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18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664487Y 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可仰躺的办公椅,其连动杆是枢设于靠背与伸缩靠脚组间,故伸缩靠脚组会被连动杆所带动而随靠背同步枢摆,且靠背及伸缩靠脚组的倾仰角度是被气压棒所控制;此种靠脚组受靠背驱动,因此靠脚组不能单独调节,且在调节的时候,往往需要一手操作气缸,同时背部用力靠向座椅靠背,从而使气缸收缩,才使靠脚组翘起;从而使得在操作的时候较为费力,特别对于患有脊椎病、腰脊病的人而言,在使用时多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调节时候只需用手转动转动杆即可,因此操作简单,且省力。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包括底座、铰接于底座的搁脚架,该种调节结构还包括能够使搁脚架相对底座转动的执行结构、能够使执行结构带动搁脚架转动的拉杆结构;所述执行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的铰接片、一端铰接于铰接片且另一端铰接于搁脚架的推杆;所述铰接片与推杆的铰接处、铰接片相对底座转动所在轴线,两者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拉杆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两侧之间的转动杆、连接于转动杆且能够由转动杆带动旋转的旋转片、一端铰接于旋转片且另一端铰接于铰接片的连杆;所述转动杆与旋转片的连接处、所述旋转片与连杆的连接处,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展开搁脚架时,由于转动杆与旋转片的连接处、旋转片与连杆的连接处,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因此通过转动转动杆,使连杆推动铰接片转动,从而使推杆带动搁脚架展开;同时,由于铰接片与推杆的铰接处、铰接片相对底座转动所在轴线,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因此,在搁脚架展开的过程中,当铰接片与推杆的铰接处从铰接片转动所在轴线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时,即使搁脚架受力向下的压力,相当于腿放置于搁脚架上后,腿对搁脚架产生的压力,铰接片仍具有沿搁脚架展开过程中铰接片转动方向的转动趋势,然而,由于受到连杆的拉力,铰接片不能再沿搁脚架展开过程中铰接片转动方向转动,从而,使搁脚架处于展开状态;反之,收拢搁脚架时,转动转动杆,迫使铰接片回复原位,从而收拢搁脚架;因此,搁脚架可以单独调节,操作简单省力,只需转动转动杆即可,更无需人体背部辅助;为了使转动转动杆更为省力,作为优选,可以在转动杆上设有便于手持的转把。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推杆呈弧状;所述底座与搁脚架的铰接处至所述推杆的圆心的连线经过推杆。上述设置,可以使搁脚架在展开后,所保持的展开幅度可尽可能地大。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搁脚架上滑动连接有搁脚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搁脚架上设有中部铰接于搁脚架的旋转臂;旋转臂的一端铰接有铰接于底座的联动杆;旋转臂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于所述搁脚板的推臂。使搁脚板的推出及回缩动作与搁脚架的展开及收拢动作联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所述旋转臂与联动杆的铰接处距离旋转臂与搁脚架的铰接处的距离小于所述旋转臂与推臂的铰接处距离旋转臂与搁脚架的铰接处的距离。尽可能地增加搁脚板的推出幅度。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铰接片转动角度的挡杆。当搁脚架展开后,铰接片抵触于挡杆,从而阻止铰接片沿搁脚架展开过程中铰接片转动方向继续转动,从而为连杆分担了受力,有利于提高拉杆结构的使用寿命。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铰接片具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底座两侧;所述推杆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推杆之间设有稳固杆。使推杆在搁脚架的频繁展开与收拢过程中,不会产生沿铰接片转动所在轴线方向的位移,从而提高了此种搁脚架调节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底座两侧之间设有支杆;所述铰接片连接于所述支杆且能够绕所述支杆长度方向所在轴线转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搁脚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搁脚板两侧具有套于滑轨的滑槽。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杆呈弧状,且弧口朝向与所述推杆的弧口朝向一致。使转动转动杆时更为省力。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省力。


图I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I、底座,2、搁脚架,3、执行结构,4、拉杆结构,31、支杆,32、铰接片,33、推杆,41、转动杆,411、转把,42、旋转片,43、连杆,21、搁脚板,22、滑轨,211、滑槽,51、旋转臂,52、联动杆,53、推臂,34、挡杆,35、稳固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底座I、铰接于底座I的搁脚架2、能够使搁脚架2相对底座I转动的执行结构3、能够使执行结构3带动搁脚架2转动的拉杆结构4 ;
