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组合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组合梯,包括梯架本体,所述梯架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的梯杆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梯杆上的横向踩踏杆;所述梯架本体为“人”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L”型,或为“n”型,或为可悬挂的倒立的“乙”字型;所述梯架本体包括主梯架、副梯架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副梯架分别靠近或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杆的两端;所述副梯架包括多段短梯架,多段所述短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呈“一”字型或角型连接;所述副梯架与所述主梯架通过第二连接装置或第三连接装置相连。本发明的折叠组合梯结构合理,搬运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实现多种功能,适用于多种用途和作业方式,并且其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折叠组合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及运输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折叠组合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空调室外机的安装基本属于高空作业,无论安装环境是格栅台、露空平台甚至悬空的支架安装,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人员失足及坠机坠物的安全事故;目前,主要使用多功能可以折叠、可组装、轻便小巧的万能梯子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市场现有的万能梯子大多为“一”字型或“人”字型,但二者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叠合及展开的形状不够灵活,且支撑展开后的形状不能根据室外机的实际安装情况进行变化,难以很好地满足空调安装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操作简单的多功能梯,可通过拼接组合实现“一”字棟,“人”字梯,“L”型梯,倒“こ”字梯的多功能转化,还可叠起组合为运输工具,用于空调器及较重的安装设备的搬运工作。
[0005]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折叠组合梯,包括梯架本体,所述梯架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的梯杆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梯杆上的横向踩踏杆;所述梯架本体为“人,,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L”型,或为可悬挂的倒立的“こ”字型;
[0007]所述梯架本体包括主梯架、副梯架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副梯架分别靠近或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杆的两端;
[0008]所述副梯架包括多段短梯架,多段所述短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呈“一”字型或角型连接;
[0009]所述副梯架与所述主梯架通过横梁,或第二连接装置,或第三连接装置相连。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架本体为可悬挂的倒立的“こ”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じ’型;
[0011]所述副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横梁连接固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架本体为可悬挂的倒立的“乙”字型,所述主梯架的长度与所述副梯架的长度相近;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副梯架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杆的两端,井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的两侧;
[0013]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呈“一”字型连接;所述副梯架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平行相对,所述副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通过横梁连接固定;所述横梁同时垂直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和所述副梯架的梯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架本体为“一”字型,或为“L”型;
[0015]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呈“一”字型连接;所述横梁同时与所述主梯架和所述副梯架对接相连,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与所述副梯架的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0016]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180度。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架本体为倒立的“乙”字型;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副梯架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的两侧;
[0018]所述承载板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0019]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呈角型连接,使所述副梯架呈具有两个相交侧的角型体;所述副梯架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主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相连接,另ー侧与所述主梯架相対。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梯架的两侧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21]所述副梯架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垂直相连,所述副梯架的另ー侧与所述主梯架平行相对;
[0022]所述承载板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架本体为“人”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L”型;
[0024]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呈“一”字型连接;所述副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装置相铰接;所述副梯架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承载板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均与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180度。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主梯架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所述副梯架与所述主梯架相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主梯架的另一端。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梯架和所述副梯架均包括两路平行相对设置的所述梯杆;
[0027]所述主梯架包括多段可拼接的梯架,每段所述可拼接的梯架均包括两根相对平行的主梯杆和所述横向踩踏杆;
[0028]所述副梯架的每段所述短梯架均包括两根平行相対的副梯杆。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梯架的多段可拼接的梯架之间通过联接接头对接固定,或可相互伸缩套装,并通过螺栓固定。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螺栓、插槽式联接件、或T型联接件、或螺杆;
[0031]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设置于所述主梯架上的插槽;
[0032]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为连接螺杆、或连接板、或合页式插槽、或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相同的连接杆。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均为可折叠的合页;
