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及具有门锁装置的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8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锁装置及具有门锁装置的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装置以及一种具有门锁装置的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广泛用于住宅或办公室以保护诸如票据、有价证券及珠宝等贵重物品的封闭装置是保险箱。另外,自动媒介处理系统也作为一种封闭装置广泛用来保护其内的买卖票据和有价证券。诸如保险箱或自动媒介处理系统等封闭装置具有形成容纳空间的本体框架、以及安装为打开或闭合容纳空间的门。在此,由于诸如保险箱或自动媒介处理系统等封闭装置的性质,故重要的是设计封闭装置的门,使得它如果被窃贼或强盗袭击还能够牢固地维持锁定状态,以防止保存在封闭装置内的贵重物品遭受损失。为此目的,诸如自动媒介处理系统或保险箱等防盗封闭装置的门设置有由钥匙锁定或解锁的锁。另外,除了锁外,也提供将门耦接到封闭装置本体的结构。例如,当在由钥匙解锁门的状态下转动门操纵型操作单元时,插入在本体框架内所形成的锁孔内的锁定单元从插入状态解除,由此容许门打开。也即,门构造成使得门的实际锁定状态由插入锁孔内的锁定单元保持,而操作单元的将锁定单元从插入状态解除的操作通过钥匙的操作而进行。然而,窃贼或强盗频繁地通过利用各种工具介入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或通过借用锤等施加强大外力而破坏用于将门锁定到本体框架的锁定结构,来企图强制性打开门。例如,企图通过利用穿过门与门框之间间隙的工具沿将已插入锁孔内的锁定单元释放的方向强制性移动门和本体框架、或通过借用锤等从保存装置外部施加强大外力以将锁定单元从插入状态强制性解除,来打开封闭装置。因此,在诸如保险箱或自动媒介处理系统等封闭装置领域内,需要用于防止通过施加穿过门与封闭装置的本体框架之间间隙的外力或通过借用锤等施加强大外力而打开诸如保险箱或自动媒介处理系统等封闭装置的门的技术。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锁定装置和一种具有锁定装置的封闭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门锁装置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安装在用于开/闭本体框架的门上;以及至少一个锁定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单元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门,并安装在所述门内以能够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而插入形成在所述本体框架内的锁孔或从所述锁孔释放,其中,当提供多个所述锁定单元时,所述锁定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解锁约束模块,所述解锁约束模块因外力而被所述本体框架束缚。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门锁装置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安装在用于开/闭本体框架的门上;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安装在所述门内,并能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门锁定,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门解锁;以及至少一个锁定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单元安装在所述锁定板上,并在所述锁定板的锁定位置插入在所述锁定板内所形成的锁孔并且在所述锁定板的解锁位置从所述锁孔释放,其中,当提供多个所述锁定单元时,所述锁定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解锁约束模块,当所述锁定单元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解锁约束模块约束所述锁定板沿解锁方向的运动。以下在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从该描述和附图中以及从权利要求书中将清楚其它特征。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封闭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设置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的内侧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用于描绘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锁定单元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图5是图示设置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的内侧的主视图;图6是用于描绘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解锁约束模块的正常锁定和解锁状态的视图;图7是用于描绘当施加正常外力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解锁约束模块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封闭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设置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的立体图;图10是设置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的主视图;图11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锁定单元的示例的视图;以及图12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照示例性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如果可能的话,即使相同元件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元件也将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标示。另外,在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当对本文中包括的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将会对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主题造成歧义时,将省略对它们的赘述。