所述执行结构3包括设于底座I两侧之间的支杆31,支杆31的两端处都设有铰接片32,铰接片32能够绕支杆31长度方向所在轴线转动,铰接片32与搁脚架2之间连接有推杆33,推杆33 —端铰接于铰接片32且另一端铰接于搁脚架2 ;铰接片32与推杆33的铰接处、铰接片32与支杆31的连接处,两者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拉杆结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I两侧之间的转动杆41,转动杆41 一端具有便于手持的转把411,转动杆41上还设有能够由转动杆41带动旋转的旋转片42,旋转片42与铰接片32之间连接有连杆43,连杆43的一端铰接于旋转片42且另一端铰接于铰接片32 ;转动杆41与旋转片42的连接处、旋转片42与连杆43的连接处,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展开搁脚架2时,由于转动杆41与旋转片42的连接处、旋转片42与连杆43的连接处,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因此通过转动转动杆41,使连杆43推动铰接片32转动,从而使推杆33带动搁脚架2展开;同时,由于铰接片32与推杆33的铰接处、铰接片32与支杆31连接处,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因此,在搁脚架2展开的过程中,当铰接片32与推杆33的铰接处从支杆31长度方向所在轴线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时,即使搁脚架2受力向下的压力,相当于腿放置于搁脚架2上后,腿对搁脚架2产生的压力,铰接片32仍具有沿搁脚架2展开过程中铰接片32转动方向的转动趋势,然而,由于受到连杆32的拉力,铰接片32不能再沿 搁脚架2展开过程中铰接片32转动方向转动,从而,使搁脚架2处于展开状态;反之,收拢搁脚架2时,转动转动杆41,迫使铰接片32回复原位,从而收拢搁脚架2。为了使搁脚架2的展开幅度尽可能地大,推杆33呈弧状;且底座I与搁脚架2的铰接处至推杆33的圆心的连线经过推杆33 ;从而使搁脚架2在展开后,所保持的幅度,即搁脚架2受到腿部压力时所保持的展开幅度尽可能地大,也即在此展开幅度下,铰接片32与支杆31点的连接点、铰接片32与推杆33的铰接点、推杆33与搁脚架2的铰接点,三者尽可能地处于同一直线。搁脚架2上滑动连接有搁脚板21 ;搁脚架2上设有滑轨22 ;所述搁脚板21两侧具有套于滑轨22的滑槽211 ;搁脚架2上设有中部铰接于搁脚架2的旋转臂51 ;旋转臂51的一端铰接有铰接于底座I的联动杆52 ;旋转臂51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于所述搁脚板21的推臂53 ;旋转臂51与联动杆52的铰接处距离旋转臂51与搁脚架2的铰接处的距离小于所述旋转臂51与推臂53的铰接处距离旋转臂51与搁脚架2的铰接处的距离。底座I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铰接片转动角度的挡杆34 ;当搁脚架2展开后,铰接片32抵触于挡杆34,从而阻止铰接片32沿搁脚架2展开过程中铰接片32转动方向继续转动,从而为连杆43分担了受力,有利于提高拉杆结构的使用寿命。两个推杆33之间设有稳固杆35,从而使推杆33在搁脚架2的频繁展开与收拢过程中,不会产生沿支杆31长度方向上的位移,从而提高了此种搁脚架调节结构的稳定性,
可靠性。为进一步使操作省力,连杆43呈弧状,且弧口朝向与所述推杆33的弧口朝向一致。
权利要求
1.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包括底座(I)、铰接于底座(I)的搁脚架(2),其特征在于,该种调节结构还包括能够使搁脚架(2)相对底座(I)转动的执行结构(3)、能够使执行结构(3)带动搁脚架(2)转动的拉杆结构(4);所述执行结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I)的铰接片(32)、一端铰接于铰接片(32)且另一端铰接于搁脚架(2)的推杆(33);所述铰接片(32)与推杆(33)的铰接处、铰接片(32)相对底座(I)转动所在轴线,两者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拉杆结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I)两侧之间的转动杆(41)、连接于转动杆(41)且能够由转动杆(41)带动旋转的旋转片(42)、一端铰接于旋转片(42)且另一端铰接于铰接片(32)的连杆(43);所述转动杆(41)与旋转片(42)的连接处、所述旋转片(42)与连杆(43)的连接处,两者之间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3)呈弧状;所述底座(I)与搁脚架(2)的铰接处至所述推杆(33)的圆心的连线经过推杆(3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架(2)上滑动连接有搁脚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架(2)上设有中部铰接于搁脚架(2)的旋转臂(51);旋转臂(51)的一端铰接有铰接于底座(I)的联动杆(52);旋转臂(51)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于所述搁脚板(21)的推臂(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51)与联动杆(52)的铰接处距离旋转臂(51)与搁脚架(2)的铰接处的距离小于所述旋转臂(51)与推臂(53)的铰接处距离旋转臂(51)与搁脚架(2)的铰接处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铰接片转动角度的挡杆(34 )。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片(32)具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底座(I)两侧;所述推杆(33)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推杆(33)之间设有稳固杆(35 )。
8.根据权利要求I或7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两侧之间设有支杆(31);所述铰接片(32)连接于所述支杆(31)且能够绕所述支杆(31)长度方向所在轴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架(2)上设有滑轨(22);所述搁脚板(21)两侧具有套于滑轨(22)的滑槽(21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3)呈弧状,且弧ロ朝向与所述推杆(33)的弧ロ朝向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座椅的搁脚架调节结构,包括底座、铰接于底座的搁脚架、能够使搁脚架相对底座转动的执行结构、能够使执行结构带动搁脚架转动的拉杆结构;所述执行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的铰接片、一端铰接于铰接片且另一端铰接于搁脚架的推杆;所述拉杆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两侧之间的转动杆、连接于转动杆且能够由转动杆带动旋转的旋转片、一端铰接于旋转片且另一端铰接于铰接片的连杆。本发明在调节时候只需用手转动转动杆即可,因此操作简单,且省力。
文档编号A47C7/50GK102860695SQ20121034881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王郑兴, 王江林, 李益仁 申请人: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