[0034]所述副梯架的每段所述短梯架或其中一段所述短梯架上焊接有一个或多个横支杆,所述横支杆平行于所述主梯架的横向踩踏杆。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处还设置有一根平行于所述横向踩踏杆的横向支撑杆。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处还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横向踩踏杆的另ー根横向支撑杆。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主梯架铰接。
[00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梯架的连接有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还设置有可带动所述梯架本体移动的滚轮。
[00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主梯架的梯杆上,并位于所述主梯架的与所述承载板相対的一侧的梯面上;所述滚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有连杆。
[00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的底面还设置有两根伸缩杆,所述两根所述伸缩杆分别靠近所述主梯架的两根主梯杆;所述伸缩杆可向与所述承载板的板面平行相对侧伸縮。
[00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梯架和副梯架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结构。
[00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梯架和所述副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
[00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4]本发明的折叠组合梯结构合理,搬运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实现多种功能,适用于多种用途和作业方式,并且其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为使本发明的折叠组合梯及其组合方法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详细说明,但是,应当说明的是,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46]图1a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呈倒“こ”字型的示意图;
[0047]图1b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呈“一”字型的示意图;
[0048]图1c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呈“L”型并载物时的示意图;
[0049]图2a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呈倒“こ”字型的示意图;
[0050]图2b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呈“人”字型的示意图;
[0051]图2c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呈“L”型并载物时的示意图;
[0052]图3a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呈倒“こ”字型的示意图;
[0053]图3b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呈“人”字型的示意图;
[0054]图3c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呈“L”型并载物时的示意图;
[0055]图4a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呈倒“こ”字型的示意图;
[0056]图4b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呈“人”字型的示意图;
[0057]图5a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呈倒“こ”字型的示意图;
[0058]图5b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呈“人”字型的示意图;
[0059]图6a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呈倒“こ”字型的示意图;
[0060]图6b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呈“人”字型的示意图;
[0061]图7a为本发明折叠组合梯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呈倒“こ”字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本实施例中的折叠组合梯,包括梯架本体,所述梯架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的梯杆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梯杆上的横向踩踏杆;所述梯架本体可折叠组合为可悬挂的倒立的“こ”字型,或“人”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L”型;可用以满足多种作业的使用要求,尤其是空调的搬运以及室外机的安装。
[0063]进ー步地,所述梯架本体包括主梯架100、副梯架200和承载板300 ;所述承载板300和所述副梯架200分别靠近或位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杆的两端;
[0064]所述副梯架200包括多段短梯架,多段所述短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呈“一”字型或角型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副梯架200包括两段短梯架210、220 ;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通过横梁411、412,或第二连接装置,或第三连接装置相连。
[006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梯架100和所述副梯架200均包括两路平行相对设置的所述梯杆;
[0066]进ー步地,所述主梯架100包括多段可拼接梯架,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段可拼接梯架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梯架110、第二梯架120 ;每段所述可拼接梯架的梯杆相对连接,组成所述主梯架100的两根相对平行的主梯杆,所述主梯杆之间还设置有所述横向踩踏杆103 ;所述副梯架200的每段所述短梯架210、220的梯杆相对连接,组成所述副梯架200的两根平行相対的副梯杆。
[0067]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叠组合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梯架本体为可悬挂的倒立的“乙,,字型;所述承载板300和所述副梯架200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的两侧;所述主梯架100的长度与所述副梯架200的长度相近;使其倒立“こ”字型的竖向的自由端较长,可以应用到更多不同的使用条件,例如,在安装空调室外机时,由于可搭载梯子的窗台或通气ロ距离室内地面较高,则需要较长的攀爬距离,梯架较长则可以满足。
[0068]进ー步地,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梯架200的所述短梯架210、2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呈“一”字型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螺栓;所述副梯架200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平行相对,所述副梯架200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100的一端通过两根横梁411、412连接固定;所述横梁411、412同时垂直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和所述副梯架200的梯面。
[0069]进ー步地,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梯架本体还可以由倒立的“こ”字型,变换呈为“一”字型,或为“L”型,如图1b和Ic所示;所述横梁411、412同时与所述主梯架100和所述副梯架200对接相连,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与所述副梯架200的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0070]其中,当所述梯架本体变换呈为“一”字型后,打开承载板300,即可变换呈“L”型,并且可以用承载板300承载货物;
[0071]当所述梯架本体处于“一”字型,或为“L”型时,所述承载板300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180度。
[0072]如图2a?2c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叠组合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梯架本体可变换呈如图2a所示的倒立的“乙,,字型、如图2b所示的“人,,字型,或为“L”型;当收起承载板300时,还可以呈“一”字型;
[0073]如图2a?2c所示,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梯架的可拼接梯架110、120之间通过联接接头130对接固定;