此外,在描述实施方式的部件时,本文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用语。这些术语中的每个并非用于限定相应部件的本质、顺序或序列,而仅用于将相应部件与其它部件区分开。应当理解,如果在说明书中描述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连接”、“联接”或“接合”,则虽然第一部件可与第二部件直接地“连接”、“联接”或“接合”,但第三部件也可“连接”、“联接”和“接合”在第一与第二部件之间。此外,在描述实施方式时使用的用语“外力”是指窃贼或强盗利用诸如锤等各种工具施加的沿解锁方向强制性移动锁定单元80、180或160a的外力。该外力不应该被认为是为了诸如沿锁定单元80、180或160a的锁定方向或解锁方向上的运动等通常操作之目的而在形成发明性门锁装置和/或发明性封闭装置I或Ia的各部件之间传递的力。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装置I的立体图,以及图2是图示设置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30的内侧的主视图。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封闭装置I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保险箱类型。然而,自然地,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也包括其它类型的封闭装置1,例如自动媒介处理系统,其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以由门30打开或闭合,门30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锁定或解锁。参见图1和2,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装置I包括:本体框架10,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未示出);门30,其能转动地耦接到本体框架10以开/闭本体框架10的容纳空间;以及门锁装置,其相对于本体框架10锁定或解锁门30。例如,门30可通过诸如图1和2所示的铰链31等铰接结构能转动地耦接到本体框架10。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安装在门30内,以在门30闭合本体框架10的状态下锁定或解锁门30。在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操作单元52和至少一个锁定单元80。操作单元52安装在门30的外侧上。锁定单元80安装在门30上,以能够随着操作单元52的操作而插入锁孔11 (参见图4a)从而锁定门30或从锁孔11释放从而解锁门30。如图2所示,在当前实施方式中,操作单元52的操作通过锁定板71传递到锁定单元80。更具体地,操作单元52由使用者以如下方式操作,使得在操作单元52安装在门30外侧上的状态下,操作单元52使锁定板71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当前实施方式中,操作单元52形成为如图1所示的门把手形状,使得使用者握持并向前或向后转动操作单元52。也即,当使用者沿一个方向转动操作单元52时,锁定板71移至锁定位置。反之,当使用者沿相反方向转动操作单元52时,锁定板71移至解锁位置。如上所述,锁定板71安装在门30内侧内,以随着操作单元52的操作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门30锁定,在解锁位置,门30解锁。下文,将参照图2描述在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中能够使锁定板71随着操作单元52的操作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构造示例。当然,下述的用于移动锁定板71的构造仅是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操作单元52通过穿透门30安装的转动传动轴单元53a与安装在门30内侧内的操作杆53连接。借助于这种构造,操作单元52的转动通过转动传动轴单元53a而传动为位于门30内侧内的操作杆53的转动。在此,在锁定板71的表面上,沿横过锁定板71移动方向的方向形成运动导槽71c。另外,与操作杆53连接的导引单元(未示出)插入运动导槽71c内。借助于这种构造,当使用者在门30外侧转动操作单元52时,操作单元52的转动通过转动传动轴单元53a传动到操作杆53,操作杆53转而沿图2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并且,连接到操作杆53的导引单元随着操作杆53的转动而沿操作杆53的周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插入运动导槽71c内的导引单元沿解锁方向推动运动导槽71c的内径部分,使得锁定板71沿解锁方向移动。相似地,当锁定板71从解锁位置移至锁定位置时,各个部件将沿与上述的从锁定位置移至解锁位置的操作过程相反的方向操作。
在此,锁定板71由安装在门30内侧内的导引框架导引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另外,锁定板71沿锁定板71的移动方向形成有多个导引孔71a,例如图2所示的三个导引孔71a,自门30的内表面突出的导引凸部32插入导引孔71a内,由此更稳定地导引锁定板71的运动。如上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单元80安装在锁定板71上。在当前实施方式中,虽然如图2所示举例说明三个锁定单元80设置为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并安装在锁定板71上,但显然,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并不局限于此数量。在此,在锁定板71的锁定位置,锁定单元80插入在本体框架10中所形成的锁孔11内,由此使门30被锁定到本体框架10。另外,在锁定板71的解锁位置,锁定单元80从锁孔11释放,由此容许门30相对于本体框架10打开。例如,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包括用于锁定和解锁锁定板71的一对锁定模块51b。如图1所示,一对拨号操作单元51a安装在门30的前侧面上,如图2所示,一对锁定模块51b安装在门30的内侧上,其中当操作各个拨号操作单元51a时,锁定模块51b锁定或解锁锁定板71。在此,各锁定模块51b均包括用于阻止锁定板71从锁定位置至解锁位置的运动的锁定构件51c,当拨号操作单元51a操作时,例如当PIN数字正确输入时,锁定模块51b将锁定构件51c从锁定板71释放,由此能够使锁定板71的运动进行。虽然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安装了一对拨号型锁定模块51b,但显然,可提供单个拨号型锁定模块,或其它已知类型的锁定模块,例如可提供按键型锁定模块。下文,将参照图3和4详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锁定单元80。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锁定单元80包括解锁约束模块83、84。