定齿爪(391),所述弹力定齿爪(391)贴合于所述周全齿轮(33)的齿间槽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钢梁自锁装置(5 )包括钢梁(51),平移卡杆(52 ),旋转扣头(53 ),扭簧(54)、偏心销(55 )和限位销 (56);所述偏心销(55)连接于所述旋转扣头(53),所述扭簧(54)卡接于所述旋转扣头(53) 和偏心销(55)之间,所述平移卡杆(53)连接于所述偏心销(55);所述钢梁(5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槽(57),所述钢梁(51)的另一端设置有长凹槽(58),所述平移卡杆(52)与所述卡扣槽(57)配合卡接,所述限位销(56)与所述长凹槽(58)配合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自锁装置(5)设置有钢梁密封防尘装置,所述钢梁密封防尘装置包括橡胶密封圈(591)、钢梁密封盖(592 )和橡胶防尘盖(593 );所述钢梁密封盖(592 )套接于所述钢梁(5 )并位于所述壳体(1)上方,所述橡胶密封圈(591)套接于所述钢梁(5)并位于所述钢梁密封盖(592) 的下方,所述橡胶防尘盖(593)卡接于所述旋转扣头(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4)包括编码头(41)、压簧(42)、转臂(43)和拔轮爪(44);所述压簧(42)套接于所述编码头(41)的下端,所述压簧(42)抵接于所述壳体(1 ),所述编码头(41)上端套连接于所述钢梁(51)设置有长凹槽(58)的一端,所述编码头(41)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头臂孔(411),所述转臂(43)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轮轴A (37),所述转臂(43)的一端与所述编码头臂孔(411) 连接,所述转臂(43)的另一端与所述拔轮爪(44)连接,所述拔轮爪(44)与所述拔齿齿轮 (35)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置有手柄(11),所述无源电子标签系统(2 )位于所述手柄(11)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置有透明编码显示窗(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源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编码安全式RFID无源电子标签,包括壳体和无源电子标签系统,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机械编码转装置,所述机械编码装置连接有联动装置,所述机械编码装置通过所述联动装置连接有钢梁自锁装置,通过机械编码装置与钢梁自锁装置相联动,无源机械地实现钢梁每次自锁都同步产生唯一有序的新编码;若途中钢梁自锁状态被盗解并盗后再进行自锁,则产生新机械编码,并通过读取无源电子标签系统的数据与机械编码进行对照,可知道钢梁自锁状态在途中被盗解开过;改善目前市场上无源电子标签,因缺有源安全电路系统而无法对移、盗、换等情况发出安全信息的局限性。
文档编号E05B63/14GK102535975SQ2012100153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余延延, 刘维桂 申请人: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