[0074]进ー步地,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板300与所述主梯架100铰接;所述承载板的底面还设置有两根伸缩杆310、320,两根所述伸缩杆310、320分别靠近所述主梯架100的两根主梯杆。
[0075]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梯架本体呈如图2a所示的倒立的“こ”字型梯时,所述承载板300和所述副梯架200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的两侧;所述承载板300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0076]进ー步地,所述副梯架200的所述短梯架210、2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呈角型连接,使所述副梯架200呈具有两个相交侧的角型体;所述副梯架200的其中ー侧的端部即第一短梯架210与所述主梯架10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相连接,另ー侧即第二短梯架220与所述主梯架100相对;
[0077]优选地,所述副梯架200的两侧之间的夹角为90度;即第一短梯架210、第二短梯架220之间垂直相连;
[0078]优选地,所述副梯架200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主梯架10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ニ连接装置垂直相连,所述副梯架200的另ー侧与所述主梯架100平行相对;如图2a所示,第一短梯架210与所述主梯架100垂直相连,第二短梯架220与所述主梯架100平行相对;较优地,所述承载板300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之间的夹角也为90度。
[0079]如图2b和2c所示,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梯架本体变换呈“人”字型和“L”型梯时,所述副梯架200的所述短梯架210、220呈“一”字型连接;所述副梯架200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100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装置相铰接;所述副梯架200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承载板300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均与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180度;当呈“人”字型时,所述副梯架200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当所述梯架本体呈“L”型时,所述副梯架200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相重合,二者之间的夹角为0度;所述承载板300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优选90度,以便很好的承载货物或人的踩踏カ;当呈“L”型梯时,将所述承载板300的板面收合至与所述主梯架100的梯面相重合时,便可使所述折叠组合梯变换呈“一”字型。
[0080]进ー步地,所述承载板300与所述主梯架100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主梯架100的一端;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相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主梯架100的另一端。[0081 ] 如图2a?2c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叠组合梯采用第二种实施方式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短梯架210与第二短梯架220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T型联接件510 ;用于使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相连,变换呈倒立的“こ”字型梯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设置于所述主梯架100端部的插槽610 ;用于使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相连,变换呈“人”字型、“ L”型以及“一”字型的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为连接螺杆710 ;
[0082]如图3a?3c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叠组合梯采用第三种实施方式时,也可变换呈如图3a所示的倒立的“こ”字型、如图3b所示的“人”字型,或为如图3c所示的“L”型,当收起承载板300时,还可以呈“一”字型;
[0083]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梯架的可拼接梯架110、120之间可相互伸缩套装,并通过螺栓固定;更便于变换主梯架100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
[0084]而用于使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相连,变换呈“人,,字型、“L”型以及“一”字型的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则改为连接板720 ;
[0085]进ー步地,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其它实施内容则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同。
[0086]如图4a?4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叠组合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其主要结构与实施方式ニ、三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87]所述主梯架100的连接有所述承载板300的一端还设置有可带动所述梯架本体移动的滚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滚轮330、第二滚轮340。
[0088]优选地,所述滚轮330、340设置于所述主梯架的主梯杆上,并位于所述主梯架的与所述承载板相对侧的梯面上;两个所述滚轮330、340之间设置有连杆350。
[0089]优选地,第一滚轮330、第二滚轮340分别为三个小轮构成,如图4c所示,当所述折叠组合梯变换呈“じ’型,还可以用于拉载货物;且方便拉载货物上楼梯。
[0090]而用于使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相连,使所述梯架本体变换呈“人”字型、“L”型以及“一”字型的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为合页式插槽730 ;所述合页式插槽730使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的相连更简单、方便;
[0091]如图5a?5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叠组合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其主要结构与实施方式四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9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短梯架210与第二短梯架220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插槽式联接件520 ;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均为连接杆620 ;这样,主梯架100和副梯架200之间可以不用重新连接就可以使所述折叠组合梯在倒立的“こ”字型、“人”字型、“L”型以及“一”字型之间变换。
[0093]优选地,靠近所述连接杆620处还设置有一根平行于所述横向踩踏杆103的横向支撑杆810 ;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处还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横向踩踏杆103的另ー根横向支撑杆820 ;当所述折叠组合梯变换呈倒立的“こ”字型时,所述横向支撑杆810可以保证使所述副梯架200与所述主梯架100垂直相连,所述另ー根横向支撑杆820可以保证第一短梯架210和第二短梯架220之间垂直相连。
[0094]如图6a?6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叠组合梯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其主要结构与实施方式五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95]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可折叠的合页530,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均为另ー个可折叠的合页630 ;
[0096]在六种实施方式中,三个连接装置均采用合页装置,使所述折叠组合梯更直接、便捷变换呈倒立的“こ”字型,或“人”字型、“ L”型以及“一”字型;并且可以省去横向支撑杆810,820 ;通过合理设置副梯架200的位置,当抬起副梯架200时便可以保证使其一端与主梯架100垂直相顶;而另ー个可折叠的合页630则使第一短梯架210与第二短梯架220之间可以以小于等于180的任意角度折叠,以便适用不同的使用场合。