在此,当从外部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约束模块83、84被束缚在本体框架10内。当锁定单元80相对于锁定板71相对移动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解锁约束模块83、84被束缚在锁孔11内。结果,阻止了锁定单元80从锁孔11释放。在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单元80可包括第一紧固板81、第二紧固板82、以及板紧固单元81a、82a、85。当锁定单元80因外力而相对于锁定板71相对移动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解锁约束模块83、84被束缚在锁孔11内,由此阻止锁定单元80沿解锁方向的运动。也即,当沿解锁方向(沿将锁定单元80从锁孔11释放的方向)从外部施加外力到锁定单元80、且锁定单元80沿解锁方向被强制性移动时,解锁约束模块83、84操作并被束缚在锁孔11内,由此阻止锁定单元80沿解锁方向的运动。因此,阻止了设置在锁定板71上的锁定单元80从锁孔11释放。在另一示例中,当外力施加到解锁约束模块83、84时,解锁约束模块83、84的一部分沿将被本体框架10束缚的方向突伸,例如被束缚在锁孔11内,由此阻止锁定单元80沿解锁方向的运动。因此,阻止了安装在锁定板71上的锁定单元80从锁孔11释放。结果,当窃贼或强盗利用各种工具介入门30与本体框架10之间间隙以施加外力从而沿解锁方向强制性移动锁定单元80、或借用锤等施加强大外力以沿解锁方向强制性移动锁定单元80时,解锁约束模块83、84被束缚在锁孔11内以阻止锁定单元80的运动,由此防止强制性解锁。
更具体地参见图3和4,解锁约束模块83、84可包括至少一个解锁约束构件84和操作板83。解锁约束构件84的一侧(沿解锁约束构件84的解锁方向)在其一端部处与锁定板71接触。另外,解锁约束构件84的另一侧在锁定位置插入锁孔11内。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所示,一对解锁约束构件84安装在操作板83的相对两侧上。当锁定单元80因外力相对于锁定板71相对移动时,也即,当在从外部施加强制性外力到锁定单元80使得锁定板71不移动的状态下锁定单元80因外力沿解锁方向移动时,操作板83以解锁约束构件84被束缚在锁孔11内的方式操作解锁约束构件84。在此,如图4a所示,操作板83安装为与锁定板71间隔开,其中当锁定单元80因外力沿解锁方向移动时,操作板83在朝锁定板71移动的同时推动解锁约束构件84。在这种情况下,当施加外力时,解锁约束构件84滑动以被转动和突伸,由此被束缚在锁孔11内。这将在下文详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84a和第二倾斜部83a分别形成在解锁约束构件84和操作板83中以彼此相对,使得当推动解锁约束构件84时,解锁约束构件84移至解锁约束构件84被束缚在锁孔11内的位置。参见图3和4,在各个解锁约束构件84的另一侧上,即在各个解锁约束构件84的沿锁定方向的边缘区域上,第一倾斜部84a沿锁定板71的移动方向形成。另外,第二倾斜部83a形成在操作板83上以与第一倾斜部84a相对。借助于这种构造,当操作板83沿解锁方向移动时,在解锁约束构件84的第一倾斜部84a与操作板83的第二倾斜部83a彼此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操作板83的第二倾斜部83a推动解锁约束构件84的第一倾斜部84a。结果,解锁约束构件84的另一侧朝锁孔11转动,由此被束缚在锁孔11内。锁定板71在锁定单元80 —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多个转动导引槽72a,各解锁约束构件84的所述同一侧插入转动导引槽72a之一内。转动导引槽72a的内径部分可为圆形,且各解锁约束构件84的所述同一侧也可为圆形。借助于这种构造,当操作板83推动解锁约束构件84时,在锁定板一侧的端部插入转动导引槽72a内的状态下,多个解锁约束构件84分别绕多个转动导引槽的轴线转动。结果,解锁约束构件84的另一侧朝锁孔11移动以被束缚在锁孔11内。再次参见图3,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在它们之间插入解锁约束模块83、84的情况下耦接在一起,由此固定容纳在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之间的解锁约束模块83、84。另外,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由板紧固单元81a、82a、85紧固到锁定板71。在当前实施方式中,板紧固单元81a、82a、85由第一螺栓紧固孔81a、第二螺栓紧固孔82a以及紧固螺栓85构成。第一螺栓紧固孔81a穿过第一紧固板81形成,第二螺栓紧固孔82a穿过第二紧固板82形成以对应位于合适位置的第一螺栓紧固孔81a。另外,紧固螺栓85从第一螺栓紧固孔81a和第二螺栓紧固孔82a的一侧插入到另一侧,由此将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彼此紧固到一起。锁定板71形成有螺栓孔72b,以在紧固螺栓85穿过第一螺栓紧固孔81a和第二螺栓紧固孔82a时容许紧固螺栓85穿过螺栓孔72b,使得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可紧固到锁定板71。在这种情况下,螺栓孔72b形成为长形孔,其容许紧固螺栓85沿解锁方向移动,从而确保当锁定单元80因外力沿解锁方向移动时,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可相对于锁定板71相对移动。也即,因为螺栓孔72b容许紧固螺栓85穿过它们并形成为沿着锁定板71移动方向的长形孔形状,因此紧固螺栓85能够实现沿解锁方向移动。在此,解锁约束模块83、84与锁定板71借助于紧固螺栓85在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之间维持在刚性紧固状况下。正常情况下,也即,在不施加恶意强大外力的状态下,锁定单元80随着锁定板71沿锁定方向和解锁方向的运动与锁定板71 一起移动,由此实施门80相对于本体框架10的锁定和解锁功能。也即,紧固螺栓85设置为具有这种程度的紧固力,即能够在锁定单元80执行正常锁定和解锁功能时将解锁约束模块83、84和锁定板71刚性固定在第一紧固板81和第二紧固板82之间,但不能耐受恶意强大外力。因此,当强大外力如上所述地施加到锁定单元80并克服紧固螺栓85的紧固力时,容许锁定单元80沿着锁定板71内的长形孔在解锁方向上移动。另外,虽然未示出,可采用紧固螺栓以如下方式将第一紧固板81、第二紧固板82、以及解锁约束模块83、84中的操作板83紧固到一起,使得这些板可彼此刚性耦接。参见图4,将关联这种构造描述当强盗或窃贼利用各种工具介入门30与本体框架10之间间隙以沿解锁方向强制性移动锁定单元80时解锁约束模块83、84的操作方法。首先,如图4a所示,当在门30的门锁装置的锁定单元80插入本体框架10的锁孔11内的状态下强制性外力沿解锁方向施加到锁定单元80时,锁定单元80如图4b所示沿解锁方向移动。此时,包括在锁定单元80内的第一紧固板81、第二紧固板82以及解锁约束模块83、84中的操作板83因外力沿解锁方向移动,由于解锁约束构件84的一侧处的端部与锁定板71接触,因此锁定板71首先阻止解锁约束构件84沿解锁方向的运动。结果,解锁约束模块83、84中的操作板83中的第二倾斜部83a在推动解锁约束构件84中的第一倾斜部84a的同时沿解锁方向移动,且这些解锁约束构件84另一侧处的端部分别向图4中的上方和下方移动,并被束缚在本体框架10中的锁孔11内。因此,锁定单元80整体被阻止沿解锁方向移动,因此锁定单元80将维持锁定单元被束缚在锁孔11内的状态,即锁定状态。同时,在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操作板83的位于锁定板71 —侧的端部处,导引肋83b可设置有定位槽83c,定位槽83c由一对彼此间隔开的导引肋83b形成。另外,锁定板71可形成有朝操作板83突出的定位肋72c。因此,当锁定单元80组装到锁定板71时,定位肋72c沿着导引肋83c插入定位槽83c内,锁定单元80的上下位置即在图3中的上下位置被确定,这就使锁定单元80和锁定板71容易组装。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下文,将参照图5至7详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在此,在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相同的部件可由相同参考标号标示,且将略去其描述。另外,由于应用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封闭装置I的构造与图1所示的构造大体相似,因此其详细描述将略去。图5是图示设置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30的内侧的主视图。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门30闭合本体框架10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架10锁定和解锁门30。如图5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包括操作单元52、锁定板71、至少一个锁定单元180和解锁约束模块91、92。操作单元52安装在门30的外侧上,并由使用者操作以使锁定板71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锁定板71安装在门30内侧内,以能随着操作单元52的操作在门30锁定的锁定位置与门30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由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52和锁定板71的构造和协作运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那些相同,因此其详细描述将略去。至少一个锁定单元180安装在锁定板71上。在当前实施方式中,虽然如图5所示三个锁定单元180设置在锁定板71上以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并安装在锁定板71上,但显然第二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并不局限于此数量。在此,锁定单元180在锁定板71的锁定位置插入在本体框架10中形成的锁孔11内,由此使门30锁定到本体框架10。另外,锁定单元180在锁定板71的解锁位置从锁孔11释放,由此容许门30相对于本体框架10打开。当至少一个锁定单元180因外力沿解锁方向移动时,解锁约束模块91、92约束锁定板71沿解锁方向的运动。也即,当沿解锁方向(沿将锁定单元80从锁孔11释放的方向)从外部施加外力到锁定单元180、且锁定单元180沿解锁方向被强制性移动时,解锁约束模块91、92阻止锁定板71沿解锁方向的运动,由此阻止了设置在锁定板71上的锁定单元180从锁孔11释放。结果,当窃贼或强盗利用各种工具介入门30与本体框架10之间间隙以施加外力从而沿解锁方向强制性移动锁定单元80、或利用锤施加强大外力以沿解锁方向强制性移动锁定单元180时,解锁约束模块91、92阻止锁定板71的运动,由此防止强制性解锁。下文,将参照图6和7详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解锁约束模块91、92的具体实施方式
。解锁约束模块91、92可包括安装在锁定板71上以与锁定板71 一起移动的第一约束单元91、安装门30上以随着锁定板71运动导引第一约束单元91运动的第二约束单元92。在这种情况下,当锁定单元180因外力沿解锁方向移动时,锁定单元180约束第一约束单元91和第二约束单元92的相对运动,由此约束锁定板71沿解锁方向移动。具体地,在正常锁定和解锁动作中,设置在锁定板71上的第一约束单元91由设置在门30上的第二约束单元92导引,使得当锁定板71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约束单元91与锁定板71 一起移动。然而,当锁定单元180因外力移至解锁位置时,锁定单元180阻止第一约束单元91和第二约束单元92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约束单元91由固定到门30的第二约束单元92约束,锁定板71沿解锁方向的运动由第一约束单元91约束,锁定单元180因锁定板71的约束不能再沿解锁方向移动。结果,锁定单元180不能从锁孔11释放。在图6和7所示的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约束单元92形成为沿着锁定板71移动方向安装于门30上的齿条,且第一约束单元91形成为小齿轮以通过与齿条啮合而转动,由此随着锁定板71的运动而移动。图6a是图示锁定单元180插入锁孔11内的正常锁定状态的横剖视图,以及图6b是图示锁定单元180在正常解锁作用下沿解锁方向移离锁孔11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如图6a和6b所示,当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单元52将锁定板71从锁定位置移至解锁位置时,安装在锁定板上的小齿轮与安装在门30上的齿条啮合并转动,由此如图6b所示与锁定板71 一起移动。因此,安装在锁定板71内的锁定单元180从锁孔11释放。图7a是图示锁定单元180如图6a所示插入锁孔11内的正常锁定状态的横剖视图,图7b图示当从外部沿解锁方向施加外力到锁定单元180时解锁约束模块91、92的操作状况。如图7b所示,当从外部施加外力到锁定单元180时,锁定单元180因相应外力沿解锁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锁定板71因锁定单元180而处于锁定状态下,因此锁定单元180相对于安装在锁定板71上的小齿轮和锁定板71相对运动。当锁定单元180因外力移动时,锁定单元180的一部分如图7b所示卡在小齿轮的一对轮齿之间,由此约束小齿轮的转动并阻止锁定板71的沿解锁方向的运动。结果,即使外力附加地施加到锁定单元180,锁定单元180也不能再沿解锁方向移动。在图6和7所示的当前实施方式中,锁定单元180包括插入锁孔11或从锁孔11释放的锁定本体181、以及自锁定本体11沿解锁方向突伸的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182和183。在此,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182和183形成为彼此间隔开并自锁定本体181延伸,且锁定板71的一端部插入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182和183之间。因此,锁定单元180和锁定板71彼此耦接。另外,当锁定单元180因沿解锁方向指向的外力而沿解锁方向移动时,第一紧固部分182和第二紧固部分183中的至少一个卡在小齿轮的轮齿之间,由此约束小齿轮的转动。