[0097]如图7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叠组合梯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其主要结构也与实施方式五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98]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螺杆540 ;这样使第一短梯架210与第二短梯架220可以任意角度折叠,以适用更多的使用场合。
[0099]优选地,如图5a、6a、7a所示,实施方式五、六、七中的所述副梯架200的每段所述短梯架210、220中,或其中一段所述短梯架上焊接有ー个或多个横支杆230,所述横支杆230平行于所述主梯架的横向踩踏杆103。
[010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梯架100和副梯架200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则采用方形结构。
[0101]优选地,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梯架100和所述副梯架200的材质为不锈钢。
[010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很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组合梯,包括梯架本体,所述梯架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的梯杆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梯杆上的横向踩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本体为“人”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じ’型,或为可悬挂的倒立的“乙”字型; 所述梯架本体包括主梯架、副梯架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副梯架分别靠近或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杆的两端; 所述副梯架包括多段短梯架,多段所述短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呈“一”字型或角型连接; 所述副梯架与所述主梯架通过横梁,或第二连接装置,或第三连接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架本体为可悬挂的倒立的“乙”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L”型; 所述副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横梁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架本体为可悬挂的倒立的“乙”字型,所述主梯架的长度与所述副梯架的长度相近;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副梯架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杆的两端,井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的两侧; 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呈“一”字型连接;所述副梯架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平行相对,所述副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通过横梁连接固定;所述横梁同时垂直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和所述副梯架的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架本体为“一”字型,或为“じ’型; 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呈“一”字型连接;所述横梁同时与所述主梯架和所述副梯架对接相连,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与所述副梯架的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O度小于等于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架本体为倒立的“乙”字型;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副梯架分别位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的两侧; 所述承载板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呈角型连接,使所述副梯架呈具有两个相交侧的角型体;所述副梯架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主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相连接,另ー侧与所述主梯架相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梯架的两侧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所述副梯架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垂直相连,所述副梯架的另ー侧与所述主梯架平行相对; 所述承载板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架本体为“人”字型,或为“一”字型,或为“L”型; 所述副梯架的多段所述短梯架呈“一”字型连接;所述副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梯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装置相铰接;所述副梯架的梯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承载板的板面与所述主梯架的梯面之间的夹角,均与大于等于O度小于等于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主梯架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主梯架的一端;所述副梯架与所述主梯架相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主梯架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梯架和所述副梯架均包括两路平行相对设置的所述梯杆; 所述主梯架包括多段可拼接的梯架,每段所述可拼接的梯架均包括两根相对平行的主梯杆和所述横向踩踏杆; 所述副梯架的每段所述短梯架均包括两根平行相対的副梯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干: 所述主梯架的多段可拼接的梯架之间通过联接接头对接固定,或可相互伸缩套装,并通过螺栓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螺栓、插槽式联接件、或T型联接件、或螺杆;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设置于所述主梯架上的插槽; 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为连接螺 杆、或连接板、或合页式插槽、或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相同的连接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均为可折叠的合页; 所述副梯架的每段所述短梯架或其中一段所述短梯架上焊接有ー个或多个横支杆,所述横支杆平行于所述主梯架的横向踩踏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处还设置有一根平行于所述横向踩踏杆的横向支撑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处还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横向踩踏杆的另ー根横向支撑杆。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主梯架铰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梯架的连接有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还设置有可带动所述梯架本体移动的滚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主梯架的梯杆上,并位于所述主梯架的与所述承载板相対的ー侧的梯面上;所述滚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有连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的底面还设置有两根伸缩杆,所述两根所述伸缩杆分别靠近所述主梯架的两根主梯杆;所述伸缩杆可向与所述承载板的板面平行相对侧伸縮。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梯架和副梯架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组合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梯架和所述副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
【文档编号】E06C1/20GK103590744SQ20121029077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杨冬祥, 陈志刚, 王维国, 耿发旺, 张许果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