虽然在图7b中第一紧固部分182卡在小齿轮的轮齿之间,但显然第二紧固部分183可卡在小齿轮的轮齿之间、或者第一紧固部分182和第二紧固部分183可选择性地或同时地卡在小齿轮的轮齿之间。在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当锁定单元180因沿解锁方向指向的外力而沿解锁方向移动时,在第一紧固部分182和第二紧固部分183与锁定本体181彼此间隔开的状态下,锁定板71的端部卡在第一紧固部分182和第二紧固部分183之间。也即,在锁定单元180与锁定板71正常接合状态下,在锁定本体181与锁定板71之间形成空隙d,由于空隙d,锁定单元180因外力引起的运动相对于锁定板71可独立引起。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部分182和第二紧固部分183分别形成有位于相对位置的第一螺栓紧固孔和第二螺栓紧固孔,锁定板71形成有螺栓孔71e,使得穿过第一螺栓紧固孔的紧固螺栓184可穿过螺栓孔71e紧固到第二螺栓紧固孔,由此容许锁定单元180和锁定板71通过紧固螺栓而彼此耦接。如图6a和6b所示,穿过锁定板71形成的螺栓孔71e形成有移动空隙d’,使得当锁定单元180因沿解锁方向指向的外力而沿解锁方向移动时,紧固螺栓184可沿解锁方向移动。因此,当外力施加到锁定单元180、使得锁定单元180独立于锁定板71移动时,紧固螺栓184也独立于锁定板71而与锁定单元180 —起移动通过移动空隙d’。在此,锁定板71和锁定单元180以如下方式通过紧固螺栓184彼此耦接,使得当锁定板71和锁定单元180沿正常锁定方向和解锁方向移动时,紧固螺栓184移至移动空隙d’、或仅锁定单元180因空隙d而沿解锁方向移动。也即,锁定板71和锁定单元180以如下方式彼此耦接,使得当锁定板71和锁定单元180正常操作时,锁定板71和锁定单元180能一起移动。结果,仅当施加超过预定水平的外力时,例如利用锤的强制性强大外力时,容许锁定单元180独立于锁定板71沿解锁方向移动。同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穿过锁定板71形成齿轮转动孔71d,以确保小齿轮转动。因此,如图6和7所示,小齿轮的转轴可设置为更靠近锁定板71的表面。结果,解锁约束单元的构造对门锁装置整个厚度的影响可最小化。另外,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解锁约束单元横跨过三个锁定单元180而形成,使得解锁约束单元作用在全部三个锁定单元180上,但是解锁约束单元并不局限于此,且可作用在至少一个锁定单元180上。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下文,将参照图8至12详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在此,在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相同的部件可用相同参考标号标示,且其描述可略去。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封闭装置Ia的立体图,图9是设置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30的立体图,以及图10是设置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门30的主视图。虽然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封闭装置Ia设置成保险箱的形式,但显然,第三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也可包括其它类型的封闭装置la,其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由门30开/闭,门30由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锁定或解锁。其它类型的封闭装置可包括自动媒介处理系统,例如诸如自动柜员机(ATM)等自动现金分配器,以及自动金融交易终端。参见图8至10,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封闭装置Ia包括:本体框架10,其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未示出);门30,其能转动地耦接到本体框架10以开/闭本体框架10的容纳空间;以及门锁装置,其相对于本体框架10锁定和解锁门30。例如,门30可通过诸如图9所示的铰链31等铰接结构接合到本体框架10,使得门30能转动地耦接到本体框架10。门锁装置安装在门30内,并在门30闭合本体框架10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架10锁定或解锁门30。在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单元160a以及操作单元52。如图9和10所示,锁定单元160a安装在门30的内侧上,以能够插入在本体框架10中形成的锁孔11内(参见图11和12)。当锁定单元160a插入锁孔11内时,门30处于门相对于本体框架10锁定的锁定状态下,以锁定本体框架10,且当锁定单元160a从锁孔11释放时,门30处于门30相对于本体框架10解锁的解锁状态下。操作单元52安装在门30的外侧上,并操作以引动锁定单元160a插入锁孔11内或从锁孔11释放。在如图8所示的当前实施方式中,操作单元52设置为门把手类型,以由使用者握持从而向前和向后转动。因此,当使用者沿一个方向转动操作单元52时,锁定单元160a插入锁孔11内,且当使用者沿另一方向转动操作单元时,锁定单元160a从锁孔11释放,由此容许门30相对于本体框架10锁定或解锁。在此,用于将操作单元52的向前和向后转动运动转换成锁定单元160a的沿插入方向和释放方向的往复运动的构造可以多种形式应用。例如,安装在门30外侧上的操作单元52通过延伸穿过门30的转轴与图9和10所示的操作杆153连接,使得操作单元52的向前和向后转动运动可传动为操作杆153的向前和向后转动运动。另外,操作杆153的一侧插入在锁定单元160a中形成的沟槽166内,使得操作杆153的向前和向后转动运动可传动为锁定单元160a的往复运动。在如图9和10所示的当前实施方式中,提供三个锁定单元160a,且介于一对锁定单元160a之间的锁定单元160a形成有沟槽166。另外,形成有沟槽166的锁定单元160a与其余成对的锁定单元160a固定到锁定板151,使得形成有沟槽166的锁定单元160a的往复运动通过锁定板151传动到其余成对的锁定单元160a。以此方式,操作单元52的向前和向后转动运动可转换成三个锁定单元160a的往复运动。如图9和10所示,锁定单元160a和锁定板151以如下方式安装在门30的内侧上,使得其往复运动由安装在门30内侧上的导引板154稳定地导引。借助于这种配置,操作单元52的操作,例如向前和向后转动运动,转换成插入和释放多个锁定单元160a的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显然,操作单元52和多个锁定单元160a之间的连接构造仅是用于描述发明性门锁装置的操作的示例,当前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可应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多种连接构造。同时,锁定单元160a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由外力操作和由本体框架10束缚的解锁约束模块。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外力施加到解锁约束模块时,解锁约束模块沿径向向外方向可变形。参见图10,当外力沿方向F施加到锁定单元160a时,设置在锁定单元160a周缘区域处的解锁约束模块的外径至少部分地增大,且由于设置在已插入锁孔11内以锁定门30的锁定单元160a周缘区域处的解锁约束模块的外径的增大,解锁约束模块紧紧地紧密接触锁孔11的内壁,或被束缚在锁孔11的内壁内(参见图1lc和12c),由此阻止锁定单元160a沿释放方向的运动。另外,锁定单元160a可为当超过预定水平的外力沿释放方向施加到锁定单元160a时沿径向向外方向可变形的。因此,当锁定单元160a因操作单元52的用于正常解锁操作的操作所产生的外力而变形时,能更安全地确保正常锁定和解锁操作。借助于这种构造,当窃贼或强盗利用各种工具介入门30与本体框架10之间间隙、或利用例如锤施加强大外力到锁定单元160a以沿释放方向强制性移动锁定单元160a时,锁定单元160a的周缘区域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形,以更紧密地接触锁孔11或被锁孔11束缚,由此阻止强制性解锁门30的企图。下文,将参见图11和12详述发明性锁定单元160a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la是锁定单元160a的分解立体图,图1lb和Ilc是沿图1la的线B-B截取的横剖视图以描绘锁定单元160a的操作。如图11所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单元160a可包括锁定本体161a。另外,解锁约束模块可包括耦接孔162a和推动构件163a。参见图11,锁定本体161a随着操作单元52的操作而插入锁孔11或从锁孔11释放。用于使锁定本体161a随着操作单元52操作而沿插入方向和释放方向往复运动的构造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在图11中,在锁定单元160a上形成有沟槽166,将关联形成有沟槽166的锁定本体161a进行描述。另外,锁定本体161a的位于锁孔11 一侧的周缘部分即待插入锁孔11内的周缘部分形成有沿释放方向延伸的耦接孔162a。另外,推动构件163a沿释放方向插入耦接孔162a内,由此耦接到锁定本体161a。在当前实施方式中,耦接孔162a的内径部分和推动构件163a的外径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形成有倾斜部。在图11中,耦接孔162a的内径部分和推动构件163a的外径部分两者都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倾斜部。借助于这种构造,当在推动构件163a保持在推动构件163a插入耦接孔162a内的状态下时施加沿如图1lb所示释放方向(沿方向F)指向的外力时,推动构件163a沿着耦接孔162a的内部倾斜部在释放方向上移动。由于形成在推动构件163a外径部分上的倾斜部和形成在耦接孔162a内径部分上的倾斜度,推动构件163a沿径向向外方向推动耦接孔162a内径部分以使耦接孔162a外径部分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形,使得耦接孔162a的外径部分如图1lc所示被束缚在本体框架的锁孔11内,由此阻止锁定单元160a整体从锁孔11释放和脱离。在当前实施方式中,推动构件163a以如下方式耦接到耦接孔162a,使得如图1lb所示在推动构件163a的端部与耦接孔162a的内部端壁之间形成空隙165a,以使推动构件163a可因沿释放方向指向的外力而向内移入耦接孔162a内。通过这样,当外力沿释放方向施加到推动构件163a时,推动构件163a在独立于耦接孔162a而移动预定距离的同时,推动耦接孔162a的内壁。同时,图12图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单元160b的另一示例。具体地,图12a是锁定单元160b的分解立体图,图12b和12c是沿图12a的线C-C截取的横剖视图以描绘锁定单元160b的操作。如图12所示,锁定单元160b包括锁定本体,解锁约束模块包括率禹接部分162b和能变形构件163b。参见图12,锁定本体161b随着操作单元52的操作而插入锁孔11或从锁孔11释放。用于使锁定本体161b随着操作单元52的操作而沿插入方向和释放方向往复运动的构造与上述示例中的相同。在图12中,在锁定单元160b上形成有沟槽166,将关联具有沟槽166的锁定本体161b进行描述。另外,在锁定本体161b的位于锁孔11 一侧的周缘区域内,即在待插入锁孔11内的周缘区域内,形成稱接部分162b。此外,能变形构件163b形成为一端部敞开的圆筒形形状,I禹接部分162b沿插入方向插入能变形构件163b内。在当前实施方式中,耦接部分162b的外径部分和能变形构件163b的内径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至少部分地形成有倾斜部。如图12所示,耦接部分162b的外径部分和能变形构件163b的内径部分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倾斜部。借助于这种构造,当在耦接部分162b和能变形构件163b保持在耦接状态下时施加沿如图12b所示释放方向(沿方向F)指向的外力时,能变形构件163b沿着其内部的倾斜部在释放方向上移动。由于形成在能变形构件163b内径部分上的倾斜部和形成在耦接部分162b外径部分上的倾斜部,能变形构件163b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形,使得能变形构件163b如图12c所示被束缚在本体框架10的锁孔11内,由此阻止锁定单元160b整体从锁孔11释放和脱离。在当前实施方式中,能变形构件163b以如下方式耦接到耦接部分162b,使得如图12b所示在耦接部分162b的端部与能变形构件163b的内部端壁之间形成空隙165b,以使能变形构件163b可因沿释放方向指向的外力朝耦接部分162b —侧移动。通过这样,当沿释放方向将外力施加到能变形构件163b时,能变形构件163b可独立于耦接部分162b而移动预定距离的同时变形。另外,在如图12b以放大比例图示的当前实施方式中,能变形构件163b的内径部分小于锁定本体161b的外径。因此,当为了正常锁定或解锁操作而将锁定单元160b插入锁孔11或从锁孔11释放时,能变形构件163b被锁孔11束缚,并被防止从锁定本体161b脱离。即使以上描述实施方式的所有部件耦接为单个单元或耦接以作为单个单元操作,当前实施方式也不必局限于此。也即,在这些部件中,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选择性地耦接以作为一个或多个单元操作。另外,由于诸如“包含”、“包括”以及“具有”等用语表示一个或多个相应部件可存在,除非对它们详细描述为相反含义外,因此应该理解,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也可被包括。所有包含一个或多个技术或科学术语的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除非对它们另外限定。常用用语,例如字典中限定的,应该理解为它具有相关描述的语境中所用的含义,不应该理解为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含义,除非它在本说明书中被清楚限定。虽然为了例示目的已描述了优选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因此,这些实施方式用于举例例示该技术构思的范围,该技术构思的范围不由这些实施方式限定。该技术构思的范围应该基于所附权利要求范围理解为落入与该权利要求书范围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锁装置,包括: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安装在用于开/闭本体框架的门上;以及 至少一个锁定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单元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门,并安装在所述门内以能够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而插入形成在所述本体框架内的锁孔内或从所述锁孔释放, 其中,当提供多个所述锁定单元时,所述锁定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解锁约束模块,所述解锁约束模块因外力而被所述本体框架束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还包括: 锁定板,所述锁定板设置有所述锁定单元,并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单元插入所述锁孔,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锁定单元从所述锁孔释放, 其中,当所述锁定单元相对于所述锁定板相对移动时,所述解锁约束模块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解锁约束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解锁约束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解锁约束构件的一侧与所述锁定板接触,另一侧在所述锁定位置插入所述锁孔内;以及 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用于以如下方式操作所述解锁约束构件,使得当所述锁定单元因外力相对于所述锁定板相对移动时,所述解锁约束构件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解锁约束构件因外力而滑动时被转动并突伸,由此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操作板在所述操作板与所述锁定板间隔开的状态下安装,并在所述锁定单元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朝所述锁定板移动并推动所述解锁约束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解锁约束构件在所述解锁约束构件的所述另一侧上形成有沿着所述锁定板的移动方向的第一倾斜部, 其中,所述操作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相对的第二倾斜部,以及 其中,当所述操作板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沿着所述操作板的第二倾斜部推动所述解锁约束构件的第一倾斜部,使得所述解锁约束构件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板在所述锁定单元一侧的端部处形成有转动导引槽,所述解锁约束构件的一侧插入所述转动导引槽,以及 其中,当所述操作板推动所述解锁约束构件时,在所述解锁约束构件的所述一侧插入所述转动导引槽的状态下,所述解锁约束构件利用所述转动导引槽作为轴而转动,使得所述解锁约束构件的所述另一侧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单元还包括: 第一紧固板; 第二紧固板,所述第二紧固板与所述第一紧固板在它们之间插入所述解锁约束模块的情况下耦接在一起;以及 板紧固单元,所述板紧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紧固板和所述第二紧固板紧固到所述锁定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板紧固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螺栓紧固孔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栓紧固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栓紧固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螺栓紧固孔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紧固板和所述第二紧固板上,以彼此对应;以及 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通过从所述第一螺栓紧固孔和所述第二螺栓紧固孔之一插入到所述第一螺栓紧固孔和所述第二螺栓紧固孔中的另一个而紧固,以及 其中,所述锁定板形成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容许当所述紧固螺栓从所述第一螺栓紧固孔和所述第二螺栓紧固孔之一插入到所述第一螺栓紧固孔和所述第二螺栓紧固孔中的另一个时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螺栓孔形成为长形孔,且当所述锁定单元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紧固螺栓在所述长形孔内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以容许所述第一紧固板和所述第二紧固板相对于所述锁定板相对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当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约束模块通过沿所述解锁约束模块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的方向至少部分地突伸而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当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约束模块沿径向向外方向能变形,以被束缚在所述锁孔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单元还包括锁定本体,所述锁定本体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而插入所述锁孔内或从所述锁孔释放, 其中,所述解锁约束模块包括能变形构件、以及在所述锁定本体的位于所述锁孔一侧的周缘部分处所形成的耦接部分,所述耦接部分沿所述插入方向插入并耦接到所述能变形构件,以及 其中,所述耦接部分的外径部分和所述能变形构件的内径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倾斜部,使得所述能变形构件因外力而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耦接部分和所述能变形构件以如下方式耦接,使得在所述耦接部分的端部与所述能变形构件的内部端壁之间形成空隙,以容许所述能变形构件因外力而移至所述耦接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能变形构件的内径小于所述锁定本体的外径。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单元还包括锁定本体,所述锁定本体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而插入所述锁孔内或从所述锁孔释放, 其中,所述解锁约束模块包括耦接孔和推动构件,所述耦接孔形成在所述锁定本体内的沿所述释放方向的位于所述锁孔一侧的周缘部分处,所述推动构件插入沿所述释放方向的所述耦接孔内,并耦接到所述耦接孔;以及 其中,所述耦接孔的内径部分和所述推动构件的外径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倾斜部,使得所述耦接孔因外力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推动构件和所述耦接孔以如下方式彼此耦接,使得在所述推动构件的端部和所述耦接孔的内部端壁之间形成空隙,以容许所述推动构件移至所述耦接孔的内部。
18.一种门锁装置,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安装在用于开/闭本体框架的门上; 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安装在所述门内,并能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门锁定,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门解锁;以及 至少一个锁定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单元安装在所述锁定板上,并在所述锁定板的锁定位置插入在所述锁定板内所形成的锁孔内并且在所述锁定板的解锁位置从所述锁孔释放, 其中,当提供多个所述锁定单元时,所述锁定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解锁约束模块,当所述锁定单元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解锁约束模块约束所述锁定板沿解锁方向的运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解锁约束模块包括第一约束单元和第二约束单元,所述第一约束单元安装在所述锁定板上以跟随所述锁定板的运动与所述锁定板一起移动,所述第二约束单元安装在所述门内以跟随所述锁定板的运动导引所述第一约束单元的运动,以及 其中,当所述锁定单元因沿所述解锁方向的外力而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定单元约束所述第一约束单元和所述第二约束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由此约束所述锁定板沿所述解锁方向的运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约束单元包括沿着所述锁定板的移动方向安装的齿条,且所述第一约束单元包括小齿轮,所述小齿轮通过与所述齿条啮合而转动,并随着所述锁定板的运动而移动,以及 其中,当所述锁定单元因沿所述解锁方向的外力而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定单元的一部分卡在所述小齿轮的轮齿之间以约束所述小齿轮的转动,由此约束所述锁定板沿所述解锁方向的运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板形成有穿过所述锁定板的齿轮转动孔,以确保所述小齿轮的转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 锁定本体,所述锁定本体插入所述锁孔内或从所述锁孔释放;以及 第一紧固部分和第二紧固部分,所述第一紧固部分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分自所述锁定本体沿所述解锁方向延伸,并彼此间隔开,使得所述锁定板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紧固部分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分之间, 其中,当所述锁定单元因沿所述解锁方向的外力而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紧固部分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插入所述小齿轮的轮齿之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在所述锁定板的所述端部与所述锁定本体间隔开的状态下,所述锁定板的所述端部插入并耦接在所述第一紧固部分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分之间,使得当所述锁定单元因沿所述解锁方向的外力而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定板的所述端部可独立于所述锁定板而移动。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紧固部分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分分别形成有第一螺栓紧固孔和第二螺栓紧固孔以在位置方面彼此对应, 其中,所述锁定板形成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容许穿过所述第一螺栓紧固孔的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并紧固到所述第二螺栓紧固孔,以及其中,所述螺栓孔形成有移动空隙,以容许在所述锁定单元因沿所述解锁方向的外力而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紧固螺栓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
25.一种封闭装置,包括: 本体框架,所述本体框架在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 门,所述门能转动地耦接到所述本体框架以开/闭所述容纳空间;以及如权利要求1、2、12以及18中的任一个所述的门锁装置,所述门锁装置安装在所述门内以相对于所述本体 框架锁定或解锁所述门。
全文摘要
公开一种门锁装置和一种包括门锁装置的封闭装置。门锁装置包括操作单元(52),其安装在用于开/闭本体框架(10)的门(30)上;以及一个或多个锁定单元(80),其安装在门(30)上以能够插入形成在本体框架(10)内的锁孔(11)或从锁孔(11)释放。锁定单元(8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解锁约束模块(83、84),其因外力而操作并被本体框架(10)束缚。
文档编号E05B15/00GK103174327SQ2012105598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赵宇衍, 朴世燻, 延济成, 崔璋旭, 高光勋, 吴圣龙 申请人:Lg N-Sys 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